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83期-「後」花園的「後」建築

文:陳登欽(宜蘭縣政府秘書)/圖:蘭陽博物館

 

宜蘭從北宜高速公路規劃定案開始,就高度意識到通車後的劇烈衝擊,並且做了許多公共政策的因應,例如宜蘭縣總體規劃、整體交通路網規劃、容積率調整政策等;宜蘭的自我定位從「東方瑞士、台北後花園、心靈故鄉」到「有宜蘭不必移民紐西蘭」,多年過去,路通了衝擊一如預期地發生了,但是原來想像的描述沒有一個定位明確,也沒有一個因應規劃政策徹底有效回應了這些衝擊。

 

2006年北宜高速公路通車,同時間宜蘭也進入一個24年來第一次政黨輪替,長期以來,對於營造品質與環境文化關注的「宜蘭經驗」面臨一次接續的考驗。輪替後的縣政府團隊並沒有把「清理前任政見」和「宜蘭價值延續」區分開來處理;相反的,對於能夠延續創造宜蘭價值的計畫案,當作是前朝留下來的包袱,急欲擺脫或終結。這段期間延續性的公共工程,縣政府和為其服務的建築師之間,關係緊張到幾乎對簿公堂的狀況,而政府另新起的公共建築,因為缺乏對宜蘭環境及文化關注的認知和企圖,從原本就財政困窘,有限的地方公共建設項目中,不論是引啟(initiate)階段的政府企畫或是設計執行階段的環境文化論述,完全看不到「後雪隧」的新時代思維。相反的,從例如消防局大樓興建的八股封建、蘭城新月購物中心放寬容積與建築高度、舊城都市裡的庸俗妝點,在在顯現出對「有形文化」作為宜蘭長期經營可貴資產的無知和無為。

竹圍後方即為2006年通車的北宜高速公路(陳永琛 攝)
竹圍後方即為2006年通車的北宜高速公路(陳永琛 攝)

 

大環境方面的變化,因為蔣渭水高速公路通車帶來的休閒旅遊與移居,蘭陽平原產生了房地產開發與都市環境發展的嚴酷衝擊,尤其農舍作為一種不動產商品,相較台北的高房價,宜蘭的農村環境引來大量台北退休或周末移居者,帶著對田園生活的各種夢想,佔據了環境較好(例如水乾淨、景觀佳)或地標性的環境據點(例如水池邊、小高地),迅速而全面的建立起「後花園」的新地景。

(莊雅惠 攝)
(莊雅惠 攝)

 

這些春筍般的農舍,它們通常由幾個熟悉農地買賣脈絡的「小開發商」設計提供,並且興建,這些設計施工和初期資金全包的小開發商,用最能迎合移居或購屋者田園別墅夢想的形貌,詮釋蘭陽平原的新民居;另一方面,帶著營造自己特色夢想的主人,從選地購地著手,一個一個在農地上發表田園建築夢想。密集的農舍無論是作為退休住宅、周休第二住宅、提供休閒服務的民宿或餐廳,共同的特點是「與周遭的農業生產活動疏離」,大部分農民面臨了一個新課題,學習適應陌生的新鄰居帶來的新問題,包括日照、光害、用藥、蟲病、污水、垃圾、停車和噪音,當然也包括刻版社會階級印象帶來的心理壓力。這是一個全新的狀況,地景、生態和社會,沒有一項是可逆的變化。

農民在耕作之餘,還得學習適應陌生的新鄰居帶來的新問題(阮忠信 攝)
農民在耕作之餘,還得學習適應陌生的新鄰居帶來的新問題(阮忠信 攝)

 

地景的地域性特色或內涵,幾乎就是一個地方「有形文化」的總和,是公私部門共同營造的結果,無論公共建設標誌的環境態度、文化價值,或是人民因應生活與土地的民居建築創造,都應該深刻而認真。過去地處一隅的宜蘭,由政府帶領摸索反省,從都市規劃到一系列的公共建築、校園規劃到「宜蘭厝」地域建築文化內涵的追尋,令人珍惜的就是深刻而認真的態度。「後雪隧」的情勢有變,來自私人開發建築的能量大增,環境價值與文化詮釋已非公部門能主導,但也真實呈現政府應該努力的迫切性。

(邱彥貴 攝)
(邱彥貴 攝)

我們想像一下未來的有一天,可能整個蘭陽平原的農業區域,農舍建地與農田以 1:10 的比例,達到飽和的狀態,再也種不進去一棟農舍。那同時也意味著零星細碎的農地,再也種不出稻浪和稻香(那是農舍別墅們進駐田間所要享有的),而如果我們能讓這些別墅裡的「農民」捲起褲管,用他們鄉居田園夢想背後的熱情,還有他們的技術知識能力,深刻而認真耕耘這片逐漸變了質的平原,那會是另一番新風景。

 

我們可以不要當別人的「後花園」嗎?

我們可以不要當別人的「後花園」嗎?(蘭陽平原,宜蘭縣政府 提供)
我們可以不要當別人的「後花園」嗎?(蘭陽平原,宜蘭縣政府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