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69期-無尾港水鳥保護區-夜的精靈~昆蟲篇

文/圖:頼建丞(宜蘭社區大學講師)

 

無法透尾的港~無尾港水鳥保護區(四)
海岸林中生態探祕
夜的精靈~昆蟲篇

 

無尾港保護區的海岸林除了蚊子多,面天樹蛙多也是最大特色外,夜間進到保護區可要小心地上的一些小土洞,這不是什麼危險動物挖的洞,而是現在不容易見到的,超大隻蟋蟀科(Gryllidae)的台灣大蟋蟀 ( Brachytrupes portentosus (Lichtenstein, 1796))挖的洞,小心不要踩到他們,因為他們都躲在洞口附近鳴叫。但當地農民卻不太喜歡牠們,因為牠們會吃掉許多的農作物。在早期,無尾港一帶的居民,尤其是小孩子最喜歡做的事就是灌蟋蟀,一大把一大把的捉起來用竹籤串起來放在大灶旁,媽媽們飯煮好後,蟋蟀也烤得香噴噴的,是當時小孩子的最佳零嘴。

台灣大蟋蟀
台灣大蟋蟀

 

台灣大蟋蟀的成蟲出現於夏、秋之間,夜行性。體長32~45mm,體型肥胖,頭部大又圓,翅黑褐色,腳黃褐色。

 

無尾港第二多,出現範圍最廣,從住家附近到學校,海岸林內都能見到的蟋蟀就是白緣眉紋蟋蟀(Teleogryllus mitratus Burmeister, 1838),而且是一整年都能見到,牠那清脆的鳴聲,讓無尾港的夜晚更添韻味。

 

白緣眉紋蟋蟀體長25~29 mm,體色黑褐色,頭部圓形,兩複眼中間有白色八字眉形斑紋,雌蟲產卵管長約25mm。生活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對環境適應能力強,常出現於公園、學校等空曠短草地。

白緣眉紋蟋蟀
白緣眉紋蟋蟀

 

夜間除了上述的二種蟋蟀外,有幾種我們俗稱「紡織娘」的螽斯也是常出現的種類,而且數量皆不少,一種是露螽科(蜙蝑科) (Phaneropteridae)褐背露蟴(Ducetia japonica Thunberg,1815),這種螽斯幾乎整年可見,就連寒流來襲的夜晚也可見牠停在枝葉間啃食葉片。

左:褐背露蟴若蟲 / 右:褐背露蟴成蟲,身體綠色,背部有一條褐色的斑紋是最大的特徵
左:褐背露蟴若蟲 / 右:褐背露蟴成蟲,身體綠色,背部有一條褐色的斑紋是最大的特徵

另二種是螽蟴科(Tettigoniidae)的台灣騷蟴(Mecopada elongate Linnaeus, 1758)及黑翅細蟴(Concephalus melas De Haan.)。台灣騷蟴在早春時羽化的個體較多是綠色型。到了夏秋季節,天氣較乾燥時就全部是褐色型的個體,最主要的特徵是眼睛的後方有一大型黑褐色的斑紋。

左:早春的綠色型 / 右:夏秋的褐色型
左:早春的綠色型 / 右:夏秋的褐色型

黑翅細蟴的鳴聲輕細悅耳,而台灣騷蟴的鳴聲則是粗糙響亮,在夜晚想不要聽到牠的鳴聲都很難,由於聲音大,很多初次參與夜間觀察的人都會以為這是蟬鳴,其實不是,蟬是白天叫,晚上不會叫,夜間來到無尾港若聽到這聲音,不彷往草叢間仔細搜尋,你就能發現牠那保護色超好的身影。

左:黑翅細蟴的若蟲顏色是一半黑一半紅,模樣極為可愛 / 右:大一點的若蟲顏色就變成黑褐色
左:黑翅細蟴的若蟲顏色是一半黑一半紅,模樣極為可愛 / 右:大一點的若蟲顏色就變成黑褐色
羽化後身體變為綠色,翅膀黑褐色,故名為黑翅細蟴
羽化後身體變為綠色,翅膀黑褐色,故名為黑翅細蟴

另外一種較多的昆蟲就是白天都活動在地面,捕食其他小昆蟲虎甲蟲科 (Cicindelidaep)的八星虎甲蟲(Cicindela aurulenta batesi Fleutiaux),牠們大多會出現在步道較開闊的沙地上,只要人們靠近牠,牠就會往前飛一小段距離後再停在地面上,當人們再度靠近後,牠才會又向前飛,故有人將牠稱為「帶路蟲」。這些白天在沙地上到處跑的虎甲蟲,到了晚上時就會飛到步道旁的矮灌叢上在葉面上睡覺,數量多時一棵樹上可停留20隻以上,這種現象在其他地方不容易見到,其他的地方頂多是一、二隻而已,在無尾港則常見到大量的虎甲蟲停在一起,足可見牠們數量之多。

 

本種為特有亞種,體長16~18mm,也是在台灣產的虎甲蟲中,體型最大,分佈最廣,數量最多的物種。觸角1~4節藍色具有光澤,第5節以後為褐色,全身為深藍色具有金屬光澤,翅鞘上具有八個白斑,故名為八星虎甲蟲。

八星虎甲蟲
八星虎甲蟲

 

成蟲出現於4~6月,分布於全台中海拔以下的地區。性喜活動於較開闊的地面,如山間小徑、溪流的砂石地等。

 

成蟲捕食活動於地面的昆蟲,雌蟲將卵產於鬆軟排水良好的砂石地,幼蟲孵化後向地底挖洞並以大顎掘出一地道。幼蟲捕食的方式頗為奇特,平日幼蟲將頭擺於洞口,等待從牠頭上經過的小昆蟲,並以頭頂的大顎夾住拖往洞裡食用。

在無尾港則常見到大量的虎甲蟲停在一起,足可見牠們數量之多
在無尾港則常見到大量的虎甲蟲停在一起,足可見牠們數量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