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60期-人與土地的對話-頭城的地形特徵

文、圖 蘭陽博物館 提供

-節錄自《人與土地的對話-頭城的地理采風》一書

人與土地的對話-頭城的地理環境一書封面。
人與土地的對話-頭城的地理環境一書封面。

「龜嶼...以形得名,岸臨無際,孤嶼聳起,與玉山遙遙作對,其縈波蹩礔,近復與沙汕蜿蜒,天然做廳治門戶,形勢家所謂龜蛇把海口是也。

-《噶瑪蘭廳志》卷一,封域

頭城位居宜蘭北方,自石城沿北關十餘里山海夾峙,煙嵐鎖翠、洪濤裂岸,南至外澳 始豁然開朗,阡陌縱橫。從衛星影像觀之,逶迤的沙丘猶如螭蟒蟠踞於海岸,與氣宇軒昂的 龜嶼戍守此啟疆玄武之口,令氣象一新,千疇雲淨見朝暉,開疆端待出群才![1]
頭城位居宜蘭北方,自石城沿北關十餘里山海夾峙,煙嵐鎖翠、洪濤裂岸,南至外澳 始豁然開朗,阡陌縱橫。從衛星影像觀之,逶迤的沙丘猶如螭蟒蟠踞於海岸,與氣宇軒昂的 龜嶼戍守此啟疆玄武之口,令氣象一新,千疇雲淨見朝暉,開疆端待出群才![1]

循前節所述,頭城因位居宜蘭縣的北部,涵蓋有山地和平原,故具「背山面海勢宏開,百里平原實壯哉」之地形特徵,根據內政部地政司所建置之20 公尺網格間距的全臺數值地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 DTM)資料,經由地理資訊系統(GIS)工具對頭城地形資訊的統計分析如下。(圖1-3-1,表1-3-1)

一、高度方面

頭城鎮平均的地形高度為252.6公尺,其中5公尺的低地占15.0%,加上20公尺以下的低平區則僅占22.8%,約占總面積的五分之一;而20公尺至100公尺的地形有9.6%,所以依一般大尺度的地形分類,頭城低於100公尺的平原區只佔32.4%;100公尺至500公尺的丘陵區合計約有52.6%,占一半以上的面積,大於500公尺的山地則有15%,多分佈頭城鎮西側與新北市的交界的山區,從草嶺古道啞口以西,地勢漸爬升高起,草嶺山高度已達616公尺,到了與貢寮和雙溪分界的大溪山高度為620公尺,一路沿稜脊線向西到鶯子嶺山已經上升至943公尺,此區是頭城地勢最高的區域,海拔高度多超過700公尺(圖1-3-1 的紅色區塊部分),而高度1001公尺的頭城最高峰鶯子頂山便位於此處;而外海的龜山島亦多為起伏的丘陵地形,龜背頂上的最高點為401高地,標高398公尺[2]。由此可知,頭城地區有近68% 的土地都是屬於地勢較高的丘陵山地,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北地區,而適合耕種和居住的低緩平原則分布於東南方,佔總土地面積不到三分之一。

頭城海岸線全長約28公里,從三貂嶺的石城以南一直到外澳,因山脈緊鄰海岸,屬於岩岸地形,延綿達20公里;外澳以南,始進入平原區,地勢向東南地區逐漸開敞,並轉成沙岸地形(圖1-3-2),壯圍鄉交界後仍一路南延,故《噶瑪蘭廳志》載:「自三貂西南至烏石港三十餘里,皆山石無地。自烏石港至蘇澳山下,綿亙不及百里;然一望平疇,溪港分駐...

本區沙質海岸線約有8公里長,而沙岸地區因地勢平坦、季風強勁,海灘的沙粒被吹向海灘後方堆積,形成聳立的海岸沙丘景觀,竹安溪河口以南的沙丘高度可達十餘公尺,成長條狀沿海岸線延伸,往南一直接續至蘇澳港邊的七星嶺山腳下,長度近30公里,一如蜿蜒之蚺蛇,與浮露的龜嶼隔海遙相對望,因而有「龜蛇把海口」的地理形勢之說。

圖1-3-1 頭城地形高度分層設色圖。(來源:張政亮繪製)
圖1-3-1 頭城地形高度分層設色圖。(來源:張政亮繪製)
圖1-3-2 外澳以南連接蘭陽沖積平原,海岸由岩岸轉為沙岸景觀,圖為外澳海水浴場。(來源:張政亮攝)
圖1-3-2 外澳以南連接蘭陽沖積平原,海岸由岩岸轉為沙岸景觀,圖為外澳海水浴場。(來源:張政亮攝)

二、坡度方面

依據政府公布之《山坡地保育利用條例》及其施行細則規定之《山坡地土地可利用限度分類標準》,臺灣的坡度分級為:一級坡:坡度百分之五以下,二級坡:坡度超過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五以下,三級坡:坡度超過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三十以下,四級坡:坡度超過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四十以下,五級坡:坡度超過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五十五以下,六級坡:坡度超過百分之五十五。而由頭城地區的坡度分析資料得知(圖1-3-3,表1-3-2):頭城鎮的平均坡度為21.15度,第一等級坡度小於5度的緩坡區主要是分布在南部、北部岩岸的小河口與龜山島北部,這些多是位於高度在20公尺以下的河谷地、河流沖積平原或及平緩山坡地,占整體坡級的21.9%。至於坡度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五間的第二級主要分布在平原與丘陵的接壤處,只占整體坡級的11.8%。

而坡度介於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三十間的第三級坡占36.3%,面積分布最廣,故頭城的坡度有三分之一以上均屬第三級坡,與第四級坡(坡度在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四十間)合計為58.6%,幾乎是構成本區山地地形的主體。至於坡度介於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五十五間的第五級坡屬較陡的地形,多分布於西部500 公尺以上的山區與及石城至大溪間的峭壁山崖(如鷹石尖),除了受岩性控制及河川上游的切蝕所造成外,地質構造上西北傾向的同斜構造(Homocline),也是容易造成陡峭山勢的因素。
至於坡度超過百分之五十五的第六級最陡坡,分布範圍很小只占0.8%,呈點狀零星分布於與新北市交界的分水稜脊之處。

圖1-3-3 頭城地形坡度分級圖。(來源:張政亮繪製)
圖1-3-3 頭城地形坡度分級圖。(來源:張政亮繪製)

三、坡向方面

地表之地形深受其地質與構造所控制,頭城所倚的雪山山脈,因受來自東南方向的菲律賓海板塊之擠壓影響,不僅主要地層、斷層線以及褶皺都和本島長軸一致成東北- 西南走向,連山脈之走向也不例外(參見圖1-2-8 頭城地質圖),因此頭城地區內的地形坡向分析可了解(圖1-3-4,表1-3-3):由於地層與山脈走向為東北-西南向,故地層的傾向多東南-西北方向,又因以分水嶺為行政區的劃分,使得位於雪山山脈南側的本區地形坡向以東南方向的發育最廣,達面積的21.5%,連同東向的16.3% 及南向的17.2%,所占的比率已達55%,超過一半以上的地形面向多大致是朝向東南方發育,顯示坡向受地體構造及人為區劃的影響極大。此外,河流切割山脈也會造成兩岸相對的坡向,頭城地區的河流多成順向河(consequent river)往東南方向入海,因此河流的兩岸便易形成東北-西南的坡向,例如北邊的石門溪、番薯溪、大溪川、梗枋溪的上游因朝東和東南方向切割山谷,故右岸(南岸),便有許多北向和東北向的山坡面(見圖1-3-4 的紅色和土黃色區塊)。

圖1-3-4 頭城地形坡向分類圖。(來源:張政亮繪製)
圖1-3-4 頭城地形坡向分類圖。(來源:張政亮繪製)

四、坡地災害分析

影響地形特徵的要素除了岩性和地層排列外,一地的高度、坡度和坡向也都會影響地形的演育,例如堅硬的岩性容易形成巨岩峭壁,而岩層的傾斜排列則易形成單面山、豬背嶺(hogback) 和同斜脊(homoclinal ridge)等構造;至於高度、坡度和坡向等空間的分布狀態也往往左右著山區發生崩塌、地滑和土石流等坡地災害的程度。然而,發生崩塌和地滑的地點並非高度越高、坡度越陡、地質越軟、雨量越多就越容易產生,而是在一定的界檻值下才會有正相關的存在(張政亮,2002)。 以頭城為例,根據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所遺提供的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數化圖資進行分析(圖1-3-5,表1-3-4):頭城易發生崩塌的面積有7,411136平方公尺,主要發生的高度是在100-200公尺及200-300公尺的區域,各占23%。換言之,在高度100-300公尺處雖僅占全部地形面積的28.7%,然發生崩塌的面積卻高達46%,幾乎一半的崩塌面積分布在此範圍,單位面積發生的崩塌量(所在區域的崩塌面積除以該區域範圍之面積)為12.2%,而300至600公尺間占全部地形面積的31.5%,崩塌面積則為36%,單位面積發生的崩塌量降為8.2%,至於高度超過600公尺以上的區域,崩塌面積僅占5%,單位面積發生的崩塌量也只有5.9%。

在坡度方面,占總面積36.3%的第3級坡(坡度介於15-30%),有高達52%的崩塌面積在此發生,單位面積發生的崩塌量達10.9%,而占總面積22.3%的第4級坡(坡度介於30-40%),也占有30%的崩塌面積,在單位面積發生的崩塌量則有10.4%,所以有82%的崩塌地是位於坡度介於15-40%的地區(占全部面積58.6%),然僅有9%的崩塌地是發生在坡度超過40%的區域,單位面積發生的崩塌量也減至7.5%。至於崩塌地在各坡向的分布狀態,以東南向24%的比率最高,(東南向占整體面積21.5%),其次是東向所占的比率18%,兩者合計占所有崩塌地面積的42%,單位面積發生的平均崩塌量為8.5%;但若考量單位面積所發生的崩塌情況,總面積僅占6.8%的北向坡面,卻擁有13% 的崩塌面積,單位面積發生的崩塌量達14.5%,且面積僅占10.1%的東北坡向,也有10.4%的崩塌面積在此發生,單位面積發生的平均崩塌量為10.5%,均高於以東南和東的坡向,推測除了地質的因素外,北及東北坡向的地形迎受冬季東北風強烈的風雨沖蝕,易使土壤流失而造成山崩、地滑與土石流等現象(圖1-3-6,圖1-3-7,圖1-3-8)。

圖1-3-5 頭城地區山崩與地滑的分布區位圖。(來源:依國土測繪中心資料繪製)
圖1-3-5 頭城地區山崩與地滑的分布區位圖。(來源:依國土測繪中心資料繪製)
圖1-3-6 頭城大溪的鷹石尖,因為堅硬的砂岩而形成陡直的峭壁山崖。(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tZgoDEDcU4)
圖1-3-6 頭城大溪的鷹石尖,因為堅硬的砂岩而形成陡直的峭壁山崖。(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tZgoDEDcU4)
圖1-3-7 頭城北宜公路沿線的邊坡常因強風豪雨而發生崩塌之災情。(來源:2019 年6 月6 日三立新聞網)
圖1-3-7 頭城北宜公路沿線的邊坡常因強風豪雨而發生崩塌之災情。(來源:2019 年6 月6 日三立新聞網)
圖1-3-8 龜山至頭城的北迴鐵線,因山洪將擋土牆沖毀,使鐵軌被土石流淹沒。(來源:2015 年11 月4 日中國時報,簡榮輝拍攝)
圖1-3-8 龜山至頭城的北迴鐵線,因山洪將擋土牆沖毀,使鐵軌被土石流淹沒。(來源:2015 年11 月4 日中國時報,簡榮輝拍攝)

參考資料與註釋

[1] 為畫面視覺效果,圖中的龜山島位置有往海岸線挪近處理。

[2] 學者趙維城(1998)將山地類型劃成成丘陵(500m以下)、低山(500-1000m)、中山(1000-3500m)、高山(3500-5000m)與極高山(5000m以上)五級。而臺灣地勢十分高聳,交通部觀光局曾於1978年將臺灣山地簡易畫化為三級:海拔1000m以下的稱為低山丘陵區,1000-3000m的稱為中級山區,超過3000m以上的就稱為高山區。另外,龜山島海拔最高處,標高是398公尺,為臺灣離島的第二高山,僅次於蘭嶼紅頭山(552公尺);傳說是當時國軍駐防時,因設置了一座約3公尺高的觀測站,總高度達401公尺,故稱之為401高地,實際上是因為1924年日本測繪的五萬分之一龜山島地形圖時,當時測量的高度是401.3公尺,光復後國民政府續用而命名的,隨後因測量技術精進,重測後修正為398公尺。

書籍資訊

書名:人與土地的對話-頭城的地理采風

作者:張政亮、莊漢川、康芳銘、林建呈

出版單位:宜蘭縣頭城鎮公所

出版日期:2020

檔案下載

jpg 檔案
jpg 檔案
jpg 檔案
jpg 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