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99期-蘭陽博物館突破困境新嘗試:海洋劇場~3D動畫全新登場

文:劉藍玉(蘭陽博物館展示教育組組長)/圖:蘭陽博物館

海洋劇場的新內容於102年農曆春節,正式對遊客開放
海洋劇場的新內容於102年農曆春節,正式對遊客開放

博物館在剪綵開幕後,維修和更新的問題也就接踵而來。

 

蘭陽博物館在規劃常設展的階段,正處於國內外博物館揚棄古板的文物陳列形式,轉而迎向將電子設備融入展示的風潮,因此蘭陽博物館的常設展也採用了很多電子設備,從序展廳的互動軟體、全場秀,一直到二樓海層的海洋劇場。

 

根據摩爾定律,電腦的資料處理速度每24個月就會增加一倍,電子產品和相關的軟體更新速度,也幾乎以這樣的速率成長,但是礙於經費預算編列的限制,博物館的展示永遠不可能跟著這樣的速率進行更新。正因如此,在規劃設計時還很新的展示科技,到了開館時已經變得陳舊,等到開館後兩、三年,就很容易被遊客認為跟不上時代。

 

要在沒有預算的窘境中更新展示軟體,最好的作法就是尋求合作對象。合作對象有兩個可能的選項,一個是找財團贊助經費,但是這對規模小的館舍來說猶如天方夜譚;另外一個是針對需要更新的展示內容,直接找相關的學校或基金會等非營利事業單位合作。

 

去年八月從報紙上看到臺灣科技大學(以下簡稱臺科大)與華碩合作成立「體感創新應用實驗室」的新聞,筆者便冒昧的寫信給實驗室的主持人阮聖彰教授,詢問合作改善蘭陽博物館海洋劇場的可能性,很幸運的在短時間內接到阮教授友善的回應,並於來館場勘後,積極邀請資工系教授賴祐吉與姚智原團隊加入合作計畫。

 

館方與臺科大雙方對海洋劇場的改善計畫很快便取得合作共識,同時有感於校方師生需要技術展示的場所與經驗,以及人文領域的師資,而館方則需要能支援展示更新的技術人才,為了奠定長遠的合作基礎,雙方另簽署了合作備忘錄(MOU)。

館方與台科大團隊討論軟體修改方向
館方與台科大團隊討論軟體修改方向

有了展示需求及技術人才,整個計畫還需要硬體設備的支援,而華碩團隊的適時加入,才終於讓這個計畫可以順利走下去。

 

儘管整個計畫在館方教育人員寫完海洋劇場展示腳本後,就可以交給臺科大團隊進行角色設定和程式撰寫,但此時第一個問題出現:互動劇場的腳本要怎麼寫?館方的教育團隊於開會後決定,海洋劇場兩個半圓分別須要呈現淺海和深海的場景,另外還分別從宜蘭的淺海與深海的魚種中,挑選出適合出現在淺海和深海場景內的角色,以及遊客與魚群互動的姿勢和反應。開會有了定案後,再請設計能力超強的許浩倫老師,找出合適的魚種外觀參考資料,並以360度全景分鏡圖,畫出互動劇場腳本,交給臺科大團隊進行製作。

 

許浩倫老師製作的海洋劇場互動腳本,請參考附件。

臺科大師生自101年10月開始推敲、籌備整個專案,除了兩位設計系的同學協助角色開發設定外,資工系還有兩位同學加入專案,一位同學負責開發設定場景與角色動畫,一位同學負責撰寫互動程式。102年1月下旬,館方接到臺科大團隊通知,先至臺科大實驗室確定場景及角色設定有無需要修改之處。這次的拜會,讓雙方發現參考資料的正確性非常重要,尤其是魚類在生前與死後的體色並不相同,但因為之前給學生參考的魚類資料,多半是死魚照片,所以動畫中的魚體色需要再調整修改。不同魚種在海中游動的姿勢也需要做細部調整,胸鰭在什麼情況下才會張開?魚群組成的形狀也需要從球狀改為長條狀。

 

臺科大實驗室內並沒有360度的環場螢幕,因此臺科大團隊根據館方提供的海洋生態知識修改動畫和互動內容後,便來館安裝,於海洋劇場進行現場動畫播放及互動程式測試。劇場的環境跟實驗室有落差,軟體也需要重新安裝在華碩團隊提供的硬體設備內,如此經過十多次修改及硬體測試,才終於大功告成。博物館僅每週三休館,因此臺科大團隊必須把握週三或五點閉館後的時間來館進行程式安裝、測試及修改。軟體修改完成後,華碩團隊也常為了硬體問題,在週三和閉館後來館進行問題排除,以便隔日順利開展。館方人員則需要陪同兩個團隊進行軟體及硬體的問題處理,因此在這段時間內,工作人員常常需要加班到深夜。

合作團隊針對海洋劇場內容進行討論
合作團隊針對海洋劇場內容進行討論

海洋劇場的新內容於102年農曆春節,正式對遊客開放,看到大朋友小朋友造訪海洋劇場時臉上笑開的花,離開前還頻頻回首:「好玩!好玩!」,整個開發過程中的種種辛苦,都得到了回報。

 

此次與臺科大和華碩合作完成的海洋劇場更新計畫,除了是蘭博的創舉,讓館方僅需要支出零頭,就可以完成一套市價百萬至千萬的3D互動劇場更新案,對另外兩位合作夥伴來說,也是成功的新嘗試。對臺科大來說,這是一個讓學生瞭解科技和人文如何進行跨領域合作的成功案例,校方甚至還將這次合作的經驗放在學校官網的首頁;華碩團隊則認為此次合作的愉快經驗,讓冰冷的科技硬體,有機會染上溫暖的人文氣息,並且頻頻將此次合作的消息發布在報導科技新聞的媒體上。

 

在科技擅場的現代社會,博物館很難自外於這股趨勢,套句眾所周知的廣告詞:「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只有從人性的需要處入手,才能體會出科技的柔軟,因此,博物館成了呈現科技人性面的極佳場域。但唯有秉持開放的思維,誠懇且踏實的與不同領域的專業合作,才有可能善用科技的人性,避開科技的隔閡。

 

博物館是智慧資本集中的典型,想要用趣味、新穎的展示手法,呈現艱深枯燥的自然與人文內涵,還需要靠各種各類專業的玉成。未來的博物館專業,除了理論與實務的灌注與磨練外,更應該習慣跨領域溝通,敞開合作及分享成果的胸懷,才能自在的徜徉在各種時代潮流的美好,不至於與現實脫節。

整套造價達數百萬的互動海底劇場,在蘭博、臺科大與華碩的通力合作下,僅以市價的零頭便達成了這項「不可能的任務」,為產官學三方合作,創下一次成功的典範
整套造價達數百萬的互動海底劇場,在蘭博、臺科大與華碩的通力合作下,僅以市價的零頭便達成了這項「不可能的任務」,為產官學三方合作,創下一次成功的典範

檔案下載

jpg 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