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34期-土地廟特別多

節錄自《人與神共構  頭城的寺廟信仰》一書

作者 / 陳進傳、楊晉平、陳美暖、游錫財、林雅玲、陳宜伶、黃有卿

山神土地廟。( 張恆瑞 攝)
山神土地廟。( 張恆瑞 攝)

土地神由來已久,淵源有自,可追溯到上古的社神,發展為鎮守土地,保護農作, 而有「田頭田尾土地公」的說法。後來擴大為護祐地方,安定百姓,賜人福德,成為庶民百姓最歡迎的神明,各行各業也都樂於祭拜。加上土地廟比較低矮簡陋,興建方便,費用低廉,甚至三塊石頭即可成事。最適合移墾社會信仰的需要,以致無論山地、平原、街區、水域、海邊均可見其蹤影,而為臺灣最普遍的寺廟,關係最密切的神明。

 

民國103 年,筆者接受蘭陽博物館委託,結合多位助理,以有限經費,進行頭城寺廟全面普查,規模大小與有無管理的都包括在內,共得145 座,其中土地廟為57 座,占全數近40%,為數殊足驚人。如以里來說,頭城鎮共有24 個里,其中18 里至今還留有土地廟,比例相當可觀。特別的是,這些里幾乎位在北部和西部山區,如石城里、大里里、大溪里、合興里、更新里、外澳里、拔雅里、福成里、金面里、金盈里、二城里等,其中有的里半數以上皆為土地廟。本文之作,多所參考普查資料, 因引述內容過於繁多細瑣,未予註記,然為示不敢掠美,謹向普查的助理人員致申謝忱。茲分山地、海邊、平原,加以探討。增田福太郎的論點,就是最好的詮釋,曰:

 

        臺灣的地形,因山地占全島面積的四分之三,一般來說,河川大抵短小,所以容易氾濫或乾涸。

        遇有洪水、溪流氾濫及旱天時,一方面人們恐農作物受損,一方面祈求土地公保佑排水順暢和及

        時降雨,他方面為地方安泰祈求防止氾濫。此外,祈求交通運輸的安全。(註1)

 

依據增田福太郎的說法,檢視頭城山區的效益,土地廟可有路徑通道、保佑住民、農作收成等多重功能。

一、山區

嘉慶初年,宜蘭漢人開始移墾,原來人煙罕至的頭城山區,頓時成為往來的必經路徑,惟因幅員廣大,從北臺到桃竹,均可穿越峰嶺到達頭城,路是人走出來的,致使頭城山區出現許多不同的山徑小道。稍後,山區總有少數土地可供墾居,這些住民需要下山採購物品。同時,平地農工也會抽空到山上砍柴、抽籐、採竹等,凡此需有山路,以便行步。走在荒山榛莽的崎嶇小徑上難免恐慌害怕,為保護行路安全,途中就地起造土地廟,雖甚簡陋,倒也心安,此乃頭城山區土地廟普遍的原因。就算山區尚有其他寺廟,但大多是戰後才興建的,與早期的路徑功能無關。

 

草嶺古道埡口福德祠祭祀福德正神,與虎字碑相近,是清代官道淡蘭古道的必經之處,從頭城的草嶺慶雲宮上山到福德祠,可轉往福德、貢寮、雙溪、瑞芳,再赴基隆、臺北。此處現亦為草嶺古道和桃源谷古道的交會點,假日常為登山健行的好去處。

 

大溪山神土地廟,地處宜蘭與新北交界的宜一線上,即大溪產業道路,由此可抵雙溪之泰平、烏山,再往雙溪市區,也可在烏山左轉灣潭,緣南勢溪步行至坪林。匠寮福德廟位於匠寮古道底,此路可接梗枋古道、坪溪古道、抵達烏山,然後到灣潭溪往坪林,或從烏山可抵總爺坪、泰平到頂雙溪,若銜接石空古道則通外澳、頭城。這些古道早年都是茶商、大菁染料商或其他商賈,及一般旅人往來於臺北及宜蘭間最便捷的山路。

匠寮福德廟。( 張恆瑞 攝)
匠寮福德廟。( 張恆瑞 攝)

 

從外澳慶天宮北側旁小道進入,即為往山豬窟的小徑,這條小路是早期烏山居民往來頭城、外澳的另一條古道,乃為山豬窟古道,可通石空古道,接匠寮古道、坪林古道到烏山,再到灣潭、坪林或泰平、頂雙溪,成為附近古道的交會處。而明湖福安宮就在石空古道的入口處。在此區塊中,石空古道上又見榕嶺福德廟,循小路到接天廟之後,轉向匠寮古道、梗枋古道、坪澳古道、可達烏山,然後到灣潭,再往坪林, 或從烏山另走總爺坪、泰平到頂雙溪。至於頂坪溪福德祠地居太和山步道中末段,從石空金頂接天廟旁山徑進入,沿步道行走,過溪、匠寮古道岔口處後不遠,右側林間即見平地,乃福德祠所在。上述多座土地廟就分布在從小溪循小路上山,經過許多條彼此交錯銜接的古道,分別到達坪林、雙溪、泰平等地。事實上整個山區還有其他座落其間的土地廟,無須盡舉說明。 

 

光緒年間,劉銘傳另外興修途經坪林的臺北宜蘭之山地便道,日治後擴建為陸軍路,即戰後的北宜公路,由是帶動這個區域的山間小路,為了保佑徒步越嶺的安全, 路旁土地廟就應運而生。金盈里北宜公路旁有條明顯小路,走過山徑,滿地枯葉,遇二岔路,取左續行,可連上方北宜公路第二彎道,成為早期居民通行時的一條捷徑, 於岔路口高處隱約可見一座古老的石砌小土地祠。這個山區還有小土地廟數座,如祀有道光27 年(1847) 石製神位的金面山福德廟等,多少都與山間往來路線有關。值得一提的是,北宜公路通車後,因彎道很多,坡度又大,曲折險峻,而有「九彎十八拐」之稱,常見交通事故與靈異傳說,由是需要鎮撫失事亡靈,祈求行車平順,特於路旁設立地藏王廟,供駕駛人祭拜,過去沿路遍灑冥紙,今則集中於廟前金亭集中焚燒, 每逢七月,擴大祭祀,以慰往生。

左:金面山福德廟。(張恆瑞 攝) / 右:內湖福德宮。(張恆瑞 攝)
左:金面山福德廟。(張恆瑞 攝) / 右:內湖福德宮。(張恆瑞 攝)

山區雖然交通受阻,生活不便,但在耕地不足,處境困頓的情況下,若有小塊平坦之地,可供農作,或採收經濟作物,也能吸引少數住戶群聚。他們偏居荒山,缺乏安全,更需要神明保護,由於資源不足,只得便宜行事,利用石塊搭個土地廟,心就踏實,無有恐懼。再者,家居生活與耕地種田,離不開用水,缺水無法度日,難以灌溉,所以山區住戶盡皆依附池塘邊或水流附近,但也因大雨水急,衝激而下,常造成土崩流失,溪流改道、河岸陷落,逼迫建物易地重蓋,河邊土地廟如有遷移,大多緣此而起。

 

曩昔,先民自烏山循溪澗往海邊走,即為大溪川,中、上游地區因處山谷之中, 稱內大溪。此地約有四十多戶人家,以山產、香菇、木耳、番薯維生。福德廟原在內大溪石盤寮尾,初為三粒石形式,後因山崩,有所移地,並加擴建。當時居民種植田園,必須經過福德廟,因而香火稱盛,為住民信仰中心。內湖福德宮位在外澳烏山古道內湖仔段,地勢低窪,水源充沛,形勢上為山谷出口,環山凹地,面積約二十餘甲。早年有十多戶農家,以吳姓為多,原開水田種稻,後改闢水池,從事水產養殖。初期商賈往來,旅人步行,農民以「柴馬」裝木材器具,用扁擔挑「香菇藥」、竹子及其他農產品,到外澳、頭城販售,所以內湖水汴仔路常現行人往來於途。有路就見土地公廟,供人膜拜,以求一路平安。當地人稱內湖福德宮為「水汴仔路土地公廟」,背山面路,為一水泥之小祠,土地公默默保護商旅平順,也守護揮汗耕耘的辛苦農民。

 

明湖福安宮,又名山豬窟土地公廟,廟前有一片埤塘,昔日此處有山豬、山羌、果子狸等動物出沒而得名,約有45 戶人家,務農為生。此廟原先於大樹下( 一說在古道路口),直接將三粒長形頁岩石塊堆砌而成,無神尊、亦無香爐,信眾祭拜後, 直接將香插於地上,故又稱「大樹腳土地公」,後改建為磚砌小廟。民國70 年左右, 居民全部搬到山下,廟遭廢棄,後有人來此,出資闢建新廟,因前有水池,故名「明湖福安宮」,造成新、舊土地廟並存的現象,饒富趣味。福德坑溪上游山區的下湖福德廟附近雖僅幾戶人家,但為求農作順利,吳姓住民在果園蓋廟,只是比較小間,路狹不便,處在深山,實屬難得。近年因道路拓寬,廟貌修繕,稍具規模。

二、海邊

土地廟神格雖低,規模亦小,但所有百姓的事務,均在其護佑之內,故廟聯曰: 「次天子位一,首諸侯寶三」。山區固然需要福德廟,海邊何嘗能免。蓋漁村聚落同樣有神明信仰,出海捕魚更賴神明加持。早期資源缺乏,且不拘神格與廟貌,土地廟是最好的選擇,致使頭城沿岸分布許多土地廟。何況這些土地廟位在頭城北段的現今濱海公路邊上,充為早年往來淡蘭古道行旅商人的保護神,所以頭城海邊的土地廟扮演多重角色與功能。

 

大溪國小濱海公路旁,依海面山,遠眺鷹石尖,故得有天鷹福德廟庇護行旅安全。外澳里濱海公路旁亦見福德廟,既為居民活動聚集區,也供路客膜拜。大里福德廟位在大里與蕃薯寮之間的濱海地區,兼具早期用路人保障與當地住戶的信仰中心。蕃薯寮土地廟地處通往蕃薯寮漁港的路旁,雖可供路人膜拜,更重要的是,因漁民出海捕魚是件凶險的事,能否豐收或空手而回,仰賴土地公的賞賜,所以不管去或回,都要到廟裡向土地公祈求一帆風順,滿載而歸。早期蜜月灣一帶漁村,許多漁民以「牽罟」捕魚為業,土地廟就發揮收成信仰的功能。清代烏石港是宜蘭最重要的港埠,奉為「正口」,確保航運通順,商家獲利,行旅平安,乃眾所期盼的要務,因而顯現港口福德廟的重要,兼以此廟可能是頭城最早的土地廟。廟前過去曾是一寬闊港區,舟楫熱絡, 帆船點點的盛況,今已不復見,徒留歷史記憶。

大溪里天鷹福德廟及其附近的有應公。( 張恆瑞 攝)
大溪里天鷹福德廟及其附近的有應公。( 張恆瑞 攝)
左:蕃薯寮福德廟。(張恆瑞 攝) / 右:港口(烏石港)福德廟。(張恆瑞 攝)
左:蕃薯寮福德廟。(張恆瑞 攝) / 右:港口(烏石港)福德廟。(張恆瑞 攝)

三、平地

就區位而言,平地的土地廟相對少些,如為耕種區域,因「田頭田尾土地公」的影響,尚能看到數座福德祠。若屬街坊路鋪,則難見其蹤,城西里、城北里、新建里就是如此。蓋它們商業興盛,人口密集,比較缺乏土地廟的誘因;而且面積小,格局窄,早期農墾時期所建的土地廟,可能後來劃歸在隔鄰的里,致使上述數里難以覓得。再者,街區原先也是農耕種田,建有土地廟,但隨之住戶增加,商店普及,營收充裕, 居民另建新廟,將近處土地廟併入共祀;或利用原土地廟位置,加以擴大改建,因土地公神格低,就由新的神明坐鎮,並以之為廟名,福德正神則屈居配祀。此外,頭城平原地區其他宮廟的虎邊,大多另祀福德正神。所以這些里,看似沒有土地廟,實際上,到處可見,惟非獨自成廟,而是配祀在大廟供人膜拜。值得一提的是,頭城街區的店家,農曆每月初2 16 日,都會在門前祭拜土地公,以求生意興旺,增進財源, 斯為無形的土地公信仰,從而得知其如何的深入人心。

 

儘管頭城街區獨立土地廟為數不多,卻有二個特殊情況,值得敘說。其一,南北門土地廟:頭城老街(和平街舊稱)之南北兩端,分別建立南門福德廟和北門福德祠, 且皆朝向街內,蘊含鎮守財氣之意;在空間結構上充分展現頭城老街「街頭街尾土地廟」的特色,形成老街特殊的街坊型制,全臺少有。道光年間,烏石港奉為東臺灣唯一正口,宜蘭的對外貿易都由此進出,頭圍街即緣此水運之便,萬商雲集,商業鼎盛, 為蘭陽地區最早發展的商業街道。而位於南北兩端的土地廟,在歷史空間上不僅清楚的界定當時頭圍街的發展規模,更見證頭城長期以來走過的繁華與沉寂,深具豐富的歷史意義。

左:南門福德廟舊照1954( 宜蘭縣史館提供) / 右:北門福德祠舊照1954( 宜蘭縣史館提供)
左:南門福德廟舊照1954( 宜蘭縣史館提供) / 右:北門福德祠舊照1954( 宜蘭縣史館提供)

其二,二圍四城門土地廟:據地方耆老稱,嘉慶初年,吳沙率三籍先民入墾烏石港南,建立頭圍,繼之進至二圍,墾民推築土堡,設置城門,並供奉福德正神,以祈求物產豐收,保佑民居,因而形構東門、西門、南門、北門四城門福德廟的特殊景象。東門福德廟設立與威惠廟同時,至今約有二百餘年,位於舊稱東門口,今二城路上, 是早期居民通往中崙及頭城的要道。現廟為民國67 年重建,廟內置有一匾「威靈顯赫」。

 

西門福德廟建於嘉慶年間,初以三粒石頭砌在破布子樹頭旁,地處二城里猴洞坑附近,旁鄰礁溪白雲村,後經多次翻修,廟貌方告確立。南門福德宮址在二城南門埤仔,約今廟旁長壽亭前圳溝的水溝蓋旁,起初也是三塊石頭堆成,神尊則輪住爐主家,故廟內只有小香爐。今廟同樣是數度重建而成。北門福德廟先是有神無廟,神尊隨土地公會輪值爐主供奉家中,後信徒有感其他城門均存廟貌,獨北門尚缺,里長遂倡議興建,土地公也適時託夢現址,96 年3 月完工。

二城里四城門土地廟位置示意圖( 底圖擷取自Google Earth )
二城里四城門土地廟位置示意圖( 底圖擷取自Google Earth )

參考資料

  • 註1:增田福太郎著、黃有興譯,《臺灣宗教信仰》,頁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