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63期-大漁旗的製作

文/圖:討海文化保育協會

大漁旗(林正芳 攝)
大漁旗(林正芳 攝)

在南方澳多元族群文化特色中,多數人聽聞過日人引進的新船下水撒包子儀式,但由台灣南部沿襲而來,贈與新船祝福的大漁旗卻寡為人知,在背景充滿大地色彩的旗幟上,寫著大大的祝滿儎跟祝大漁,是當時討海人間情義相挺的標誌,插在船尾長方形的漁旗又名「順風旗」,象徵著隨風呼吹嘯、豐收回航之涵義。

 

新船下水時,除船東之親友外,多數造船之協力廠商(如造船廠、鐵工廠等)以及後續漁撈業務相關單位(如漁會),都會訂製「大漁旗」送給船家表示祝賀。「大漁」為日文漢字,即「漁獲豐收」之意,致贈大漁旗的習俗是自日治時期承襲而來。大漁旗上通常會有魚的圖案,並寫著「祝大漁」三個大字,另外受贈一方的船名以及致贈者的姓名或公司行號,也是一定會如實呈現於其上的內容。由於印刷技術的進步,傳統製作大漁旗的「糯米糊防染工法」,已在南方澳消失二十年左右。

糯米糊製作

糯米粉過篩後加水攪拌成團,揉捏至耳垂軟度再把糯米團分成小塊,搓圓後壓約0.8公分薄片,投入滾水中煮20分鐘,過程中須不停地攪拌
糯米粉過篩後加水攪拌成團,揉捏至耳垂軟度再把糯米團分成小塊,搓圓後壓約0.8公分薄片,投入滾水中煮20分鐘,過程中須不停地攪拌
左:放置糯米薄片於熱水中約2到3小時,使薄片吸收足夠的水分變軟,接著濾掉多餘水分,將煮後的糯米薄片以打蛋器攪打搗散至糯米糊狀態 / 右:糯米糊攪打完成後加以過篩,過篩是為了將糯米團的筋度「練」出來,所以必須經過至少兩次以上的過篩
左:放置糯米薄片於熱水中約2到3小時,使薄片吸收足夠的水分變軟,接著濾掉多餘水分,將煮後的糯米薄片以打蛋器攪打搗散至糯米糊狀態 / 右:糯米糊攪打完成後加以過篩,過篩是為了將糯米團的筋度「練」出來,所以必須經過至少兩次以上的過篩
左:在過篩完成的糯米糊中加入過篩的米糠粉攪拌,再加入熟石灰及食鹽拌勻,熟石灰為幫助固化,食鹽則可保濕 / 右:最後須慢慢加水調整糯米糊料之稠度,約可用塑膠袋或擠花袋擠出的程度。糯米糊料製作完成之狀態,冷藏約可放5至7天
左:在過篩完成的糯米糊中加入過篩的米糠粉攪拌,再加入熟石灰及食鹽拌勻,熟石灰為幫助固化,食鹽則可保濕 / 右:最後須慢慢加水調整糯米糊料之稠度,約可用塑膠袋或擠花袋擠出的程度。糯米糊料製作完成之狀態,冷藏約可放5至7天

繪製大漁旗

首先須在布面上打圖稿,再將糯米糊料裝入擠花袋中擠出圖案之輪廓線條,靜待糯米糊料晾乾,風乾時間長短不一,得視天氣狀況而定,原則上最少需要數小時以上
首先須在布面上打圖稿,再將糯米糊料裝入擠花袋中擠出圖案之輪廓線條,靜待糯米糊料晾乾,風乾時間長短不一,得視天氣狀況而定,原則上最少需要數小時以上
糯米糊料乾燥後即可開始上色作業,顏料乾後定色,最後將黏附布上的糯米糊料剝除,便會露出反白線條(林正芳 攝)
糯米糊料乾燥後即可開始上色作業,顏料乾後定色,最後將黏附布上的糯米糊料剝除,便會露出反白線條(林正芳 攝)

以虔誠的心、滿滿的祝福,齊心繪製消失二十餘年的大漁旗,除了恢復傳統工法技藝外,更將地方組織製旗相贈表示祝賀的含意表述,讓人們回溫旗海飄揚、平安滿載回航的景象。

大漁旗陣(許浩倫 攝)
大漁旗陣(許浩倫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