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27期-《家,遮是博物館》─二結穀倉稻農文化館

黃淑瑩 / 時任《在宜蘭》雜誌總編輯

二結曾是全臺重要的製紙基地,隨著市場沒落,昔日的輝煌在穀倉文化館的成立後得以為後人所瞻。
二結曾是全臺重要的製紙基地,隨著市場沒落,昔日的輝煌在穀倉文化館的成立後得以為後人所瞻。

編按

2012年出版的《家,遮是博物館》取國語的『家』與台語的『遮』(tsia,這裡)同音的雙關語,其用意在凸顯地方小型博物館的角色。入選的12個館舍裡,皆是與主題「家」環環相扣,有些是用自己的家當作博物館,有些是家族參與經營,也有因為家人的關係而成立博物館,更有具家園意義的社區博物館,而有的則是對宜蘭人具有廣泛家鄉情感與文化代表性。

《家,遮是博物館》以故事性的手法介紹館舍,採訪主要成員做深度訪談,一片一片拼湊起「家」的形狀,蘭陽博物館節錄其內文,將每個特色館舍逐期刊載。

二結穀倉:台灣農業發展縮影

一棵水稻可以承載多少辛勞?一畝農田可以寄託多少希望?一間穀倉可以訴說多少往事?一口米飯存有多少感恩?你知道稻米在台灣的故事嗎?

 

台灣因為氣候溫暖,雨量充沛,水稻一年最多可三收,清朝時期大量移民來到台灣開墾,水利事業的建設,讓台灣稻米產量迅速成長,早在二百多年前,台灣米糧便已外銷到中國。

 

日據時期蘭陽平原是北台灣糧倉

明治28(1895),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採『工業日本,農業台灣』的策略,引進農業改良技術,讓台灣米變得更好吃,產量也更多,以利輸出到母國日本。蘭陽平原是台灣北部糧倉之一,為了改善稻米的貯藏設施,日據時期,宜蘭境內有羅東、二結、宜蘭、頭城四座穀倉。為了出貨方便,二結穀倉就位於二結火車站旁,台灣同時期興建的穀倉,大都具有這樣的區位特性。

 

二結穀倉係利澤簡信用組合所設之二結第三事務所,包含「信用部」、「倉庫」、「碾米工廠」三座建築,自昭和三年(1928)起分年陸續興建啟用,設施採先進的自動化,碾米機有三層樓高,從儲存、輸送到碾米幾乎不需要人力,通風與防潮設計良好,生產力高。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政府實施「米穀管制」的措施,農業倉庫成為各地區的米糧控制中心。光復後,建立公糧委託倉儲制度,二結穀倉亦為其中之一。

 

以農養工政策,導致農村老化凋敝

國民政府於43年開始,實施五期的『台灣經濟建設四年計畫』,政策上以農養工,農業勞動人力移往工業,糧食、農產品價格被刻意貶低,以支持工業發展,卻也造成農民所得偏低,導致更多人離農,農村落入老化、凋敝的惡性循環。

 

二結穀倉在大環境的變遷下,因稻米產量萎縮而無法正常運作,日久之後,機器設備也因老舊而不堪使用,民國68年規劃興建新的二結穀倉,民國72年落成啟用,舊穀倉正式走入歷史。

模擬稻穀入艙的儲米空間
模擬稻穀入艙的儲米空間

二結人的大稻埕

二結穀倉新設之際,同時租下旁邊一塊約兩百坪的土地,以水泥鋪面,供農民曬稻穀,俗稱為『組合埕』。加上大正13(1924),宜蘭線鐵路全線通車,二結車站成為蘭陽溪南岸地區,菜貨的集散中心與轉運站,二結人在此工作、生活,對穀倉與車站周邊空間,擁有許多共同的記憶與感情。

 

因而,民國87年,當社區居民知悉農會要拆掉穀倉,將此地租人做工廠時,便求助於為保存二結王公廟舊廟,曾辦理千人移廟活動的大二結文教促進會,希望能將這一處宜蘭僅存日治時期興建的穀倉,與舊廟一樣保留下來。

 

民國87年二結穀倉指定為縣定古蹟

有鑑於北投穀倉在指定為古蹟的過程中,遭人為刻意破壞,促進會採低調進行方式,先蒐集關於二結穀倉的資料,送交文化局,在提報、勘查,並依程序完成審查後,當天通知農會到場陳述意見,隨即宣布將二結穀倉指定為縣定古蹟。依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古蹟所有人有管理維護之責,讓穀倉得免於被拆除的命運。

 

二結穀倉的土地屬於鐵路局,建築物屬五結鄉農會,劃設為古蹟保存區後,管理單位為宜蘭縣文化局,分別於8889二年,委託台大城鄉基金會宜蘭工作室進行『古蹟調查研究與古蹟修復計畫』,90年委託劉殿明建築師事務所進行修復計畫,修復完成後,採委外經營(OTOperate-Transfer),於100年初交由大二結文化基金會經營管理,年底正式開館,揭牌營運。

 

讓古蹟建築說稻農文化的故事

二結穀倉自啟用迄停用後,經過多次修繕、增建與改建,有些建築物部分已經毀壞,目前所見非原始景觀。基於穀倉歷史背景在空間上的意義,設定以『稻農文化』為整個園區的主題,讓古蹟建築自己說故事,除了保留二個倉槽作為實境展示之用,其餘八個倉槽分別規劃與稻米相關之主題展示,頂樓屋架陳列農具,戶外空間則展示大型傳統農機具。

 

原來事務所辦公的空間,規劃為餐廳及販售區,以宜蘭在地米食、農產為主,半戶外空間,兼有小型非正式劇場的功能,是社區居民排戲、練拳的好地方,而基金會也期許這裡成為民間的文化中心,提供二結地區居民進行藝文創作與發表,同時也是遊憩休閒的場所,猶如當初穀倉的組合埕,讓這裡未來也發展成為『二結人的大稻埕』。

穀倉內的展示空間用來擺放各式農具
穀倉內的展示空間用來擺放各式農具

林奠鴻:大二結文教促進會催生者

45年次的林奠鴻,出生在雙結路35(二結老街),父母親分別在二結、四結紙廠工作,從有記憶開始,王公廟就是生活的重心,廟埕上做戲熱鬧,賣江湖、喝玲瑯(1)、放電影,好比現在的社區活動中心,但是更開放。

 

農曆大年初一,林奠鴻的父親會帶著全家人,去廟裡向王公拜年,虔誠的信仰,根植於不疑的心靈交託,以及不變的膜拜儀式,讓他在雙親往生之後,仍維持著這項傳統,帶著家人去拜年,遭遇人生關鍵的大小事,必定祈求王公庇佑。

 

舊廟保存議題催生促進會

女兒上學進國小後,林奠鴻參與家長會,這是他投入公共事務的開端,因著機緣,在王公廟新廟動土奠基的活動中,參與企畫組的工作,積極、負責的態度,讓廟方邀請他擔任委員。拆舊廟建新廟,這是一般人的理解,林奠鴻卻生出舊廟應該保存的想法,他也體認到自己孤掌難鳴,於是開始尋求支持,先從身邊的人開始影響、說服。

 

當時的文建會副主委陳其南認為舊廟保存具有指標作用,答應支持,不過,公部門期待由社區團隊來推動此事,如此,以林奠鴻、簡楊同、陳松根等人為主的工作小組,催生了大二結文教促進會,可以說是大二結地區發展的轉捩點,也讓林奠鴻從此走上社造的不歸路。

 

無藥可救的社造癌

專科學校企管系畢業的他,第一份工作是賣鋼琴,為了賣琴還去學彈琴,一年後,為就近照顧中風的父親,回來宜蘭的飼料廠當業務員。因為興趣廣泛,吸收知識相當快,經常讓人誤以為他是某領域的專業者,優秀的表現,讓他在飼料廠一路升職,後來被網羅當股東,擔任總經理,有事業基礎,林奠鴻得以用更多時間參與社區,投入之深,被身邊的人戲稱他得了『社造癌』。

林奠鴻任當時大二結文教促進會的理事長
林奠鴻任當時大二結文教促進會的理事長
二結王公廟舊廟保存後,再生為二結庄生活文化館。
二結王公廟舊廟保存後,再生為二結庄生活文化館。

大二結的社造之路

俗稱的大二結,包含了五結鄉的二結、三興、鎮安三個村,地理位置臨蘭陽溪南岸,恰好在縣內兩大主要城市——宜蘭市與羅東鎮——之間,有鐵路經過,台九省道亦貫穿其中,聯外交通便捷,又位於市郊,吸引大量外來人口移入,人口總數約有六千多人。

 

林奠鴻是大二結文教促進會第一屆理事長,繼之接任二結庄生活文化館九人推動小組執行長,同時也是宜蘭縣博物館家族協會理事長,96年到仰山文教基金會專職擔任秘書長,97年再回鍋接任促進會理事長,推動促進會轉型為基金會,在100年完成,由他擔任董事長。歷年來,大二結執行的相關計畫,幾乎均出自林奠鴻手中,他對社造理念的論述與實踐,幾等同於大二結的社造軌跡。

 

大二結成為社造觀摩樣版

與公部門保持良好關係,積極參與相關活動,爭取公部門經費;和專業團隊「搏感情」,吸取專業知識,培養社區的自主能力;與機構、學校、廟宇結合,充分運用其空間與人力資源;藉媒體報導傳達訊息或理念,同時鼓舞居民士氣;發行社區報或建置社區網站,讓人進一步認識社區,並作為社區公共議題討論的平台......,若說這些大二結的經驗談,是公部門最中意的社造『樣版』,應該也不為過。

 

林奠鴻認為社區要活就要動,透過活動辦理讓社區居民參與,從參與中了解社區營造的真正意義,是最有效的方法,而活動構想可從日常生活中找創意,讓大家一起討論。在這段稱之為『社區擾動』的時期,大二結這群正值青壯年的幹部們,以團體執行力做後盾,打響社區的名聲,舊廟平移修復為二結庄生活文化館、二結圳生活步道再造、舊蘭陽大橋與二結穀倉保存等等,均是外界觀摩討論的案例。

 

理想的種子落地,需要時間發芽

回顧來時路,林奠鴻坦然表示,社區營造是從做中學,許多事都是在摸索中前進,同時涉及到組織與個人的能量是否足以支撐,不見得每個想法都會成功。觀念的改變需要時間,落實到行動上更非一蹴可及,這些極富理想性的構想如種子落地,需等待適當的時間發芽,如社區公約、社區街長、大二結文化商圈等計畫,在提出或執行一段時間後,無聲無息地收尾了。

 

大二結文化商圈是希望透過創意設計,協助社區內的一些商家或工藝據點轉型,形成商圈,帶動地方發展,是發展社區產業的濫觴,雖然沒有成功,不過,廟邊柑仔店、陳阿土古厝、玩紙工坊,反倒因為迥異於商業化的邏輯,走出另一條路。

二結穀倉庭院裡的生動的木頭人藝術品
二結穀倉庭院裡的生動的木頭人藝術品

廟邊柑仔店:博感情的好所在

『其實,這裡之前是純住家,並沒有開過柑仔店!48年次的楊寶蓮,帶著樂觀開朗的笑,介紹這間古樸的『柑仔店』。

 

楊寶蓮和蔡志文於民國75年結婚,當時已遷居附近新屋,在叔叔也搬出後,住過四代人的老房子因此閒置、荒廢,前院雜草長到比人高,家人不免擔心空屋變成治安死角。民國91年,文建會新點子計畫鼓勵社區內的閒置空間再利用,在林奠鴻的鼓吹下,蔡家決定把房子提供出來。

 

楊寶蓮是鎮安社區的環保志工,因為是外地嫁來的媳婦,認識的人並不多,看到別的社區都有讀書會,經常辦活動,讓她很嚮往,樂見促進會的出現,在籌備期間便開始參與,後來負責《二結庄》社區報的編務工作,做了三、四年,也參與過社區日曆的計畫,蔡志文還擔任過促進會第三屆的理事長。

 

為社區老少創造像柑仔店的空間

有感於要建新廟,在廟方的宣傳運作下,遊覽車載來一車又一車的香客,廟埕空間不再讓人感到舒適、自在,老人家無處可去,既然如此,那就把老家整理成可以讓老人家聊天、聚會,小孩嬉鬧遊玩的地方吧!就像傳統庄頭裡的柑仔店,於是『廟邊柑仔店』開張了。

 

前後花了二年整理,他們還煞有介事地營造實境,古式櫥櫃上面擺著醬油、飲料、零嘴、洗衣粉,孩子喜歡的戳戳樂、古早童玩也沒缺席,還有手搖剉冰機。整修後的空間盡量維持建築的原貌,因為蔡志文的父親喜歡旅遊、攝影,老照片也是陳設的一部份,讓主人有機會跟你聊天說故事。

 

期待充滿愛的庇護商店

因為夫妻倆都在上班,沒辦法每天『營業』,他們歡迎大家假日來二結走走,到這裡看看,不需要消費,非假日可事先聯絡,蔡志文的母親也會來開門迎賓。他們計畫在退休後,利用這個空間來帶社區裡弱勢的小孩,可以做課業輔導,也可以是庇護商店,總之,就是一份期待和無私的愛!

原本荒廢的空屋搖身一變成古早味、人情味兼具的柑仔店
原本荒廢的空屋搖身一變成古早味、人情味兼具的柑仔店

陳阿土古厝:用文物說故事的社區博物館

陳阿土在二結有五十幾間房子,其中這間古厝已有八十幾年的歷史,門前的埕佈滿回憶,是許多二結人的兒時樂園。當古厝無人住,而促進會的幹部頻頻招手之際,陳阿土的孫子陳錫聰徵得家族同意,92年時以文建會新點子計畫進行整修,以做公益的心情,將空間開放出來。

 

讓文物在真實的生活空間展示

古厝成為一間小型社區博物館,主要的經營者是陳錫聰的太太薛淑瑞,她在同年被公司資遣,想說是因緣到了,就接下這份任務。薛淑瑞有卅幾年花藝教師的資歷,對於如何將東西展示出來,讓觀者瞭解,自有專業的見解,她認為要展示與當地文化有關的文物,而且要生活化、故事化,讓人在原始的空間看到文物,會更有感覺,這是和制式博物館最大的不同。

 

因為王公廟三位王公分別是中醫師、地理師跟除邪降魔師,陳家的庭院經常是王公出藥方的地點,薛淑瑞遂以藥草為展示主題之一,還開設認識藥草的課程,並且意外收到人家捐贈中藥行的櫥櫃等設備。社區居民都知道她把古物當寶,會捐文物給她,有人搬家或整理老房子,也會通知她去尋寶。

 

樂在志工生活,陪伴老人成長

古厝採團體預約導覽,每接待一次,薛淑瑞得花上大半天整理環境,只為求整體環境的完美。她希望大家在此盡情欣賞,介紹每件文物的來由典故,可以讓她講上一整天。難得的是,她樂在志工生活,不希望把商業行為帶入這裡,參觀導覽並不收費,有計畫收入,她就用在陪伴社區老人成長的活動。

 

97年,促進會執行關懷據點計畫,租了一處空間讓老人聚會活動,計畫結束後,她不忍心見老人家頓失生活重心,便將古厝旁的自家空屋整理出來,讓老人家維持每週一次,一人一菜的聚會,人數最多時有卅幾位,後來一些六十多歲的人去工作,現在來的都是七、八十歲的阿媽。

 

每個星期三上午九點開始,低矮的老房子裡,有人在廚房張羅料理,有人聚在門外屋簷下整理現摘的青菜,順便閒聊家常,瓦斯、水電跟主食都由薛淑瑞提供,偶而也安排染布、裁縫、手工等課程帶大家做,阿媽們都稱她薛老師。

 

阿嬤們的週三盛宴

大家圍坐一桌豐盛的家常料理,薛老師開始點名今天誰沒有到?誰有事跟她請假,大家還在吃飯,她拿著盤子夾菜,要端去給不方便出門的老人家。阿媽們的身體病痛,兒孫輩的大小瑣事,都在這個小小的空間交流。

 

有人幫薛淑瑞設想一些收費辦法,不用獨力負擔這些開銷,她認為這在自己能力所及範圍,就順其自然,能夠從心也重新營造老年生活,讓老人家覺得被社會肯定,是她的初衷,也是社區營造值得深入的面向。

陳阿土古厝裡珍藏的豐富古物
陳阿土古厝裡珍藏的豐富古物

玩紙工坊:只做有二結味的手工紙

興中紙業股份有限公司二結廠,其前身係日據時代創立的二結紙廠,與糖廠同為大二結地區邁向現代工業化的指標,是重要的地方產業,許多家庭賴以維生,在二結人的集體生活記憶中佔了相當的比重。

 

緣起拓印化冬符

民國86年,大二結文教促進會參加在宜蘭舉辦的「全國社區總體營造博覽會」,以王公廟珍藏的「化冬符」(2)為靈感,設計了木刻版拓印DIY活動,觸發了保存在地紙文化的想像——既然二結有紙廠,應該用能代表二結的紙來拓印吧!隔年,長春棉紙基金會在羅東國中舉辦「紙藝創作展覽」,讓這個想像顯得更為具體,促進會遂多次組隊參訪埔里廣興紙寮,了解與學習更多手工紙相關的觀念與技巧。

 

民國88年,促進會協助台北樹火紙博物館,在中興紙廠舉辦「1999國際紙藝創作營」,接觸國內外許多紙藝術家,視野大開,開始在與興中國中合辦的社區化教育活動中,設計了紙花、紙粘土、摺紙、紙藝創作、手抄紙、樹皮紙創作等等各項跟紙有關的課程,是醞釀二結紙的溫床。民國90年,獲得政府永續就業工程及興中紙廠的大力協助,以紙廠提供的紙漿原料與技術,正式進入手抄紙研發與製作階段。

 

艾婕音指導以本地植物提煉紙漿

民國93年,美國紙藝術家艾婕音女士進駐二結推廣紙藝與研習,她指導社區志工與多元就業計畫人員,採集本地植物提煉紙漿,將手工紙帶入一個新的里程碑,『二結紙』更加名符其實,多次受邀參加國內外大型活動,受到肯定,也促成玩紙工坊的誕生。

 

促進會95年的多元就業方案計畫,在二結老街上設立玩紙工坊,最初的想法是培訓上工人員,讓他們學會做手抄紙及紙藝創作的技術,可以自己創作商品,工坊則作為販售的窗口,創造就業機會。後來發現,最吸引大家的不是自己賺不賺錢,而是一群人一起做事的樂趣,就這樣,工坊變成了一個完全志工參與的組織。

 

在多元就業方案計畫結束後,玩紙工坊便從促進會分離出來,成為一個獨立團體,不隸屬任何單位,主要成員大都為本地社區居民,也曾有外地民眾參加,並沒有設限,最多時有六十幾位成員,目前有廿多位,家庭主婦跟退休人員佔大多數。

二結王公廟珍藏的化冬符
二結王公廟珍藏的化冬符
紙文化館特殊的造型外觀是當地居民協力的成品
紙文化館特殊的造型外觀是當地居民協力的成品

 

行動派志工組織,就是愛玩

97年,玩紙工坊租下二結穀倉對面的11號倉庫,房租、水電等開銷,都從志工基金支應,而基金來源就是工坊販售產品、DIY體驗活動的收入,因為工作人員都是志工,所賺的錢全部歸公,這些年下來,積沙成塔,也累積了數十萬的金額。

 

玩紙工坊設有五人決策小組,決定本年度的工作計畫,志工也有分導覽解說跟行政組,一個月有一次清潔日,週一休館,平日係由志工輪班照顧,一個人以半天為單位。這群人應該生性就愛玩,不止玩紙,還用工坊的名義接下童玩節親善大使的任務,每年接待外國團隊,加上促進會也是親善大使,每年夏天的熱鬧氣氛,感覺就像社區在辦喜事。

 

在玩紙工坊負責會計的陳淑芬表示,做這些事其實很辛苦,錢是另外一回事,要花心力,也有犧牲的精神,要持續更難得。誠如決策小組成員之一的林奠鴻所說,這樣的志工組織是一個剛性團體,強調行動力,成員的共識很重要。從這些志工身上看到,愛玩其實不是件壞事呀!

透過拓印等DIY體驗,讓遊客從創作過程中明白每一張都有其珍貴的內涵。
透過拓印等DIY體驗,讓遊客從創作過程中明白每一張都有其珍貴的內涵。

附註

  • 註1:喝玲瑯(huah-lin-long),早期的沿街叫賣者為銷售商品,常手搖鈴鼓,沿街叫賣,這樣的動作就稱為「喝玲瑯」。
  • 註2:『冬』是農作物的收成季,宜蘭地區的水稻一年二收,有上冬(夏)、下冬(冬),廟方會在稻子收割後向農家勸募,稱為『化冬』,並回贈平安符,故此符又稱『化冬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