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49期-地質篇 (十一) 石頭吃石頭─談南澳溪的捕獲岩

文/圖:江協堂(國立宜蘭大學講師)

石頭吃石頭?

南澳地區的地層擁有台灣最古老的岩石,岩石年代已有上億年之久,這些曾經深埋在地下深處的岩石,承受非常高的溫度和壓力,致使岩石強度呈現塑性的狀態,塑性的岩石因壓力不平衡而變形流動時,就像搓揉麥芽糖使之產生形變,在變形流動的過程中如有其他淺部塊狀的岩體掉入,則有如被麥芽糖裡被裹住的餅乾、蜜餞等,當地殼隆升,地層的溫度和壓力都變小後,麥芽糖般塑性的岩體變成堅硬的岩塊,原先掉入的淺部塊狀被包裹在岩體內部,形成石頭吃石頭的特殊景象,這種包裹深部的岩體稱為捕獲岩,在南澳北溪一帶的河谷常可見公尺級巨大的捕獲岩,是此區岩石景觀的一大特色。

圖1 位在南澳北溪的四區溫泉(紅色實心圓)。距離台九線約5.2公里,是觀察捕獲岩的好地點。
圖1 位在南澳北溪的四區溫泉(紅色實心圓)。距離台九線約5.2公里,是觀察捕獲岩的好地點。

南澳北溪的捕獲岩

南澳北溪為南澳溪的北支流,在金岳村的南方與南澳南溪會流成南澳溪,向東流入太平洋(圖1),從南澳溪的出海口到南澳北溪,在床上常可發現捕獲岩(圖2)。

圖2 南澳北溪河床上的捕獲岩(箭頭處)
圖2 南澳北溪河床上的捕獲岩(箭頭處)

 

南澳北溪因位在上游區,河床中的捕獲岩較大,其中位在河谷的四區野溪溫泉因有民眾在河床上設置簡易的浸泡水池(圖3),有便道可步行至河床,是觀察捕獲岩最佳的地點,到四區溫泉可從台九線在南澳鐵路平交道前,轉宜55線,過金岳一號橋後,右轉一產業道路再繼續往前,於一處崩塌地之前,即可發現位在河床上的四區溫泉(從台九線鐵路平交道至溫泉約5.2公里),從產業道路步行至河床後,在溫泉池的岩壁上即可看到捕獲岩(圖4)。

圖3 南澳北溪上的簡易溫泉沐浴池(紅色圓圈內)
圖3 南澳北溪上的簡易溫泉沐浴池(紅色圓圈內)
圖4 岩壁上的捕獲岩(箭頭處)
圖4 岩壁上的捕獲岩(箭頭處)

 

沿河谷往下游,在河谷兩岸均可發現捕獲岩的大小從數十公分至一公尺以上都有(圖5),此處可同時觀察捕獲岩露頭和河床上上游沖刷下來的捕獲岩,非常適合來的捕獲岩,非常適合野外地質教學。從宜55線轉產業道路後,車道僅容一車寬度,需注意會車。

圖5 捕獲岩的大小從數公分至數十公分都有,形狀有長條形、圓形、塊狀等等。
圖5 捕獲岩的大小從數公分至數十公分都有,形狀有長條形、圓形、塊狀等等。

 

早在1939日本人宇佐美衛即在在南澳北溪發現捕獲岩,這裡的捕獲岩大都是一種包裹在片麻岩裡的角閃岩(圖6),少數為石英岩,角閃岩的顏色呈暗灰黑色,中間有白色的石英岩脈,石英岩脈厚度中間較厚,約有數公分,兩側漸薄終至尖滅,岩脈長度約數十公分,外觀呈波浪、流紋狀,這些跡象都顯示所捕獲的角閃岩可能來自非常深的高溫高壓環境,在這種環境中,岩石的強度變弱而略成塑性狀態,石英礦物重新聚集排列成岩脈,在壓力變動下產生流動現象。

 

石英岩的顏色為白色,是變質砂岩重新結晶而成,成分以石英為主,有玻璃光澤,一般呈塊狀節理。包裹體片麻岩的外表為褐紅色,組成的礦物顆粒呈麻粒狀,有些與捕獲岩接觸的周圍有發生化學變化的反應圈(reaction rim),係被捕獲時與片麻岩在高溫作用下的產物(圖6)。

圖6 捕獲岩與岩體接觸的周圍常有一層反應圈(箭頭處)
圖6 捕獲岩與岩體接觸的周圍常有一層反應圈(箭頭處)

捕獲岩的成因

捕獲岩是指包裹在火成岩中的外來岩塊,火成岩係岩漿冷凝而成,地底下的岩漿侵入地表淺部形成火成岩有如下幾種方式,這些方式都可能導致捕獲岩的形成。

 

如岩漿昇蝕作用(Magmatic stopping):岩漿沿地層的裂縫或節理面入侵,逐漸把接觸的地層熔蝕掉,部分地層形成獨立岩塊而崩落掉入岩漿中;強力入侵作用(Forceful intrusion):地層被高溫的岩漿強力灌入而破裂,裂碎的岩塊掉入岩漿中。若岩漿缺乏力道無法噴出地表,則在地底下就慢慢冷卻成岩石,掉入岩漿中的岩塊若來不及熔化成岩漿,便被捕獲在冷卻的火成岩體中,在這種高溫高壓的環境下,被捕獲的岩石有時會產生礦物顆粒重新排列,或者與流體產生化學變化而引起變質作用,其礦物排列的構造與當時環境的溫度壓力有關,是研究地球深處溫度壓力的重要素材。

 

另一種火成岩是岩漿噴發到地表才冷凝成岩石,當岩漿從地底下上升時,地底下深部的岩石包括上部地函、深部地殼或者淺部地殼,都有可能掉進熔融的岩漿中,岩漿的溫度高達800至1200℃,掉進岩漿的岩塊通常都會被熔化掉,若岩塊未被熔化前岩漿即冷卻成岩石,則便被包裹在岩石內形成捕獲岩。

 

因此捕獲岩的種類非常多,可以是深部的變質岩、火成岩,也可以是淺部的沈積岩,其形狀可能與掉落時的外型有關,如同樣都是角閃石岩,但有些呈長條形、有些呈圓形或球粒形、有些呈不規則形。如果捕獲的岩石來自地球深部的上部地函,則分析這種捕獲石有助於我們了解地球內部深處岩石的成分或構造,是推測地球內部組成、環境的重要線索之一。

哪種岩石會有捕獲岩

最常見捕獲岩都在火成岩體內,但南澳北溪地區的捕獲岩是包裹在花崗片麻岩內。

 

花崗片麻岩是一種高度變質的岩石,生成於地殼深部,當地表附近的岩石因構造運動被帶入較深部的地方後,其所處的環境溫度壓力都變高,岩石由剛性變成塑性,其內部的礦物顆粒會重新排列,由於溫度的變化緩慢,礦物有足夠的時間結晶,因此晶體的顆粒通常很大,而深色礦物和淺色礦物因物理性質不同,在結晶時會互相分開,使岩石的結構呈現黑、白條帶或透鏡狀,這種黑白相間的礦物結晶是片麻岩的主要特徵。

 

地下若因壓力的改變,使塑性的岩石往上流動,則在流動的過程中有機會把深部的岩石裹進岩體中,最後被帶到地表上來,形成捕獲岩。因此,除了火成岩體以外,變質岩中的高度變質片麻岩也有機會成為捕獲岩。

圖7 龜山島上火成岩體中所捕獲的石英岩(銅幣上方白色礦體部分)
圖7 龜山島上火成岩體中所捕獲的石英岩(銅幣上方白色礦體部分)

除了南澳地區, 台灣還有哪裡有石頭吃石頭的現象?

既然火成岩或高度變質岩都有可能形成捕獲岩,那我們來看看台灣哪些地方有火成岩和高度變質岩,那麼這些地區就有機會發現捕獲岩。

 

從台灣地質圖上可以看出,台灣高度變質岩區主要在中央山脈的東翼,從南澳往南一直到玉里都有高度變質岩的分佈,南澳地區的片麻變質岩相代表岩石曾經受過高溫和高壓的環境,因此,岩體中可含有大量、大塊體的捕獲岩。

 

而台灣周圍海域的離島除高雄外海的小琉球外,其餘都是火成岩,陸上則有大屯山、觀音山、基隆山一帶是火成岩體,因此這些地方都有機會發現捕獲岩,例如在龜山島上就很容易發現一些來自淺部地殼的捕獲岩-石英岩(圖7),而利用石英岩被捕時的受熱作用,我們可以估計火成岩噴發的年代(龜山島上該火成岩年代約7000±10%年),這也是捕獲岩另一種據研究價值的地方。

參考文獻

  • 何春蓀 1999 普通地質學,國立編譯館(修訂第三版),751頁。
  • 何春蓀 1986 台灣地質概論-台灣地質圖說明書,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增訂第三版),164頁。
  • 宜蘭縣政府,1994,宜蘭縣地理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