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37期-感動與喜悅 —巴博凱凱社調查紀錄系列之四

文/圖:廖英杰

領隊:賴月珍

隊員:韋文豪 曹光輝

2月29日,天氣晴,氣溫略暖。今天的目標是溯行和平北西溪而上,預計到達各姆姆社對岸的山稜尋找傳說中的巴博凱凱社。

 

在南澳做調查,不論是斷崖絕壁抑或茅草叢林,都不是難事,最難搞定的就是和平北溪的濁水。離開habun s’lus之後,我們循著和平北溪左岸的岩階上行,不久便受巨石所阻無法前行,必須要過溪。

 

在落差頗大的湍急河流中,我們找了一個可能過溪的地方,渾濁的溪水使我們無法判斷到底有多深,文豪試行,還好水深僅及大腿,不過水流強勁,水中充滿的流動的細沙與石片,溪底的石頭有若在熱鍋裡滾沸般跳躍著,腳步很難踏實踩穩。每次溯行和平北溪,心中就尤衷敬佩泰雅朋友們,即便溪水再大他們都能安然的過溪,山野的基因給了他們與生具來的好本領。

 

過溪後,沿著右岸河階地上行,記得2003年第一次來此地時,和平北溪的溪床較為平坦,直視距離約有5、6公里,河階地上的草木不多,我們有若行走在月球表面。經過幾年來,南側馬望峰的崩塌日復一日,土石流堆積出了五、六層樓高的河階。

飛機場 。紅色圓圈處:巴博凱凱 。紅色三角形處:小香港
飛機場 。紅色圓圈處:巴博凱凱 。紅色三角形處:小香港

 

續行於和平北溪「飛機場」上,不久又遇強勁的主流,為了不想過溪,我們決定繞行右岸旁的小丘,族人們通稱它為「小香港」。

 

這也是筆者第一次登上此地,基於職業習慣還是略為勘查一番,此處有許多的疊石,看來應是耕地,不過是何社傳統領域尚待訪查。行至小丘的末端遇到十幾公尺的崩壁,因此我們還是下到河邊再過了一次激流。自此過後,溪水總算變小了。續行和平北溪右岸,大約十點我們抵達各姆姆社對岸,一條清澈小溪出口,一池又一池湛藍深潭,與和平北溪狂野相比,這無名小溪有若婉約的少女,靜靜的安坐於群山環伺中。

無名野溪白水靜靜的安坐於群山環伺中
無名野溪白水靜靜的安坐於群山環伺中

 

出發前,文豪曾再度拜訪曾進財老村長,他描述巴博凱凱的入口位於各姆姆社對岸的白水旁,溯行白水遇到瀑布後由右側上行,快要到巴博凱凱時會先見到駐在所,而後才進入部落內。

 

老村長說,巴博凱凱社位金洋村與莫瑤社對岸中間,不會超過莫瑤社。這是我們所了解的口述紀錄,比對日治時期的地圖,判斷大約應在白水瀑布旁上方。我們離開白水,順山坡而上,沿途皆是斜行的巨大石壁,我們以四肢並用的方式登上了巨石小稜上,巨石背後即是垂直的陡壁直下和平北溪。我們沿著岩稜,在寬約30公分的稜線上,抓著瘦弱的樹幹攀爬而上。

 

大約十點半我們首先看了一個方坑(日本學者稱為「豎穴」),長寬約3公尺,依經驗來看這大概是工寮的遺址。

工寮遺址
工寮遺址

 

繼續上行不久,在一處小小平坦的山肩我們發現一個的建築的遺址。這個遺址約5公尺見方,其特色是沒有泰雅家屋或工寮慣有約30公分深的方坑,而是平坦地面,但是在遺址的範圍四週直立有完整接續的石板,高約30-50公分。

左圖:高約30-50公分的石板屬於泰雅傳統家屋建材的一部份 / 右圖:由泰雅家屋立面圖可清楚看出其深入地底之建造 圖片來源:千千岩助太郎:《台灣高砂族住家の研究》第4期,(台北:財團法人台灣建築會,1942),頁42
左圖:高約30-50公分的石板屬於泰雅傳統家屋建材的一部份 / 右圖:由泰雅家屋立面圖可清楚看出其深入地底之建造 圖片來源:千千岩助太郎:《台灣高砂族住家の研究》第4期,(台北:財團法人台灣建築會,1942),頁42

 

依筆者過去訪談,為了防止建築方坑積水,泰雅家屋牆面下緣與泥土接觸處,通常會將土墊高,以防積水留入方坑內。而石板的功用,便放置在牆基與泥土外側,藉以防止滴水的潑濺侵蝕泥土,因此屬於泰雅傳統家屋建材的一部份。

哈卡巴里斯社泰雅家屋檜木木柱
哈卡巴里斯社泰雅家屋檜木木柱

 

以筆者調查過的南澳十來個部落來看,這是個比較特殊的建築遺址。由過去日本學者千千岩助太郎的研究、透過對耆老的訪談、老照片的比對以及現地的勘查,筆者歸納現今可見泰雅族家屋的遺址有幾項特色如下。

 

基於歷史因素,概略可區為1920年以前與及以後遷居部落兩種類別。前者包括格勒亞賀、塔旺(即塔貝賴)、哥各滋、奎諾斯、巴博凱凱等社(以下稱A型)。後者則包括比亞豪、金洋、各姆姆、基嘎央、庫巴博、克魯模安、哈卡巴里斯、德留韻、德拉崗等社(註1)(以下稱B型)

 

A型部落整村遷移的年代,大約都在1920年代以前,由這些部落的實地踏查來看,其特色在於住宅坑密布,不過其與B型最大的差別在於A型部落方坑中較少見到板岩石塊,若有,數量也不多。而B型部落,通常在方坑底部及四周滿布石板。

金洋社內的住家方坑
金洋社內的住家方坑
日軍攻佔哥各滋社時所留下的照片中,家屋建築主要以茅草、山棕為主體。圖片來源:賀田直治:《台灣中央山脈橫斷記》,(東京:拓殖新報社,1914),圖版,無頁碼
日軍攻佔哥各滋社時所留下的照片中,家屋建築主要以茅草、山棕為主體。圖片來源:賀田直治:《台灣中央山脈橫斷記》,(東京:拓殖新報社,1914),圖版,無頁碼

 

我們若比對1915年日軍攻佔哥各滋社時所留下清楚的照片,我們會發現當時該社的家屋建築主要以茅草、山棕為主體,而後以竹管緊密的架構而成,並未以石板壓頂或立於牆腳。而就現地而言,石板的生產地皆在部落下方溪畔,並非生產於部落內。部落至取得石板地點,距離近者約半小時,遠者約要1小時。由A、B兩型部落遷居時間的差異性,比對現地建築石材是否存在的遺址現象,筆者認為石板材料的使用可能受日人管理部落之後的影響。

 

B型部落於1960年代全部遷居平地後,原有天然植物建材經數十年而完全腐化,原本壓頂的石板便落入方坑之中。千千岩助太郎拍攝照片的時間約為1930-40年代,因此所呈現南澳各社的建築照片,多可見石板的使用。(註2)

千千岩助太郎所攝之德流韻社家屋,可見放置在牆基與泥土外側,藉以防止滴水的潑濺侵蝕泥土的石板。圖片來源:千千岩助太郎:《台灣高砂族住家の研究》第4期,(台北:財團法人台灣建築會,1942),I-(29),第148圖
千千岩助太郎所攝之德流韻社家屋,可見放置在牆基與泥土外側,藉以防止滴水的潑濺侵蝕泥土的石板。圖片來源:千千岩助太郎:《台灣高砂族住家の研究》第4期,(台北:財團法人台灣建築會,1942),I-(29),第148圖

 

再回到巴博凱凱舊社所見立有石板的建築遺址,此遺址雖立有石板,但是卻無方坑現象,且石板所圍建築區域內亦無石板散落。在此小平台上兩側都是陡峭的斷崖,遺址週邊並未見到耕地疊石遺址。在建築週邊我們發現兩支酒瓶,其一為台灣省公賣局,因此推測應是戰後獵人的遺留,另一支酒瓶則是日治時期台灣專賣局的(咖啡色)酒瓶。有石板但無方坑與耕地現象,這是此遺址特殊之處。

建築週邊我們發現兩支酒瓶
建築週邊我們發現兩支酒瓶

 

通過此肩狀平台,便遇上一岩壁地形,在巨石中我們發現一條之字形的舊山徑,巧妙的越過峭壁登上更高的稜線。越過岩壁後路徑依然清楚,同時階梯狀的大片耕地疊石出現在眼前,山徑以水平方式橫過山腰,途中再度看到一個清楚的工寮方坑,但不久遇到一乾溝後路徑消失。我們推測部落應該還在更前方,不過過乾溝後是一大片黃藤,為了省時,我們決定直上稜線沿稜而行。不久,我們登上了地圖標示894峰,但途中僅看到一小平台略有耕地疊石,但仍未看到部落遺址。越過894峰後已是11點半了,若要回到 habun s’lus的營地,還要3-4個小時,而且需過水兩次。天上的雲越來越密,擔心午後降雨溪水暴增,幾經討論,研判再往前一兩百公尺可能還有一個平坦地形,如果再找不到便要回頭了,否則摸黑過水相當危險。

 

用過午餐後,抱著最後希望前進。前行約50公尺,一個面積約為田徑場大小滿布蕨類的 b’bu突然出現在眼前。憑著過去的經驗,我們知道這就是巴博凱凱。

面積約為田徑場大小,滿佈蕨類b’bu的平坦台地即是巴博凱凱
面積約為田徑場大小,滿佈蕨類b’bu的平坦台地即是巴博凱凱

 

拿著山刀砍開了蕨類,方坑出現在眼前,更加肯定了我們的想法。繞行一週,更多的方坑一一出現,特別是大樹的下緣,蕨類植物不易生長,方坑尤為明顯。判定部落的遺址尚需一個條件就是水源,此處海拔高約1千公尺,離河床甚遠,附近必須有溪溝方能居住,文豪在西南側找到了小山溝也更加肯定了部落的可能性。巴博凱凱社是一略為傾斜的平坦台地,坐北望南,面向花蓮。面向和平北溪是高聳的山壁,在部落遺址中可見對岸的莫瑤社址。難怪我們由比亞豪社順和平北溪下行前往各姆姆社與金洋社時,無法看到此社。

 

繞行巴博凱凱一週後,我們迅速下山,回habun s’lus的路還很遙遠,回家的路更遠。大約20年前台大登山社曾行經此社前往南湖大山,不過當時不知道是否知道此處即是巴博凱凱社。我們此行,可能是1960年代金洋村遷村後,首次有計畫找尋巴博凱凱社的調查人員,幸運的是我們找到了。雖然,對於宜蘭泰雅族的研究,這不是一關鍵性的問題點,不過拜現代科技之賜,我們以 GPS精確的定出了此社的位置。

 

對於南澳泰雅族傳統領域的研究,抑或巴博凱凱社後裔族人對於原部落的精神連結,我們還是能盡點棉薄之力,留下可資再生產的研究成果。

 

快下雨了,揮別巴博凱凱,我們加緊腳步,habun s’lus的營地等著我們,同時心中也想著下一次的旅程 hagawan古社。

 

后記:完成調查後,我們再以兩天的時間,由 habuns’lus再回溯莫很溪至布蕭丸溪,由日治時期警備道返回金洋村。

紅色圓形處:明顯之方坑
紅色圓形處:明顯之方坑

備註

註1 筆者尚剩莫瑤與塔壁罕兩社尚未親身踏查。

註2 千千岩助太郎:《台灣高砂族住家の研究》第4報,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