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30期-疫情時代下臺灣博物館的角色與發展空間

蘇玟蔚

 

在台灣本土疫情日趨嚴峻的情況下,政府或民間經營的博物館紛紛暫停開放。面對此前的情形,博物館在社會中所扮演傳遞新知、推廣教育的角色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並因應實體條件帶來的限制,博物館透過科技發展與國際間資訊的交流傳遞,衍生出嶄新的面貌。

 

在過往一年間,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受疫情影響而有了不同的轉型。要如何在嚴苛環境下最大限度的借鑑國際經驗,轉化為適合在地的作法,以維持博物館的機能;以及如何將之化為轉機,挖掘更多的發展空間和潛能,成為疫情時代的新課題。

台灣博物館等館所因疫情暫停營業。(圖片來源 / 陳碧琳拍攝提供)
台灣博物館等館所因疫情暫停營業。(圖片來源 / 陳碧琳拍攝提供)

現階段的博物館數位內容

在暫停開放博物館、美術館後不久,已有眾多館所因應現況著手辦理線上展覽。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傅斯年讀書筆記特展」、「商王洗澡要洗熱水:商王的國寶級盥洗用具線上預展」、國立臺灣文學館所辦理之「文學抗疫‧雲端相遇—Click,線上陪你度小月」線上展等等,亦有如國立臺灣博物館的「1935 摩登之旅」主題式線上導覽。線上展覽能夠讓線上參觀者以閱覽的電子設備與展覽互動,並且能在當前所參觀的展覽旁直接連結到有興趣的文章。線上展覽同時也不受地理位置所限,儘管距離遙遠依然能夠借助科技欣賞到展覽內容。也為遠距學習提供另一項吸收新知的管道,具備許多優勢。

 

因線上展覽的形式,也衍生數項問題。如需要具備網路及電子設備,或許會使一些想透過博物館獲取知識的人感到為難。線上展覽無法完全取代實際參觀感受,相較長年經營的實體展覽,缺乏籌畫時間的線上展覽介面尚不完全,也較無美感設計,使得展覽頁面充斥許多資訊,易分散讀者的焦點。提供的資訊量較少,可能使展覽失去辨識度與各個博物館的特色。以平面照片的形式難以凸顯展品質感,且有許多圖片解析度不足,無法呈現藏品細節。

 

另外若使用介面上設計不夠直覺性,使部分介紹藏匿在不起眼處,容易錯過。而線上導覽則因運鏡遠近和拍攝畫面的幅度框架了觀者的視野,在不具備字幕的情形中錄影所呈現的音訊提高了觀眾理解的難度,也無法像現場導覽一樣直接向導覽員詢問解惑。缺少宣傳推廣時,假如民眾沒有關注博物館相關的消息,很可能不曉得博物館也提供線上展覽供觀眾讀者閱覽。

博物館的數位體驗成為新趨勢。( 圖片來源 / Stephan Jockel )
博物館的數位體驗成為新趨勢。( 圖片來源 / Stephan Jockel )

國際觀點與模範

引用2020年資料策略家Kwasi Hope Agyeman MEDIUM網站上所撰寫的﹤5種博物館在疫情下生存的方法﹥(5 Ways Museums Can Survive the Pandemic)提供數個發展策略。「創建數位內容以吸引線上讀者」(Create digital experiences to engage online audiences) ,數位體驗為目前許多在地博物館開始發展的項目,雖然有不少中間阻礙,但文中亦提及其發展空間,如:能夠超越旅行限制,隨著科技趨勢,增加人流,給更多觀眾帶來博物館的參觀體驗。並且網路科技對千禧世代和Z世代而言是一項不可或缺的要素,若能提供正面的參觀體驗,便能帶來客群成長的機會。

網路科技與Z世代的關聯密不可分。(圖片來源 / Wikimedia Commons )
網路科技與Z世代的關聯密不可分。(圖片來源 / Wikimedia Commons )

另一項重點「建立數位導覽來支撐收益目標」(Establish online docent-led tours to support revenue goals)則針對線上導覽體驗列舉許多積極發展「虛擬導覽」的博物館,如: 史密森尼美國藝術博物館(Smithsonian Museum of American Art)應用VR技術提供參觀者360度的沉浸式展覽、薩爾瓦多·達利博物館(The Salvador Dali Museum)也提供免費的虛擬展覽等等案例。說明線上導覽應用不同技術的可能性。

 

其中「整合相關議題以增加讀者興趣」(Integrate relevant topics to support audience interests)則提出可以順應時下觀點,結合時事與大眾感興趣的主題來吸引觀眾讀者,德國醫藥博物館(The German Medical Museum of Ingolstadt)便推出“COVID-19 & History”展覽來介紹疾病相關歷史,也作為橋梁連接現實議題和博物館教育,藉此引發觀眾對環境的討論反思。「運用休館期間處理延時的計畫並策畫重新開張的內容」(Use the closed period to handle delayed projects and plan for your re-opening)跳脫要如何在疫情時以數位方式經營博物館的視角,著眼於這段期間博物館內部長期計畫的發展和未來的發展走向,或能將這段期間作為博物館重新開張的籌備期。

虛擬實境如今也運用於博物館的內容呈現。(圖片來源 /  ITU )
虛擬實境如今也運用於博物館的內容呈現。(圖片來源 / ITU )

近期美國評論家Jason Farago在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撰文﹤後疫情時代,十個博物館的發展途徑﹥ (10 Ways for Museums to Survive and Thrive in a Post-Covid World)提出許多博物館在重新開張後能夠持續著重的領域。內容中提出博物館的存在使命與展品的連結,並舉出近代許多美術館採取短期式展覽更多於長期展示,現今在預算縮減下這些收藏品仍具備無窮的潛力。

 

在合作的層面上,除卻博物館間能夠以近似公會的方式運作,彼此交換資訊相互扶持,更談及能夠開展跨領域的夥伴關係,比如與醫院、大學、實驗室結合等等。社區發展上博物館亦能成為協助的角色,紐約的皇后區藝術博物館(The Queens Museum)在疫情時即參與鄰近地區的物資處理活動,更鞏固博物館在社區周遭的影響力。因這段期間疫情帶來的種種改變,使過往的展示方法勢必要融入不同元素,以新的樣態呈現博物館的意義。

英國的大英博物館為「如何在家探索大英博物館」提供了許多數位資源。不但與Google合作,藉由Google街景技術,讓使用者可以在雲端暢遊博物館之中,更架設許多虛擬藝廊,簡潔的主題分類讓觀眾能快速找到感興趣的內容,一旁附有語音導覽的連結,能在YouTube MusicApple Music等等平台收聽。此外,更有官方的PodcastYouTube頻道,讓讀者窺見博物館的不同面向。

大英博物館的線上藝廊。(圖片來源 / 大英博物館網站)
大英博物館的線上藝廊。(圖片來源 / 大英博物館網站)

未來前景及潛力

綜合對台灣的博物館現有線上內容的觀察與國際的報導文刊,在數位呈現上時間仍過於倉促,往後在地博物館於使用介面的設計跟觀眾體驗的規劃上有很多可以發展之處,對博物館而言或許能視作轉機,如同國外評論家的觀點,未來世代科技將是不可或缺的工具。透過實體和虛擬的結合,或能提供民眾對截然不同的認知,也能突破地域上的限制讓地方的博物館更為人所知。

 

而這段館所暫停營業的時間能夠用以重整內部展覽規劃,也能在社區營造上適時提供助力。博物館的角色,除了教育的使命,亦能關懷社會,在文化層面,建立與社區民眾更穩定的連結,擴大影響力所能觸及的範疇。

博物館或能重新定義在社會中的角色。( 圖片來源 / Street Lab )
博物館或能重新定義在社會中的角色。( 圖片來源 / Street Lab )

參考資料

1.Kwasi Hope Agyeman(2020) 5 Ways Museums Can Survive the Pandemic. Medium.com


2.Jason Farago(2021) 10 Ways for Museums to Survive and Thrive in a Post-Covid World. New York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