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91期-我所認識的邱老師

文:林開世(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助理教授)/圖:李貞瑩

向民眾解說淇武蘭遺址發掘現場(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提供)
向民眾解說淇武蘭遺址發掘現場(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提供)

對許多人來說,老師只是個職業稱呼,下了課,出了學校,退了休,就回復了一般人身分。可是邱水金邱老師不同,除了老師之外,我想不出其他方式來稱呼他。在認識的朋友中,我也想不出有其他人,比他更合適、更有資格被人尊稱為老師。

 

邱老師是台大人類學系畢業的學長,從我進入台大人類學系開始,就時時耳聞有一位傳說中的系友,任教於宜蘭的國中,任何有關宜蘭的疑難雜症與大事小事,都可以找他幫忙處理。而的確大三當年我們到南澳鄉田野實習時,也是透過他的協助,才得以進駐當地國小,找到可以被訪談的相關報導人。然而,那時畢竟只是年輕貪玩的學生,只依稀記得在我們實習的幾天,邱老師帶著一些補給品來慰勞我們。沒有機會聊天,談不上認識,更談不上交情。

於台東樟原訪問噶瑪蘭耆老陳金財
於台東樟原訪問噶瑪蘭耆老陳金財

真的開始認識邱老師,其實要等到1990年,從美國回來台灣,想在宜蘭尋找一個博士論文計畫的田野地。當時茫茫濛濛不知要從何處著手,經過其他學長介紹,就冒昧的找上門。但邱老師不以為意,在教學與工作之餘,就帶著我到處拜訪一些宜蘭各地的地方學者與隱逸鄉賢。透過他的指導,我開始理解體會宜蘭的文化底蘊與風土人情;也透過他的引介,我得以認識一群在地默默耕耘的朋友,建立起一輩子的情誼;也是因為他,我開始與宜蘭結下永遠的機緣。

 

跟在他身邊趴趴走,讓我見識到邱老師驚人的記憶力與豐富的人脈。不論在冬山鄉西邊山隘的湧泉邊,或是頭城鎮面海的媽祖廟前,也不論被訪問人的年紀大小,身份地位;幾句寒暄後,邱老師就立刻拋出一系列的村名、地名、人名,然後經過探詢與推敲,一步步將被訪談的人連結上各地方的父祖兄長,勾勒出世代與輩份;然後建立起雙方的共同關係與交集,啟動起大家互相的信賴與聊天的話題,所有的訪談的工作就這樣一路展開。站在一旁的我往往只有瞠目結舌,半句話都插不上嘴。這種義氣交陪,無處不可請益的心胸與技巧,是我花了幾十年想學卻都無法學到的本領,也見證了邱老師那種深植於性情當中的能力。

於花蓮新社訪問朱阿菊阿嬤
於花蓮新社訪問朱阿菊阿嬤

 

我時常在想,為什麼邱老師能夠有這種能力?當然這一方面是因為他的才智與經歷。他畢業於台大考古人類學系,很早就浸淫於人類學那種尊重異己,欣賞異文化的理念以及深度田野調查的方法訓練;又在學生時期擔任過前輩學者衛惠林教授的助理,在南投埔里作過有關平埔族群的一系列開創性與細緻的調查;大學畢業後更回到宜蘭家鄉,陸續的擔任過南澳國中、蘇澳文化國中以及宜蘭復興國中的老師。這些經歷使得他比一般人更早敏感於課本以外的知識與文化風俗,更讓他抱持一種開放但又不怕懷疑的態度,透過多聽多看多跑的田野調查,挑戰社會當中普遍的成見與看法。而他的教學經歷,又讓他出入原住民與平埔族的區域,得以長期持續的從事第一手觀察;此外,他認真與奉獻的教學普遍得到各地學生與家長愛戴與肯定,更使得他的名聲與桃李遍佈全宜蘭。

於宜蘭農校遺址發掘現場向復興國中學生解說(邱秀蘭 攝)
於宜蘭農校遺址發掘現場向復興國中學生解說(邱秀蘭 攝)

然而這些境遇雖然讓邱老師擁有綿延的人際網絡,但能自在的與市井小民、鄉野老嫗談笑風生,並贏得他們的信任,這就不是人生際遇能解釋的。面對一般人,邱老師有一種親切平易又不失風趣的態度,讓被他訪問的人覺得又輕鬆又受到尊重。他展現出來的那種博聞強記的能力,不但不會給別人壓力,反而透過對美好過往的娓娓細數,激起被訪問者的興致與回憶,共同來分享一種逝去的鄉愁。這似乎是邱老師魅力的所在,一種自然而然的真誠與急公好義的熱忱,讓周圍的人受到感染,而願意一起來珍惜我們曾經擁有的一段過去。

於花蓮新社訪問葉鎮馬阿公(邱秀蘭 攝)
於花蓮新社訪問葉鎮馬阿公(邱秀蘭 攝)

忝為台灣學術界的一介成員,我時常為邱老師打抱不平。近幾十年來學院當中的人類學、考古學與歷史學等等學者出入宜蘭可謂如過江之鯽,他們其中很少人不直接或間接的透過邱老師的幫忙與介紹,才能順利在宜蘭找到對的報導人,取得對的研究材料,進而撰寫成果。有些時候,我們仰賴他豐富的田野經驗,指出可能的關鍵性地點或人群;有些時候我們借助他的直覺與洞識,指點我們思考問題的方向。他為我們提供了基本的人脈,為我們找到必要的幫手或工人,為我們打點在地的生活起居。我很難想像沒有他,宜蘭的人類學研究會是甚麼樣的面貌?我也很難想像有任何一個人能取代他這種學界與民眾之間橋樑的角色。

 

在一般學術界,人們往往是以誰的著作多,地位高,名聲遠來評價學者;用這樣的標準來看,沒有高文憑與高頭銜,又惜字如金的邱老師,只能算是個地方性的學者。但是我心目中的邱老師卻是位學者中的學者,貼近群眾生活的智者,葛蘭西(Gramsci)筆下的有機知識份子(organic intellectual)。沒有任何一種教授的頭銜,比得上他那個名符其實的「老師」。他對台灣人類學的貢獻與影響,遠遠超過宜蘭一隅,他的行事風格與典範,更早已是世代之間的傳奇。

於花蓮新社訪問朱阿菊阿嬤
於花蓮新社訪問朱阿菊阿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