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19期-不一樣的畢業典禮-拜了大眾爺才畢業

文:吳敏顯/宜蘭社區大學講師

 

 

不少學校在畢業典禮形式變化上,花費很大心思,目的除了讓畢業生能有一次終生難忘的畢業典禮,還希望能因此吸引媒體的注意,讓學校出出風頭。

圖一: 七賢國小前校長李予森(前排繫紅領帶者),退休前帶領畢業班導師及畢業生祭拜大眾爺。
圖一: 七賢國小前校長李予森(前排繫紅領帶者),退休前帶領畢業班導師及畢業生祭拜大眾爺。

七賢國小這項傳統的祭拜過程非常簡單,儀式卻非常莊重。曾在學校擔任了12年校長的李予森表示,這項從創校以來的傳統祭拜,都是在畢業典禮當天上午舉行,由校長和畢業班導師帶領學生,端著廚房備妥的牲醴,先在校園邊向天公行禮,再向土地公行禮。謝過天地之後,師生們再魚貫進入2座萬善堂裡,排好整齊隊伍,由校長領頭炷香拜謝大眾爺。全部的過程大約半個小時,有些學童家長也會主動參與。祭拜的祭品,再經廚師們加工後,就是畢業餐會上的菜餚。

 

一所公立的國民小學的畢業生,為什麼要拜一些孤魂野鬼呢?而且成為創校30幾年來不變的傳統,這不是強調迷信,開教改倒車嗎?

圖二: 畢業生在祭拜大眾爺前,先拜天公和土地公。
圖二: 畢業生在祭拜大眾爺前,先拜天公和土地公。

去年8月1日退休的李予森校長說,員山鄉七賢村位於蘭陽溪北岸,在沒有堤防的年代由溪流不斷改道沖積而成,所以七賢地區的古地名叫「浮洲」。在這片浮洲上面,有些荒蕪之地自然成為民間的墓仔埔和亂葬埔,成了許多先人骨骸的居所。民國58年七賢國小獨立設校時,原本分校的狹小校園必須擴充,施工期間挖到一批無主骨骸,由學校、家長會和當地村莊出錢出力,在操場西南角落的公路邊,建了一座萬善堂收容。事隔幾年學童人數增加,校舍不敷使用,學校再興土木,又挖到一批無主骨骸,學校和地方只好再建一座大眾爺廟,緊併著早先的萬善堂。

圖三: 學校與地方在校園西南隅,興建二座萬善堂收容挖出來的兩批無主骨骸。
圖三: 學校與地方在校園西南隅,興建二座萬善堂收容挖出來的兩批無主骨骸。

學童家長們指出,小朋友能在學校快快樂樂地讀完6年書,快快樂樂地在校園裡玩耍6年,如今畢業了向讓出土地的先人說一聲謝謝,無論怎麼說,都是應該做的。家長會也認為,學校能夠年年由校長和老師親自帶著畢業生,向無主孤魂牌位上香行禮,可以說是為孩子們上了一堂很好的社會教育課程。

圖四: 宜蘭縣員山鄉七賢國小校舍及操場的部分用地,原本是先人骨骸居所。
圖四: 宜蘭縣員山鄉七賢國小校舍及操場的部分用地,原本是先人骨骸居所。

根據民間習俗,很多人家在年節祭祖時,不忘另備簡單供品向所住屋宅的「地基主」祭拜一番,對天天生活的土地神祇表示敬意。七賢國小畢業生讀了6年書,才向學校的「地基主」表示謝意,家長們說這樣要求孩子去燒一炷香,已經是有些失禮了,好在敬天敬人敬鬼神,都是誠意在心,相信那些先人不會計較。

 

環顧當今社會,青少年問題越來越麻煩,若探究其闖禍主因,不外是很多青少年目中無人,遑論鬼神。一些年輕孩子,常常自以為「天不怕、地不怕,誰也奈何不了我」,在他們身上顯然缺少了國人傳統上「敬天憫人」的胸懷。

 

七賢國小能想到為孩子上這一堂額外的課程,教導下一代要懂得向天地、向先人「謝恩」,實在值得喝采。當然,如果在畢業生祭拜時,能請村中父老詳細解說當地墾拓歷史,以及創校清理無主孤墳情形,不但可以讓畢業生了解創校維艱,還可以讓畢業生了解敬天憫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