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33期-宜蘭縣的鄉鎮市農漁會4-3

蘭陽博物館改寫

1960年〈利用正條密植器,實在經濟又便利〉《豐年雜誌》10卷:第二期,頁九。
1960年〈利用正條密植器,實在經濟又便利〉《豐年雜誌》10卷:第二期,頁九。

戰後農會與合作社的分合之爭

1945年負責接收的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農林廳,先是依照日治時期《臺灣農業會令》維持合作社與農會合併的農業會組織,維持日治時期的體制。1946年陸續完成鄉鎮與省農會的改組,因同年3月臺灣舉行各級民意代表選舉,農業會是否能依照職業團體而有參政權引起臺灣各級農業會的法源依據疑慮,當時內政部同意「農會」享有團體參政權,但社會部也電文「農業會」應依法改組為「農會」。1946420日長官公署下令各級農業會改組為農會,但實質上僅是名稱易名。

 

由於涉及到當時的派系紛爭,應該「農會政策、合作經濟」兩者分立,424日長官公署依社會部指示,將農業會內原農會與產業組合劃分為農會與合作社,前者依《農會法》管理,合作社受《合作社法》辦理,將原農業會兼辦之合作業務劃出,另設合作社組織。不過由於臺灣的農會與合作組織發展有其成熟脈絡,兩團體原屬同一農業會,人員互兼、財產劃分不易、業務重疊,尤其農業會資金來自於原產業組合,當產業組合另成合作社,鄉鎮農會就如同虛設,因此後臺灣省政府19483月再頒佈〈農會與合作社連體經營辦法〉作為過渡期之折衷辦法。

 

1946年壯圍鄉合作社系統團體關係案卷。 內為合作社與臺灣產業金庫、行政長官公署、及臺灣省農會之間往來公文書,例如台北州接管委員會調查、臺灣省接收委員會調查相關公文,可探討當時壯圍鄉合作接收事項與歷程。
1946年壯圍鄉合作社系統團體關係案卷。 內為合作社與臺灣產業金庫、行政長官公署、及臺灣省農會之間往來公文書,例如台北州接管委員會調查、臺灣省接收委員會調查相關公文,可探討當時壯圍鄉合作接收事項與歷程。
頭城鎮合作社30周年紀念親愛和平匾,八六書畫會畫敬賀。 1946年為臺北縣頭城鄉合作社,1948年變更名稱為宜蘭縣頭城鎮合作社,1949年舉辦創立三十周年紀念活動,同年改組為頭城鎮農會至今。八六書畫會為盧纘祥、康灩泉邀集頭城文人士紳所組成,從中國福建聘請一批學者來台任職,這些學者利用晚間教導民眾書畫、武術、平劇,可見當時頭城文風鼎盛,且這批文人仕紳多半為投身政治事務的地方菁英,從此匾可看出地方文人與農會關係活動熱絡。
頭城鎮合作社30周年紀念親愛和平匾,八六書畫會畫敬賀。 1946年為臺北縣頭城鄉合作社,1948年變更名稱為宜蘭縣頭城鎮合作社,1949年舉辦創立三十周年紀念活動,同年改組為頭城鎮農會至今。八六書畫會為盧纘祥、康灩泉邀集頭城文人士紳所組成,從中國福建聘請一批學者來台任職,這些學者利用晚間教導民眾書畫、武術、平劇,可見當時頭城文風鼎盛,且這批文人仕紳多半為投身政治事務的地方菁英,從此匾可看出地方文人與農會關係活動熱絡。
盧纘祥胸像。 盧纘祥,字史雲,號夢蘭,1903年出生,6歲隨父親盧春發遷居宜蘭,後即過繼給東家盧廷翰為嗣,此東家即宜蘭俗諺「有盧家富,無盧家厝,有盧家厝,無盧家富」的頭城盧家。盧纘祥1921年即當選頭圍信用組合理事,1928年則擔任頭圍信用購買利用組合長,後更投身頭圍庄協議會員、副議長、議長等職,1951年更當選首屆宜蘭縣民選縣長,1957年於省府諮議委員會上因腦溢血去世,享年55歲。本銅胸像應為楊英風於1957年為盧纘祥所作,據農會資深員工指出,30餘年前即看過此胸像。
盧纘祥胸像。 盧纘祥,字史雲,號夢蘭,1903年出生,6歲隨父親盧春發遷居宜蘭,後即過繼給東家盧廷翰為嗣,此東家即宜蘭俗諺「有盧家富,無盧家厝,有盧家厝,無盧家富」的頭城盧家。盧纘祥1921年即當選頭圍信用組合理事,1928年則擔任頭圍信用購買利用組合長,後更投身頭圍庄協議會員、副議長、議長等職,1951年更當選首屆宜蘭縣民選縣長,1957年於省府諮議委員會上因腦溢血去世,享年55歲。本銅胸像應為楊英風於1957年為盧纘祥所作,據農會資深員工指出,30餘年前即看過此胸像。

 

1949年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派員來臺灣考察,建議實施合併農會與合作社改組為農會,後由省主席陳誠接受並實施,於194912月完成合併工作[1]。但改組後農會卻導致農會被非農民把持,農復會請美國學者安德生博士於1950年來臺進行研究並提出《臺灣之農會》報告,指出臺灣農會問題在於非農民會員問題。後來政府以此報告於1952年頒行〈改進臺灣省各級農會暫行辦法〉,省政府訂頒〈改進臺灣省各級農會暫行辦法實施細則〉,全臺灣於1953年開始進行改組工作,於1954年改組完成。此項措施確定農會是具有經濟、政治、社會及教育等多功能的農民團體,並清理會員資格,分為正會員與副會員(贊助會員),使農會真正為農民爭取權益,並建立權能劃分的總幹事制度,終止農會與合作社分合的爭議,使農會成為真正的農民合作組織。

1946年宜蘭市第二合作社暨宜蘭市農會代表大會及選舉關係。 從本卷宗可知當時地方農會與合作社團體在此分合階段所面臨的課題,且兩單位關係密切所屬會員多有重疊,因此最終合作社與農會合併勢在必行。
1946年宜蘭市第二合作社暨宜蘭市農會代表大會及選舉關係。 從本卷宗可知當時地方農會與合作社團體在此分合階段所面臨的課題,且兩單位關係密切所屬會員多有重疊,因此最終合作社與農會合併勢在必行。
1946年宜蘭市農業會移交清冊。 宜蘭市農會奉臺灣省政府38綠農字41746號訓令所製移交清冊,時間為1946年12月3日,監交人為當時宜蘭市建設課長黃連旺。清冊有財產清冊、資產負債表,以及如社務會決議錄、代表大會決議錄、人事錄、日產關係、第一二合作社合併相關、值日夜記事簿、金融關係等檔案,帳冊則有土地台帳、建物台帳,以及各種表單帳簿,雖然相對應之文書多半佚失或仍待尋找,但仍可供相關研究一窺當時農會業務運作概況。
1946年宜蘭市農業會移交清冊。 宜蘭市農會奉臺灣省政府38綠農字41746號訓令所製移交清冊,時間為1946年12月3日,監交人為當時宜蘭市建設課長黃連旺。清冊有財產清冊、資產負債表,以及如社務會決議錄、代表大會決議錄、人事錄、日產關係、第一二合作社合併相關、值日夜記事簿、金融關係等檔案,帳冊則有土地台帳、建物台帳,以及各種表單帳簿,雖然相對應之文書多半佚失或仍待尋找,但仍可供相關研究一窺當時農會業務運作概況。

改進後的臺灣農會

 

1954年臺灣鄉鎮農會的制度已趨成熟,由總幹事為農會的執行主管,會員大會、理監事為農民的權利機構而選出,責於自訂決策與監督會務,下有會務(總務)、會計、供銷、信用、推廣部門。1952年農復會依照安德生博士建議,邀請白仁德來臺灣輔導開辦四健會、1954年卜普推廣農民教育,1957年畢玲絲家政推廣教育,重新奠定農會作為指導「教育功能」的基礎。1955年農復會定〈臺灣省新農業推廣教育方案〉,確認農業推廣交由各級政府策畫,並由農會為執行單位。

1966年宜蘭市農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一次至第十次會議紀錄。 圖中頁面為推廣股工作事項報告
1966年宜蘭市農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一次至第十次會議紀錄。 圖中頁面為推廣股工作事項報告
礁溪鄉農會所藏之正條密植器,又稱秧輪仔,日治時期末期此器具應就已出現。
礁溪鄉農會所藏之正條密植器,又稱秧輪仔,日治時期末期此器具應就已出現。

 

1950年代臺灣農業推廣著重於傳授新品種及耕種新技術,增加生產單位面積,宣導土地改革政策,組織農村農事研究班。1960年代輔導農民綜合優良生產技術、多角化經營與農場經營概念經營,並積極輔導如洋菇、蘆筍等外銷產業,也推動農地重劃與農業機械化。又此時期政府開辦統一農貸彌補農會資金不足,1964年又禁止信用合作社在鄉鎮設立分社,外銷的各種經濟作物之外匯提升,使農民收入增加,農會信用部存款也因此提升。從1966年宜蘭市農會第六屆理事會的業務概況資料來看,推廣部工作報告就在進行如洋菇耕種成果的檢討,以及甘藷等雜糧作物輪作的示範活動;另外正條密植與水田消毒也是這時候推廣的項目之一

1960年宜蘭市農會移交清冊No.3。卸任理事長吳蟳與總幹事林貴傑移交自1953年至1960年經管事項予新任理事長陳炳崧與總幹事林貴傑,共762頁。當時連同信用組合時代之印章圖記皆有移交,並印有台北縣宜蘭市合作社、臺北縣宜蘭市第一合作社、宜蘭市農業會等改制合併前之圖記。當時農會代辦業務有如下,信用部:代售印花、代辦糧食生產貸款、代辦水利會會費、代辦匯款;供銷部:軍眷屬實物送補、中央及員工實物送補、農林廳農藥品、糧食局儲備鹽、配銷售鹽、稻穀經收保管加工等。而從供銷部未了案件來看,當時最大宗為貸養豬戶未依規定抽還種母、仔豬或雜種仔豬完成義務,當時共有22件,部分是擅自變賣,以及豬隻斃死後未報銷而應負賠償之責。從交接各部門辦公室物品,也能一窺當時農會業務運作概況。
1960年宜蘭市農會移交清冊No.3。卸任理事長吳蟳與總幹事林貴傑移交自1953年至1960年經管事項予新任理事長陳炳崧與總幹事林貴傑,共762頁。當時連同信用組合時代之印章圖記皆有移交,並印有台北縣宜蘭市合作社、臺北縣宜蘭市第一合作社、宜蘭市農業會等改制合併前之圖記。當時農會代辦業務有如下,信用部:代售印花、代辦糧食生產貸款、代辦水利會會費、代辦匯款;供銷部:軍眷屬實物送補、中央及員工實物送補、農林廳農藥品、糧食局儲備鹽、配銷售鹽、稻穀經收保管加工等。而從供銷部未了案件來看,當時最大宗為貸養豬戶未依規定抽還種母、仔豬或雜種仔豬完成義務,當時共有22件,部分是擅自變賣,以及豬隻斃死後未報銷而應負賠償之責。從交接各部門辦公室物品,也能一窺當時農會業務運作概況。
1953年宜蘭市農會改進成立會員代表大會紀錄。宜蘭市農會改進成立會員代表大會,開會主旨為改組意義、章程及辦事細則,附有當時章程修改之稿件,主要為於組織編制上增加工廠主任一員,章程中並詳載農會事業內容及各股工作細項。選舉資料附件有提名表單、開會通知,並有縣府公函將當時各農會選舉日程抄送給省農林廳,並告知國民黨縣黨部所指派之督導員名冊。
1953年宜蘭市農會改進成立會員代表大會紀錄。宜蘭市農會改進成立會員代表大會,開會主旨為改組意義、章程及辦事細則,附有當時章程修改之稿件,主要為於組織編制上增加工廠主任一員,章程中並詳載農會事業內容及各股工作細項。選舉資料附件有提名表單、開會通知,並有縣府公函將當時各農會選舉日程抄送給省農林廳,並告知國民黨縣黨部所指派之督導員名冊。
年代農復會農業推廣教育幻燈片。原外盒已遺失,計有各式內容幻燈片382片,內容舉凡農業推廣的方法、水稻主要蟲害防治、野鼠防治、四健會推廣、公民常識、馬鈴薯的推廣。由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與臺灣省農林廳合作,為了當時農業推廣製作幻燈片由各農會進行宣講。日治時期農會即有農事小組於農事推廣,是日治時期農業推廣制度中的一項。因街庄、州縣及省農會之制度,無法深入偏僻的小鄉村,亦即無法滿足此等地區居民與個別農民之需要。為擴展農會之活動,將農民編成農事小組,而以村里及鄰近地區為其工作範圍。由農民中選舉農事小組組長。任何消息之傳遞,均經由小組組長轉達農民。農業技術人員欲對農民傳授某種工作方法時,亦由農事小組召集農民集合聽講。故農事小組之主要用途,為傳達命令與教育農民。在日本時代,日人所採用者乃以命令方式,使農民參加農事小組之各項集會。1945年後,農會仍沿襲此種與農民及其家庭接觸之方法。
年代農復會農業推廣教育幻燈片。原外盒已遺失,計有各式內容幻燈片382片,內容舉凡農業推廣的方法、水稻主要蟲害防治、野鼠防治、四健會推廣、公民常識、馬鈴薯的推廣。由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與臺灣省農林廳合作,為了當時農業推廣製作幻燈片由各農會進行宣講。日治時期農會即有農事小組於農事推廣,是日治時期農業推廣制度中的一項。因街庄、州縣及省農會之制度,無法深入偏僻的小鄉村,亦即無法滿足此等地區居民與個別農民之需要。為擴展農會之活動,將農民編成農事小組,而以村里及鄰近地區為其工作範圍。由農民中選舉農事小組組長。任何消息之傳遞,均經由小組組長轉達農民。農業技術人員欲對農民傳授某種工作方法時,亦由農事小組召集農民集合聽講。故農事小組之主要用途,為傳達命令與教育農民。在日本時代,日人所採用者乃以命令方式,使農民參加農事小組之各項集會。1945年後,農會仍沿襲此種與農民及其家庭接觸之方法。

 

1970年代農會推廣重點漸往輔導共同作業及生產,如水稻共同栽培,倡導吾愛吾村互助精神,設置綜合發展示範村等等。1980年代是二次農地改革,1983年臺灣省政府培養生產區組織產銷班,讓生產與運銷一貫,也致力倡導農村現代化,培養留農青年。

 

1982-1983年鎮安村加強農村發展細部計畫。 推動機械化栽培、改善排水設施、廢除不必要田埂、水稻共同作業、輔導核心農會推行共同經營及委託經營,美化公共環境、家庭計畫追蹤、農村衛生訓練、家政活動歸廣、四健會農村青年吸收、吾愛吾村推行等。
1982-1983年鎮安村加強農村發展細部計畫。 推動機械化栽培、改善排水設施、廢除不必要田埂、水稻共同作業、輔導核心農會推行共同經營及委託經營,美化公共環境、家庭計畫追蹤、農村衛生訓練、家政活動歸廣、四健會農村青年吸收、吾愛吾村推行等。
宜蘭縣壯圍鄉農會請求協助輔導復興計畫卷宗,主要為供銷部不堪歷年虧損,如代賠農戶拖欠糧食局歷年濫貸米穀生產貸款、肥料等,而購買建倉基地、改善碾米工廠設備貸款利息也造成沉重負擔。1970年前曾投入經費推廣農業,創立養豬推廣中心經營卻遇到經濟不景氣;也曾投資宜蘭縣農會附設飼料廠,同時又受理糧食局委託稻穀加工、保管業務,但其手續費偏低影響整體成本效益。因此向中央政府單位尋求協助事項,後有財政廳同意撥用信用部盈餘彌補供銷部虧損,省政府也同意合作金庫提供短期無息貸款,農林廳則補助農業推廣經費,另壯圍農會向土地銀行、中國農民銀行借貸,1978至1981四年之間免息等。
宜蘭縣壯圍鄉農會請求協助輔導復興計畫卷宗,主要為供銷部不堪歷年虧損,如代賠農戶拖欠糧食局歷年濫貸米穀生產貸款、肥料等,而購買建倉基地、改善碾米工廠設備貸款利息也造成沉重負擔。1970年前曾投入經費推廣農業,創立養豬推廣中心經營卻遇到經濟不景氣;也曾投資宜蘭縣農會附設飼料廠,同時又受理糧食局委託稻穀加工、保管業務,但其手續費偏低影響整體成本效益。因此向中央政府單位尋求協助事項,後有財政廳同意撥用信用部盈餘彌補供銷部虧損,省政府也同意合作金庫提供短期無息貸款,農林廳則補助農業推廣經費,另壯圍農會向土地銀行、中國農民銀行借貸,1978至1981四年之間免息等。

 

1970年代是近代臺灣農會發展的重要階段,即廢止〈改進臺灣省各級農會暫行辦法〉,《農會法》的修正公布明定20項農會任務,其宗旨為保障農民權益,提高農民知識技能,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農會經濟,原本的股金制度廢除而改以事業基金,農會定位為公益社團法人屬性的農民組織,使會員與農會基金權利義務脫離,政府成為農會的主人,由主管機關管理農會人事、財務與事業。1975年為確保農會會員權益,57個嚴重虧損農會被併入鄰近財務健全農會。例如:宜蘭縣的南澳鄉農會併於蘇澳鎮農會,成立蘇澳地區農會;大同鄉農會併於三星鄉農會,成立三星地區農會。可惜相關合併檔案以及移交清冊..等,據本次調查得知皆已銷毀。

 

1963年羅東鎮農會食品工廠興建工程卷宗。
1963年羅東鎮農會食品工廠興建工程卷宗。
左圖:1959年冬山鄉農會股廣安村第108號股票,面額30元。/ 右圖:1959年礁溪鄉農會宜礁農股字第869號股票,面額30元。
左圖:1959年冬山鄉農會股廣安村第108號股票,面額30元。/ 右圖:1959年礁溪鄉農會宜礁農股字第869號股票,面額30元。
員山鄉農會豆奶瓶。 為嚮應政府改善國民營養,員山農會於1964年起由農復會(現今農委會),輔導設立食品加工廠,以大豆為原料加工製造瓶裝豆奶,並命名養生奶。昔日農村社會農民常攜帶養生奶至田間工作,除可解渴解飢又能快速補充體力。養生奶的包裝除了傳統回收瓶外,現在更推出免回收瓶,不過追溯最早之瓶裝,據黃朝安主任所憶即為本件紅色玻璃瓶樣式。但依據瓶裝上所印「農委會輔導」,因「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於1984年才由「行政院農業發展委員會」與經濟部農業局合併改組,應是1984年後的產品,目前僅剩1件。
員山鄉農會豆奶瓶。 為嚮應政府改善國民營養,員山農會於1964年起由農復會(現今農委會),輔導設立食品加工廠,以大豆為原料加工製造瓶裝豆奶,並命名養生奶。昔日農村社會農民常攜帶養生奶至田間工作,除可解渴解飢又能快速補充體力。養生奶的包裝除了傳統回收瓶外,現在更推出免回收瓶,不過追溯最早之瓶裝,據黃朝安主任所憶即為本件紅色玻璃瓶樣式。但依據瓶裝上所印「農委會輔導」,因「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於1984年才由「行政院農業發展委員會」與經濟部農業局合併改組,應是1984年後的產品,目前僅剩1件。
羅東鎮農會剪報。 第一頁即養生奶相關簡報,1964年七月羅東鎮農會開始生產養生豆奶,1978年臺灣各處農會養生奶統計數字,羅東農會高居臺灣之首共賣出438萬120瓶,其餘為員山農會207萬7608瓶,佳里農會144萬瓶,鳳榮農會37萬3348瓶,寶山農會118萬6465瓶,竹東農會91萬3134瓶。1979年臺灣省養生奶業務會決議,更新設備改進技術,其中羅東鎮農會投資百萬來提高產量。
羅東鎮農會剪報。 第一頁即養生奶相關簡報,1964年七月羅東鎮農會開始生產養生豆奶,1978年臺灣各處農會養生奶統計數字,羅東農會高居臺灣之首共賣出438萬120瓶,其餘為員山農會207萬7608瓶,佳里農會144萬瓶,鳳榮農會37萬3348瓶,寶山農會118萬6465瓶,竹東農會91萬3134瓶。1979年臺灣省養生奶業務會決議,更新設備改進技術,其中羅東鎮農會投資百萬來提高產量。

參考資料

[1] 范雅鈞,2013〈臺灣農會檔案價值與應用〉《檔案季刊》121期:p2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