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46期-頭城寺廟知多少-寺廟調查及祀神類型

作者 / 陳進傳、楊晉平、陳美暖、游錫財、林雅玲、陳宜伶、黃有卿

-節錄自《人與神共構  頭城的寺廟信仰》一書

《人與神共構 頭城的寺廟信仰》一書封面
《人與神共構 頭城的寺廟信仰》一書封面

前言

台灣史已是熱門的研究議題,成果也湛然可觀,且還深具發展空間,惟仍有很多事蹟與情節難以釐清,無法說個準頭,最明顯的就是寺廟的數量,包括全台灣、各縣市、各鄉鎮都提不出確切數字。儘管從日治以來,有過數次滾動式的調查記錄,總是不夠周全,甚至遺漏很多,造成區域性寺廟調查量化失真的原因,可有數端,茲敘於后:
其一、地區廣大:有些區域面積寬闊,路途遙遠,甚至偏僻山區海隅,交通不便,徒增調查訪問的難度,有些寺廟就此被忽略掉。這情形愈是早期愈明顯,將田調重點放在街區,旁及平地聚落,遠處就無從照顧。
其二、人力不足:全面性寺廟調查需要充分人力,方可成事,如人力欠缺,只能
訪視預先設定的宮廟,其他就得割愛,所以雖經數次調查,有些寺廟一直無法受到青睞,人力不足實為重要因素。
其三、時間不夠:從事寺廟調查,從資訊取得、地點認知、往返時間、訪談過程、紀錄填寫等,在在都需要時間,若是大規模調查,非長時間莫辦。依過去經驗,沒有給予合理時間是普遍通病。
其四、經費欠缺:宗教信仰是眾所認同的事,投注研究者雖不在少數,但概屬側重某一主題或某類寺廟,就算有綜論性的說明,也深度不足,以致對全面性寺廟普查有所輕忽而沒提供有效經費。
其五、工作不力:過去地方政府進行的寺廟調查,幾乎是上級交辦,如省文獻會、地方政府等,然後,由村里幹事填寫。這些幹事們基於缺乏興趣、增加負擔、疏懶成性等因素,隨意呈報了事。
其六認知不同:李亦園教授提到,行政人員對寺廟的定義與觀念不同,而未採計土地廟、陰廟、私壇,因為那些都太小,無人管理,少有信徒,所以很難說是廟,以致少算寺廟數量。但是對研究者來說,不管廟如何簡陋,或無人管理,就算沒有正式登記信徒,還是有人祭祀,因而構成宗教崇拜場所,即為寺廟。

一、頭城地區的寺廟調查

頭城地區寺廟調查當然也受到上述因素的干擾,以致數量出入很大。約略來說,戰後頭城做過四次寺廟統計,先是民國68 年10 月宜蘭縣政府民政局文獻課,「為期信眾了解諸神之尊號及由來,更宜知其有忠、孝、節、義之典型,爰編撰本縣寺廟專輯一書,以啟世人見賢思齊,知所效法,裨益世道人心。」而有《宜蘭縣寺廟專輯》之出版,頭城鎮共列41 座寺廟。繼之,民國74 年12 月,頭城鎮公所體認本鎮向來文風鼎盛,人才輩出,古蹟景觀燦然大備,而為蘭陽歷史文化據點,並懍於承先啟後之重責大任,乃修撰《頭城鎮志》。書中回顧頭城寺廟數量,提到民國48 年劉枝萬整理,計有42 座。民國60 年刊行的《台灣省通志‧ 宗教篇》得44 座。及至重修鎮志,再行調查,共為55 座,惟較小或無人管理的土地廟不列入。及至民國87 年,政治大學民族系廟全紀錄工作室所做的調查,始擴大範圍,計有寺廟94 座。後來盧胡彬因曾任教位於頭城的蘭陽技術學院,就地之便,參考政大民族系工作室的調查結果,
再據宜蘭縣政府民政局和頭城鎮公所的普查資料,另作田野踏勘,合計得116 座寺廟,已較前頗有增加。

左:田野訪查情形1。(張恆瑞 攝)  / 右:田野訪查情形2。(張恆瑞 攝)
左:田野訪查情形1。(張恆瑞 攝) / 右:田野訪查情形2。(張恆瑞 攝)

民國103 年,陳進傳接受蘭陽博物館委託,結合多位助理,以有限經費,進行頭城鎮寺廟普查,內容除宜蘭縣政府登記有案的廟宇,也參考前人所做的成果,並兼顧過去不曾登記與尚未發現的寺廟。普查範圍擴及整個頭城鎮,行政區劃共24 個里,包括孤懸外海的龜山島。普查對象則含及公廟、私廟與座落田間、山區或古道旁的土地廟、大眾祠等,惟家廟與神壇暫不列入。至於做法,則以里為單位,多方詢問里長、耆老、廟祝,且查閱登山者的隨行紀錄,偶而在山間角落覓見。經由這樣交疊比對的訪談檢視,共得145 座之多,為數實足驚人。從普查資料中,根據各寺廟興建的由來與年代,探討頭城地區拓殖的歷程與信仰,藉著各寺廟的文物內容,闡述頭城的寺廟演變與信仰意涵的關係,進而解讀寺廟在地方發展的歷史地位及其扮演的功能與角色。本書之作,多所參考普查資料內容,因引述內容過於繁多細瑣,未予註記,然為示不敢掠美,謹向參與普查的同仁致申謝忱。

茲將頭城寺廟調查的成果,簡要列表,表上前碼為總流水號,次則參照《宜蘭縣地理圖集》中的各村里的編碼,接著是各里內的序號,俾便理解。

----<相關表格請見檔案下載>

二、頭城寺廟的祀神類型

研究區域寺廟信仰,從其類別著眼是很好的路徑,但如何分類,頗費周章。要將眾多寺廟分類,其原則與根據為何?這要事先釐清,得有依循。再者,寺廟的主神雖十分明確,但歸在主題神明或類別項下如何取捨,有時陷於兩難。復次,各地區因時空環境與社會生態的不同,可能出現分類的差異。當然研究者的認知與看法,不盡一致,也會造成在分類上有所歧見。參酌如上說法,審視信仰情境,頭城地區寺廟的分類原則,採行以類相從和主神數量,茲分述於次:

----<相關表格請見檔案下載>

一、土地廟:土地廟拜土地公或福德正神,故又稱土地公廟與福德廟。土地雖屬神格低的正神,然作為地方性的保護神,其神性與功能仍非常廣大,所有疑難雜症均可許願解厄,任何祈求庇祐皆能得到恩澤。加上土地廟構造簡單,甚至三個石塊即可立廟,以後再慢慢擴建,但規模相對較小。這種情形最適合初期移墾社會的信仰需求。因初到異鄉謀生,需要神明庇護,且構造容易,費用無多,儀式簡單,加上廟地不大,隨處可建,山上、海邊、田間、河岸均可為之。頭城是宜蘭開發的門戶,山海銜接、交通要道、農耕拓墾、山產豐富,但初期生活困苦,經濟不佳,這情景最適合土地廟的供奉。所以,頭城土地廟共有57 座之多,主要分布在山間路旁,海邊亦所在多有,其所佔比例超過全數的三分之一。如此高的數字,確是其來有自。

左:頂坪溪福德祠旁的三粒石舊廟。(張恆瑞 攝) / 右:石城里大澳福德廟。(張恆瑞 攝)
左:頂坪溪福德祠旁的三粒石舊廟。(張恆瑞 攝) / 右:石城里大澳福德廟。(張恆瑞 攝)

二、寺院與齋堂:佛教傳入中國後,一方面發展為清修的佛門寺院,另方面則與傳統民間信仰相結合。後者隨著移民播遷台灣,情況愈為明顯,儘管如此,佛教寺院仍可成為寺廟信仰的一個完整類型。「寺」指佛教的寺院,而齋堂早期在台灣有其清楚的源流,率都與佛教寺院分開,例如主持人都屬在家修身者,其組織特性沒有一般佛寺的開放性,但現在漸有趨向佛寺的現象。這種情形,與其說是齋堂認同於佛寺,不如說兩者皆因世俗化、現實功利的社會潮流所致,逐次改變原有特性。 頭城寺院大都建在山間,頗有仿效中國叢林制度,清靜修持、脫離俗塵,也可呼應「天下名山僧占多」的況味。其中最難得的是九股山吉祥寺,不僅是台灣本土化寺院的開端,亦是宜蘭早期佛寺的源頭。至於齋堂,有的是望族當家女眷共同持齋念佛的場所,後因環境變遷,不乏改作佛寺。

三、陰廟類型:台灣民間信仰屬普化宗教,缺乏明確教義與固定儀式,在萬物有神和死後祭祀的信仰下,產生明幽二元、陰陽兩界的民間信仰。所以台灣民俗信仰就有神聖公正的神明和作祟厲魅的鬼魂,此即所謂的陽廟與陰廟。後者又有廣、狹之分,狹義陰廟泛指孤魂野鬼、幽怨魂魄的祭拜;而廣義陰廟,還包括東嶽廟和城隍廟,因城隍爺守護城池,庇祐居民,同時又審核冥間善惡禍福,以掌理生、死兩端。頭城是漢人初墾之地,初與原住民戰鬥後,繼而多次漢人械鬥,留下許多無主孤魂。加上地勢兼有山地、河流、海岸,常遭災難,時有流屍之魂。因此,頭城有應公與萬善祠和大眾廟,得約20 座,為數僅次土地廟,可謂事出有因。由於生死是人之大事,城隍乃信仰所致,有其必要,許多鄉鎮雖有城隍廟,但同時兼有東嶽廟,則甚稀罕,頭城則二廟並存,且都甚具規模,在全台寺廟上,值得記上一筆。

左:過溪萬善公神位。(張恆瑞 攝)  / 右上:城隍廟主神。(張恆瑞 攝)  / 右下:頭城東嶽廟主神。(張恆瑞 攝)
左:過溪萬善公神位。(張恆瑞 攝) / 右上:城隍廟主神。(張恆瑞 攝) / 右下:頭城東嶽廟主神。(張恆瑞 攝)

四、鄉土神明:台灣是漢人移民社會,始於明鄭,盛於清代,由是接受閩粵地區的寺廟信仰,其中鄉土神明為重要類群之一,即漳州、泉州和粵東的原籍神明遍布全台各地。這種殊異的宗教特色,同樣複製在宜蘭的移墾社會,惟因時空環境的變化與人口比例的差別,呈現區域特色。宜蘭三籍墾民比例非常懸殊,全縣及多數鄉鎮的鄉土寺廟數量,也大致吻合,唯一例外的是頭城鎮。據統計,頭城漳籍人民極多,但開漳聖王廟只有2 座,其中威惠廟雖是主祀開漳聖王,但二城地區原先有奉祀泉籍守護神張公法主的廟宇,因泉粵械鬥,泉人敗走棄廟,漳人將張公法主神尊迎奉至此,故有泉籍神明同祀於漳人聚落的廟宇中。地方上誤傳為廣澤尊王,係因之前有人將附近國聖廟的國姓爺神尊亦移奉本廟之故。倒是專屬泉籍人士祭拜的寺廟有主祀廣澤尊王的合興里鳳山廟,而港口里的董慶寺為安溪人守護神董公真人。客籍住民雖為少數,仍有2 座三山國王廟。因此,頭城的鄉土神寺廟並不明顯, 與三籍人數不成比例。

左:董慶寺。(張恆瑞 攝) / 右:董慶寺主神。(張恆瑞 攝) / 下:威惠廟是頭城唯二主祀開漳聖王的廟宇。(張恆瑞 攝)
左:董慶寺。(張恆瑞 攝) / 右:董慶寺主神。(張恆瑞 攝) / 下:威惠廟是頭城唯二主祀開漳聖王的廟宇。(張恆瑞 攝)
上左:國姓公穿袍戴盔的模樣。 / 上中:國姓公神尊原貌。 / 上右:神尊背後書寫國姓公。 / 下左:張公法主穿袍戴帽的模樣。 / 下中:張公法主神尊原貌。 / 下右:神尊背後書寫張公。(皆為張恆瑞 攝)
上左:國姓公穿袍戴盔的模樣。 / 上中:國姓公神尊原貌。 / 上右:神尊背後書寫國姓公。 / 下左:張公法主穿袍戴帽的模樣。 / 下中:張公法主神尊原貌。 / 下右:神尊背後書寫張公。(皆為張恆瑞 攝)

五、天上聖母:聖母就是媽祖,其信仰約始於北宋,生前神授銅符而稱神姑,亦謂通靈賢女,可預知福禍,得道升天後,顯聖護民,眾人感念,福建沿海爭相建廟膜拜。台灣海洋性格強烈,為媽祖信仰的堅實基礎。施琅平定台灣,清廷維持統治,均利用媽祖信仰為工具,加上居民仰賴媽祖保祐平安,更推動媽祖信仰在台灣的迅速傳播。頭城鎮媽祖廟有4 座,歷史最久的當推城東里慶元宮,瀕臨河道,兼具寺廟建築、信仰祭拜、通商船運、街區興榮等多重功能與意義。更新里北天宮雖設置較晚,卻神蹟靈驗,香火鼎盛,造福鄉里。龜山島民捕魚為生,海浪摶鬥,幸得拱蘭宮媽祖護祐,後因生活不便與軍事徵用,遂集體遷居大溪。民國44 年,大陳義胞撤退來台,居住合興里忠孝新村的義胞,籌建主祀媽祖的天后宮,用為祈求平安、撫慰鄉情。


六、關聖帝君:關帝廟最受信眾奉祀,香火鼎盛,與天地同春。究其原因,關公乃傳統忠義觀念的化身,為統治者所需要,又符合民間推崇義氣的風尚,且能驅逐恐懼,保護百姓,導致關帝萬事皆管,無所不佑,成為功能廣泛的神明,人們也樂於接受與供奉,關帝廟由是遍及各地。當頭城地區的開發逐漸進入完備,忠義與安全的社會尺度更被需要,作為全國性寺廟的關帝廟就受到重視,頭城就有4座。值得一提的是,協天宮初建海邊大坑里,就是牽罟捕魚,後來大坑里因漁業發達,烏石港商務興盛,捕魚與航海為了安全,海祭隨之應運而生,這項祭祀就落在協天宮。因此,每當協天宮聖誕慶典時,就伴隨祭拜。還有3 座,就是大溪里關德宮、金面里協天廟和福成里武聖宮。

大坑里協天宮正殿。(張恆瑞 攝)
大坑里協天宮正殿。(張恆瑞 攝)

七、鸞堂類型:鸞堂源自大陸,盛行於寶島,可列為台灣的新興宗教。其儀式以扶鸞為主,加上善書與宣講,這些都與文人有關,其鸞生均為科舉人物或碩儒塾師出身,故可視作文人宗教。具體的例證是,宜蘭在清末時,地方文人仕紳楊士芳、李望洋、林以佃、林以時、柯錫疇、呂桂芬、陳掄元、藍欽、莊國香、吳祥煇等,就已率先在宜蘭扶鸞,因此,宜蘭堪謂台灣鸞堂重要的起源地。宜蘭鸞務首推新民堂,經醒世堂傳到頭城喚醒堂,再由此向外傳揚擴散,因而全台各地紛紛成立鸞堂,造成鸞堂運動,繪製台灣鸞堂地圖,而為台灣鸞堂的母堂。當然頭城鎮內其他3 座鸞廟,即為慶安堂、大修宮與集興堂,亦皆喚醒堂的子堂。


八、其他眾多個別寺廟:前述寺廟類型共得111 座,占全數的76%,比例甚高,過於集中。其餘34 座廟宇分配22 尊神明,每尊神明約得1 座或2 座寺廟,此乃移墾社會民間信仰的普遍現象,只是頭城更為明顯。何以致此?因早期移民來自四面八方,各地都有,彼此關係不深,而且並非同時到達,略有先後之別。這些出發點不同,時間又有差異,他們為了求保祐旅途平安,也分別帶著神明與香火,加上其他管道來源,因而顯現多樣與複雜,所以頭城寺廟甚見區別,主神品類繁多。又前表所示,17 座佛教與4 座將軍系統之所以數量較多,就以類相從所致,事實上,各寺院主奉的佛與將軍廟的神,不盡相同,可有不同的佛名或將軍名。因此,頭城個別不同主神或主佛的寺廟就更為眾多,這也是泛神論下才有的現象。

左:石棺大帝(張恆瑞 攝) / 右:石棺材側景,明顯可見其狀似棺木之貌。(張恆瑞 攝)
左:石棺大帝(張恆瑞 攝) / 右:石棺材側景,明顯可見其狀似棺木之貌。(張恆瑞 攝)

這些個別寺廟中,部分甚為特殊,相當罕見。大溪里有一長形,造型似棺木的岩石,人稱石棺材,又曰石棺大帝。前些年盛行大家樂簽賭,他們到處求「明牌」,於是爭相趕赴石棺大帝祭拜,甚至手摸石棺,口中唸唸有詞。竹安里總牌公則是百餘年前,從海上漂來總牌公牌位而非神像,漁民見之拾起,遂建廟供奉;另說則係奉祀早年因大型船難亡故者,合而祀之。新建里將軍廟,主祀將軍爺,據資料所示,福德坑有山貓妖怪出沒為害,百姓大為恐慌,於是迎請將軍爺談判,諭示必須奉祀之,方能獲得保護,於是庄民將其附祀於廟內( 即虎崇爺,本鎮類此貓神信仰,信徒因諱言「貓」字,故以同科的「虎爺」相稱),有些媒體將其誤為主神。

左:將軍殿鎮殿主神-將軍爺。(張恆瑞 攝) / 右:將軍殿附祀虎崇爺。(張恆瑞 攝) / 下:新建里將軍廟。(張恆瑞 攝)
左:將軍殿鎮殿主神-將軍爺。(張恆瑞 攝) / 右:將軍殿附祀虎崇爺。(張恆瑞 攝) / 下:新建里將軍廟。(張恆瑞 攝)

檔案下載

pdf 檔案
pdf 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