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44期-大洲陳茂山竹圍

文:李溫良/圖:莊雅惠

大洲陳茂山竹圍為形式完整的三合院
大洲陳茂山竹圍為形式完整的三合院

前言

跨過蘭陽溪,往右邊綿亙的山勢一路行去,不久之後便是三星鄉大洲地區。這一帶村落不算熱鬧,不過最近數年經過幾條聯外道路的拓建後,似乎又為其注入了些許活力。

 

大洲地區在宜蘭拓墾史上,要算是開發稍晚之地,自嘉慶初年吳沙率眾入蘭以來,各路移民先在頭圍或起水地附近停留,然後逐漸向南向西墾殖,因此大洲、清水溝一帶便成為新移民夢想的天堂。在嘉慶、道光之際,開墾大洲的移民日漸增多,眾人辛勤奮鬥的結果,原本草萊未闢之地已成為良田處處,儘管仍有天災肆虐及盜匪為亂,移民們建立理想家園的渴望不曾稍減。

 

陳讀,便是這群向命運挑戰的移民者之一,而其子孫日後的種種表現,遂使陳家由無到有,並且聲聞鄉里,可以說繼承並發揚了祖先勇毅的精神。今天,陳讀一族留給鄉人的,除了記憶中的點點滴滴外,便屬這棟傳統的竹圍三合院最能令人睹物興懷,下文便藉著古厝來認識陳氏家族。

竹圍景觀

陳家祖厝鄰近今日大洲國小,與學校約只一田之隔,距離市街亦僅百餘公尺,屋厝四周盡是水田,平日即似置身於一片綠錦之中。由屋後往蘭陽溪堤岸一帶,原本亦均為田園,稱有稻作、花生、瓜果等,最近幾年因為砂石需求方殷,於是在河岸出現了兩家砂石採集場,幸好沿著河堤建有專用道路,可聯接上縣道而運送出去,大洲村內遂得以免於各種污染,而陳宅亦能享有一貫的靜謐。

 

目前屬於陳家的田地約有十二甲,分布在祖厝周圍及附近,而祖厝之前築有一寬約三米的引道,做為對外聯繫之用,屋後則臨六米道路。陳宅的竹圍頗為茂盛,其正前方植有觀音竹(鬍腳竹),高度有一米多,左側及後方則種帕嗆仔、長枝仔,右側現在已無竹林。

 

屋主將竹圍入口處修剪成圓形洞門,形成很好的內外區隔,在竹圍之內所種植的花木,充分兼顧了觀賞與實用兩種價值,首先為正前方四十多棵高約十五米的椰子樹,一字排開至為壯觀,隱然成了陳宅的標記,其次在椰子樹旁植有多種觀賞性花木,例如黃金榕、變葉木、含笑、玉蘭花、桂花、酒瓶椰、巴西鐵樹、日日新等;至於屋舍後面與竹圍間的空地上,則種有食用性植物,例如芭樂、龍眼、荔枝、楊桃、香蕉、蓮霧、葡萄、木瓜、桑椹、麻竹、綠竹等,可以說琳瑯滿目,頗有自給自足之樂。

數十棵高聳的椰子樹一字排開至為壯觀,隱然成了陳宅的標記。
數十棵高聳的椰子樹一字排開至為壯觀,隱然成了陳宅的標記。

遷台歷程

陳氏一族本來世居福建漳州漳浦縣梅林社,大約在清朝道光年間隨著當時的移民熱潮渡海來台。其在台第一代祖先為陳讀,由於生活不易,與族人初抵淡水後,乃決定赴墾拓未久之蘭陽平原尋找另一片天地。

 

陳讀等人之進入宜蘭,乃先到大窟(今之大福)一帶安身,大致以做長工維持生計。其後娶一漢人女子為妻,生有一子名曰陳水,同來諸人亦各自成立家室,於是逐漸形成以大窟蔗廍為中心的陳氏宗族,總稱為「梅林陳」,此即陳讀一脈移居宜蘭的第一站。之後陳讀見謀生不易,欲另圖發展,於是舉家遷至清水溝(今之二結竹林里),仍以擔任長工為業,生活雖然清苦,但尚能溫飽。

 

陳家第二代祖先陳水長大後,逐漸接替全家生計重擔,辛勤工作之餘,亦思改變生活型態,另謀出路,在陳讀去世後,因見當時三星大洲一帶仍有大量溪埔地可供開墾,乃向若干親友借貸籌款,買下蘭陽溪畔部分荒地,開始正式墾殖。

 

陳水遷居大洲進行墾荒之舉,所冒風險其實不小,此因當時地方安全仍受原住民之威脅,雙方之衝突時有所聞,再者由於溪埔地易受洪水侵襲,土地容易流失,辛勤耕耘之下未必得有收穫,故而初期之墾拓倍覺艱苦。所幸陳水能堅持下去,並託老天之福使水患影響儘量減低,因而生活漸趨穩定。

 

陳水先前在清水溝時即已成婚,但膝下無子,於是由一熟識之林姓人家過繼來一房子嗣,此即陳氏第三代先陳草,也因此遂有「林骨陳皮」之說流傳下來。當陳水在大洲拓荒漸具基礎之際,陳草亦藉著樸實本性適時加入生產行列,終於在日後慢慢經營出頗具規模的大洲陳氏家族。

陳宅建築者陳草畫像
陳宅建築者陳草畫像

子孫分宗

陳茂山大媳婦與佛光大學陳進傳教授於公廳門口
陳茂山大媳婦與佛光大學陳進傳教授於公廳門口

 

陳草娶妻黃氏,育有六子二女,另有一細姨,但未生子。陳氏家族,自陳草立業開始,漸漸由富裕地主演為鄉里大姓,其後代子孫六大房中,雖未個個身居顯宦,但勤樸熱誠之風依然可見,而好學用功之人亦在其中。

 

如六房陳旺全畢業於日據時代之台北第二師範,四房玉崑長子陳兆徵畢業於當時之淡水中學,三房烶富長女陳秀菊亦畢業於淡水中學,而五房貴焰長女陳秀金則畢業於高女(今蘭陽女中),此四位均擔任教職,可以見出陳家耕讀不輟之門風。目前居住於祖厝內者,有大房春沂之後茂山及四房玉崑之後啟午等族人,均屬於純樸勤懇之輩,致力於維護先祖所立下之基業與風範,其執著之精神實令人感佩。

陳宅現住者及屋舍分配圖 資料來源:陳進傳等撰文/文毓義測繪,1996,《宜蘭縣傳統竹圍測繪專輯》:114,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陳宅現住者及屋舍分配圖 資料來源:陳進傳等撰文/文毓義測繪,1996,《宜蘭縣傳統竹圍測繪專輯》:114,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產業經營

陳家自第一代祖先陳讀抵台,一直與土地為伍,終年奮鬥於其中,滿清治台時期,陳讀一家生活尚未穩定,當時仍在清水溝一帶做長工。

 

有回適逢縣官派人收取賦稅,然而陳家卻是左支右絀,一再向督責之小吏請求寬限時日,但是橫遭小吏責駡,並欲取走部分家當以充稅捐。陳讀之妻幼年即熟習拳腳功夫,膽氣向來豪壯,鄰里都敬畏三分,此刻見小吏刁頑,不通人情,再也按捺不住,挺身而出大聲斥駡,雙方一言不合,場面難以收拾,最後小吏帶同陳妻往赴官府,卻藉此懲罰之。途中須穿越田埂,但恰見一牛陷於泥中無法脫身,陳妻於是憑其功夫,使力助牛脫困,這下方使小吏開了眼界,不敢再小覻她。來到府衙,縣官一問原由,本欲略施責罰,但兩方一照面,才認出原來堂下所立者正是幼時乳母,於是一樁禍事終以喜劇收場,陳家也就在如此機緣下逐漸踏穩在蘭陽生存之腳步,並將發展觸角向外延伸。

 

當陳水自清水溝遷來大洲,所買之田地委實不多,但耕種極為用心,並僱請長工一起墾拓;當時種植的作物絕大多數為稻作,僅有少部分為花生等。至於洪水的肆虐,則以對岸員山一帶及宜蘭河中段較為嚴重,大洲地區往往受災較輕,因此清朝晚期陳水、陳草父子已逐漸擁有約莫十甲田產。

 

日據時代開始,陳草已主持家族大計,在田作上除了水稻之外,因應當時日人政策,亦大量種植甘蔗。由於工作勤奮,收獲持續成長,等到累積了相當錢數,又購進其他田地,並逐漸分租給佃農耕種,每年收取田租。如此循環下來,陳家田產日增,在數十年後已成為地方上之知名地主。同時,陳家廣植甘蔗,每逢收割之際,除以牛車及人力拖車載到大洲當地蔗廍外,亦藉由蘭陽溪支流送抵二結。在當時而言,陳草的確憑著踏實勤勉的作風建立了不錯的經濟基礎,而其全盛時期所擁有的田地,約莫有二、三十甲之譜。

右護龍
右護龍

古厝建築

因無適合瓦料及師傅,目前屋頂已全改為施工便宜迅速的彩色鋼板。
因無適合瓦料及師傅,目前屋頂已全改為施工便宜迅速的彩色鋼板。

 

陳家祖厝之建造,代表著陳氏宗族力量的凝聚,在當時地方上而言,也是一件眾人矚目的大事。

 

陳草一生勤奮,累積不少資財,同時見子女眾多,舊有屋舍已不敷使用,乃在民國十六年農曆八月鳩工興建,計畫蓋成一座完整的三合院,期間約花費五個月,在同年十二月終告完工,而總工程造價約當時幣值壹萬元。

 

當時所聘請的師傅均非泛泛之輩,為使屋厝堅固而古典,陳草特別請來下列幾位負責主持工程:

 

木匠師傅:

有簡九先生(人稱九師),年約四十多歲,以及徒弟陳有涼,年約二十五歲。至於建材方面,檁仔買自基隆的福杉,其餘構造均採自太平山的松羅木。

由木匠師傅簡九設計的木窗,其下更雕飾著花紋以與窗櫺相互搭配。
由木匠師傅簡九設計的木窗,其下更雕飾著花紋以與窗櫺相互搭配。

 

泥水師傅:

聘請簡阿灶先生,年約四十歲,建材方面,磚料買自松山,用來做外牆,比新店的磚廠所造更硬實,瓦料買自宜蘭市,而石材則來自蘭陽溪,當時工資約為一日壹元計算。

 

自民國十六年落成迄今,七十年來歷經多次颱風,但房屋結構仍然完好,期間曾有幾次整修,第一次為民國二十六年,當時加蓋右護龍外側及背側,以及左護龍邊共三處;第二次為民國三十五年,因受颱風肆虐,屋頂須換瓦,故請陳有涼師傅主持,同時在各開間中加上防颱木以鞏固主體,因而左右護龍如今在簷下可見突出之單挑拱;最近一次則是因為八十三年間先後五、六個颱風侵襲,屋頂受損嚴重,一方面無適合瓦料及師傅,一方面彩色綱板施工便宜迅速,故目前用鋼板覆蓋屋頂。

陳宅興建示意圖。資料來源:陳進傳等撰文/文毓義測繪,1996,《宜蘭縣傳統竹圍測繪專輯》:118,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陳宅興建示意圖。資料來源:陳進傳等撰文/文毓義測繪,1996,《宜蘭縣傳統竹圍測繪專輯》:118,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其建築之特色如下:

陳宅為標準的三合院配置,其棟架為穿斗式,正身為七開間,左右護龍則各有三開間及一梢間。台基為夯土壓卵石,表面水泥砂漿粉平,正廳地坪原為R.C.底,現已改鋪六十公分見方之人造石。牆堵及山牆為清水磚,牆堵以上則為木造窗欞或石灰土牆。正身及左右護龍的屋頂鋪紅瓦,形式屬三開間斷檐升箭口式。山牆屬木形馬背,不做鳥踏,左右各開有一對稱窗,可明顯看出陰陽坡。正身明、次間為正挑拱,屬出郭起,左右護龍則為雙挑拱,而特別之處在於正身與護龍轉角處之棒箭檁下,則出現單挑拱加雞舌的做法。

公廳
公廳

結語

陳草已逝去多年,而其屋舍仍然屹立不搖,繼續迎著朝暾夕落,亦同樣受著暑熱寒凍,在今日革新念舊的浪潮中,它始終庇護著後代子孫,也成為鄉里中人深層的記憶。陳家竹圍所培育出來的人才,今日在社會各階層中都能克盡本分,不論士、農、工、商,總是以盡責二字做為人生之原則,而這項堅持,恰便印證了陳讀當年渡海墾拓所抱持的信念──生活或有困厄,生命終將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