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53期-三星客家族群的建築聚落

文/圖:廖倫光

傳統民居與庄落空間

在古稱叭哩沙的今日三星鄉,世代相傳的「石城」、「虎尾寮」、「竹圍」及村戶散處等,顯示早期入墾之際,為滿足防禦以及農作需求所形塑的三星客家古厝構築與庄落形態,成為反映史地氛圍與適地性的客家民居典範。我們以下即以破布烏黃宅與宋厝底宋屋聚落群為例說明:

破布烏黃宅石城

破布烏的黃宅石城
破布烏的黃宅石城

 

在古稱叭哩沙的今日三星鄉,世代相傳的「石城」、「虎尾寮」、「竹圍」及村戶散處等,顯示早期入墾之際,為滿足防禦以及農作需求所形塑的三星客家古厝構築與庄落形態,成為反映史地氛圍與適地性的客家民居典範。我們以下即以破布烏黃宅與宋厝底宋屋聚落群為例說明:

 

舂牆石城

黃宅配備有環抱居屋的四方形格局之「舂牆」石城,為其最具保存價值與文化意義的建築構件。並在石牆身上,設置對外開槍掃射的銃孔與城垛,以及「護城」溝渠與莿竹遺跡。

黃宅的舂牆石城與護城河
黃宅的舂牆石城與護城河
建築裝飾

在正身牆體,曾經裝修了華麗的泥塑剪粘作品,以及其他尚屬樸實的建築裝飾。院牆與各處牆堵的鵝卵石排列,混合使用了舂牆夾石、平砌、六包一砌、人字宅砌以及亂石砌等多種而豐富的牆體表情。

 

青黑薄瓦

黃宅舊有屋瓦使用的是在宜蘭極為罕見的,燒成溫度極佳的青黑色一分板瓦。

黃宅使用宜蘭極為罕見的青黑色一分板瓦
黃宅使用宜蘭極為罕見的青黑色一分板瓦
舂牆虎尾寮

屋後尚存雖是全台普遍有之,但是卻以本地客家特色構築的舂牆及泥磚為牆,並保有覆舟屋板,而被本地客家俗稱為「虎尾寮」的附屬小屋。

位於黃宅後方尚存的虎尾寮
位於黃宅後方尚存的虎尾寮

宋厝底的宋屋建築群

三星客家的早期拓殖,為就近經營逐漸在「河壩」(客語:河川)沖刷與鵝卵石遍佈的平野上所闢建的田埔,促使農戶將自家「屋場」(客語:家宅)散處構築於田地的各地,而導致散村形態的聚落地景。

客家竹圍

客家竹圍可舉宋屋建築群,以及邱坤木宅前的簡厝竹圍為例。這些宛若浮現在稻作田埔中央的竹圍,其竹種繁多與綠意盎然的景像,確實是將客家先民拓殖歷程的記憶與傳統綠籬的經營技術,流傳至當代的極佳範例。

 

就以宋隆合宅的竹圍品種而言,除了目前已不見莿竹遺留之外,細數其竹種名稱,據報導則有別稱「土竹仔」的坭竹;八芝蘭竹或長枝竹;又稱「幼竹」的觀音竹以及烏葉竹等數種。

 

其中的坭竹、烏葉竹、觀音竹,報導人不僅皆以客語表述,而且皆為桃竹苗客家地區的民居環境中,最常樂於栽培的竹類植被。殊為珍貴。

宋隆合宅前保存多樣性的竹種
宋隆合宅前保存多樣性的竹種

虎尾寮舂牆小屋

三星鄉客家族群居住主屋所附屬的小屋,常有保留「虎尾寮」構築的案例,尤其是破布烏黃宅石城,以及廖厝底之廖大茂宅所屬虎尾寮小屋,以其品味出眾的特殊格局與細部作法,使得這類宜蘭近山平野上的小屋,在全台客家建築中獨樹一格。三星鄉內的大洲一帶,目前尚有尚武村虎尾寮的地名遺存。

 

天送埤詔安客廖大茂報導所稱的虎尾寮之「虎尾」詞語,最早是用來指稱荷蘭據台之際的雲林平埔族的「費佛朗」(Favorling)。其後,根據康熙年間刊行的《臺海使槎錄》之記載:「城西至海口,極目平衍,名虎尾,今淡水營所駐也」。得知「滬尾」地名應用於北台灣的淡水一地,其實是「虎尾」二字的諧音雅化。由此可見,在漢民拓殖台灣之前,就已經有此語義不詳的詞彙,通用於南北各地乃至日後通行於三星客屬的庄社內。

 

相對於桃園客家傳統民居中的小屋作法,三星客家人考量主屋房舍的整體格局與量體,選擇了重心穩固與非常能夠抗拒外力攻擊的慎重構法。桃園客家的小屋形態,舉凡常見的如外掛一般屋頂面延長之「拖舍」;共同壁而不同屋頂面的「腋舍」;斜屋頂的「腋角」房舍;或是在《農政全書》中古稱「廈」的單坡水獨立寮房等附屬小屋,隨屋主需求而直接搭建或增建在主屋外圍,具備多樣化,但是相對脆弱不耐久用的運用情況。

 

相形之下,三星客家的小屋構築顯得特別的大費周章。根據破布烏、廖厝底、宋厝底等,尚保有傳統客屬民居的居民點現場調查,幾乎各戶主屋皆配置有這類的小屋構築,雖然只是不甚起眼的農具倉儲或豬圈雞寮等房舍,其實是頗具研究與保存價值的建築物件,其類型又可分為「長邊牆體開門」,以及「山牆開門」的虎尾寮兩類。

 

觀察破布屋黃宅石城宅後所築的「虎尾寮」小屋,所見的山牆開門、覆舟屋板、鵝卵石舂牆及泥磚疊牆的風土工法,顯示詔安客在拓墾之初,充分吸收與融會在地經驗的智慧。

 

山牆的開門位置

全台皆有的虎尾寮建築,泛指大門位在山牆面的民居樣式。山牆開門格局的門戶,一般孔道寬度大都與我們所見的三星客家的案例相似,約在一公尺之譜。小型尺度的虎尾寮開口會選在中央位置,然而較大尺度或是晚近尚存的這類構築,大都避開中脊或是考量室內空間的配置,而將門戶設在不靠近外牆但略偏一側的位置。

破布屋黃宅虎尾寮開門於山牆面下方
破布屋黃宅虎尾寮開門於山牆面下方

 

覆舟屋板的屋頂內面

所謂的「覆舟屋」說法,是因為在古籍中談及清初台灣這類原屬原住民的建築形式時,常有語焉不詳的「覆舟」之說。黃叔璥的《台海使槎錄》稱:「澹水地潮濕,番人作室,結草構成,為梯以入,亦以木板為屋如覆舟」;或是「大肚諸社屋,以木為梁,編竹為牆,狀如覆舟」。這樣的構築形式在三星客屬的虎尾寮小屋上也得到驗證,若以破布烏黃宅石城為例,基本上是將長條形的平整木板視同望瓦,平鋪於屋頂內面,形成如船底般的木板並排效果,藉木板建材遮攔自屋頂掉落之草料碎屑,並強化屋頂防雨隔熱的功能用途。

 

鵝卵石舂牆的下堵

虎尾寮建築形式可能來自原住民經驗,陳夢林的《諸羅縣志》曾載18世紀初期的台灣平埔族家屋建築形式:「中柱以喬木,樑椽、四壁悉材篔簹。」但三星客家的虎尾寮小屋,並未沿襲清初方志就已發現的平埔建築習慣,以室內中央的喬木,撐起整棟屋宇的構法,而是改採下堵「舂牆」、上堵泥磚的厚牆承重營造方式。

 

南部六堆客家還是稱之為「舂牆」的下半堵鵝卵石牆體,其實是非常厲害且難得一見的夯實技術。重點是在卵石之間,在一層層平鋪好的鵝卵石牆垣上,堆積並夯實厚可達10公分間隙的黏接土料,穩固牆體構成從基座至地面上,高約計三尺(90cm);牆厚可達磚塊四皮常超出90cm的下半堵壁體。

 

這樣頗為費力的施作技術,在黃宅石城的院牆上雖有類同的作法,但是在主屋方面卻無此做法。鵝卵石舂牆可使得牆體結構非常穩固,相對的在民居主屋上,則採取六包一或是平砌的鵝卵石乾砌,也就是卵石之間除了有限的碎石夾雜之外,就是空空的並無土料及灰泥,然後僅在牆面裝修上以灰料或「紅毛泥」勾縫美化。

破布屋黃宅虎尾寮牆面上堵泥磚與鵝卵石下堵牆體
破布屋黃宅虎尾寮牆面上堵泥磚與鵝卵石下堵牆體

 

泥磚退縮的上堵

泥磚就是福佬話所稱的「土墼」。對於北部客家來說,泥磚是項非常適合搭配半堵石牆的上堵建材。然而,將泥磚往內收縮幾達20cm,且將桁條直接平排露頭在山牆面上的建築表情,應該是一項具有宜蘭風土適應下的有趣景致。

破布屋黃宅虎尾寮牆退縮的上堵泥磚
破布屋黃宅虎尾寮牆退縮的上堵泥磚

產業環境與人文景觀

與早初水利經營有關的「天送埤」、「九芎湖」與「長埤湖」,以及灌溉圳渠之類的「邱吳成圳」、「長慶源圳」、「萬長春圳閘門」及「分洪堰」等水利設施,是長期生活在三星的客家農戶,世代以來所賴以為生的活水泉源。

 

與農業地景有關的稻作與晚近的蔥蒜產業,所應運而生的圳溝及客語所稱的「水門」、「水板仔頭」等灌溉設施;層層隨地勢展開的框護田埔之「石駁」田埂;沿水路散布的蔥農設施「洗蔥仔窟」風情,這些皆為現今的三星客家景致中,隨處可見且最具鄉土風味與渾然天成的文化景觀。

 

三星地區的開發與對外交通的關係,可追溯至姚瑩《東槎紀略》所述,在清代蘭陽溪之南的「東勢」地區與竹塹之間的「備道」修築政策規劃:「噶瑪蘭應修備道二條,泉、粵二籍民人分墾地界各得其一…...一由竹塹之九芎林進山,經鹽菜甕翻玉山內鹿埔,可出東勢之小叭哩沙喃口,係粵人分得地界」。雖然此議並未付諸實行,但這樣與竹塹地區聯繫在一起的族群流動的可能交通路線,亦給予其間為重山疊嶂隔絕的竹塹地區與叭哩沙地區,兩地的歷史場所與人文景觀之聯繫或是變遷發展上,產生可探討與深究的想像。

 

目前流傳原本居住在「二萬五」地方,部份黃姓客籍人家中的手抄族譜顯示:早在乾隆年間,就已來到宜蘭發展的黃姓先祖14世大房黃福騰,雖其本人歸塟在竹塹芝葩里青埔仔(今屬桃園中壢),但其繼妣李氏,以及因往竹塹而早在乾隆年間被水溺斃的長子黃重向,卻都葬在宜蘭的記載。

 

若這冊手抄族譜屬實無誤,可以想見竹塹地區與叭哩沙地區的往來應屬交通頻繁,可能遠在乾隆時期就有相當程度的聯繫與拓墾企圖。或可視為日後日治時期桃竹苗客家人大舉移居本地的先聲。

 

其後,時至日治期間的入山鐵路與公路開發,對於三星客屬的經濟活動與社會文化,也產生漸趨熱絡與生活富裕的進步發展。諸如太平山森林鐵路的天送埤、三星、大洲等車站的設置,不僅改變了三星鄉內聚落的產業景觀及其聯外關係;同時也促使散居逐漸匯為叢聚的集村。

 

至於,舊名為「尾水道」或「電火溪」而現稱安農溪的輸水工事,以及清水發電廠及送埤發電廠等日治期間的地方建設,亦在三星地區的開發進程中,皆扮演過開啟進步的作用。

安農溪為三星境內最重要的灌溉水圳
安農溪為三星境內最重要的灌溉水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