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24期-蘭博家族的生根與深耕

林瑞木  /  蘇澳鎮白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取自蔡明志,《2013博物館與地方文化發展》,蘭陽博物館

《2013博物館與地方文化發展》封面
《2013博物館與地方文化發展》封面

編按

為了擘劃宜蘭縣博物館事業的新願景與發展策略,宜蘭縣政府文化局與蘭陽博物館共同策劃「2013博物館與地方文化發展論壇」,在10月18日與19日舉行,來自全國各地關心博物館事業發展的人士交流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的策進與合作關係,會後將發表的演說及論文結集成書,蘭博電子報逐期全文刊登。

深藏兒時記憶的地方,就是故鄉。

深藏兒時記憶的地方,就是故鄉。19993月,呂理政老師在一趟宜蘭地方館參訪時,提出「宜蘭博物館家族」這個名稱,為什麼名為「蘭博家族」?因為家族的成員都有很深緣份,我們相聚在蘭陽這一片土地上,共同為鄉土盡心盡力,我們相扶持、相勉勵,同心守護蘭陽,一起營造夢想。

 

蘭博家族歷經14年的運作,從初期公務部門的計畫性質,到促成實質的館舍共識成立協會運作。其中關鍵的因素在於公務部門也就是執政者的認同,願意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及經費,也讓民間組織有了學習發展的機會,這代表宜蘭文化、宜蘭價值的延續,然而這些價值是需要投入才會有相對的收穫。理想與實務上必須取得平衡點,不同階段應有不同的策略。

 

蘭博家族、蘭博家族協會、蘭陽博物館三者之間的合作關係。以及蘭博家族、宜蘭縣民與政府之間的合作與定位,均有賴成員投入。本文僅以個人參與蘭博家族運作14年來的感受與對未來發展的看法,與大家共同分享。

因推動建置蘭陽博物館,間接催生了蘭博家族

1989年,宜蘭的地方人士倡議在烏石港設置「開蘭博物館」。1992年游錫堃前縣長提倡並進行蘭陽博物館兩階段規劃,規劃團隊於1997年到歐洲考察生態博物館和地方博物館。考察歸來,呂理政老師發表了《蘭陽是一座博物館》的感言,表達對於故鄉的期望。

 

蘭陽博物館規劃期間,縣政府積極爭取中央的補助經費,但卻沒有獲得回應。1997年,游錫堃縣長卸任前,成立了「宜蘭縣博物館群營運委員會」,設置蘭博籌建小組,進行縣內博物館資源整合,帶動宜蘭整體博物館事業的發展。1999年初,劉守成縣長承諾負擔蘭博建館的一半經費,文建會也同意支持蘭陽博物館建館計畫,並經過行政院原則同意,使得蘭博籌備工作得以正式展開。

 

19993月,呂理政老師提出「宜蘭博物館家族」這個名稱,替代原先所稱的「類博物館」、「博物館群」。並在劉守成縣長支持下,啟動「蘭博家族建置計畫」。

蘭博家族計畫是以「人」為核心的計畫

蘭博家族在199910月第一次集會,隔年元月,在籌備處的推動下,舉辦縣外觀摩活動。此後,一起觀摩、互訪、研習會、講座及會議,逐步學習、成長。在過程中,因為這樣的在一起,產生了共同為鄉土努力,互相扶持勉勵,同心營造夢想。

 

200159日,將近30個館舍集聚白米木屐村並共同宣誓:「為醞釀宜蘭文化沃土,我們播種傳薪。為維護家園自然與人文資產,我們種樹成林。」正式成立了「宜蘭縣博物館家族協會」。

 

協會的成立也正式向大眾宣示,民間力量開始參與和承擔宜蘭的博物館事業發展與推廣工作,同時希望扮演宜蘭文化資產的守護者,宣揚宜蘭文化的推動者,並結合社區力量,共同發掘地方文化資產,帶動社區民眾參與文化保存工作,更而提供政府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的另一個切入途徑。〈呂理政,200111-12

蘭博家族展特色,蘭博致力建館,蘭博家族協會扛重任

蘭博家族成員包括公務部門、學校、基金會、產業、民間、社區館,是一個異質性極高的團體,各有各的特色。在政府相關政策引導下,如休閒農業、觀光工廠、地方文化館……等,各館舍也各自發展深具在地特色及營運方式。

 

蘭博籌備處透過公務資源的挹注,順利將宜蘭博物館整合的角色交棒給蘭博家族協會,但卻面對館舍籌建工程的延宕,忙得焦頭爛額,初期推動團隊面臨瓦解。

 

協會成立之後陸續推動各項成長計劃,包括教育計劃、行銷計劃、體質提昇和建置計劃等等,編印出版品、規劃套裝行程、建構家族網站、舉辦社區交流、親子學習、教師研習、學童參觀活動,以及觀摩、研習講座,協助各家族館提昇軟硬體體質、擘劃發展藍圖,帶動宜蘭縣內各類型博物館的營運和提昇,略有所成。但回首來時路,相關於協會的路線與角色的定位,組織運作機制的模式以及核心的價值,一再的被重新審視檢討,我們發現為了協會的存在,我們忽略了「蘭博家族的存在精神,就是要在一起」但我們卻越走越開。

「蘭博家族」整體的發展:紮根、協同發展、回饋。

為了使有限的資源能發揮最有效益的運用,宜蘭縣博物館家族協會於92年委託郭文豐建築師規劃完成一份藍圖計劃,為「蘭博家族」中短程的發展,規劃適當的策略和具體的步驟。歸納如下:

 

藍圖計劃歸納「蘭博家族」整體的發展有三個核心事項:紮根、協同發展、回饋。紮根包含三個面向的工作:協助家族館提昇體質、健全協會運作的機制、建立協會的人力資源庫。協同發展也包含三個面向的工作:整體行銷、區域性家族館的協同發展、類型性家族館的合作成長。回饋分為兩個部分:家族館對協會的回饋、協會對大眾的回饋。

 

根據藍圖計劃的分析,目前蘭博家族成員共通性的問題包括:主題內容及特色不明確、展示效果不佳、館務人力不足、社會資源的整合利用度較差、整體企劃能力較弱、館藏研究及專業管理能力不足、社區交流未能展開、以及館舍環境與設備問題等等,各館的實際狀況不同,體質提昇是各館最重要的課題,而協會的工作目標就是整合資源,研擬各項方案來協助家族館。

 

在經歷文化部地方文化館計畫之資源挹注,執行過程卻讓各館舍間的差距愈來愈大。大部分家族館並無法取得文化部的計畫補助,期間宜蘭縣政府的資源亦抽離,讓紮根這件事情在缺乏公務資源的挹注下,淪為紙上空談,多數館舍仍舊為了延續營運而掙扎。

蘭博家族的共同認知

政府部門的資源無法長期延續,政策轉彎是必然會的:在經濟為主流的前提下,政府部門仍以產業為主,文化為輔,經濟搭台,文化唱戲。宜蘭縣政府在蘭博家族發展初期自行編列了預算推動博物館事業,之後也間接影響了中央文化部也推出了如地方文化館的10年中、長計畫。但隨著宜蘭縣政府主政者的資源分配逐漸減少,甚至沒有了。蘭博家族成員似乎對於政府的依賴性不高,但苦撐下去維持營運,都是要獨自去面對的。所以紮根的面向是相當欠缺的。

 

蘭博家族要積極參與宜蘭的博物館事業:一定要是蘭博家族協會的會員,固定參與家族會議或活動,並對協會有實質的貢獻與回饋。依據過去發展的脈絡蘭博家族要互相往來,要創造一起共事的機會,才是真正的家族。所以,參與協會運作成為共同的平台,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蘭博家族要努力強化自身體質,豐富宜蘭是一座博物館的願景。家族館的屬性,大多先天不足,後天養分不足,要不斷學習成長,要有長久發展的規劃。讓館舍的能量增強,就是形塑宜蘭的最好回報。

 

蘭博家族要勇於發表自己的看法,並接受家族成員的不同意見。進而形成共識,透過蘭博家族協會提供公務部門建言,建立民間與政府之間良好的溝通管道。

「宜蘭是一座博物館」是宜蘭的願景,縣長是實際的推動者,蘭博是願景執行者,要以創造宜蘭博物館事業的成長做為大目標

宜蘭的博物館事業源自於游錫堃前縣長主政,期間由劉守成、呂國華兩位前縣長接手,再於林聰賢縣長任內正式開館。一個地方的文化不是數十年即可形成,文化事業也非一朝一夕。宜蘭縣政府有責任延續此一屬於全體宜蘭人的永生的使命。

 

蘭陽博物館才是宜蘭博物館家族的龍頭,是推動宜蘭是一座博物館的領頭羊,在宜蘭民間的力量尚未成熟之際,更加凸顯蘭博的定位。其經營必須延續發展初衷,不能將此重任丟給蘭博家族協會。要將地方館舍視為業務的一部份,將家族館的需求列為優先,引進公務部門資源,成立長期輔導團隊,整合需求並擬定共同行銷策略及合作方案。

 

蘭陽博物館的營收導向:宜蘭以文化立縣的基本精神,博物館事業不該短視,目前宜蘭縣政府在議會的壓力下,沒有充裕的經費預算,逐漸以營收為導向,文化淪為配角,無法留住博物館的人才。雖說文化是一門好生意,但並不是讓蘭博變成一個營利單位,蘭博應該提出一個具體的論述,來說服議會支持宜蘭的文化事業。

蘭博家族協會的組織運作

深藏兒時記憶的地方,就是故鄉。(呂理政,2002)協會整體推展應著重在家族館「提昇體質」的目標,利用各館的資源展開互助,並結合專業者的投入,深化家族館與社區的聯繫,讓蘭博家族成為宜蘭人深藏記憶的地方。

 

並且永遠不要忘記一件事情,協會的存在價值在於提供蘭博家族之間,一個可以共同扶持的平台,一起學習、交流、奉獻、分享,讓「發現、驚奇、感動、希望」的蘭博家族精神,不斷的呈現在社會大眾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