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43期-八寶掛貫

文/圖:林怡靚

掛貫的由來

曾景來歸結臺灣的民間信仰是由大自然崇拜及精靈崇拜相關聯所發展而成的,而「石頭是一種自然現象,對著它膜拜且許願,那是將石頭神聖化且人格化,把它當作崇拜的對象。」。

 

「有關祂的信仰的內容,首先是孕婦祈求胎兒的平安及順利生產,及產後到石聖公處表達謝意,更進一步祈求孩子的平安成長。其他也有生病、半夜哭鬧、尿床等體弱小孩的父母親,經常會帶著小孩到石聖公處祈求『病情康復』、『停止半夜哭鬧』、『不會尿床』等。而婦女在懷孕時或產後會到石聖公處屢次參拜,主要目的是祈求『平安生產』或『孩子健康長大』等與育兒有關的事項。就神體來說,石聖爺公「可以稱為大自然神,由該神的性質來看應該屬於善神慈悲神,而由其所在地來看則為地上的神明,甚至由職能來看是為守護神。其中,由保護胎兒、嬰兒、幼兒或一般孩童的特徵看來,也可稱為『子安神』。」(註1)

 

據曾景來的描述,石聖爺公在當時非僅護佑已出生的孩子,甚至可往前推至安胎順產,然而傳衍至今,家庭、學業、平安、健康、財富、行車…全方位有求必應,石頭公靈感已然遠近馳名,掛貫收契子則是祂別於一般較為特有但並非獨有的儀式。

一起來為小寶貝求貫的爸爸和外婆
一起來為小寶貝求貫的爸爸和外婆

 

掛貫其實為臺灣漢人普見的民間信仰習俗,宜蘭如今習慣以「掛貫」行文,早期文獻與臺灣其他區域則以「綰絭」書寫,本研究行文名從主人。對於掛貫的由來,鈴木清一郎《臺灣舊慣習俗信仰》曾記載:

 

臺灣人相信子女都是由註生娘娘所恩賜,一直到子女16歲入成年階段,都祈求由註生娘娘、七娘媽諸神保佑,才能使子女順利長大成人。因此就做成一種符牌,拴上線,面對諸神祈求保佑,然後掛在孩子的脖子,這就叫做「綰絭」,所謂「絭」就是符牌,而「綰」就是掛在脖子上的意思。

 

一般人多半是在出生後一年,才給孩子做這種「綰絭」。方法是先用一分或五角或一元的白銅硬幣,用紅線從幣口穿進去作成「絭」,然後著孩子到寺廟去祭拜神佛,祈求諸神保佑子女平安無事長大成人,然後就立刻在神前把「絭」掛在子女的脖子上。……所有這些祭拜典禮的進行,多半都是在神的誕辰祭日。

 

以後每年都要在神佛的誕生日,帶著供品到寺廟去祭拜,以便換上一條新紅線,這就叫做「換絭」。……接受「綰絭」之禮的兒童,長到16歲時,就被認為成年,而中止「綰絭」,這就叫「脫絭」。……所以必須在這一年的神佛誕生日,帶著供品和子女到寺廟裡去謝神,先燒金紙膜拜,然後在神的面前取下「絭」來。

 

實際上現在和以前已經不同,多半都是在「綰絭」以後幾天之內,就把絭取下來供在正廳神龕香爐的旁邊,平常很少戴,尤其是學生更都不戴。不過在每年七月七日七娘媽誕生日時,必須再把綰絭拿起來戴上。(綰方言作捾)(註2)

 

黃文博在其〈臺灣民間的契神信仰〉中寫到:「契神的意義,乃是由於出生兒『細漢歹育飼』,必須拜契神明為父或為母,請祂在暗中保佑他(她)能長大成人,出人頭地。」(註3)

 

石聖爺公鎮番保護地方成為村民的信仰,有求必應非常靈驗,因而有人將家中不乖難以帶養的孩子帶向石頭公祈求收做義子,協助教養護佑平安長大,回去之後果然成效立見。

 

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寶貝,若是不好帶養,何妨祈於神明以求平安長大,因此前述「契神」習俗於當地逐漸形成,而有了「綰絭」、「換絭」、「脫絭」的儀式,祈求的對象則是深受他們所信賴的石頭公,在此地他們將此一系列的儀式稱做「掛貫」,包含「求貫」、「換貫」與「退貫」。

 

巧的是七星娘娘七夕誕辰,石聖爺公也一樣在七月初七千秋,這是初始之時擲筊請問石聖爺所訂,因此除非個人時間配合不上,民眾換貫、退貫就都選在這一天;此地的中元普渡則搭配在前一天下午,祭品剛好可在隔天初七做成佳餚、平安粥與香客們共享。往昔七夕當日還安排了過火儀式,後來考量人員年歲漸高,而年輕人一無經驗二難保證年年參與,遂基於安全與後繼問題而決議停辦。

求貫者準備豐厚的供品
求貫者準備豐厚的供品

貫的演變與信徒來源

簡榮聰《臺灣文獻》〈臺灣民間「捾絭」淺探〉一文開宗明義即說明:「捾絭,為臺灣民俗之文物之一,其義做名詞講,則為懸掛於項頸之間的信仰佩物;若做動詞講,則為向神佛求得符牌佩飾,以便隨身攜帶,保佑平安之謂。」(註4)〈臺灣民間「捾絭」淺探〉與〈臺灣民間捾絭再探〉對於「絭」的形制進行了部分的整理歸納。

 

此間八寶石聖爺公廟「貫」的形式乃屬簡文中「以舊時通貨做絭者」。關於「貫」的演變沿革,羅朝生先生說:「最早的掛貫是直接就在這裡撿小石頭,然後用樹根來綁,拿回去讓小孩子戴,戴的孩子都能平安長大。到了日本時代則改以銅錢穿紅線,之後發行新臺幣,舊銅錢少了,演變到把錢拿去打洞來掛,然而這是破壞國幣,對上頭的人物也不禮貌,很快的工商進步鑄造發達,也就改為翻製古銅錢來用。」。

 

掛貫原為地方的民俗活動,近幾年由於民代積極爭取而受到縣府重視,為發揚地方文化特色提高知名度,特將七夕石爺掛貫定名「宜蘭兒童守護節」活動大力推廣。在現場宣傳的簡介中也有對於「貫」做說明:

 

最早的「貫」是以石頭公旁的石片,經打磨、鑿洞,加上紅繩而成,後來才改用當時所用的錢幣(清朝、日據時期的硬幣都有)。近來,則由廟方鑄造專用的「貫」供民眾在七夕時帶著孩子前來祈求所佩戴,守護兒童平安長大。

 

八寶掛貫是到了近幾年才有廟方製「貫」供民眾使用,未被收羅在簡聰榮捾絭系列的實物描述中。今以2006年款式來描繪,其「貫」為古代銅錢樣式,金黃圓形鋁合金材質,直徑三公分,中央方孔邊五公厘,正面浮印「八寶石聖爺公」字樣,背刻「保佑平安」。我們單從佩執古錢來看,無從得知其佩掛時間遠近,然而只要執持廟方所製,則可輕易判定是為晚近才來求貫之人。

廟方所鑄的貫
廟方所鑄的貫

備註

  • 註1:曾景來,1938《臺灣宗教と迷信陋習》頁70-75。
  • 註2:鈴木清一郎,1994《臺灣舊慣習俗信仰》頁114-115。
  • 註3:黃文博,1997〈臺灣民間的契神研究〉頁86-87。
  • 註4:簡榮聰,1990〈臺灣民間「捾絭」淺探〉頁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