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98期-恆春中元節搶孤與「豎」(Suh)孤棚映象紀實

文:張順興(屏東縣屏南社區大學副校長)

編按

為促進兩岸民俗節慶文化交流,擴展視野,增進學術論述與活化文化資產之理論與應用。由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宜蘭縣頭城鎮中元祭典協會共同策劃,於2012年9月2日假蘭陽博物館辦理「第一屆兩岸搶孤民俗節慶文化資產學術研討會」。

 

會中由文史工作者溫世和發表〈大路關傳奇-渡孤-四孤搶粄〉,屏東搶孤紀錄映像作者張順興發表〈恆春中元節搶孤與「豎」(Suh)孤棚映象紀實〉,佛光大學文化資產所研究生樊德惠發表〈搶孤民俗文化資產形式之比較–以頭城鎮、隆教鄉為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博士班姚伯勳發表〈孤棚構築技術調查–以漳州龍海隆教大社為主〉,蘭陽技術學院助理教授張文義發表〈入蘭、拓墾、老大公、祭典─從田野的立場看頭城搶孤〉,蘭陽技術學院講師游憲廷發表〈從頭城搶孤文化資產看文化創意產業與觀光〉等論文,並就搶孤民俗文化遺產保存之現況進行座談。

 

本刊取得主辦單位的同意,逐期刊載這些論文,讓大家分享搶孤最新的研究動態,這期為您刊載屏東縣屏南社區大學副校長張順興先生的〈恆春中元節搶孤與「豎」(Suh)孤棚映象紀實〉。

壹、前言

台灣是一個多元民族所組成的社會,有來自不同的宗教信仰和風土習俗;但相同的是這些風俗文化都具有良好的社會教育意義。而人類的風俗文化,是一代一代的傳承下來的, 所以珍惜風俗文化,不僅要承接先人的宗教信仰,更有責任將珍貴的文化遺產傳承下去,進而發揚光大。

 

恆春搶孤與「豎」(Suh)孤棚活動已是整個恆春半島地區極具區域性文化特色在地化的宗教信仰活動,近年來更在恆春鎮公所及各恆春在地文化組織及社區團隊的努力下,將原本屬於在地性的傳統文化活動擴及為國際性的參與,民國九十六年以後,除了吸引宜蘭頭城的隊伍也一同前來參與外,更有國外友人組隊參加,對於整體恆春半島而言,這樣的盛大活動,除了能吸引更多的遊客進入恆春半島、促進半島整體經濟活絡外,更將恆春特殊在地文化以透過活動的方式讓更多的外來者共同體驗及認識,另外,藉由在地人參與在地文化活動,更可凝聚在地意識,營造在地特色,維護在地特有文化,惟未來如何打造傳統文化祭典的永續發展模式,一直是文化傳統上的首要課題。

 

社團法人屏東瓊麻園城鄉文教發展協會,在一群熱愛文化傳承的地方社會人士努力催生下,於民國八十八年十二月十二日終於創立了,而其成立的宗旨為「基於愛鄉愛土的精神奉獻心力,結合政府和民間力量,推展城鄉文教活動,落實文化生根,開發人力資源,提升自我品質,充實居民精神生活,以為永續發展的典範」,有幸擔任本會總幹事已進入第十三個年頭,在所有工作團隊的努力經營之下,不僅為深化地方文化扎根的能量,更展現恆春質變重現的績效,值得給予喝采和掌聲,尤其在九十八年十二月為恆春無形文化資產寫下見證的紀錄,出版了「風起.恆春搶孤紀錄映象」,藉以探討恆春搶孤和「豎」(Suh)孤棚活動之文化傳承的史實及發展狀況。恆春中元搶孤與「豎」(Suh)孤棚活動都會在農曆的七月十五日舉行,這項百年歷史的民俗祭拜活動,原本是當地民眾以豐盛的普渡祭品濟貧的善舉,如今隨著經濟發展,社會結構的改變以及推動觀光旅遊的需求,時至今日恆春中元搶孤已成為萬人爭睹的年度國際盛事。

貳、搶孤活動相關文獻記載

一、「澎湖廳志」中有一段記載:「澎人最喜祀鬼祀孤,澳中必推一、二人為頭家,斂錢做會。延道士五人,作道場功果,或三晝夜,或一晝夜;每道場至夜,必放燄口祭幽。又有破地獄、押鬼門之名,總謂之普渡;會中人各書生年月日時於道士疏內焉。其陳設餅粿時果諸品,約有數十色,堆在盤中,壘起高三、四尺;誇奇競富。又有豬羊牲禮各色。先將方棹搭起高台丈餘,置祭品於上。祭畢,任人攘攫搶奪,以為戲樂。其強有力者,每多獲焉。甚至相爭相毆,在台上跌下,有傷亡者,實為惡風…」。

 

二、《噶瑪蘭廳志》中之蘭城中元也有一段有關「搶孤」的記載:「蘭(蘭城)每年七月十五夜,火炬燭天,笙歌喧市,沿溪放啗;家家門首各搭高臺,排列供果,無賴之徒爭相奪食,名為搶孤。餚果層層列此筵,紙錢焚處起雲煙;滿城香燭人依戶,一路歌聲月在天;明滅燈光隨水轉,輝煌火炬繞街旋;鬼餘爭食齋環問,跳躍高臺欲奪先。」

 

三、《淡水廳志》裡的「風俗考」之「風俗」篇章中寫道:「俗傳七月初一日為開地獄,三十日為閉地獄,延僧登壇施食,以祭無祀之魂。寺廟亦各建醮兩三日不等,惟先一夜燃放水燈,各給小燈,編姓為隊,絃歌喧填,燭光如晝,陳設相耀,演劇殆無虛夕。例集一所,牲醴饌具,積如山陵,植竹高懸,其名曰淺主事,持械守護謂之壓孤,鑼聲鳴則群起而奪,謂之搶孤。文武官弁必赴所彈壓,復有鳩貲以祭,別稱童子普祭。畢,再演劇,曰壓醮尾。」

 

四、《彰化縣志》裡的藝文志中有段描寫搶孤的詩也寫道:「高閣憑空跨市墟,牡粢羅列紙旗紓。健兒學得飛騰法,鬥捷爭先號搶孤。」可見當時搶孤的民俗活動,也有械鬥、口角的發生。

 

五、根據黃文博在《台灣信仰傳奇》之中提到:「搶孤」是一種附普渡結束前的「嚇鬼行動」,希冀在盛情款待孤魂野鬼,讓他們飽食佳餚之後,在藉著整個聚落的龐大聲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來個「逐客令」,以嚇走這些到處作怪作祟的「好兄弟」,而達驅鬼、拔欀的目的。

 

六、學者黃有志根據《台灣民俗源流》中元節禮俗由來指出:在久經戰爭和迭逢災難地區,無祀孤魂野鬼總是特別多;台灣的開發,由早期先民胼手胝足,冒犯瘴癘和番害,加上颱風、洪水天災,客死異鄉的人很多,這些均為民間義不容辭,需要特別追悼超渡的,這也是中元節在台灣特別隆盛的原因。中元節雖指七月十五日,實際上從七月初一已經開始,謂之「開鬼門」;到七月三十日才算結束,謂之「關鬼門」。舉行普渡的場所,在寺廟或街坊要豎「燈篙」以略帶枝葉的竹竿,上懸燈籠,是邀請「好兄弟」的記號。普渡壇外面,則設「孤棚」,它是用木板搭成約有一、二十坪的木台,上面堆滿募集來自各家的祭品;有的用籮盛著的米飯、無數的飲品也在其中。有數不清的五牲、三牲,上面都有小竹籤,寫著某某家提供的。另有許多雞盞、鴨盞、粽盞、粿盞,盞是用竹編成的器具,裡面都盛的滿滿的。

参、恆春搶孤與「豎」(Suh)孤棚的歷史沿革

關於早期恆春搶孤由來有以下兩種說法,一說為「恆春搶孤」源自於清朝福建地區習俗,當時由於日本侵略台灣的行動引起滿清政府的重視,於是派遣欽差大臣沈葆禎在大陸福建找了許多壯丁前往台灣駐守開墾,而這同時也造成許多的單身壯丁客死異鄉,具傳恆春鎮內的『墾丁里』名稱便是如此而來,之後隨著經濟逐漸發達後,一些恆春鎮內有錢的善心人士,為協助這些在開墾過程死亡的 單身壯丁「埋冤」,也為避免這些無人祭祀的孤魂野鬼作亂,因此總會在中元期間加以普渡,祭祀之後,便將祭品提供出來救濟鄰近的窮苦人家,並為了避免爭相領取所引發的糾紛與爭吵,乾脆將所有祭品集中,訂下爭搶規矩與方式,而這樣的方式則成了早期恆春搶孤的起源。

 

另一說亦與沈葆禎來台開墾有關,據傳欽差大臣沈葆楨在台期間,勘查「琅嶠」(恆春舊地名)形勢後,上奏清朝把「琅嶠」改設為「恆春縣」,並在恆春四周築城以防守外敵,現存的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就是在當時所建的,其啟建於清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竣工於光緒五年(西元1880年),日後便區分出了城內與城外的居民。由於恆春建城後城內人口逐漸聚居,且大多是官員、商人、地主…等,物質方面多較豐裕優厚;而居住於城外的居民則是以漁民、佃農為主,因此物質條件相較於「縣城人(城內居民)」則顯得貧乏許多,加上恆春氣候、土壤等條件特殊,早期謀生不易,三餐不繼的情形在城外鄉里極為普遍;因而生活狀況較豐裕的「縣城人」,就利用每年中元普渡的機會犒賞城外經年辛勞的農家好漢。每每普渡結束後,即將祭拜後的祭品如雞、鴨、魚、肉、各式發糕、果品、瓜果等,贈與給城外生活較貧窮的居民。久而久之,每年鎮上中元普渡後,就會出現爭相到鎮內各商家(如早期恆春鎮內較有名的春成商店)領取祭品的人潮,並逐漸形成風氣。這項活動沿行數年之後,因漸漸引來大量人潮前來領取祭品、而頻頻發生糾紛;最後並造成爭搶祭品時造成互毆事件。後來為了改善此情形,在大家研擬商討後,決定將祭品集中於恆春福德宮廟前廣場前,並在農曆七月十五日當天,由福德宮廟方來舉行盛大的「公普」活動(現今公祭),祭拜後再供民眾搶奪,因而形成早期的恆春搶孤。

 

恆春鎮早期的搶孤過程中,因為時常會發生口角、推擠甚至鬥毆之情況,後來祭品擺放方式雖然也由地上改置於桌上,仍無法避免此情況發生!在善心人士集思廣益後,改以立四根代表恆春古城東、西、南、北四座城門、高三丈六(約十公尺)的原木,並於其上則塗滿易滑的牛油,搭建成堆放祭品之孤棚,欲搶孤者則由當地人士組成四隊,但以城外鄰里隊伍優先,超過四隊再抽籤(或擲茭)決定,讓城外生活困苦的壯丁,組成團隊並改以鬥智、合作的方式進行,大家同心協力展現團結互助的精神來參與此盛會,完全避免過去相爭互毆的缺點,這種「搶孤方式」的改變,也造成現在人們常常把「搶孤」和「豎」(Suh)孤棚誤認為兩件事而混淆的情況!

 

由上述傳說記錄中可初略得知,其實原本「搶孤」所指的乃是在中元祭典完畢後,眾人搶奪祭祀孤魂野鬼祭品之景況,而後來則是在整個活動的演變過程中,由在地面眾人彼此間的搶奪情況改變為藉由組隊攀爬孤柱的競爭方式搶奪放在孤棚頂上的祭品,而形成目前以「豎」(Suh)孤棚型式為主的「恆春搶孤」活動。農曆七月十五日當日也成了恆春鎮在整體中元祭典活動中,最為特別、也最為熱鬧的一天!

 

而到了日據時代,「搶孤」活動曾一度因治安及衛生問題遭嚴厲禁止,光復後,恆春地區的民眾自民國六十二年起再度舉辦「搶孤」,但一開始並非每年舉辦,通常為以辦三年,停三年的方式舉行,逢鼠、牛、虎以及馬、羊、猴此六種生肖年辦理,其餘生肖年即停辦!直到民國八十四年在恆春鎮第三屆民意代表姚光隆先生為發揚恆春特有的民俗文化,提議每年應舉辦搶孤活動,於是讓原本舉辦三年、停三年的「豎」(Suh)孤棚活動,這樣的轉變逐漸打響恆春中元節祭典「搶孤」活動名氣,也因此漸漸的成為恆春鎮每年的年度重要活動盛事之一!而搶孤辦理的孤柱按照傳統而言,原只設立代表東、西、南、北的四支孤柱,然而到了民國九十六年,恆春鎮長葉明順為推廣恆春搶孤名氣及藉此推動半島文化觀光,於是將傳統的四支孤柱擴展到三十六支孤柱!然而當初擴展至三十六支孤柱時,當地耆老們也曾有過反對聲浪,在經過各方多次的溝通之下,最後決定在三十六支孤柱中,只有外圍的三十二柱是真正用於比賽,中間保留了四柱淨空;一方面讓「好兄弟」攀爬,一方面象徵代表四城門的傳統四支孤柱。參賽隊伍方面,雖然第一年擴展到三十六柱時,報名的隊伍是由鎮公所發出了許多對各級學校、公家機關、私人機構的公文才湊齊所有隊伍,但到了隔年就用不著鎮公所所採邀約的方式就已有超過三十二隊的隊伍來報名,這也增添整體活動的趣味性及競爭性!

 

在辦理搶孤活動之前,須先由當年的頭家爐主擲交由恆春鎮哪個里負責舉辦此盛事,通常是山腳里、城西里、城北里、城南里等四里為主輪流舉辦或共同舉辦。而恆春鎮內居民通常會在農曆七月十五日當天的黃昏,先在家中祭拜祖先然後再到土地公廟裡,參與由道士或神乩作法進行的普渡儀式,待整個儀式完後再進行以「豎」(Suh)孤棚形式為主的「搶孤」活動;早期恆春鎮「搶孤」與「豎」 (Suh)孤棚活動都是在土地公廟前廣場(現今的恆春鎮福德宮、岸巡部隊門口前)舉行,八十五至八十八年間遷移至恆春鎮商展夜市,九十年於恆春農會今日的停車場,九十一年再遷移到舊屠仔場(今日的山腳里老人會館後方),九十二年開始因交通因素及場地考量,遷移至東門城外辦理,一直延續至今!

 

在比賽規則方面,早期辦理「搶孤」活動時,參與活動的參賽者據傳可獨自一人且不使用任何輔助器材的情況下爬到孤棚頂,而沒有所謂的「中場休息時間」,因此對於參賽選手們都是個極大的考驗論技術面來說也是令人驚嘆的,就不能使用任何的輔助器材而言,相對的在整體競賽上就需耗費更多時間,而當時也因沒有時間的限制,所以往往爬上孤棚的時間都已超過午夜時刻;演變到後來、因經濟體系與環境的變遷之下,主辦單位考量參與民眾及參賽者的時間性,在搶孤活動進行後,裁判長會因每隊選手的表現情況考量而設置「中場休息時間」,讓選手們養精蓄銳後再衝刺,在「中場休息時間」時也會考量是否半開放式的使用輔助工具,例如:毛巾擦拭牛油,而讓選手們再一定的時間內「攻頂」。

 

另外,辦理搶孤與「豎」(Suh)孤棚活動時,獎品或獎金的來源方面,最早期搶孤與「豎」(Suh)孤棚獲勝的隊伍所得的獎品只有白米,爾後則由當年的頭家(廟裡委員)及廟宇爐主在搶孤活動前駕駛牛車或推車(台語發音:黎阿卡),在恆春鎮內挨家挨戶募捐獎金或獎品,後來則是改成沿著恆春街道發籃子給店家,以「有錢出錢,無錢出力」的原則邀募獎品,通常賣米的出米,賣衣服的出衣服,賣水果的出水果…等方式由店家自由捐獻,並貼上姓名、順序排於地上,將這些募得而來的所得做為搶孤隊伍的獎金或獎品;但目前有觀光局、台電公司、屏東縣政府及恆春鎮公所對於此項傳統活動的重視以及提供資源挹注後,現今已改為發送獎金給獲勝隊伍!而過去辦理普渡的祭拜品是多以豬肉、龜粿、水果、飯、粽子…等生、熟食為主,在現今潮流的改變下,祭拜品的種類也越來越多,並漸漸由罐頭及包裝食品取代。透過祭典儀式中祭品種類的變化及不同,其實也同時突顯整個社會由物資比較貧乏的傳統農業時代,走向物資較為豐足的工商業時代之轉變,並且透過活動舉辦的形式轉化,除了原有傳統敬祀鬼神的祭典意義外,也逐漸邁向多元發展的文化慶典形式,並呈現豐富多樣的在地特色層面!

肆、恆春搶孤與「豎」(Suh)孤棚的祭典儀式

每年在辦理恆春搶孤活動時,「城隍爺」、「土地公」、「普渡旗」、以及「普渡公」是整個祭祀活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宗教及精神象徵!

 

城隍爺

早期恆春建城之後稱為恆春縣城,其最高管理者為「縣老爺」,為陽間管理人民的最高首長;而縣城內所祭祀的「城隍爺」,則是管理「陰間」人民的最高管理者。因此也有縣城『白天歸「縣老爺」管、晚上歸「城隍爺」管』的說法。因此在中元祭典的宗教信仰及所進行之宗教儀典活動上,縣城內最高的陰間首長「城隍爺」也成了整個中元祭典不可或缺的重要神祇之一。恆春鎮城隍爺廟的原址大約是在現今「消防隊恆春分隊旁尤世雄宅與老徐麵店三角空地之大蓮霧樹」、亦是在現今恆春「老徐大滷麵店」後方的大樹旁;然而其廟早於清同治十年(西元1871年)已被拆除,而「城隍爺」之後則長期寄居在目前恆春鎮西門廣場旁的「廣寧宮」廟裡,形成與三山國王爺「同居」的情況。

 

土地公

恆春鎮福德宮內的土地公可算是整個恆春中元祭典的主要神祇,在辦理整體中元祭典儀式、搶孤與「豎」(Suh)孤棚、祭拜普渡公…等的時間,都是由主辦單位向「土地公」擲茭請示後的時間而定,其角色類似活動時間流程的規劃主角。早期恆春鎮的土地公廟即是位於現今的福德宮建廟位址上,因其年久失修,廟方當時拆除並準備修建新廟時,卻因土地產權問題反而導致舊土地公廟全面被拆除,其後土地公則長期寄居於鄰近之佛祖廟內,經由廟方不斷的陳情與溝通後,自民國八十六年(西元1997年)於原址重新建廟,並於八十九年(西元2000年)落成,現今土地公也已遷回廟中安座祭祀!「土地公」本應為農業之神,其形成往往是與農業發展結合,然因農業時代,土地公信仰與土地公廟祭祀地點較其他神祇較為普遍常見,土地公也逐漸深得人心,信奉土地公的民眾遇到所有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會到土地公廟中擲茭詢問,演變到後來其職權與管轄範圍不斷擴大,而成為「雜務之神」,這也是一般神祇較少見的。

 

普渡旗

「普渡旗」則是每當進行中元普渡祭典時,最常見的物品,早期家家戶戶在自家門前祭拜好兄弟時都會用「普渡旗」插在祭品上,並寫下名字地址,讓「好兄弟」認出祭品的「方位」,同時也藉此祈求好兄弟庇祐一整年的順遂、平安,但目前已較少看見於旗上書寫姓名地址之情況,多以作為象徵性意義。而恆春鎮土地公廟的「普渡旗」,由於具有作為辦理在地大型中元祭典活動的宗教及精神意義,亦是每次辦理搶孤活動的時候都會用到的一面重要的旗幟,因此廟方所有的「普渡旗」也比其他自宅家中的「普渡旗」來得大型。民國90年由於四溝隊連續三次獲得「豎」(Suh)孤棚競賽奪冠,依地方傳統規定可將「普渡旗」供奉在村莊的廟裡,之後再經請示「土地公伯」後答應再製作一支新「普渡旗」以延續民俗活動的意義,九十六年宜蘭頭城阿信師B隊奪冠之後,普渡旗就一直供奉在廣寧宮,每年製作六面優勝旗幡頒贈前六名的隊伍,作為榮譽的象徵。因此目前恆春的普渡旗已是更換過的第二支新旗,已具有11(2001~2011)年的歷史。

 

普渡公

「普渡公」又稱「大士爺」或「羽林大神面然鬼王」,負責壓陣監督以讓普渡順利及分配好兄弟們祭品,因此只有在普渡時才請祂來坐鎮。相傳「普渡公」是因為觀世音菩薩為了於農曆七月期間,壓制各方孤魂野鬼忿怒相,因此其塑像頭頂觀世音、額上雙角、面目猙獰,長長的紅舌頭垂到胸前,呈現出極其凶惡的模樣,一般由竹架紙糊而成並與成人同高;請駕普渡公之前要先關門,在普渡公的「神眼」上用紅布綁住,請道士為普渡公「開光點眼」,並請駕到普渡現場後再將紅布去除。晚間八時,土地公廟爐主進行普渡公儀式,待祭拜普渡儀式完並將普渡公火化後即進行搶孤;早期在搶孤活動前會演布袋戲;而日治時期則有先進行摔角後再進行搶孤活動的記載。早期尚未改為由「豎」(Suh)孤棚方式進行搶孤活動時,因參加的民眾早在宣布搶孤活動開始前早已將搶孤的地點圍得水洩不通,因此搶孤開始後,參與盛會的民眾通常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將祭品搶奪一空。

 

在改為以「豎」(Suh)孤棚方式進行搶孤活動後,活動開始前須先於現場進行灑鹽、米並於各孤柱下擺放十二包白米,祈求各方的「好兄弟」保佑平安,且於孤柱之中央還需設立一隻全長二十公尺以上的青葉竹竿,在竹竿最上面要綁上一隻活的白雞、插上「普渡旗」,還要準備牲禮、一面金牌、一條紅色彩帶,並繫一塊豬肉,讓比賽獲勝的選手當勝利獎品;另外,四支孤柱中需各掛一長炮於比賽開始時點燃,由先燃完後的一支先爬、次而接續,當隊伍中爬到棚頂端且摸到孤棚緣的第一人,在孤棚上的兩名工作人員便會將小樓梯放下,讓他由孤棚與孤柱銜接處的洞口爬上,勝利者披上準備好的紅布條,帶著白雞及豬肉由孤棚頂下來,活動結束後,勝利的隊伍要用普渡過的豬頭、羊頭、金銀紙料、酒祭拜所攀登的孤棚,感謝「好兄弟」的保佑,能順利得第一。頭家爐主則要拜四角頭,感謝「好兄弟」的保佑,使比賽圓滿、順利,拜完後使可拆卸,整場活動由鳴炮開始至結束約費時兩小時左右。

 

整體「普渡公」的祭拜儀式流程

1. 農曆六月時擇日準備一付牲禮、一付水果、糖果茶葉、金香紙、燭炮等物品,請示「福德正神」某日須動土圯基以及請示符令安柱及所須「祭拜物品」、而中柱(竹柱留葉尾)則須另擇日安柱(所須物品另外請示之)。

2. 另外則需再準備水菓、糖果、茶葉、金香紙、燭炮,以請示何時何日吉時、祭拜東西南北四城與四柱以及恆春境內東、南萬應公廟,以讓七月間好兄弟仔出入方便,所須之物品祭拜請示之。

3. 農曆七月十五日上午請神尊、大士爺、各廂房安座祭拜、而後將普渡旗安座於孤棚上的正中央(需牲禮一付、白雞(活的)一隻、牲肉、牲魚一條)畢、道士念經安旗(需準備5串50尺長炮),並於七月十五中午一時左右,恭請普渡公遶境,祈求各方平安順利,行程約2小時。下午3點開始進行普渡祈福後,請示土地公「搶孤及「豎」(Suh)孤棚」開始時間。

4. 「豎」(Suh)孤棚活動完畢後進行送普渡公儀式,請道士誦經,保佑地方平安順利等吉利話語。並進行謝孤棚儀式,須豬頭、羊頭、金銀紙料、酒祭拜之,祈求往年事事平安,待一切程序完畢後則送眾神回宮安座。

伍、關於「恆春搶孤」的記憶與傳奇

恆春搶孤與「豎」(Suh)孤棚活動中,最特別的應該算是搭建孤棚的大柱及其上塗抹的牛油。根據資料蒐集的訪談過程中,由訪談者提供資訊得知,現今辦理活動之「孤柱」和塗抹於孤柱上的「油」,也因時代背景不同而有所變動,有位自電力公司工作上班退休的耆老憶起七十年前在辦理搶孤活動時所用的「孤柱」,早期是向電力公司承租且用杉木的電線桿來做當成是孤柱,但是怎會想到向電力公司租借呢?有種說法是:因電力公司會淘汰使用久的電線桿,而辦理搶孤活動的孤柱要約三丈六的高度,因而想到了向電力公司租借電線桿來當孤柱的想法,爾後因每年都要辦理搶孤活動,而孤柱向電力公司租借需要擔負租金的成本,因而才由鎮公所承接購買孤柱的辦法,才不用每年辦理搶孤活動時因孤柱而費心。另一種說法則為:因搶孤活動隨著時間的改變而漸漸成為地方上的活動盛事,因此台電公司後來由承租改而轉送給辦理搶孤的主辦單位,不收租金、捐贈給主辦單位以順利辦理搶孤活動之用途。而早期孤柱亦非塗抹牛油,而是底層先塗上一層「豬油」後再塗抹「牛油」,豬油及牛油的比例如何調配,如今也不可考。另一位耆老則說最早期所塗抹的油是「豬油」,因早期的養豬戶多且豬油取得方便,便將它塗抹在孤柱上以增添活動的困難度及趣味性;待成本較低的「牛油」發明後,因而改用「牛油」且延續至今。

 

在訪談一些參與此盛事相關人士時,談起場地方面也是有所感觸的,「搶孤」是恆春地區特有的民俗活動,所以是由恆春鎮福德宮廟宇主辦,而早期舉辦地點就是在恆春福德宮廟前廣場,也就是現今岸巡部隊的門口;爾後因為場地的問題而把辦理搶孤的場地多所遷移,因此曾經於恆春鎮商展夜市、舊屠宰場、農會今日的停車場及東門城外這幾個場地辦理過,而後因為公部門的支持及鎮公所的積極推動下,自96年開始即固定於東門城外廣場辦理。

 

早期恆春搶孤活動辦理時,幾乎都是由「四溝」及「德和」在相互較勁、爭搶冠軍。而民間傳說,參賽隊伍中最先爬上「孤棚」者,此人會有流年不利、厄運降臨的不幸,所以參加的隊員必須先把自己的面容加工塗抹上色,讓「好兄弟」看不清自己的臉,主辦單位也會頒贈四位數字的「紅包」給贏得比賽的隊伍以除霉運。據說以往在「恆春搶孤」活動得到冠軍的隊伍,之後參賽隊員中即常有人遭遇車禍或無故家中失火等狀況,導致村里中些許長輩們會反對年輕人參與「搶孤」活動,爾後參賽選手也聽從村里中長輩們的建議,於參賽前先至村里廟宇中擲茭,獲得准許後才會報名參與活動,並遵循活動當日出發前須先至村里廟宇中拜拜祈求平安,比賽開始時則以牛油塗抹於臉等傳統步驟,以避免不必要的事物發生。

 

相傳在舉辦「搶孤活動」時,孤棚上與孤柱上都有「好兄弟」來關心此活動,據聞也有人有「親眼」看到過;而「好兄弟」的「心中」也有自己的冠軍「人選」;有的隊伍就算爬到了接近孤棚將要上去時,如果不是「好兄弟」「心中」的「人選」,無論再怎樣努力也無法順利奪冠,只會一直不斷的爬上又滑落、爬上又滑落;據說這也是「好兄弟」在「暗中」「幫忙」的後果。

 

辦裡搶孤活動當天,據傳有女性不能在孤棚下的禁忌,而參賽者在搶孤活動前的一周前必須齋戒、禁房事,勿近喪事場合及女性生理期間不可參加…等。

陸、恆春搶孤與「豎」(Suh)孤棚之特色

一、「豎」(Suh)孤棚與體育具有密切的關連性

近來,恆春舉辦搶孤、「豎」(Suh)孤棚的活動,總是吸引大批民眾前往觀看,為了增加趣味性和可看度,主辦單位都會在孤柱上塗滿厚厚的黃油;比賽現場鑼鼓喧天,加油聲四起,激發選手士氣,選手們先以疊羅漢方式拿大毛巾去除柱上的黃油,如果不小心就會滑下來掉在安全防護網內,還得爬起來勇敢再試一次,就這樣一次又一次的重覆,靠著大家互相打氣加油、團結合作向上攀爬才有迎頭趕上,奪得冠軍的希望。他們的表現正是一場精彩絕倫的運動比賽,看他們不畏懼、不退縮,一試再試的毅力就像英勇戰士的氣魄;看他們團結合作,犧牲自我,以疊羅漢方式慢慢接近棚頂,展現一步一腳印的真實情操;看他們展現驚人技巧、毅力、體力、耐力,就像是英雄般的神勇氣概;看他們力氣用盡,跌落在安全防護網內,雙眼仍不放棄的仰望著棚頂的樣子,就知道他們還會從頭再試一次的決心。這樣真、善、美的表現情操,不就是挑戰人類極限的展現嗎?

 

民眾也藉著欣賞方式,瞭解平常運動保持體力的重要,體會要辛苦付出才有甜美的收穫,更了解到唯靠大家團結合作、同心協力,才有得勝的希望,進而培養民眾高度的參與心、認同感。有助消解現代社會人際關係的冷漠與疏離,培養生命共同體的共識與胸懷。

 

二、生活方式與工作習慣乃是奪冠的因素

任何一種民俗文化活動都是祖先傳承下來的生活經驗與智慧,是一種多彩多姿的歷史文化傳承。近十幾年來得勝的隊伍常是德和里和四溝里,經探討其生活方式與工作習慣有關。平常這兩里的里民大部分從事於土木工程及建築工作,每天耗盡勞力辛苦工作,早已練就一身好肌力與耐力,而比賽就是靠體力、耐力、同心協力、默契十足、相互支援、團結合作,取得最後的勝利。比起其他的隊伍大都是臨時組成的年輕人,當然實力勝過其他的隊伍。

 

本鎮大光里九十一年第一次參加就以黑馬姿態奪得冠軍,以及近三年來,南灣海牛隊也曾三度冠軍。經研究發現,原來大光南灣里民平常以討海為生,平常工作對綁結繩索技巧上駕輕就熟,所以就能夠應用在「豎」(Suh)孤棚比賽之中。這就是應用平常工作、生活技巧,與生活智慧的最佳範例。也經由這點延伸到目前的各項體育競賽,顯示近幾年來,人們的智慧、技巧及各方面的鑽研無所不用其極,而且是越來越好。以前在棚柱上所使用的的黃油較少,爬登時間較長,現在黃油用得較多,但登上孤棚的時間卻縮短,真正的原因在技巧方面的進步,現在贏得比賽的功夫不是在「豎」(攀爬),而是在綁結布條能套住孤柱的技巧。

 

三、順應現代潮流、突破創新的趨勢

恆春中元節祭典搶孤與「豎」(Suh)孤棚活動,原為宗教民俗文化活動,經過百餘年的傳承,至今仍然盛行,主要原因,即是順應時代潮流,經過自我適當的修正之後,以符合社會大眾的價值觀。例如孤棚底設置安全防護網,讓參賽者無安全上的顧慮,能全心全力投入比賽。以前會場設置在城內福德宮前廣場,為配合傳播媒體報導安全需求,及容納更多觀眾考量之上,往往需尋覓更寬廣的活動場地。最不相同的地方,即是以前祭品放置集中一處,由大家一起去搶奪導致祭品損毀,現已改由雲梯車在空中拋灑禮品兌換卷,讓民眾拾獲之後,再到禮品兌換處換取獎品。雖然搶孤的風貌改變了,但是減少搶孤而造成的推擠傷害事故,獲得更多正面的社會教育功能,博得社會大眾更多的認同與支持。

 

經過百餘年來的四根柱的孤棚,恆春鎮長葉明順為了打響「豎」(Suh)孤棚變成恆春鬼月拼超人氣的活動,讓更多的選手參與其盛事,首創三十六根孤棚由三十二隊選手拼戰的先例,轟動全台的熱鬧傳統節慶嘉年華會,為地方營造新觀光產業文化,化妝踩街、啦啦隊表演、攻炮城、古城音樂會和在恆春轉運站的展示空間舉辦「孤棚文化靜態展」等活動,讓此民俗競賽活動增添十足的熱鬧元素。尤其從民國一百年起,在「豎」(Suh)孤棚活動的進行中更聘請英文翻譯解說,讓國外選手和遊客能深入瞭解,讓這項「在地文化,全球接軌 」的宗教民俗文化能邁向國際舞台。

柒、恆春搶孤與「豎」(Suh)孤棚活動的檢討與改進

一、裁判素質有待提昇

當豎(Suh)孤棚競賽在每柱鞭炮齊響下,就是開始比賽,每隊選手個個奮勇搶攀棚柱巧妙地利用大會發給的布條刮除柱面上的牛油,再以疊羅漢方式踩肩而上,現場氣氛隨著參觀民眾的呼喊聲而達到最高潮,選手們臉上汗水夾雜著牛油,不斷往上攀爬,只見「人柱」不時往下滑落,競爭激烈可見一斑,因此裁判的執法過程就必須相當精準和無私,發現有違規事實,立即取消資格,否則稍有差池,造成名次和奬金的差異事小,造成主辦單位的公信力受損才是難以彌補的缺憾。九十八年的宜蘭搶孤協會B隊,因遭檢舉違規將兩布條連接在一起,經裁判研議後,原本到手的第六名被取消,但該隊也指稱第一名的南灣海牛隊犯同樣的違規而還是第一名,質疑大會偏袒地主隊,不過抗議經裁判討論後不被接受,宜蘭B隊憤而離場,導致獲得第三名宜蘭A隊、第四名宜蘭囝仔隊上台領奬宣布將所得共十三萬元奬金全數捐給恆春鎮公所做為賑災之用,寬宏氣度贏得現場所有人的掌聲,九十九年四溝隊也因抗議第一名的南灣牛隊違規裁判未及時取消資格而屈居第二名,致使領隊陳進興里長不滿主辦單位未能秉公處理而帶隊至鎮公所丟灑奬金的尷尬場面,留下搶孤史上不圓滿的結局。歸究其原因就是裁判的素質有待提升,讓執法不會起爭議。

 

二、遊戲規則修改的考量和加強現場「主播」的內涵

本鎮大光里第一次參加比賽,就以四十五分奪魁,給主辦單位很大的警惕作用。之所以迷人之處,在於以疊羅漢的方式來展現團結合作的運動精神,如果以後參賽隊伍只鑽研綁布條的技巧,可以在很短的時間之內登上孤頂,走上英雄式的個人表演秀,那豈不失去可看性、失去觀眾的刺激感、更失去鄉里隊友之間,同心協力團結合作的可貴情操。建議主辦單位會將規則重新修改規定讓遊戲規則賽制更完備。當選手在第一階段競賽告一段落之後;為了養精蓄銳幾乎都就地休息,使得場中陷入低潮,手持麥克風的「主播」可適時報導這項活動的由來、傳奇、記憶等相關資訊,讓外地的遊客更能感受恆春宗教民俗文化的深層意義,相信這些問題正考驗主辦單位的智慧和思維。

 

三、恆春搶孤與「豎」(Suh)孤棚活動應組織常設承辦單位

任何的民情風俗文化活動,只要用心經營都有其發展的潛力,現代的趨勢是多元的發展,多方的配合,以及現代科技配合經營理念、行銷管理、風險評估以及史實的研究彙整等,恆春的這項活動場域,從原本在福德宮前舉行,經過多次的變更,從民國一百年配合「觀光局競爭型國際觀光魅力據點示範」計劃,已經固定於東門城外的廣場上,儼然成了恆春古城的新地標,日後應該不會再遷移,而且每年的承辦單位都由城內的社區發展協會輪流籌畫辦理,幾乎都是採取臨時任務編組,無法事權統一、運作一致,為凝聚向心力達到更高的行政效率,常設承辦單位(例如宜蘭縣頭城鎮中元祭典協會)確是有其必要性。

 

四、恆春搶孤與「豎」(Suh)孤棚活動應實施在地深化教學之推廣

搶孤與「豎」(Suh)孤棚活動乃是整體中元祭典文化中的部份過程,其所代表的意義及價值亦為整體中元祭典文化脈絡下的一環,非單獨可脫離整體中元祭典文化脈絡而可被論述的活動,因此,這樣的特殊習俗與活動所隱含的在地文化價值及整體特殊性意義則是需要透過教育被呈現以及傳承,瓊麻園城鄉文教發展協會希望透過九十八年編撰之書面範例及電子典藏之資料,與在地國小國中合作,進行巡迴教育推廣教學,除了讓原有之成果能夠發揮更多後續能量之外,亦能透過此種教育講座推廣,能讓在地學童自小便能認識完整性之在地文化特殊意義,進而認同自我土地文化獨特價值!至於鎮公所精心設計縝密規劃的「豎」(Suh)孤棚活動場地已經成為恆春觀光新亮點,壯觀宏偉的孤棚立於東門城外,完善的停車場提供遊客駐足觀賞拍照,但迄今無廁所和休憩遮蔭空間,有待改善與充實,耗資大筆經費興建的孤棚,除了每年中元節辦理短暫的活動之外,卻無法發揮更大的附加價值,深感婉惜,如何活化、深化它,都可委由常設的承辦單位負責規畫經營和管理。

捌、結語

「恆春搶孤與「豎」(Suh)孤棚」活動,原是早期恆春鎮先民於傳統中元祭典過後,將普渡祭品作為分送貧苦民眾的情懷下,逐漸衍生發展的一種「搶孤」形式,在整體的宗教意涵上則具有普濟孤魂野鬼以及因恐懼未知的事物,而衍變出的趨鬼避凶儀典,然而在許多文獻紀錄中我們可以發現,早期的搶孤活動過程充滿暴力鬥爭以及衛生安全…等問題,也因此造成日治時期一度遭禁而停辦。直自國民政府來台後,恆春鎮再度恢復辦理此項民俗活動,而在其演變過程中,傳統中人們對於鬼節信仰的敬畏活動卻儼然逐漸轉化為恆春在地傳統文化活動的慶典之一!爾後為了促進在地傳統民俗的知名度與推動在地觀光產業的思考下,由原辦三年停三年的情況下,進而成為每年度舉辦,更於民國九十六年開始,由傳統的四根孤柱增加至三十六根,傳統祭典民俗形式的蛻變的確提升了整個活動的能見度及其觀光效益!但似乎同時也逐漸淡化了整個在地中元祭典及搶孤活動背後所具有的傳統意義及價值!

 

因此,「恆春搶孤與「豎」(Suh)孤棚」活動由傳統「敬畏祀鬼」轉變為現代式「熱鬧慶典」的過程,或許也代表了台灣各地的許多傳統在地文化,在面臨時代變遷與社會生活型態的轉變下,其本體文化內涵產生「質變」與「量變」的縮影吧!或許,在目前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傳統文化的「觀光化」變異原是無法避免的現象;然而,更值得我們去深思的是在追求在地傳統文化觀光效益提升的過程下,如何透過教育推廣與內涵詮釋,讓原有活動的傳統價值與文化內涵在時空變遷中,依然能夠保存延續!或許,這正是台灣各地忙著追求觀光產業加值化的情況下,必須嚴謹面對及學習的課題!

參考文獻

  • 黃有志(1991)「 社會變遷與傳統禮俗」,台北,幼獅文化,171頁。
  • 黃文博(1989)「攀柱爭鬼食-搶孤習俗與搶旗比賽」(台灣信仰傳奇),台北:臺原,213~221頁。
  • 黃秀蘭(2003)「恆春中元搶孤、豎孤棚之變遷」。
  • 戴鐡雄(2001)「恆春搶孤-本土民俗文化待發揚」(落山風診療室),297頁。
  • 連橫(1920)「台灣通史」,台北:台灣通史社。
  • 林瓊瑤(2005)「琅嶠史話」瓊麻園城鄉文教發展協會,128-131頁。
  • 屠繼善(1894)「恆春縣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 琅嶠中元祭導覽手冊(2001)
  • 訪談者:黃再添、陳進興、姚光隆、黃秀菊、念吉成、尤史典、李朝汶、林金源、夏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