:::

蘭博電子報

155期-頭城海岸生命線-頭城的定置漁場(二)

文、圖 / 鄭閔澤

定置漁場的形成機制

一、海底地形與魚道的關係

定置網係固定設置在魚類洄游路徑上的漁具,魚類洄游的路徑就稱為魚道,通常影響定置網漁獲效率之兩大關鍵在於佈放之海底地形與垣網之作用。海底地形之等深線、底質、魚礁與岸邊之魚付林等之綜效會導引魚類的洄游路徑,而形成魚道。魚道碰到佈放角度適當的垣網,自然就形成好的定置漁場,也帶來好的漁獲效率。故魚道推測的良否就會主宰定置網漁獲量的多寡。形成魚道的環境因素,主要為魚礁、底質、等深線與魚付林等(井上,1985)。

(一)魚礁

在網口前方散佈複數魚礁,則魚礁會變成有自然誘導魚群的垣網作用,故垣網應放在魚礁的前面。

(二)底質

潮流多半由近海流入沿岸,所以沿著海底的傾斜線會把沙泥揚起,讓海水變成混濁,之後濁度會慢慢降低,對於魚類而言此一混濁之沙煙幕,因可讓魚類置身其中而不會被外敵發現,且可容易攝食,因此形成一安全層。由產生濁度的效果來看,則定置網漁場之最佳底質依序為泥砂、砂、貝殼砂。

定置網漁場均位於海底富於變化的場域,而能產生砂煙幕的泥質海底尤佳,黑砂海底之反射光線低,非常適合形成安全層。所以,定置網漁場的底質不會設在全都是岩盤的場域,而多半是泥土底質之場域。

(三)等深線

等深線是形成魚道最基本的因素,通常好的定置網漁場都是在等深線密集之場域,此為魚群必經之場域。等深線稀疏的場域,魚群會呈水平擴散分佈,因為魚群會沿著等深線網等深線密集處集結,因此定置網漁場多半選在決定漁場關鍵之等深線密集場域。

(四)魚付林

沿岸樹林茂密之處所會有集魚作用,此類處所稱為魚付林。因為樹林的陰影會使海面變暗,而樹上昆蟲類亦會供給水中魚類之餌料與有機物,並可促進浮游生物之產生,給予魚類休息的場所,故魚類會來游並滯留於魚付林。

漁獲成績越好的漁場,其作業的歷史就越久,而且也證實魚道深受海底地形影響(西山,1978)。就海底地形而言,漁場最好是在岸邊有茂密的魚付林,底質為砂、礫、砂泥、泥,等深線密集,後面有魚礁或岩礁,潮流不強,附近勿有大河川出海口,各漁場距離在2000m以上,勿影響航道的場域(見附表2-1)。

二、垣網的作用

垣網的作用是讓魚群碰到垣網時會沿著垣網被誘導進入身,而魚群碰到垣網時概率上其反應行動有二,一是魚群沿著等深線平行移動,即碰到垣網時,沿著垣網移動沒有散去,而被輕易誘導進入身網。另一是魚群碰到障礙物就往深的地方游去,即碰到垣網,因垣網與等深線垂直,故遮斷魚道的範圍最廣,或是讓魚群往較深處的身網移動。通常垣網起始點與等深線成40-50度,垣網中段或末段靠近身網處則與等深線垂直(井上,1985)。

頭城定置漁場的形成機制

宜蘭灣屬於半月形狀之開放型海灣,而頭城鎮位居於宜蘭縣最北端,並與龜山島坐落於宜蘭灣之灣中位置,其地理環境狹長遼闊,背山面海,東臨太平洋,且為黑潮流經要道,其海域陸棚寬闊,海岸曲折海底地形起伏多樣,加之本地區沿岸有大溪川、梗枋溪及得子口溪與蘭陽溪等河川注入並與海流、潮汐及波浪相互作用下,造就旺盛的循環對流使表層海水營養鹽得以迅速補充,使其餌料生物滋生豐富,成為漁產豐富,仔、稚魚的絕佳孕育場所,並可吸引洄游性魚類的索餌場,適宜定置網漁業開發(圖2-1)。現今共有五場定置漁場彼鄰相肩,集中於石城里至外澳里一帶沿近海域,每場定置漁場間隔可說是非常密集,顯示本地區有發展定置網的優勢條件。

一、頭城地區定置漁場分佈

頭城地區定置漁業主要分佈在石城到外澳的海域,海岸線全長約十八公里,整體海岸曲折,大多以陡坡與海蝕平台相接。本地區目前有五家定置漁業業者,而每一場共有二組定置漁具,分別有光榮漁場於石城高崁附近海域兩組、復興漁場於桶盤堀海域兩組、源興漁場於大里蕃薯寮附近海域兩組、北關漁場於合興北關海域附近兩組及福長南漁場於梗枋海域附近兩組(見附圖2-2),五場亦均有根據前台灣省漁業管理辦法規定,各場之間距離不得少於1,000公尺,以避免互相干擾魚群之洄游路徑。

頭城地區定置漁業業者全採用單層落網的形式進行作業,即內組網及外組網,設置的位置內組離岸大約二百五十公尺,外組離岸約一千至兩千公尺。本地區定置漁業業者大多採用本土自製之網具,僅有光榮漁場因地形岩層較多及水深較深而選用日本訂製的網具及增設了外垣網,一方面可強化網具強度來應付強勁的海流也可增加攔截面提高魚群入網機率。

二、頭城沿岸海底底質及魚礁之分佈

    宜蘭縣全段海岸大致可分為:礁溪斷層、蘭陽平原及蘇花斷層等三種不同類型海岸[1],其中由頭城鎮石城里的大澳至外澳里的北港口,屬於礁溪斷層海岸,最北側石城漁港附近海岸屬礁岩地形,等深線密集,水深徒降;石城漁港至大溪漁港間水深10公尺內等深線較密,地形變化較大,10公尺外坡降相對較緩;大溪港口以南至梗枋漁港間,水深5公尺內等深線較密,5公尺以外坡降較緩;烏石漁港區段,緊鄰烏石港北側水深10公尺以內坡降相對平緩[2]。惟本地區因有多條溪流沖積土石至本區海域,使頭城地區沿岸海域底質皆屬砂質或硬泥為主,僅石城及梗枋少數為岩盤及部分土石地形[3](見附圖2-2)。

    農業委員會漁業署與宜蘭縣政府為保護海洋資源,規劃設立保護礁區及投放人工魚礁,宜蘭縣政府並於民國86年間規畫劃設頭城漁業資源保育區,其範圍長度約16公里,大抵為宜蘭縣與臺北縣交界處至外澳橋兩點向外延伸200公尺間之範圍,另設有石城保護礁區及大里保護礁區,利用保育區及人工魚礁區聚集魚群的原理,不僅發揮了培育漁業資源的效果並提高了定置漁業之產能。

三、頭城定置漁場之特性分析

(一)各漁場之特性

頭城地區從日據時代開始就已經有在經營定置網,並以復興漁場經營最早。海底地形千變萬化,目前以光榮漁場捕得最好,因為該處靠近三貂角海岬等深線較為密集,且使用的是材質較佳比重較大之日本網具,而這邊海流比較強勁導致洄游性魚類會比較多(見附圖2-3)。根據龜山島海流測站之歷年平均值顯示,頭城海域全年之平均流速為0.061m/s,流向接近西南方(213.7°)。復興漁場因為位於灣中的位置比較深入,而旁邊又有源興漁場凸出來,剛好在位置上可以互相掩護(見附圖2-4)。

圖2-4 光榮、復興、源興漁場海域全景。
圖2-4 光榮、復興、源興漁場海域全景。

源興漁場與北關漁場距離較遠,而福長南漁場在頭城海域的最外側沒有任何東西擋住。

因為光榮漁場位於所有漁場的最左側靠近宜蘭與新北縣市交界三貂角海岬之前方,而北部的洄游性魚類游經宜蘭灣時會先遇到光榮漁場,而本地區不見得所有洄游性魚類都是從東部由南至北上來,例如鯖魚的主要生產地在北部的釣魚台附近,會到東北角頭城附近產卵。早期定置網俗稱「煙仔坑」最出名,而正鰹大多是隨黑潮從菲律賓上來,所以本地大多注重節氣來判斷,一般而言過年後至清明過後一個月大多是鯖魚居多,之後看到鯖魚的比較瘦且無卵之後就換成正鰹從南邊上來。鯖魚與正鰹兩種魚洄游至此的方向正好相反,鯖魚由北朝南,正鰹由南向北。

本地白帶魚皆由北部至此,白帶魚要生產就需要找到適合生產的條件,而本地剛好有個「龜山溝」,水深很深非常適合白帶魚棲息,近幾十年頭城漁民大部分都是去「龜山溝」附近釣白帶魚,而白帶魚早上就會躲到「龜山溝」裡面直到晚上才會出來覓食,而當生產季節時白帶魚就會游到比較淺的地方覓食,此時定置網即可捕獲。

 (二)網具之佈放與選址

頭城的定置網都是類似串聯式的放置網具並且跟陸地呈垂直的方向,而竹北地區則是背對背的方式,其原因是頭城分為裡、外兩組,竹北是分前、後組。定置網漁業主要依靠垣網阻斷魚群,而頭城的魚都是南北洄游,當魚群遇到垣網時會向外(較深之水深)移動,而魚群受到阻礙衝刺時,根據當地船長長期的經驗判定魚群移動不會超過一千公尺的距離就此散去,因此頭城地區的網具設計裡、外兩組網具距離大約落在500公尺左右,而外網具垣網是連著內組網具且不超過500公尺的距離,但兩組網具所捕獲的魚種卻不太一樣。

因每一魚種適應水深不同,而內外兩組的網具向外延伸出去所遇之等深線密集,導致魚群也會有所不同,所以頭城的定置網入網處的開口皆是向內不向外。而竹北背對背的擺放乃是因為那邊定置網旁有河流出海口,而魚會到淡水及海水交界處出沒覓食,因此魚群都聚集在出海口附近。

但日本研究顯示定置網不能在河口附近因為河口附近的水域容易因大雨導致出海口附近水域混濁就不適合做定置網(西山,1978),頭城跟日本地理位置上比較不同,像新竹地區大部分定置網(例如香山)都是要水質較濁的地方且旁邊就有河口注入,但頭城地區若是水質混濁則無漁獲,而頭城地區定置漁場所在地也皆有有河流注入。

如今西部彰化一帶外面全都插了風機,而漁會也有興趣要在風機附近設定置網,因為風場有機會變成魚礁區,而且因有風機,附近就不會有其他漁業出現,若做定置網就不會跟其他漁業起衝突,在風機附近設定置網應屬可行。

(三)颱風及急潮收網之判斷

颱風形成的時候判斷是否收網之依據如下:因颱風生成後至本地仍有緩衝期,例如關島方向的颱風可以觀察約一周,但若由菲律賓周遭生成的颱風則會立即接觸台灣,無須過度擔憂,因菲律賓及呂宋島附近皆有山脈阻擋,颱風無法擴張。惟收網的依據不一定因颱風關係收網,而是因為網具過於髒亂,附著過多藻、貝類等,就會更換網具或使用高壓水槍清理網具。而收網時間需大約四天時間,最快則大約兩天半。

收網時將所有網具及浮球逐一收走,並將主架構留著,惟海域海流有時候流強勁會導致主結構偏移。定置網具損壞皆可修復,惟定置漁業網具切勿流失即可。

 (四)配合流水揚網

下午出海捕魚時間光榮跟復興大部分也都是配合海流時間,每日海流漲退潮皆會變化,所以需要計算起網時間,源興、北關及源興漁場作業時間較固定,而大部分揚網時候一定要選擇順海流的時候揚網,揚網作業才會順遂,若逆流揚網,會造成網具會移置船底,若強行揚網則容易造常網具損壞。

一般漁獲處裡完是否短暫性休息,則視海流而定,頭城地區因位於東北角海域,整體海域較短,所以北流通過的時間大約3小時需再次進行揚網作業,因此時潮流即將從北流轉南流時會呈無海流狀態,所以本地區皆需要於海流的尾端揚網作業。

 (五)本地未設金庫

頭城地區定置網均未設置金庫,因為頭城地區每日漁獲量皆在漁船乘載量內,最多約20幾公噸,且漁場距離拍賣漁市場僅約20分航程,所以假使漁獲量多時皆可隨時來回航行,而每日漁獲量約幾十桶的漁獲量皆可有超過新台幣十萬元以上的營收。

日本認為定置網的漁獲比較新鮮價格都會比較好,乃是因為日本有限制定置漁船每日的漁獲量,所以需要把多餘的圈養於金庫中,但一般於金庫久的漁獲則因長時間磨擦網具導致魚體損壞,在游動時都會磨到網具導致身體有傷口。而每日皆有新的魚入網,接優先銷售新鮮的漁獲。而日本設置金庫的主要原因為擔心漁獲量過多,導致魚價崩盤所以會嚴格規定每日的漁獲量,因為只要價格一跌下去就很難漲回來。

(六)設置地點會變動

定置網設置地形會變動,且深淺也會有所變化,早期會潛水檢視網具主結構水下狀態,因定置網主結構大多使用大量石包堆積,惟有時因長期海流強勁,檢視時會看到石包變成平的不是原先堆起來的樣子。

頭城變動較不大,但最高水深曾縮減約1公尺之深度。東部花蓮一帶地震較頻繁,地震之後造成泥沙消失導致岩石外露,因花蓮地區的岩石與頭城地區有所不同,相對較尖銳,所以當網具隨潮水擺動時容易摩擦到岩石導致繩索斷裂的可能性。

參考資料

[1] 經濟部水利署(2021.台灣海岸詳介,Online.Internet. 8 March,2021.Available.

https://kl.twport.com.tw/chinese/CP.aspx?n=AA20242CB5E72B67&s=213ADF93F43E2B34

[2] 全球光網電訊股份有限公司(2019). 港美(HKA)海底光纖電纜系統台灣段建置計畫海岸利用管理說明書。全球光網電訊股份有限公司。36-37pp

[3] 陳恆敦‧陳中和‧唐朝林(2006.宜蘭縣石城、梗枋人工魚礁區海域生態環境調查與效益評估。私立中國海事專科學校,37-40

檔案下載

jpg 檔案
jpg 檔案
jpg 檔案
jpg 檔案
jpg 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