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55期-《西班牙人的台灣體驗1626-1642—一項文藝復興時代的志業及其巴洛克的結局》簡介

文:曾宏民/圖:鮑曉鷗

《西班牙人的台灣體驗1626-1642—一項文藝復興時代的志業及其巴洛克的結局》一書封面
《西班牙人的台灣體驗1626-1642—一項文藝復興時代的志業及其巴洛克的結局》一書封面

 

本書內容為記錄西班牙人17世紀期間於台灣的歷史經驗,作者台大外文系鮑曉鷗教授過去曾耗費十餘年的心力搜集海外各地有關16、17世紀西班牙人在台灣的重要檔案與文獻史料,並於2001、2002年陸續集結出版兩冊西班牙人記錄台灣的重要的史料SpaniardsinTaiwan(西班牙人在台灣)Vol.I(1582-1641)、VolII(1642-1682),歷經六年的時間,鮑曉鷗教授期間陸續發表研究成果,也反覆對照西班牙人的文獻記錄與台灣各領域學者的相關研究資料,終於在2008年綜合這些年的研究成果發表「西班牙人的台灣體驗1626-1642」一書,這對台灣史的研究者具有重要的意義。

 

從西荷對抗的時空背景出發,本書一開始從西班牙於東南亞到東亞的殖民地征戰緩緩帶入西班牙人基於追尋榮耀上帝、開拓商業利益的雙重理由抵台設立據點。在西班牙人統治北台灣的期間便開始與台灣北部的南島民族有所接觸,憑藉著傳教士的記錄逐漸勾勒出北台灣17世紀的南島族群、部落分佈的概況,並藉由對照中村孝志、詹素娟、康培德、李壬癸等人的研究,對於馬賽(Basay)人有豐富的描述。

 

而對於權利核心「聖救主城」的描述則呈現當時因只有少數的官員、傳教士、士兵(包括高比例的菲律賓傭兵),且日本人與漢人也常造訪雞籠港一帶貿易,並非全然以武力的方式殖民此區域,而是定位於商業貿易的補給點。

 

從西荷對抗的時空背景出發,本書一開始從西班牙於東南亞到東亞的殖民地征戰緩緩帶入西班牙人基於追尋榮耀上帝、開拓商業利益的雙重理由抵台設立據點。在西班牙人統治北台灣的期間便開始與台灣北部的南島民族有所接觸,憑藉著傳教士的記錄逐漸勾勒出北台灣17世紀的南島族群、部落分佈的概況,並藉由對照中村孝志、詹素娟、康培德、李壬癸等人的研究,對於馬賽(Basay)人有豐富的描述。而對於權利核心「聖救主城」的描述則呈現當時因只有少數的官員、傳教士、士兵(包括高比例的菲律賓傭兵),且日本人與漢人也常造訪雞籠港一帶貿易,並非全然以武力的方式殖民此區域,而是定位於商業貿易的補給點。

 

因此本書的一大重點便是談到重商主義下貿易的競爭與全球的經濟產銷體系,而傳教活動則是在此基礎下延伸,這便關係到西班牙人對周圍南島民族的基本態度,如在地土著面對後續統治者荷蘭人的訊問便回答說他們未向西班牙人納貢,對方也未提出此要求,他們只有支付教堂裡所用的蠟燭,由此可見西班牙人與在地南島民族的關係並非如他們在南美洲般的粗暴。以文藝復興的開拓冒險精神開端,作者最後則以巴洛克的華麗退場作結,也讓讀者從彈丸之地觀看經營者在大環境變動下心態上的變化。

 

繼承法國年鑑學派的傳統,作者細膩地從瑣碎的資料中建構了區域總體環境的獨特海洋空間史觀,另外更以西方文藝復興到巴洛克的微妙心態轉變映射西班牙人在台灣的經營歷程,藉以透漏西班牙人在東亞海域上從榮耀到沒落的複雜思想辯難,宛若布勞岱爾(FernandBraudel)刻劃地中海世界的經典鉅著一般,從大環境空間的總體論述出發並顧及整體社會文化思潮的延續性變化,所以本書全然跳脫台灣傳統本位主義的敘述風格,也讓台灣得以從一種新的視野端視自己的存在與定位。

蛤仔難的土著村落及宜蘭考古遺址
蛤仔難的土著村落及宜蘭考古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