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40期-頭城寺廟分論-鸞堂

節錄自《人與神共構  頭城的寺廟信仰》一書

作者 / 陳進傳、楊晉平、陳美暖、游錫財、林雅玲、陳宜伶、黃有卿

《人與神共構  頭城的寺廟信仰》一書封面
《人與神共構  頭城的寺廟信仰》一書封面

扶鸞是漢字文化圈,士人的遊藝活動,讀書人用此練習寫字、作文章,以應科舉,進而成為信仰。問考題、卜考運,人生有疑難,就設壇扶鸞以決之。台灣扶鸞活動,應是漢人移民引入,但確切年代,尚待考證。然修於康熙58年(1719)的《鳳山縣志》記有:「仙堂,在長治里前阿社內,鄉人何侃鳩眾所建,祀五文昌,能降乩」,(註1)說明清初台灣已有扶鸞活動。《安平縣雜記》(又稱《安平縣節令》) 也提到中秋節:「里塾放假,學徒仍送節敬。向夕,山橋野店,歌吹相聞。士子有聚飲賞月者、請仙乩者、作燈謎者,羅列筆墨紙硯巾扉香囊諸物以相贈。」(註2)扶鸞在清末由李望洋等宜蘭讀書人在私塾成立鸞堂;並傳到頭城,又迅速傳到全台灣,成為富有儒教色彩的特有宗教。

一、宜蘭鸞堂群的出現

台灣有扶乩活動,且私塾士子有扶鸞習慣,但未建立扶鸞的宗教團體。遲至清末鸞堂的組織,才在宜蘭發展起來並擴及全台。鸞堂在清末發源於宜蘭,是台灣原生宗教,以「恩主」為主祀神,也就是所謂的「恩主公崇拜叢」。(註3其以扶鸞為主要儀式,扶鸞通稱為扶乩,因此鸞堂也稱為乩堂,台語「乩」與「枝」同音,又有稱「枝堂」,而後自稱「儒宗神教」,現內政部登記為「中國儒教會」。

 

光緒16年(1890),是年庚寅,2月李望洋與諸生在蔣國榮家私塾成立「新民堂」,這是台灣鸞堂的開端,即因「城鄉百姓,叩求問判者,紛紛踏至,旋因蔣家室陋,爰築新民堂於蘭城,適中之處」。(註4一開始,叩求問判者,紛紛踏至,蔣家不夠寬容納,就在當年10月,在蘭城適中之處另建新堂。因此,《宜蘭縣志˙人民志》載有:「新民堂昔稱乩堂,是本縣鸞乩之濫觴,於光緒十六年十月創建……由邑人蔣國榮倡募八百元,嗣由李望洋等二十四人募捐,建立該堂。」(註5

 

光緒16年(1890)是台灣鸞堂起始年,也就是台灣鸞堂元年,但這期間宜蘭已有進士楊士芳的「集鸞堂」、「感應宮」、舉人林以佃「未信齋」存在,新民堂在自身成立的同年4月,又分衍「醒世堂」,「醒世堂」又快速分衍出「鑑民堂」、「勉民堂」、「勸世堂」、「喚醒堂」等。「喚醒堂」在鸞書《渡世慈帆》說:「且自庚寅以下凡,提醒世人普施善路,鸞車不息,時維辛卯而登瀛,鑑察寰區,發挽良途,鳳藻長傳,金篇玉錄,化蘭全書,勉民有術……喚生醒悟,積德施恩,堂開九處」。(註6 學者稱此為「宜蘭鸞堂群」(註7,頭城的鸞堂,也是在這風潮下建堂,是屬「宜蘭鸞堂群」的一支。頭城第一座鸞堂是喚醒堂,在喚醒堂建立後,頭城慶安堂、集興堂、大修宮等鸞堂也隨後出現。又因喚醒堂具有強烈的宗教熱忱與活動力,快速將鸞堂傳布到台灣各地,對台灣鸞堂發展產生非常重大與深遠的影響。

二、頭城鸞堂的發展

喚醒堂建於明治28年(1895),當年乙未割台,是改朝換代,社會擾攘的一年。慶安堂是頭城第二座鸞堂,建在明治34年(1901),是喚醒堂鸞生莊國香等所建,師承自喚醒堂,應是喚醒堂的子堂。而集興堂原是黃慶的神壇,在明治39年(1906)建廟,集興堂是北管社團,後慶安堂鸞生鄭阿福、徐委元,田儀川等在該堂扶鸞,所以集興堂與慶安堂有關。最後一座出現的鸞堂是大修宮,大修宮建於民國39 年,是慶安堂正鸞田儀川首倡,地主林碧水出地,慶安堂鸞生出力,原搭建草寮,後再改建,也屬慶安堂的子堂。

(一) 喚醒堂

喚醒堂是頭城其他三座鸞堂的源頭,也是台灣諸多鸞堂的母堂,而鸞堂重視師承,喚醒堂在台灣鸞堂是居於承先啟後的關鍵位置,所以喚醒堂的師承有必要加以重視,鸞堂講求道統,有清楚的發展脈絡可循。

喚醒堂今貌。(喚醒堂提供)
喚醒堂今貌。(喚醒堂提供)

 1.喚醒堂的源頭

喚醒堂的淵源應有三個方面:

 

一是吳祥煇的私塾就正軒,私塾原本就供奉恩主牌位,崇奉恩主公,也有扶鸞活動。擺厘陳家登瀛書院就是鑑民堂鸞堂,書院中的學生就是鸞堂的堂生,「他們在扶鸞中學習識字、作詩和為人處事的道理。」(註8這是當時宜蘭私塾的普遍現象,吳祥煇也自謂:「余自髫齡受書,雖勤蛾術,未能豹變,中心之慚愧殊多。不意去年夏,地方擾亂,指述無人,瘟疫流行,良醫缺少,爰是將書齋設為枝堂。」(註9乙未年(1895) 遂於個人私塾就正軒內設喚醒堂。喚醒堂的主席神王天君原就是書齋所奉神明,所以就正軒是喚醒堂的主要源頭。

 

二是據日警調查「光緒十九年宜蘭縣民莊國香、吳炳珠二人前往廣東陸豐縣,見有開設鸞堂勸化人民,並戒洋烟,有益人民,乃效樣回台傳法開設,並與陸豐縣鸞堂保持關係。故莊吳二人可說是台灣開設鸞堂戒烟之元祖」,(註10莊吳二人回到頭城就邀約吳祥煇共創鸞堂,所以喚醒堂的另一源頭應是廣東陸豐。

 

三是王見川所說:「喚醒堂應是源自醒世堂」,在喚醒堂鸞書《渡世慈帆》中,恩主為獎賞在堂效勞鸞生,擬發給護照,(註11恩主要「吳子祥煇將醒世堂照式宣來,待吾再易頭序」,(註12又要「潘子可將醒世堂舊版改易頭序」,(註13可見喚醒堂與醒世堂是有師承關係。

 

 2.喚醒堂的創建

《頭城鎮志》記有:「喚醒堂在城西里,主祀王靈官,係一鸞堂。光緒21年(1895) 莊國香、吳祥煇倡建於埠仔下,後移至武營,26年(明治33年,1900)始遷至現址」。光緒20年(1894)清朝甲午戰敗,次年乙未割台,是年清朝的統治勢力退出台灣, 日本在六月進入宜蘭。當改朝換代時,人心的惶恐不安,需要慰藉是可以理解,所以吳祥煇在《錄善奇篇》序文中稱:

 

                            緣乙未時局紛擾,人心恐惶。適榴開兩度,月圓十五,謹將余之書

                            軒請鸞示事,蒙列聖悲憫,闡破真情,施方濟世,利物救人。後徙

                            太陽,厄於兵火。越丙申夏。著《慈航》於武營,並附奇書,迨丁酉

                            春,造警世乎頭圍,續修援溺,延及庚子,始築斯堂。 (註14

 

喚醒堂就是在時局擾攘下,於光緒21年(1895)舊曆524日,由吳祥煇、吳炳珠、莊國香三人倡導,在吳祥煇私塾請鸞示事,並在是年潤58日在私塾設鸞堂,名為「喚醒堂」。曾三遷其址,原在太陽庄埠仔下,也就是原吳祥煇私塾,其位置約是在頭圍港南邊緊鄰舊河道,現和平街南段東側,但時間很短,次年就遷到武營附近,是現在頭城國小操場外台二線東側,已經消失的「埔仔下庄」。明治33年(1900)得到頭城富商陳志德與盧廷翰的支持,遂在今址建廟,亦即現址頭城鎮纘祥路39號。

 

 3.喚醒堂的發展與改建

喚醒堂在乙未年(1895)年5月建堂後,就開始發展,尤其在得到富商陳志德與盧廷翰的支持後,不但建立新廟,爾後在扶鸞活動的傳播、就正軒書房的發展、登瀛吟社的組織,均對台灣鸞堂與頭城文教有十分重大的貢獻。至民國74 年,廟象已舊,當時主任委員呂營陳,乃邀請盧潮衡任重建委員會主委,募集資金重建,經二年完工,廟堂煥然一新,除拜殿外,增建講台及東西廂,東廂為功德堂及辦公室,西廂現為老人活動中心。

(二) 慶安堂的建堂

慶安堂俗稱恩主公廟,在頭城城北里,舊鎮公所前( 指公所未轉向以前),主祀定遠帝君。廟方緣起自述「本堂創建於光緒27年(1901)地方先賢林心婦先生等十餘人集資創建,同時地方聞人吳兆禧先生誠懇捐獻土地約一六一坪」。

慶安堂緣起碑文 。(張恆瑞攝)
慶安堂緣起碑文 。(張恆瑞攝)

莊錫財在回憶錄則指稱其曾祖父莊國香「光緒26年(1900),復與陳合春、林心婦、林火生等人在頭圍街創設慶安堂,扶鸞勸善,救濟貧民,善名遠播。」(註15《頭城鎮志》則記載慶安堂「建於光緒27年(明治34年,1901),迨民國二年(大正2年, 1913 ),林心婦、莊國香等人鳩資立廟。」(註16另又在莊碧芳(即莊國香)傳中說:「光緒26年(1900),復與陳合春、林心婦、林火生等人創設慶安堂。」(註17

慶安堂鸞桌、鸞筆(張恆瑞攝)
慶安堂鸞桌、鸞筆(張恆瑞攝)

以上這些說法,都有時間和人員上的出入,現以該堂明治41年(1908)所出版的鸞書《夢覺奇編》互為參校,就可有較正確的樣貌。莊國香次子莊添煤在《夢覺奇編》序中說其父在「辛丑之冬,躬入慶安,復感三聖委作堂主之權,初集奇編,詎意其書未成,而先人已邈。」(註18這說明慶安堂是明治34年(1901)莊國香等人創建,首任堂主是莊國香不是林心婦。至於參與慶安堂創建的莊國香原是喚醒堂堂主,吳澄秋是總理,張如松是抄錄兼迎送生,陳國珍是傳鸞章生,陳條枝、吳紹祈也都是喚醒堂的鸞生。轉到慶安堂,莊國香又是任堂主,吳澄秋是總校正生,張如松等也各有派職,莊國香子莊添煤是正鸞兼參校生,慶安堂與喚醒堂在人員重複性可見一般,師承關係也就相當清楚。

左圖:慶安堂宣講堂正面牆上懸掛本鎮書法 世家康灩泉和康懷祖孫墨寶。( 張恆瑞 攝) /右圖:林才添故縣長所贈之早期小木匾放大。( 張恆瑞 攝)
左圖:慶安堂宣講堂正面牆上懸掛本鎮書法 世家康灩泉和康懷祖孫墨寶。( 張恆瑞 攝) /右圖:林才添故縣長所贈之早期小木匾放大。( 張恆瑞 攝)

(三) 集興堂的建堂

現稱東嶽廟,在城北里,供奉東嶽大帝、玄天上帝、田都元帥等。在日治時期稱聚興堂, (註19也稱集興廟,(註20依據該廟沿革碑記載,初供於黃慶私宅中,屬神壇性質,明治39年( 1906 )始立廟。聚興堂原是是北管社團,後慶安堂鸞生鄭袔福、徐委元、田儀川等在該堂扶鸞,所以集興堂是慶安堂的子堂。廟內有聯曰:「集義配天權傾泰岱,興鸞濟世澤被民生。」並曾保存有鸞筆、鸞桌等,可為曾是鸞堂做有力佐證,惜該廟沒有形成恩主公崇拜,扶鸞只是短暫為之,沒有留下太多紀錄。

 

(四) 大修宮的建廟

頭城最後一座出現的鸞堂是大修宮,位在武營山上。大修宮建於民國39年,是慶安堂正鸞田儀川首倡,地主林碧水出地,慶安堂鸞生出力搭建而來,也屬慶安堂的子堂。主要崇祀孚佑帝君、玄天上帝、古公三王,初有扶鸞活動,現已停止

三、頭城鸞堂對地方及台灣鸞堂發展的貢獻

鸞堂初由私塾轉化,富有教育地方子弟的功能,所以鸞堂對頭城最主要的貢獻是教育。再者,清末形成「宜蘭鸞堂群」,但鸞堂僅在宜蘭地區傳播,並沒有向外擴展,是頭城喚醒堂密集多次多人到台灣各地送鸞書及指導鸞法,才讓鸞堂的恩主信仰擴及全台,並掀起戒菸運動、崇聖運動、詩社運動。

(一) 頭城鸞堂對地方的貢獻

頭城鸞堂對地方的貢獻,是以教育為核心,擴及社會教化,詩社運動及人才培育,頭城鸞堂曾為宜蘭培育二位縣長,多位鄉鎮長,文學作家,書法家,幾乎頭城早期主要菁英都與鸞堂有密切關係。

 

 1.地方教育貢獻

喚醒堂原是吳祥輝的私塾,鸞堂成立後,吳祥煇還是在堂中設帳授徒,頭城附近街庄子弟多到喚醒堂與吳氏學習漢文。林萬榮編<盧纘祥年表>中指稱「1917 年(大正6年)其祖母與地方有志之士陳德海、吳裕等,籌設國學私塾一所,名曰就正軒書院,院址設在喚醒堂。聘吳春麟(吳祥煇字)教授國文,乃就讀於該書院四年。」(註21就正軒是頭城最重要的私塾,經常維持三班規模,男生一班,女生一班,夜間又加開一班,場地不能容納,女生班還改在吳祥煇和平街自宅上課。吳祥煇為應付繁忙的教學工作,並由吳鴻福擔任助教,後又聘杜仰山、葉文樞等來頭城教學。由此可見就正軒教學的盛況。當時就讀第三高女莊連珠,返回頭城後,還進入就正軒就讀,足見就正軒所受的重視。慶安堂也設有私塾,由鄭騰輝、林元三教授,顯見鸞堂對頭城地區教育的貢獻。

 

2.社會教化貢獻

楊士芳在《渡世慈航》本堂例言中說:「此書有關於風俗教化,若能宣講與人聽聞,功德無量」。(註22《錄善奇篇》例言也說「始著慈航,繼造警世,續修援溺,書成三部,頒行勸世,被化者不少」,又說:「此書大有關於風俗教化,願有心世道者,代為宣明勸世,功德無量。抑或將書置諸座右,使兒童同時誦習,便能檢束身心,可無踰規越矩之誚,此亦家庭教育之一助也,獲益良非淺矣!」(註23喚醒堂將宣講視為功德無量,所以努力宣講有關風俗教化,藉以勸善、檢束身心並有助家庭教育。

喚醒堂設有宣講組織,分為主講、副主講、宣講生,(註24台灣日日新報在大正11年(1922428日,於宜蘭特訊中曾報導:

 

                            宜蘭郡頭圍庄故參事盧廷翰氏,首倡創設宣講壇一座,聘請名望縉紳,各

                            處開檯,宣書覺世,以挽頹風,而敦善俗。至明治三十八年春,盧氏作古,

                            宣講一事,暫為停止。茲因,此次盧氏令閫,盧陳氏定,在為重興宣講。

                            竝邀宜蘭街碧霞宮勸善局講生呂桂芬、張鏡光、黃如金、陳登第、游聯甲、

                            江大川等為助講。去十五日午後一時,鼓樂六十陣,詩意粧忠孝節義十二

                            閣,恭請太上太上感應牌位,至楊旺店內開講,來聽之人,不下一千二百

                            名。如盧氏者,對地方之獲益,洵非淺顯云爾。 (註25

 

報導中所提,「詩意粧忠孝節義十二閣」,現喚醒堂還保有妝點藝閣「忠孝」、「節義」布幅可資印證。

喚醒堂「節義」、「忠孝」布幅。( 喚醒堂提供)
喚醒堂「節義」、「忠孝」布幅。( 喚醒堂提供)

慶安堂正鸞莊添煤說:「開壇無非型風訓俗,方方闡教,曷啻面命耳提,褒貶抑揚,感懲勸誡,欲使陷溺之人心,轉為雍熙之道。」(註26顯露出慶安堂建堂的目的就是在宣化,以期移風易俗,使陷溺的人心,能轉趨正道。該堂善書《夢覺奇編》的序文也說:「著書立說,斯正己可以正人,亦淑身因而淑世。」(註27這就是所有鸞堂以「代天宣化」為使命的體現。

 

3.在頭城成立詩社,發展文風

鸞堂以儒教自居,所以鸞堂不僅從事宗教活動,更組織各種文社,發展文化活動,與各地文人交流。所以在日治到國府初期鸞堂還普遍從事漢文教學及詩社活動,頭城喚醒堂發起,慶安堂也參與。大正10年(1921),吳祥煇、盧纘祥、鄭騰輝、陳書、林才添等,以「十八學士登瀛洲」典故,在喚醒堂成立登瀛詩社,以研究漢詩振興漢學及助長地方文化為宗旨。登瀛詩社的成員主要是頭城的地方人士,尤以就正軒書房的學生為骨幹。其活動力與凝聚力很強,定期辦理徵詩活動,參加或主辦詩社定期聯吟,社內尚有擊缽例會,並不時到各地拜訪詩社文人,也接待各地文人詩社的到訪。

 

4.培育頭城子弟

地方要發展,必須要有人才,要有人才,則需要培育。頭城在鸞堂興盛時期,人才濟濟,宜蘭首任縣長盧纘祥就出身喚醒堂,是正鸞生,又擔任過堂主,另一縣長林才添也長任慶安堂堂主,更有鄉、鎮長、議員、農會總幹事、實業家、文學家、書法家、女詩人都是頭城鸞堂培育出來的子弟。

 

(1)盧纘祥、林才添

盧纘祥、林才添二人是就正軒的學生,其兩人的主要學歷也是在就正軒完成。爾後,先後出任宜蘭縣縣長,盧纘祥在就正軒就讀四年,民國40年獲選為宜蘭縣首任民選縣長,卸任後轉任省府委員。林才添與吳祥煇學習時間較短,他在民國49年出任宜蘭縣第三任縣長,一個書房培養出二個縣長,應是地方的美事。

 

(2)呂營陳、林萬榮

呂營陳、林萬榮兩人的主要學歷也是在就正軒完成,並同在民國45年分別當選第二屆頭城鎮長及礁溪鄉長,呂營陳後來轉任喚醒堂堂主,民國75年喚醒堂的重建,就是由其擘畫。林萬榮鄉長任滿後轉任縣府文獻課長,對宜蘭文獻的保存卓有貢獻,後又主編《礁溪鄉志》一書。

 

(3)李榮春

小說家李榮春原就讀頭圍公學校,是受日本教育。在十六歲那年,也就是昭和4年(1929),才進入就正軒就讀二年,學習漢文。他就以這二年的漢文為基礎,遠遊中國各地,並在回台後,以漢文展開文學創作。其寫作題材是以他生活的頭城為中心,寫實的描繪發生在己身周遭的人、事、物。其筆調輕鬆自然,用詞、用字樸實而親切,尤其創作量十分驚人,留有「和平街」、「懷母」、「鄉愁」「祖國與同胞」、「海角歸人」、「洋樓芳夢」、「八十大壽」、「烏石帆影」等巨作傳世。

 

(4)楊塘海

信大水泥創辦人楊塘海是在昭和元年(1926),十三歲頭圍公學校畢業後,進入就正軒與吳祥煇學習漢文二年餘,(註28因此奠定其漢文基礎,後轉往中國發展,為事業奠下基礎,創辦海運,信大水泥等企業,成為台灣成功的實業家。

 

(5)莊連珠

莊連珠,字佩瓊,頭城人。大正3年(1914)生,林錫虎夫人。頭圍公學校第二十三屆畢業,是頭城第一位就讀第三高女(臺北市中山女高前身)的女性。後返回頭城,進入就正軒,與吳祥煇學習漢文,是宜蘭女詩人。(註29

 

另外,被譽為「蘭陽第一筆」的書法家康灩泉及詩人議員林錫虎、詩人簡林財發、林義德等人也都是非常傑出的就正軒學生,但限於篇幅,無法一一列舉介紹。

(二) 頭城鸞堂對台灣鸞堂發展的影響

清末、日治初期鸞堂信仰在宜蘭發展起來,但當時宜蘭地理環境閉鎖,交通條件不佳的限制。又因鸞堂的成員都是士紳階層,性格較為內斂,不易有向外擴張的能力。出乎意料的是,喚醒堂在日治初期崛起,並突破限制,快速由頭城向三貂、臺北、基隆、新竹、苗栗、南投、台中、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屏東、澎湖等地傳播,促使台灣鸞堂的蓬勃發展。因為喚醒堂的鸞生組成除了士人階層以外,有大量的商人加入,盧廷翰是郊商,陳志德是布商,莊國香是漢醫兼營佛祖擔,吳炳珠是遊走各方的術士,他們因經商必須往來各地,盧廷翰因經營郊行,復可提供交通工具,他們坐著船由水路,載著善書,到各處分送與宣講,一邊傳教,一邊進行生意,故台灣鸞堂之發展,喚醒堂居於重要關鍵位置。

 

明治30年(1897)樹杞林街彭殿華為戒煙,請吳炳珠遠從頭城到新竹舉行扶鸞戒煙,(註30這是喚醒堂扶鸞活動外傳的開端。明治32年(1899)舊曆2月,新竹地區惡疫流行,喚醒堂鸞生陳志德、吳炳珠等到各地宣講善書《警世金篇》,並分送各地廟堂及有識民眾。(註31同年4月喚醒堂吳炳珠、盧廷翰、呂啟迪三人,又送善書南下,經新竹就地宣講,邀請當地人士建立鸞堂,當晚又在北門街明記棧扶鸞,25日吳等三人繼續南下。喚醒堂的鸞生一年數度到台灣西部沿路宣講、分送善書、指導扶鸞,如此的宗教熱忱,促成了台灣的鸞堂發展。而「蘭地僻在萬山之後」,(註32在當時的交通狀況,要到台灣西部,並不容易,且還要攜帶大量善書,每部善書分量又不輕,傳教的精神可佩。

 

現在淡水行忠堂、三芝智成堂、台北覺修宮、行天宮、木柵指南宮、金瓜石勸濟堂、基隆代天宮、芎林代勸堂、獅頭山勸化堂、苗栗玉清宮、竹山克明宮、杉林樂善堂、美濃廣善堂等大廟均是喚醒堂譜系下的子堂。(註33

參考資料

  • 1:陳文達,《鳳山縣志》(台北,台灣銀行,1961 年),頁162
  • 註2:佚名,《安平縣雜記》(台北,台灣銀行,1959 年),頁7。
  • 註3:李亦園,<傳統民間信仰與現代生活>,《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研討會論集》(臺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1982 年),頁419~433。
  • 註4:李望洋,<新民堂警世盤銘序>,《醒世全書》(淡水,行忠堂,1903 年輯,1984 年出版),頁76。
  • 註5:《宜蘭縣志‧ 人民志‧2 卷》(宜蘭,宜蘭縣文獻委員會,1969 年),頁9。
  • 註6:《渡世慈帆.卷1》(頭城,喚醒堂,1896 年),頁38~39。
  • 註7:李世偉,《日據時代台灣儒教結社與活動》(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 年),頁92。
  • 註8:王見川,<略論清末日據初期宜蘭的鸞堂>,《台灣的民間宗教與信仰》(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0 年),頁38。
  • 註9:《渡世慈帆.卷1》,頁50。
  • 註10:王世慶,〈日據初期台灣之降筆會與戒烟運動〉,《台灣文獻》.37 卷4 期(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6 年), 頁113。
  • 註11:護照:醒世堂稱護身印照,與現在的護照性質雷同,是鸞堂對在堂效勞鸞生積有功勞,恩主准給護照,日後數滿,無異心者,准其持照直投門下,所遇陰關幽隘,須驗照放行,不會擅自留難阻礙。
  • 註12:《渡世慈帆.卷7》,頁35。
  • 註13:《渡世慈帆.卷7》,頁37。
  • 註14:《錄善奇篇》(頭城,喚醒堂,1984 年重刊),頁15。
  • 註15:陳麗蓮,《莊錫財回憶錄》(頭城,莊錫財,2008 年),頁50。
  • 註16:莊英章、吳文星《頭城鎮志》,頁384。
  • 註17:莊英章、吳文星《頭城鎮志》,頁424。
  • 註18:《夢覺奇編.卷1》,頁25。
  • 註19:《台灣社寺宗教要覽.臺北州卷》(臺北,台灣社寺宗教刊行會,1933 年),頁69。
  • 註20:《頭圍庄沿革》(頭城,頭圍庄役場,為日治時期手抄本沒有出版年代),未標頁碼。
  • 註21:林萬榮編,《宜蘭文獻合訂本》(宜蘭,宜蘭縣文獻委員會,1972 年),頁261。
  • 註22:《渡世慈帆.卷1》,頁55。
  • 註23:《錄善奇篇》,頁19 - 20。
  • 註24:《錄善奇篇》,頁29。
  • 註25:《台灣日日新報》,大正11 年(1922)5 月9 日。
  • 註26:《夢覺奇編.卷1》,頁25。
  • 註27:《夢覺奇編.卷1》,頁12。
  • 註28:楊塘海,《塘海七十自述》(台北,楊塘海,1983 年),頁6。
  • 註29:其詩〈吳沙〉:「少年落拓苦無依,潛抱雄心待奮飛。好客始終敦信義。驅番遠近感恩威。隘寮分設成頭緒。鄉勇同來聽指揮。此日蘭人三十萬。巍巍無不仰遺徽。」
  • 註30:王世慶,〈日據初期台灣之降筆會與戒烟運動〉,頁115。
  • 註31:王世慶,〈日據初期台灣之降筆會與戒烟運動〉,頁115。
  • 註32 :姚瑩,《東槎紀略》(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 年),頁44。
  • 註33:宋光宇,<二十世紀台灣與大陸在宗教與教育的興衰變化>,《台灣的文化發展》(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 中心,1997 年),頁209~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