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38期-頭城寺廟分論-關帝廟

節錄自《人與神共構  頭城的寺廟信仰》一書

作者 / 陳進傳、楊晉平、陳美暖、游錫財、林雅玲、陳宜伶、黃有卿

《人與神共構  頭城的寺廟信仰》一書封面
《人與神共構  頭城的寺廟信仰》一書封面

本鎮的關聖帝君信仰包含有固定建築的宗教場所,以及原本屬於基層的神明會信仰後來也取得固定的祭祀場所。前者與移墾發展相連結,後者屬於帝君信徒發展神明會,之後入主地方廟內成為主祀。蘭陽平原是台灣極少數以漳州人為主的移墾地區,漳州人稱關聖帝君為協天大帝,因此關帝廟多以協天為名。而頭城在地多以「帝君廟」呼之。

一、關帝廟與頭城開發關係

本鎮關聖帝君信仰發展,大致與移民過程包含渡海、開闢、定居、行業發展等各階段所信仰的神祉相關。由於移墾台灣,水土不服,瘟疫亂事,天災地變下,宗教信仰就是絕佳的心靈寄託,因應不同的移民過程與需要,宗教與廟宇空間的型態也跟著改變。關帝廟連結頭城的開發與信仰關係,大抵有以下階段:(註1)

 

1、移民初墾時期:先民渡台,大都攜帶家鄉寺廟的香火,如天上聖母、開漳聖王、關聖帝君等,以為護符。由於還在起步,因陋就簡,先民將香火掛在田寮或民宅中,鄰近住民均可膜拜,祈求平安,倘遇災難,無以維生而遷徙外地,香火亦隨身相伴。一切都順利的話,為感謝神明庇祐,即蓋個粗糙小祠,供作祭祀。 

 

2、庄社構成時期:當開墾稍告成功,聚落初具基礎,漢人蹤跡所至,為期五榖豐登,合境平安,普設簡陋的土地祠,為此期的特徵。其後庄社漸趨穩固,漢人社會益加複雜,先前所帶的香火,因靈驗聖蹟,鄰里相信,隨由私家奉祀演進為村里守護神,庄民感念之餘,鳩資建廟,加以安奉。 

 

3、庄社發展時期:這個階段在宗教上的表現,乃承前期之餘勢,隨生產力之提高,擁有財富鉅資的頭人、總理、士紳等具號召力,易於聚資興建宏敞寺廟;又由於社會進化,人心複雜,為滿足各方需求,祀神種類亦見增加,乃趨勢所至。 

 

4、城市形成時期:街肆愈形發展為城市,以郡城或邑治,發揮地方政治、產業、交通中樞之功能,民人益眾,漢人社會之發展,便進入第四階段。各階段自福建漳州陳姓先賢所來到頭城大坑罟創建的關帝廟- 大坑里協天宮的發展可證一二。

大坑里協天宮。( 協天宮提供)
大坑里協天宮。( 協天宮提供)

當民俗活動逐漸隨時間融入人民的日常生活裡,其中組織較嚴、彈性較大、認同較高的祭祀團體為神明會,其成立的背景雖不盡相同,但多為感念神明庇護恩澤。組織除配合迎神廟會的祭祀行為外,也達到凝聚村人鄉土意識,鞏固地方向心力的作用。(註2)以金面里協天廟而言,祭祀組織有福德會及神明會( 帝君會) 等,透過土地公福德會首肯,讓帝君入廟,其開基帝君自礁溪協天廟分靈而來。

金面里協天廟牌樓入口處全景 。( 張恆瑞攝)
金面里協天廟牌樓入口處全景 。( 張恆瑞攝)

本鎮關聖帝君信仰與鸞堂之恩主公信仰亦有關聯。本鎮是鸞堂信仰之始,諸如喚醒堂、東嶽廟與慶安堂等都是由鸞堂進而建廟的廟宇。鸞堂奉祀主神一則是「恩主公」信仰,二則是西王母「瑤池金母」,恩主公信仰中不管是三恩主或五恩主,都包含關聖帝君,主要是關帝忠義精神多為歷代朝政所推崇, 讓關帝深植華人心中有關。關聖帝君信仰的普遍形成,除了關聖帝君本身擁有的忠義人格本質,亦加上民間及文人儒者的崇信塑造。

 

本鎮以關聖帝君為主祀神廟宇,自清代以來有一座,為大坑里協天宮於同治2年(1863) 創建,(註3)日治時期記載共有四座,有大坑里協天宮、拔雅里喚醒堂於明治28年(1895) 創建、城北里慶安堂於明治34年(1901) 創建、金面里協天廟於昭和5年(1930) 創建。(註4)日治時期原記載主祀神為關聖帝君之喚醒堂與慶安堂,因兩廟宇均屬於鸞堂系統之恩主公信仰,經查喚醒堂主祀神為轄落靈官王天君,合祀有三恩主牌位有「南天文衡聖帝翊漢天尊關」、「南宮孚佑帝君妙道天尊呂」、「九天司命真君護宅天尊張」以及關平太子、周倉將軍 等,慶安堂( 恩主公廟) 主祀神為定遠帝君趙恩主、合祀有文衡聖帝關恩主、關平太子、周倉將軍等。在戰後經1984 年田野調查,主祀神為關聖帝君廟宇更為二座,為大坑里協天宮及金面里協天廟,(註5)民國89 年經田野調查後新增一處為大里里聖德宮。(註6)民國108年大里里已查無該廟。民國103年頭城鎮寺廟調查,主祀神為關聖帝君廟宇為大坑里協天宮、金面里協天廟及大溪里關德宮共計3座。值得一提的是明治39年(1906) 創建的城北里東嶽廟,初名集興堂,經田野調查耆老表示,該廟舊址約在今日頭城長老教會附近,清領時期原以關聖帝君( 協天大帝) 為主祀神,後因東嶽大帝屢顯神蹟,遂以東嶽大帝為主祀。

頭城東嶽廟今貌 。( 張恆瑞攝)
頭城東嶽廟今貌 。( 張恆瑞攝)

二、關聖帝君信仰

本鎮關聖帝君信仰可以從歷代帝王對關聖帝君的封賜、推崇,以及關聖帝君在儒、釋、道三教的神格地位、神道設教的扶鸞文化來看其共同性。在本鎮廟宇中合祀神祇中,亦可以看出關聖帝君位於儒、佛、道三教合一的不同神格稱號。

 

在明代以前關聖帝君神聖信仰中,君王多以封侯尊稱為王設廟祀奉,至明神宗萬曆42年(1614)敕封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鎮遠天尊關聖帝君」、關夫人與長子關平次子關興以及周倉將軍一併受封,尊崇關廟為「武廟」與孔廟「文廟」並祀,清聖祖康熙元年 (1662)敕封「協天伏魔大帝」,清德宗光緒5年(1879)敕封「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民國13年甲子年(1924)關聖帝君奉誥榮登成為「中天至聖,仁義古佛,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註7)可知明清之後帝王對關聖帝君神格的崇拜日漸盛興。(註8)

 

明清時代,關聖帝君有「武王」、「武聖人」的尊稱,儼然與「文」、「文聖人」的「孔子」齊肩而為文武聖。明代建「關侯廟」,清咸豐年間改為「武聖廟」,與「孔廟」並稱為「文武廟」。儒家尊稱祂為「文衡帝君」、「文衡聖帝」,或稱「山西夫子」,列為五文昌之一,五文昌分別為文昌帝君、文衡帝君(關公)、魁星爺、孚佑帝君(呂洞賓)、朱衣(考試官)︐備受文人士子的禮敬。(註9)

 

佛教寺院自宋代開始流行爭相將關聖帝君列為該寺的護法神,因其人格特質忠義足可護法,尊他為「伽藍護法」、「伽藍菩薩」、「伽藍護法菩薩」「蓋天古佛」等。道教又封其「玉清首相翊漢天尊」。尊祂為「翊漢天尊」、「崇寧真君」、「協天大帝」、「三界伏魔大帝」、「恩主公」或「武安尊王」及「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

 

民間俗稱的「關公」、「關帝爺」、「帝君爺」、「關聖帝君」及「文衡聖帝」、「協天大帝」、「三界伏魔大帝」、「恩主公」,原為儒家所敬仰,經過長時間地演變,儒家尊之為聖,佛教崇為護法,道教稱為協天大帝,主察人間善惡,成為儒、佛、道三教共同的神靈。

 

本鎮在鸞堂文化起源發展推展下,「神道設教」利用扶鸞與勸善文書,教化民眾拯救世人,在以關聖帝君形象與人格特質,所代表的「忠孝仁義」道德標準,使關聖帝君敬奉成「恩主公」來崇拜,在著重宗教的社會功能,特別是倫理教化作用上有大的影響力。

 

此外,隨著社會士、農、工、商的發展變化,由於商業日興,「行業神崇拜」下的關聖帝君信仰,也代表著合作團結、重義講信商人普遍重視的價值。

三、本鎮之關帝廟

(一) 大坑里協天宮

協天宮位於大坑里協天路359號,俗稱帝君廟,根據廟方沿革碑所示,於乾隆27年(1762) 創建,同治2年(1863) 以石為材重建,同治6年(1867) 竣工,後續並經數次增修成現貌,廟前一大埕與二進落。

 

協天宮的由來是大坑罟先賢陳仁壽、陳和尚等,率領陳姓宗親二十餘人,自福建漳州佛曇大坑村,祈請關聖帝君及玄天上帝二尊神像,從烏石港上岸,其後有些陳姓宗親要向外發展,以擲筊方式決定神尊的去處,結果關聖帝君留駐頭城,玄天上帝移駕嶺腳(現蘇澳存仁社區),稱為「上帝公」,兩地都以「大坑罟」為名。另有一說: 唐山一黃姓兄弟,攜帶家神飄洋過海而來,於海上遇風浪乃各自上岸,即今協天宮與接天廟( 現外澳接天宮) 之始。

 

遷居初時,荒野未闢,協天宮的創建起造,先由民家祀奉,繼因陋就簡,以茅草搭成拱形,如同菜瓜棚,再以竹管、後用土埆,牆角則是海邊石頭所堆砌。同治2年(1863) 擴大規模,以石為材,於同治6年(1867) 落成,復於明治39年(1906) 增建前殿。民國67年大肆修建宮殿煥然一新。神明背後牆壁仍維持原來的土埆牆,外覆磚牆以資保護,據說因風水關係,不可亂動。民國82年興建香客大樓,民國84年完工落成啟用,最多可容納香客270人。

左:大坑里協天宮( 日治時期舊貌-引自臺灣大學圖書館) / 右:大坑里協天宮民國70年代舊貌 ( 莊英章/ 吳文星,《頭城鎮志》,頭城鎮公所,1985年)
左:大坑里協天宮( 日治時期舊貌-引自臺灣大學圖書館) / 右:大坑里協天宮民國70年代舊貌 ( 莊英章/ 吳文星,《頭城鎮志》,頭城鎮公所,1985年)

協天宮開基關帝神像為全國難得一見的麝石質材雕刻,據《本草綱目》記載,麝石可治發燒,具解熱功效,昔日醫藥不發達,村落住民生病染疾,都到帝君尊前虔心祈求賜藥,從神像底座刮取麝石粉,經沖水飲用後,即退熱袪病,現已不再供人取粉, 以維持神像的珍貴原貌。內殿香爐其一為上好木材雕刻的木香爐,乃同治7年(1867) 庄內弟子陳厥土敬獻,另保有開基來台初期的石香爐,爐前刻飾有麒麟獸。

左:大坑里協天宮麝石雕製的開基神尊。( 張恆瑞攝) / 右:大坑里協天宮麒麟獸古石香爐,兩旁為舊廟所留下的門釘。 ( 張恆瑞攝)
左:大坑里協天宮麝石雕製的開基神尊。( 張恆瑞攝) / 右:大坑里協天宮麒麟獸古石香爐,兩旁為舊廟所留下的門釘。 ( 張恆瑞攝)
第十二武帝神尊英姿 。 ( 張恆瑞攝)
第十二武帝神尊英姿 。 ( 張恆瑞攝)

 

協天宮內殿有一同治2年(1863) 的木聯曰:「匹馬長驅千里月,單刀獨耀一江風」; 上下款: 「同治癸亥年陽月榖旦,本庄弟子蔡維緝叩謝」;另有同治6年(1867) 當時宮廟主事陳仁壽敬獻之「萬世人極」匾額,(註10)讚譽關聖帝君之節義風骨。 

 

協天宮每年農曆正月13日及6月24日,舉行春季、秋季祭祀大典,皆具鮮花、素果、牲饌,拜奠獻禮,虔誠上敬,眾信賀忱,並於農曆正月13日,舉行神尊過火儀式,全省分靈神像返回謁祖,熱鬧非凡。(註11) 

 

協天宮其他時令重要祭典是年度謝平安,每年農曆11月舉辦年終謝平安祭典, 所謂謝平安即每年正月13日帝君千秋熱鬧過後,14日村民會「祈平安」,到年尾農曆11月1日舉行謝平安還願,同時敬拜三界公及犒軍。年終最後一次是謝禮斗祭典, 在年初時許的願或拜斗、點光明燈 、平安燈、安太歲,該日答謝,祭典日子則由帝君擲筊決定,這是一年裡最後一次祭典,祭典完就準備迎接過新的一年。

大坑里協天宮是鎮內神明會最多之廟宇,光是帝君會就出現 第十四武帝的神明會 。( 張恆瑞攝)
大坑里協天宮是鎮內神明會最多之廟宇,光是帝君會就出現 第十四武帝的神明會 。( 張恆瑞攝)

(二) 金面里協天廟

協天廟位於金面里金面路354號,大正6年(1917) 設廟,原屬於大金面山下一個集村聚落內供奉福德正神的矮小廟祠,大正13年(1924) 水患侵襲村庄,福德祠不敵山洪,被水流沖走。數年後,保正吳賜福及鄉紳周阿結、林火同、洪老清等人倡議興廟。蒙陳江立等昔日福德祠土地公神明會全體會員首肯,將原廟祠大金面小段263-2號土地捐獻歸公,作為新廟址。帝君神明會後來請入廟,開基帝君( 二帝君) 是由礁溪協天廟分靈而來,老二帝及關平太子、周倉將軍三尊開基神尊是用蘇澳山區的樟木雕製而成。建廟由村民就地取材到金面溪邊擔石仔,以礫石混合泥沙,建造一殿三間式廟宇乙座,於昭和5年(1930) 完成,一說是民國35年遷移現址,初創之時只是一間石頭壁建成的小廟,後來在原址利用原石當基石進行擴建。民國50年重建,民國73年完成兩廂建造,民國74年進行廟頂改建及剪黏整修與正式晉殿,民國75年增建左右兩廂,為今之廟貌。

左:金面里協天廟舊廟貌。 ( 莊英章、吳文星,《頭城鎮志》,頭城鎮公所,1985 年) / 右:金面里協天廟正立面 。( 張恆瑞攝)
左:金面里協天廟舊廟貌。 ( 莊英章、吳文星,《頭城鎮志》,頭城鎮公所,1985 年) / 右:金面里協天廟正立面 。( 張恆瑞攝)
金面里協天廟前庭。 ( 陳宜伶攝)
金面里協天廟前庭。 ( 陳宜伶攝)

廟址行政區上屬於金面里,舊名大金面,故廟名俗稱金面帝君,許多外來香客多以為奉祀的是金面的帝君,不知其為本里之地號名,到此參拜不見金面帝君,頻問廟方,因此徵求帝君旨意,民國94年另刻金面關聖帝君乙尊供信徒參拜,成為名符其實的金面帝君廟。

 

協天廟每年農曆正月13日及6月24日上演大戲,正月11日回礁溪協天廟祖廟謁祖過火,每4年一次正月13日遶境,遶境範圍以金面里為主。

 

(三) 大溪里關德宮

關德宮屬私廟位於大溪里濱海路五段296之1號,近台二線省道濱海公路五段大溪橋南端橋頭濱海處,鄰大溪川出海口。據說約在民國70-80年間,一群孩子在大溪橋下嬉戲時拾獲一尊木刻關聖帝君神像,信徒便在附近建一小廟奉祀,約一般土地廟大小,背山面海。因神蹟顯赫,20年前遷至現址擴建。關德宮每年農曆6月23日舉行祭禮,前一日晚上三獻禮祝壽慶賀,信眾主要為附近之合興里與大溪里里民。

大溪里關德宮。( 張恆瑞攝)
大溪里關德宮。( 張恆瑞攝)

參考資料

  • 註1:劉枝萬,〈清代台灣之寺廟(一)〉《臺北文獻》,第4 期(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民國52 年6 月),頁
    101~102。
  • 註2:陳進傳,〈大坑罟的民間宗教〉,《蘭陽博物》,第10 期( 宜蘭,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籌備處,民國92 年4 月)。
  • 註3:莊英章、吳文星纂修,《頭城鎮志》,頁374。
  • 註4:莊英章、吳文星纂修,《頭城鎮志》,頁378、頁386~388。林正芳等,《續修頭城鎮志》( 宜蘭,頭城鎮公所,2002 年),頁480、頁487。金面里協天廟於1985 頭城鎮志中表九- 四中資料為創建於民國20 年。
  • 註5:林正芳等,《續修頭城鎮志》,頁482。
  • 註6:林正芳等,《續修頭城鎮志》,頁483。
  • 註7:《洞冥寶記》,第三十八回 ( 臺北,正一善書出版,2006 年),頁563~564。
  • 註8:鍾明全,〈關聖帝君神聖信仰之研究〉( 南華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17 年),頁25~28。
  • 註9:鍾明全,〈關聖帝君神聖信仰之研究〉,頁17。
  • 註10:林正芳等,《續修頭城鎮志》,頁494。
  • 註11:協天宮管理委員會,<大坑罟協天宮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