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60期-李榮春生平與文學

文/圖: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提供

李榮春文學館
李榮春文學館

認識李榮春

李榮春,筆名覺黎、雨亭,世代卜居宜蘭縣頭城。生於民國3(1914),卒於民國83(1994),年80。日治時代畢業於頭城公學校,自修學習漢文、英文、日文。是第二次世界後,台灣第一代用白話文創作的本土文學家。早期加入鍾肇政主編《文友通訊》從事文學創作,曾短暫任職《公論報》,泰半歲月隱居頭城故鄉,致力文學寫作,後世譽為:「文學的隱士」、「台灣文學的殉道者,蘭陽文壇的獨孤俠」。作品風格,敦厚深情,寫實自然,著有《祖國與同胞》、《海角歸人》、《洋樓芳夢》、《鄉愁》、《和平街》、《懷母》、《八十大壽》等書。

書頁篇章-認識李榮春
書頁篇章-認識李榮春

生命之舞

李榮春一生以文學為志業,寫作歲月橫跨半個世紀之久,留有近三百萬字的手稿。字裡行間閃爍浮現著,永不停歇的熱情與文藝創作的執著,吸引我們深深投入他的文字世界。儘管生活窮蹇困頓,歷經難堪之境,也未曾改變他對文學的熱愛。李榮春用生命與文學共舞,尋找自我定位,感悟生命美學,循著他的文學軌跡,我們可以看到一部文學奮鬥史,為台灣文學史上留下驚豔殊異的風采。

書頁篇章-生命之舞
書頁篇章-生命之舞

時代樂章

李榮春的文學作品,有如波濤洶湧,經歷台灣文學的洪流,其意念、思維、感想,逐一反照大環境的動盪與氛圍。在時代交替的夾縫中,從日文到中文,艱辛跨越語言障礙與族群情結,於1953年以其在大陸流浪多年的經歷,寫成一部鉅作《祖國與同胞》。之後陸續有許多作品問世。其細膩觀察和真誠寫實的文學創作,勾勒出滄桑歲月與庶民社會縮影,迢迢的文學之路,曖曖含光,為大時代烙印下永恆的見證。

書頁篇章-時代樂章
書頁篇章-時代樂章

土地謳歌

李榮春馳騁台灣文壇半個世紀,為台灣新文學注入一股寫實主義的新風貌,其作品樸實無華,涉筆成趣,呈現出濃郁鄉土寫作蹊徑。他以宜蘭的風俗習性與頭城的民情掌故,為其創作的泉源,作品中迴盪著鄉土幽思,及對大地的孺慕情懷。其嫻熟忠實的手法,對烏石港的物換星移,十三行的古樸建築,頭城老街的繁華落盡,均能絲絲入扣地描述出來。從作品中,我們可以窺出濃厚的歷史意識,及鄉土真、善、美的詮釋。

書頁篇章-土地謳歌
書頁篇章-土地謳歌

家族史詩

李榮春的小說深寓自傳性質,文學創作幾乎是其畢生經歷的轉化,若以不同階段的作品,觀照其80年的生命,這是一部完整、寫實作家的生命自傳。其作品詳實紀錄,以一個作家為原點的人、事、物等面向,背景從中國大陸到頭城小鎮,以時代動盪氛圍為經,友情、親情、鄉情為緯,交織互影出另類的文學風貌。李榮春先生創下以個人史、家族史為軸心的台灣文學特例,譜成一曲充滿生命力的古典樂章,留下璀璨光芒的傳記饗宴。

書頁篇章-家族史詩
書頁篇章-家族史詩

李榮春大事年表

李榮春遺物
李榮春遺物
  • 1914-出生於頭城,排行老四,父名李雲,業木匠,世居頭城和平街,母名黃針,世居四結瑪璘社。
  • 1920-7歲。有一天,聽見一個小朋友結結巴巴地學著人家的口吃,覺得很有趣似地,一邊唱著歌玩,也跟這小朋友學著玩起來,不及幾天便覺得自己的口舌有些不自在。
  •  1921-8歲。父親去世。
  • 1922-9歲。就讀頭城公學校。
  • 1928-15歲。公學校畢業。
  • 1929-16歲。入私塾學漢文,繼之自修英、日、中文。
  • 1933-20歲。受白話文創作風潮的影響始致力文藝創作。
  • 1936-23歲。56歲的母親中風,半身不遂。
  • 1938-25歲。盧溝橋事變發生的第2年,隨1,000多個台灣青年,以台灣農業義勇團(鍬之勇士)名義受台灣總督徵召,在中國江灣與大場交界,為開闢軍農場,墾種蔬菜,供應日本皇軍,以一年為限。9月,派往南京拓墾分農場,離開台灣前與童養媳形式上結婚。
李榮春英文習作用日曆紙
李榮春英文習作用日曆紙
右握牛角者為加入台灣義勇團的李榮春,攝於南京。
右握牛角者為加入台灣義勇團的李榮春,攝於南京。

 

  • 193926歲。春,遷徙紫金山農業實驗部。秋,除役。回到台灣,只住幾天,便覺坐臥不安,搭蓬萊丸到東京。住過梅田吃音矯正院,矯正輕度口吃。
  • 194027歲。於東京住到5月,轉往上海住半年。
  • 194128歲。原計劃委身祖國,覺悟到要為不幸的祖國奮鬥,壯烈地投入抗戰的行列。但人海茫茫,找不到一條可實踐的道路,心中感到離迷悽楚。無奈轉往南京,找好友林朝枝,並隨他轉往安徽壽縣和王萬春會合。
  • 194229歲。春,到蚌埠。偶然至上海,遇一女子張芝香(《祖國與同胞》中之陳路明),隨其返回離紹興不遠的王壇鄉下同居2年餘。《祖國與同胞》書中,以極大篇幅描述此中生活背景,並反映出抗戰中,鄉村老百姓所受苦難與蹂躪。
  • 194633歲。5月自中國返台僅攜帶兩箱寫作資料及書籍,此外別無長物。立下宏願,忠實記錄親身經歷、見聞的故事。初始在山上開墾,逃避童養媳身份的妻子和領養的女兒。
  • 194734歲。於《新生報》發表懷古散文〈遙望烏石港〉,筆名「雨亭」。(1946年夏至1947年中元是《海角歸人》書中描寫的時間。)
  • 194835歲。秋,執筆《祖國與同胞》。
  • 194936歲。完成《海角歸人》。
  • 195138歲。離開頭城,到臺北姐姐家住。(此時是著作《洋樓芳夢》的描寫時間。)
  • 195239歲。秋,完成《祖國與同胞》初稿600,000字。曾在張道藩家中修改寫作。
  • 195340歲。夏,《祖國與同胞》獲得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的稿費獎勵16,000元,5000元給王萬春。(後於頭城和平街以2(1954~1955)時間修改,並先將其中三分之一,220,000字付印)此段時間認識生命中的摯友陳有仁。
  • 195542歲。1220日於臺北寫《祖國與同胞》作者後記。
  • 1956-43歲。1月,《祖國與同胞》第一冊(前三分之一)出版,發行1,000冊。
  • 1957-44歲。執筆《洋樓芳夢》(180,000字稿)。4月30日,首度寫信給鍾肇政,鍾閱信後非常感動,下決心辦理《文友通訊》,李榮春亦加入。《文友通訊》文友於8月31日首度聚會。
  • 1958-45歲。鍾肇政以李榮春為主角寫了一部40,000字中篇小說《大巖鎮》。應陳有仁邀請同往臺北見姚朋(即彭歌)並訪鍾肇政、施翠峰、陳火泉。在陳有仁與林萬居奔走下,於4月2日拜會《公論報》社長李萬居,應要求試譯《英文時報》(是日,李萬居接到鍾肇政的李榮春推薦信。)4月上旬開始於該報資料室服務。往後3個月期間,撰寫4個短篇,其中〈友愛〉一文寫到與陳有仁至鍾肇政家作客的經過。
  • 1959-46歲。《海角歸人》於《公論報》連載:〈龍山寺〉、〈中興橋〉、〈開光點眼〉三短篇亦於《公論報》刊載。4月16日《公論報》罷工,停刊半月。此間又有140,000字稿。
  • 1960-47歲。文心於臺北舉辦婚宴(3月19日),陳火泉、林鍾隆、鄭清文、鄭清茂、鄭煥、李榮春、鍾肇政、林海音與何凡夫婦等均參加。1961-48歲。《公論報》被迫改組,後辭去職務,在廢鐵壓擠場做搬運工人約3個月,後返鄉。
  • 1962-49歲。文友2月4日聚餐於陳火泉家,此次有員警在外偵查,文心發覺未入,施翠峰直走進去(據陳有仁口述,員警進來聲稱查戶口,此時施翠峰已經不見了)。而屋內還有鍾肇政、廖清秀、李榮春、陳有仁。
  • 1964-51歲於深澳火力發電廠工作期間,遭警總約談,2天後釋回。避居頭城募善堂。
  • 1967-54歲。母親於中風28年後逝世。開始構思以母親80大壽為背景的長篇小說《八十大壽》。
《八十大壽》手抄稿
《八十大壽》手抄稿

 

  • 197562歲。於《蘭陽會刊》發表〈頭城仙公廟公呂炎嶽〉、〈教子〉、〈婆媳之間〉等短篇小說。
  • 197764歲。完成中篇小說〈懷母〉(60,000),並於《蘭陽會刊》連載。
  • 197966歲。於《蘭陽會刊》發表〈生離死別〉、〈看搶孤〉、〈歸寧〉等短篇小說。
  • 198067歲。於《蘭陽會刊》發表〈中秋夜〉、〈中秋節〉、〈和平街〉、〈生番、土匪、日本人〉等短篇小說。
  • 198168歲。於《蘭陽會刊》發表〈分家〉、〈祖厝〉、〈日本人到底幹過哪一樁好事〉等短篇小說。
  • 198269歲。於《蘭陽會刊》發表〈祝福佩芸小寶寶〉、〈決戰〉、〈上天貼了告示了〉等短文。
  • 198370歲。完成長篇小說《八十大壽》(450,000)
  • 198572歲。鍾肇政與呂昱拜訪李榮春於宜蘭頭城。
  • 198673歲。726日,《文友通訊》文友們重新聚於臺北,參加者有許木山、鄭清文、李榮春、陳火泉、廖清秀、鍾肇政、陳嘉欣、文心等人。
  • 199481歲。元月31日中風謝世。
  • 1995-李鏡明自印《懷母》。
  • 1996-《文學台灣》20~23期連載〈魏神父〉。
  • 19971130日,晨星出版社出版《懷母》。
  • 1998730日,晨星出版社出版《烏石帆影》。
  • 1999930日,晨星出版社出版《海角歸人》。
  • 20021230日,晨星出版社出版《李榮春全集》。
聯合報 (2008年8月26日)
聯合報 (2008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