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52期-地方博物館環教國際論壇-宜居、宜遊、宜學的生態博物館脈絡及其思考

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館長 / 陳碧琳

陳碧琳館長於論壇分享心得
陳碧琳館長於論壇分享心得

編按

蘭陽博物館2021115日、16日舉辦「宜蘭地方博物館與環境教育國際論壇」,在「宜蘭是一座博物館」的概念下,邀請臺灣、日本、香港等各領域的行動者,以環境教育為題,從公部門、民間單位、博物館及學校等不同面向進行交流分享,希望透過持續地探討、累積宜蘭在地生活智慧與經驗傳承,朝向宜居、宜學、宜遊的生態博物館邁進。

《蘭博電子報》將會逐期刊登與會學者的分享內容,持續探討環境教育的各種可能。

地方博物館環教國際論壇宣傳海報
地方博物館環教國際論壇宣傳海報

找尋宜蘭DNA

許多人會質疑,「宜蘭是一座博物館」已經談了許久,有沒有新的口號?為什麼蘭博要持續推動這件事呢?

20年前,宜蘭沒有大學,所有的學生都要離開宜蘭到外地唸書,對外交通只有山路與鐵路可選擇,但山路會塞車、火車票難買,回鄉一趟很不容易。在這樣的情況下,離鄉的宜蘭子弟對故鄉都有著深深的思念,造成宜蘭人對於家鄉的情感非常濃郁,比如黃春明老師或其他藝術家的創作,所呈現的宜蘭空間地景意象,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出現宜蘭人的精神地標—龜山島。

30年前,宜蘭經歷了幾場環保運動,包含反六輕、反火電,這些的行動為宜蘭帶來拒絕高污染工業的形象,但拒絕之後,農村環境如何找尋下一個出路,變成很重要的課題。而這些經驗後來也影響宜蘭推動環保、文化、觀光立縣的目標。這個脈絡非常連貫且強烈,所以當初就提出將整個宜蘭變成博物館的概念。

不管哪一個年代的人來到宜蘭,幾乎都能體會到人與環境相互依賴的認同感,這股情感幾乎就是宜蘭的DNA。在這樣的認同之下,產生很多與外地相異的特殊性,比方說台語「吃飯配滷蛋」,宜蘭腔的「wi」音就特別重;或是目前(2021)在蘭陽博物館一樓特展室展出的《宜蘭勁鄉團—蘭博家族特展》,這裡指的不是拜拜的進香,而是取自宜蘭腔「勁」字口音,希望觀眾觀展完也到鄉間感受宜蘭「勁」的魅力。這些都是宜蘭與外地的殊異性,以及空間集體記憶轉換跟文化生活強烈的連結性。

推動「宜蘭是一座博物館」兩個重點策略,一是作為宜蘭縣政總體發展的想像,以整體性的文化運動來推動,也就是找回對於家與土地的認同。二是以博物館的概念形塑宜蘭民間空間生活美學。藉由總體性思考,同步帶動民間的生活空間美學,結合民間的力量,包含社區總體營造,變成了一種空間上的3D,並與文化性的內容做整合,成為整體的形塑。然而這樣整體認同感的形塑,在以前是很容易達到的,以往我們只要辦一個大型節慶活動就可以激發全縣的認同感,比方二結王公廟的千人移廟或是運動會,這些活動都是以「鄉下人辦喜事」的心情來籌辦,對於家園的認同感非常濃厚。

後雪隧時代宜蘭博物館家族的發展與挑戰

但是空間不會一直不變,其中雪山隧道對宜蘭而言,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不只是實際空間上的連結,也是心理距離的改變。當大家認為台北跟宜蘭的距離只要30分鐘內可以到達,宜蘭就是台北、台北就是宜蘭的時候,兩地的空間連結感雖然增強,也產生比以往更多的活力,然而問題也隨之而來。

(一)地方博物館化與博物館地方化

不管是二結社區推動二結王公廟千人移廟,所成立的二結庄生活文化館,或搶救二結穀倉時,孕育而生的文物館,甚至是搶救白米社區時,誕生的木屐村,這些行動都是在進行地方的博物館化,只是這些動作分散在文化工作者的身上,包含頭城農場的卓媽媽,實際上也是在做一種博物館事業。在宜蘭有許多為地方努力的夥伴,不管是文化面、產業面等,都離不開博物館化的工作,就是在做文化保存與推廣教育。

博物館地方化則是中央到地方的浪潮,包含社造之後,新成立的博物館不再只是單純的專業博物館,而是跟地方有所連結,像是宜蘭的傳統藝術中心、台東的史前文化館、基隆的海洋科學博物館等,根據所在地的特色去建置博物館;也有很多博物館開始走入地方,如故宮博物院每年有上百場次,到台灣各地進行教育推廣,臺灣博物館也輔導很多原住民的地方文化館,目的是希望跟土地連結,回歸土地。

(二)地方產業化與產業文化化

地方產業化是指社區文化工作,長期而言沒辦法像義工一樣,無償進行服務導覽,這也不是一個健康的現象,因此,如何轉換成可持續循環的產業就很重要。另一種就是非屬文化性產業變成是文化性產業,例如原先只是單純製造業,但加入地方元素後,轉變成具在地特色的文化產業。產業文化化也跟很多政策相關,如推動綠色博覽會的目的,是推動宜蘭的農業經濟及環保經濟。傳統製造業或單純農村生產,開始轉型成文化性服務業,不是單純的吃產品或用產品,而是欣賞、學習或體驗產品,這與環境教育有很大的關係,同時也與地方文化產生強大的連結。

(三)地方都市化與地方商品化

地方都市化與商品化大家都很熟悉,但多帶有一點負面性。我們有強烈的經濟發展誘因,但很容易失控。文化傳承跟生活傳承不只是為了變成商品,而是回到文化主體性,但過度被商業操作時,很容易變成單純的商品,這部分是很危險的。

「宜居、宜遊、宜學」提出的脈絡與詮釋

宜蘭的博物館在30年前數量還很少,後來大量增加。為了盤點宜蘭地方館舍的成長狀況以及佈局,我們依各館舍不同屬性,分為六大內涵:蘭陽開拓、庶民生活,水綠資源,農林產業、海洋漁業、地域風格。雖然地方文化館的數量非常多,但被認可為專業博物館的館舍還是很少。

宜蘭博物館家族增加的速度非常快,2001年文化館舍計24處,至2020年128處。剛剛提到宜蘭縣的空間認同感很濃烈,部分原因是因為不管在蘭陽平原的哪個空間,都可以看到龜山島,這是一個很強的精神標的,讓我們不會迷失方向,知道宜蘭到了、家到了。這個家的概念雖然很強,但因為空間成長快速,也愈來越分散,雖然擁有這麼豐富多樣的家族館舍,可是不容易理解如何進行體驗學習,也不容易整合;在沒有清晰的方向前,很容易失去目標。我們做過很多分類,包含地方區域性或類別盤點,結果越盤點越複雜,家族館舍的多樣性使其難以聚焦。

宜蘭縣內地方文化館至2020年為止共有128處,成長快速。
宜蘭縣內地方文化館至2020年為止共有128處,成長快速。

經過幾次博物館事業運籌會議,一開始,從「博物館」的角度出發,很輕易地從博物館四大功能:研究、典藏、展示及教育切入,抓取地方文化館可能的發展方向,但這樣的分類似乎沒有太大意義,因為實際上地方文化館難以讓大家知道這些制式的功能,我們的目標也不是要讓每個館舍都變成正規博物館,應是將重點聚焦在「回到生活場域」,於是2018年提出「宜居、宜學、宜遊」三大面向,並從這樣的角度進行連結。

宜蘭博物館事業發展藍圖
宜蘭博物館事業發展藍圖

蘭陽博物館所推動的博物館事業,包含環境教育、環境改善、生態旅遊,其實都有所本,很適合宜蘭。宜蘭既然不走大型工業的路線,而是走地方知識的學習體驗,本身便要準備好。當初在談「宜蘭是一座博物館」有兩個概念,第一個是家族館舍是認識宜蘭窗口,第二個是當有人從外地來到宜蘭時,會有「家」的感覺,但這樣的體驗像是博物館的概念一樣,有文物收藏跟介紹,同時可以參與、學習與體驗居民文化活動,守護生活空間的環境,旅人可以抱著一個體驗學習的心情而來,跟地方有所連結,而不是單純的異鄉人到這邊玩一玩就走掉,非常可惜。

 

宜居:人本友善的環境空間

「宜居」提出時,便引起很多討論,認為居住在宜蘭很不錯,有宜蘭厝,也有礁溪溫泉,但「宜居」不是在談單純的私人住宅,而是私領域及公共區域的連結性與服務品質的提升。幾年前黃貞燕老師協助蘭博至日本考察,從日本車站到博物館有一條博物館之路,是一個賞心悅目的環境,在這條道路上可以認識當地的地理知識與人文。那時考察團隊的眼淚差點掉下來,因為我們想到為什麼從頭城火車站到蘭博,遊客是拉著行李跟大卡車走在一呢?這是一個很大的反差。

早期農村社會沒那麼多人,便不會有這些問題,但現在因為都市化高速成長後,公共環境及相關設施跟不上,導致行人很不安全,所以,如何打造友善的居住環境是重要且無法逃避的課題。我們提出「宜居」並不代表現在已經做到,而是期許能往此方向實踐,希望群眾在行走的過程,也能學習體驗。

再者,希望居住風格也能展現宜蘭在地特性,如宜蘭厝。宜蘭厝不是單一風格,而是根據居民與微氣候特色所建造出來的房子。目前宜蘭有許多不錯的建築,但風格不一定與地域產生強烈連結,也就是說在這個空間中,應該存有很多故事,但如果都講不出來,就要重新反省,是否達到了宜居?所以,宜居的目的是為了建構人本友善的空間,背後還是要回到在公共生活,建構在地的生活美學,打造適宜的居住環境,以及具有宜蘭風格的生活特色。

宜學:在地知識深耕、打造多元學習

「宜學」是指在地知識深耕與營造多元學習。在宜蘭,很多民俗文化活動非常活躍,但因為過去被污名化、不太被民眾體驗或學習,僅是「居民」自己的活動,這樣其實會產生斷層。例如20年前的子弟戲(農村青年組成的傳統戲曲)還有300多團,現在北管湊一團都湊不起來;還有頭城搶孤是宜蘭非常重要的文化活動,但會綁孤棧的耆老越來越少,雖然用了新的工法、新的工具,卻也彰顯出土地文化性的斷裂。所以,我們希望在地知識紮根是一個普遍現象,環境教育就是非常好的切入點。

蘭博在推動在地知識深耕時,跟學校的連結性很強,教育處環教輔導團的專業老師能將博物館內容轉化成學校課程,現在也加入了蘭博家族夥伴的參與,一起將各館舍的課程,轉化成學校學習體驗的教案。目前第四年,效果不錯,像是觀光工廠或休閒農場都不一樣了!這些觀光工廠並非捨棄老本行或原有商品,而是轉變為學校學習的場域,不只是提供空間,更應用當地的農業及水資源等,讓觀光工廠與地方文化關係重新連結,到校推廣的知識;學校端也可以到家族館舍進行學習,交替學習的環境場域。

家族館舍即使無法驟然轉型成為環境教育學習中心,但可以產出課程及教案,到學校推廣體驗,學生也會發現原來生活周邊就有家族館舍傳播知識,文化與教育的連結就會產生正面循環,學校體系也可以跟地方產業有所結合,所以「宜學」蘊含深耕在地知識與營造多元學習方式,缺少文化生態連結的家族館,可以重新跟土地、環境互動,轉譯在地知識課程。如果能將100多個家族館舍變成環境教育學習中心,就有可能讓宜蘭變成環境教育大縣。

另一部分,很多社區館覺得「自己社區」的東西最好,但不一定有能力傳播,或是沒辦法將好的在地文化轉變為讓遊客體驗及學習的課程。這部分希望透過環境教育理念,重新讓社區文化被系統性的傳達出來,具有在地知識的長輩,可以將知識傳遞給年輕一輩,並重新找回地方認同感,具體的方式像是以策展人的概念進行導覽解說等。內城社區的鐵牛力阿卡生態導覽,就是老農在耕種農閒之餘,進行社區深度導覽,讓更多人學習與體驗社區環境的實際案例。

 

宜遊:加深在地知識體驗的深度

「宜遊」是一個綜合性的策略,雖然大家認同宜蘭具有清楚的地理空間,但地方館舍的分布非常分散,過往宜蘭縣博物館家族的成員雖具有豐富的能量,但家族成員並非位在重要的交通節點,而是落在生活裡的節點上,這樣便跟交通運輸產生斷裂,不易到達,但那就是文化生產的地方啊!如果要以旅遊進行體驗,應該要有生活性體驗,而非大景點的旅遊方式,那就需要不斷嘗試。

在這幾年的嘗試下,我們認為不能只是單點旅遊,應以區域性體驗的方式,讓單點跟區域產生連結,那麼地方館舍也會跨到周邊去進行旅遊體驗,遊客不是單純認識館舍,而是體驗生活環境。實際執行上分為硬體與軟體,硬體部分,希望博物館家族可以改善相關設施與設備;軟體部分,則是透過「宜學」的轉化過程,讓家族成員的文化服務能夠變成教育學習或導覽體驗。另外,現在是網路時代,網路資訊非常重要,如何將家族館舍資訊擴散出去,讓遊客可以先了解相關背景再做深度體驗,會比較符合經濟效益。

向地方文化與環境學習的生態博物館

「宜蘭是一座博物館」是總體目標,我們希望建造一座向地方文化與環境學習的生態博物館,並以「宜居、宜學、宜遊」作為切入核心,將在地人、體驗者與生活環境進行有目標且系統性的調和,我們還在努力學習中,雖然達到個別目標,但希望總體性的帶動宜蘭人與文化環境素質以及公民意識提升,提升後,以各個館舍擅長的類型去守護宜蘭這塊土地,當很多人都有這樣概念時,大概就成功了。這些行動光靠地方文化工作者的拼搏是不夠的,我們也要持續推動。雖然身處快速變遷的後雪隧時代,將面臨很多的挑戰跟壓力,但只要觀念一改變,目標就能達到。

蘭陽平原一景
蘭陽平原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