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23期-展示教育—設計概念

李繼勉  /  蘭陽博物館展示教育組組員

博物館樓層剖面圖(一)。七觀股份有限公司
博物館樓層剖面圖(一)。七觀股份有限公司

由於中央山脈與雪山山脈的阻隔,東北季風夾帶的雨量順著蘭陽溪谷溯至思源埡口,形成了宜蘭多雨的特殊地理氣候;而經由長時間的沖刷與累積,讓蘭陽溪及其它支流孕育出了豐沃的蘭陽平原,也從此開展了宜蘭的歷史人文。

 

拜水之賜,蘭陽平原成為台灣的三大米倉之一;也因為水,宜蘭存在著許許多多與水相關的事件、習慣與故事。一年超過2/3的下雨天數,讓多雨的宜蘭,成為全台之冠。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千百年來,時間不停的向前奔流,也象徵著宜蘭的水患風災不曾停歇;年復一年的廟會與祭祀活動,更見證著歲月的痕跡。

 

曾經,人們為了發展經濟而犧牲了自然環境,不斷的砍伐森林、破壞水土,終究,抵擋不了大自然的反撲,無情的洪澇、土石流,是看的見的破壞力;而生物的滅絕、棲地的銳減,則是看不見的生態浩劫。從自然史的演替過程反思,人類、只是地球的一份子,卻如此迅速而又無法控制地在扮演著破壞平衡的角色;在生態、生活、生產的觀念下,我們看到了先人在與自然和平共處的經驗與智慧,尤其是在宜蘭。這也就是宜蘭人對於致力環境保護的驕傲,期盼將這份對於土地的熱愛傳遞下去,並且將這份生活的智慧與對環境的尊重分享給其他人。

 

本館各樓層展示空間主要在引導民眾對宜蘭山、平原、海之特殊性與多樣性的興趣,並企圖塑造如同親臨現場般的整體感受。展示設計不以複製自然環境的實景模擬(Diorama)取勝,而是結合多變的媒材(影像輸出背景、液晶螢幕播放系統、動植物模型、燈光、背景音效)讓觀眾體會館方所要傳遞的核心訊息- 豐富的文化活動與生物多樣性。

博物館樓層剖面圖(二)。七觀股份有限公司
博物館樓層剖面圖(二)。七觀股份有限公司

展示主題結合建築樓層說明

四樓-山層

 

(1)設計概念
宜蘭山區物種豐富性與特殊性是台灣僅見的,而終年潮濕多雨多霧的思源埡口,更是孕育物種多樣性的代表;由於東北季風難以越過思源埡口,導致大量的水氣滯留在中海拔林區,形成了特殊的「霧林帶」,也為檜木純林創造了有利的生長條件,也因此,棲蘭山區仍保留了以千年為計算單位的原始檜木林。在迷霧森林的展示區裡,我們可以見到台灣特有的台灣檫樹與寬尾鳳蝶、一覽山林提供人類的好處、冰河時期的孓遺-山毛櫸、宜蘭的山地湖泊、及棲蘭山與太平山的林業開發。當然,歷史的記憶不能遺忘,在重視環保的今日,我們仍需要瞭解伐木對宜蘭的影響,從伐木的工具到製樟腦的過程、從日本人的開發到橫貫公路的闢建,都真實地影響了台灣的經濟發展與交通建設;同時藉由歷史的回溯,讓山林對人的功能從經濟利益演變至生存保護的安全功能,有了系列性的完整描繪。

 

(2)展示手法
由於山林呈現縱向的視覺效果,因此本展區同樣運用垂直系的元素(玻璃櫃、布幕)貫串全區,同時利用投射光影的效果製造泰雅人身手矯健、縱馳山林的效果。

 

思源埡口則被濃縮在玻璃櫃中抽象呈現,複製部分動植物並輔以照片、液晶螢幕與現場實錄影像,以彌補真實的差異度。森林的末端是山地湖泊,以圖像表達山地湖泊的植生狀態。

 

山層展示區的展示重點之一,在於介紹迷霧森林中豐富的動物、植物、昆蟲,如:蕨類、蘭花、檜木林、思源埡口百寶箱、台灣赤楊和根瘤菌、以及台灣檫樹、寬尾鳳蝶、山羌、台灣彌猴、穿山甲等,運用豐富的文字說明與燈光音效,置身展區宛如親訪一座神秘而充滿驚奇的森林時光機…

 

另外一個重點,則被放在林業的發展史上。茲以下列五項分述:

 

1. 對於樟木的認識:從早期漢人到後期日本人伐樟製腦的歷史演進,以及隘勇線的設置,透過樟木產品實物或模型呈現。

 

2. 太平山的伐木業:還原當年太平山伐木的各項器材(鋸、斧、滑輪、鞋馬、水壺等),並輔以老照片、文件、林區地圖及圖文版面說明。

 

3. 環場錄音效果:預錄當時伐木時的工作環境音效與人聲對話,重現森林中木頭搖晃與此起彼落的轟然聲響。

 

4. 太平山木材運輸:以「蒸汽集材機與鐵道運輸」、「管流法」、「纜車運木」等方式輸送太平山林木,展示空間將呈現縮尺模型搭配老照片與圖文版面解說。

 

5. 羅東的興盛、太平山社區與棲蘭山的開發,以老照片說故事的手法呈現。

左圖:山層展示空間3D模擬概念圖(一) / 右圖:山層展示空間3D模擬概念圖(二)
左圖:山層展示空間3D模擬概念圖(一) / 右圖:山層展示空間3D模擬概念圖(二)

 

三樓-平原層

 

(1)設計概念
人類從狩獵演變至農耕、由史前進入到歷史,平原、都扮演了舉足輕重而且功不可沒的角色;人類史上的四大古文明皆是由河川氾濫的肥沃 壤地開啟,無論黃河、兩河,或者印度河、尼羅河,人類的起源,離不開氾濫的河川。而宜蘭的平原,恰好象徵著人類歷史的縮影。發源於南湖大山北麓的蘭陽溪,總長約73公里,流域面積978平方公里,是影響蘭陽平原的關鍵角色。由於人類的長期耕作及文字紀錄,有別於山的原始性,平原給人的印象是傳統聚落、農田風貌、宗教祭祀、以及住民活動。平原的展示主要表現在漢人的水稻耕作技術、傳統農村生活的智慧以及面對自然災害的解決之道。面對水資源對蘭陽平原的影響以及漢人傳統信仰的延伸,間接發展出屬於宜蘭的宗教活動或祭祀模式,例如搶孤、拜壩、二龍競渡。

 

平原層的展示由自然延伸到人文,從平野的印象與自然環境、到族群拓墾與風俗紀事,再到昔日河運的重要性連結至水與宜蘭生活,環環相扣展現平原的點點滴滴,也讓民眾能從實景模擬中,瞭解宜蘭的農村景觀。

 

(2)展示手法
相較於山林的垂直印象,宜蘭平原層呈現的卻是縱橫的阡陌,一望連天的橫向畫面給予人壯闊的氣勢與純淨的天際線;因此展示上取向以數排低矮的平面圖版呈現遼闊的平疇景象:一碧萬傾的良田、就地取材的竹圍、以及漢人對土地的信仰-土地公廟、歡欣神聖的繞境隊伍,皆取材自蘭陽平原最常見的風光。

 

館內空間勢必無法還原闊野與繞境的街廓場景,但以牆上大螢幕播放市街及田間繞境的紀錄畫面,附加圖文版面展示的訊息,也稍能以小示大。從「解惑」的角度觀之,民眾可以藉由儀式中的物件、行為模式、事件的典故及象徵意義,進一步瞭解農村與傳統慶典的相互關係與影響;直接或間接地改變、強化民眾在觀賞或實質參與節慶活動時的認知及參與感,進而產生詮釋傳統文化意義上的質變。

 

平原層展場主要是平原環境背景與水資源互動的生活主題,側牆上是竹圍農田的影像,背景牆面則呈現漢人在宜蘭建立的最早信仰中心-頭城慶元宮,廟前為一取自孤棧造型的圓柱空間,觀眾進入內部體會搶孤儀式的磨頂放踵氛圍。從開始的「宜蘭的自然災害」到「漢人拓墾」的歷史展示,領受宗教力量在農村社會與古早生活中密不可分的重要性。而水元素則扮演了驚喜的催化作用,從四個方塊間投射的雨滴、水波紋,在光與影間略帶隱喻式地提升民眾參訪的互動性。

左圖:平原層展示空間3D模擬概念圖(一) / 右圖:平原層展示空間3D模擬概念圖(二)。
左圖:平原層展示空間3D模擬概念圖(一) / 右圖:平原層展示空間3D模擬概念圖(二)。

 

二樓-海

 

(1)設計概念
宜蘭的海洋,外顯也內蘊了-豐富的海岸與海底地形、魚群數量與漁業文化,造就了宜蘭漁村的彼消我長、興衰榮枯;由於菲律賓海板塊擠壓歐亞大陸板塊,宜蘭龜山島的海底多火山,在高濃度硫磺的海底環境,存在著大量生物的機會本應甚渺,但我們卻發現了特有品種的螃蟹-硫磺怪方蟹,只存在這麼奇特的環境之中。

 

發源於位呂宋東方之太平洋北赤道流向北形成黑潮,這股暖流夾帶大量營養鹽,也讓充沛的魚群順著這條「高速公路」一路向北,台灣東部的近海漁業就是靠著它蓬勃發展。

 

提到黑潮、魚群,不禁讓人聯想到捕魚的各式面貌-漁船、漁網、釣竿、或是漁人;南風一號,可以親臨體驗船上搏浪鏢魚的空間感受,同時認識漁船的內部構造與航海的相關知識。靠近一點海岸線,我們會發現宜蘭南(南澳、蘇澳)北(頭城)兩端海岸屬岩岸地形,中段(壯圍、五結)則屬綿延的沙灘地形,而蘭陽溪出口河海交界處的豐富生態河口濕地,則是另一個極富教育價值的展示項目,包括水鳥、濕地植被,搭配實景模型與電腦導覽解說濕地的重要性。

 

海層的展示由海的印象開始訴說,進入黑潮、海底探訪、回到多樣的海岸;接著再從漁業出發,串接各式漁具與討海生活,最終回歸到河海交會的濕地,讓民眾在捕魚與吃魚的尾聲,反思環境保護及生物多樣性的重要。

 

(2)展示手法
宜蘭的海岸地形豐富多變,各有其形成的條件與特質,從縱向的瞭解形成過程、到橫向的海岸岩石介紹,清楚地剖析宜蘭的海岸型態。座落於海層的真實的「南風一號」鏢魚船,實體展示讓民眾更能親近人類航行與謀生的主要工具,不再僅限於圖面或影片。而黑潮的區塊顯示它對宜蘭討海人的不可或缺性,同時讓民眾認識與台灣最為息息相關的海洋事務。

 

濕地是生態上相對重要的棲地環境,尤以蘭陽溪河口沙洲更是許多研究的重點地域,從模擬的沙洲模型中民眾可以看出形成沙洲的必要地形條件、生物棲息環境、以及沙洲的移動歷程(堆積與消退),並搭配電腦導覽與聲音還原,體驗豐富的自然生態感受。

蘭陽溪出海口沙嘴地形。
蘭陽溪出海口沙嘴地形。

 

部落廳-泰雅人

 

(1)設計概念
部落廳的展示希望強調宜蘭族群的多樣性,從尊重原住民歷史文化的角度出發,介紹比漢人(甚至噶瑪蘭人)更早抵達宜蘭的族群-泰雅族。與自然共生是泰雅人千百年來謹守不渝的傳統,狩獵、耕織的角色分工,清楚地說明了泰雅人兩性間的責任與義務,由於沒有大量儲藏的行為,泰雅人重視的是分享的精神,在禮運大同篇裡提到的:「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在往昔泰雅人的生活裡,曾以行動實踐著此一概念。

 

在泰雅族裡約束著族人行為規範的制度稱為gaga(祖先遺訓),展現長幼有序、不可做壞事、不可說謊,以及勇敢等觀念,也唯有遵守gaga的人可以在人生的最後走過彩虹橋。這種種神話般的故事經由口耳相傳一路至今,雖然沒有文字記載,卻未嘗被族人所摒棄或遺忘。

 

(2)展示手法
從平原層進入部落廳前,以圖文點題的方式帶領民眾移動,遠遠望去,彩虹橋無疑是本館參訪視線上的焦點景觀,藉由橋樑的連結意涵,象徵原漢和諧與尊重的基本精神價值,走在這道彩虹橋(空橋)上,兩旁不時地揚起口簧琴清幽的樂音,通過彩虹橋進入部落廳,便可以看見展區中央舉辦的結婚儀式象徵造景,環繞的造景欄杆上則是一齣拍攝婚禮中分享野豬的紀錄片,並以圖文版面展示泰雅族的gaga。

 

展廳四周以竹子表達泰雅族傳統建築的元素,上方投影的是充滿迷濛綠意的山地雨景,讓人自然而然地聯想到居住山林間的泰雅族人,其真實的生活樣貌。展場角落穿著傳統衣物的泰雅族男女,用具像的服飾語彙及紋面圖騰,訴說泰雅族人的動人故事,也讓民眾能更深層地瞭解泰雅族人的紡織藝術及生活智慧;而圖文牆面則呈現了泰雅族人進入宜蘭的歷史足跡與居住環境,探討從傳統的織布、狩獵生活,演變至今日的生存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