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43期-扶養弟妹、棄學踏浪的討海人-林汀足

記錄 / 陳財發、李阿梅、黃麗惠

林汀足個人照
林汀足個人照

編按

南方澳地區擁有豐富的海洋生態及漁業資源,還具有相當多樣性的社群及人文特質,為了紀錄「討海文化」,蘭陽博物館從2016年起,進行「老船長口述歷史調查計畫」,每年邀請約20位退休老船長擔任報導人,進行口述歷史訪談。同時由專人當場進行錄音、錄影及照相工作,事後整理成詳實之文字紀錄。

 

《蘭博電子報》會逐期刊登,分享這些討海人的生命史。

生世概述

【出生】

林汀足,一九四五年七月十二日出生於高雄鹽埕區。父親林屈,民前出生,原生家庭是澎湖人,家中的長子,在日治時期,家裡生活艱苦,於是被送養到高雄,與生家那邊斷了聯絡,父親對生家那邊的事情也絕口不提,因此汀足對於澎湖的親族情形不甚瞭解。林屈在高雄養家這邊有一位哥哥。

母親林陳女,小林屈六歲,兩人婚後共生有十一位子女,四男七女,汀足排行老六,如果只論男生的排行,汀足則是老二,姐妹們存活的有六位,長姐在幼年時即夭折。

父親後來到南方澳討海釣「青飛」(鯖魚),是為「釣艚仔」(延繩釣/一支釣)漁船「慶昌」,配備有數艘竹筏,父親時任「大俥」(輪機長)。當舉家都搬遷到南方澳時,因為有六、七位家人,所以就賃租二間房間居住,一間的租金大約五、六十塊錢左右,當時照明設備簡單,兩間房間共用一盞六十燭光的電燈,三餐就在床前的通道煮飯,煮好後再端到床上的小桌子吃飯,這樣租房間的情形,可說是當時南方澳許多漁家生活的寫照。

【童年】

汀足外號「天仔」,因為把「汀」改成「天」會比較好稱呼,因此「天仔」這名子反而就變成了朋友口中喊出的別號了。

小時候在高雄度過童年的汀足,因為住家靠近港區,所以會有美軍的船艦來靠港,因此附近的酒吧、三輪車等各種各樣的營業場所也就應運而生,晚上時就顯得更加繁華,所以汀足吃飽晚餐後,常會到此來看熱鬧。

【求學】

臨入學年齡,汀足就讀於高雄鹽埕示範國民學校,因為父親在南方澳討海,留母親在高雄一個人帶小孩實在是辛苦,於是在汀足讀三年級下學期時,母親帶著孩子們搬到南方澳與父親同住,學校也就轉就讀南安國民學校,是為第十屆的學生,共有忠、孝兩班的學生。

南安國校中年級時的導師是來自山東福山的劉唯媛老師,高年級時的導師是宜蘭人黃曉浦老師,汀足的兄弟姐妹都曾在黃曉浦擔任導師的班級就讀過,這也算是一種巧合的緣份!

在高雄鹽埕國校上課時,讀書的氛圍較濃厚,書包裡滿滿的課本,大約有十公斤重,汀足每次都可拿到二、三名的成績。轉學到南安國校後,上課的書本只有三本,老師看到汀足帶來原學校那麼多的書本時,還問他真的都有教到嗎?汀足回說:有!

在南安國校第一次考試時,汀足就拿到第一名的成績,到了五、六年級,因為自覺家境不好,肯定沒辦法再升學,往上溯及哥哥們也都只有讀到國校畢業而已,因此汀足有點自我放棄,就不太認真於課業上,成績當然也就不太理想了。

小學畢業後,雖然老師相當鼓勵考初中,但最後汀足還是沒有參加初中考試,開始討海。

【當兵】

廿二歲時,汀足入伍服兵役,因為抽籤抽中的是海軍,徵召梯次的間隔較長,所以比同齡的要晚些時候入伍。新訓中心是在左營,結束後就下軍艦,是為23號驅逐艦,軍艦航行範圍在金門、馬祖、澎湖、基隆、高雄,其中待得最久的是基隆,大約有一年半左右的時間,海軍的兵役期三年後退伍時是為上等兵。

軍中領到的薪水為二佰二十元,內含基底一佰元,加上海勤加給一佰二十元,但這樣的金額不敷每月的花費,因為軍艦總有靠碼頭時候,這時花錢的機會也就相對的多了。當軍艦航行在海面時,偶遇風浪較大,同袍會暈船的就常身體不舒服,不過汀足並不會暈船,也就安然的度過海軍的生涯。

當汀足在海軍服役到臨退伍時,父親往生。廿五歲退伍後,繼續討海。

【婚姻】

三十歲時的汀足才完成終身大事,妻子陳美如,一九五一年出生,小汀足六歲,南方澳人,南安國校第十六屆的學生,導師是來自江蘇沛縣的張慕陶老師,國校畢業後,從事美髮業。

汀足與美如是住在隔壁巷的鄰居,退伍後,汀足覺得美如長得很漂亮,於是開始追求,這場戀愛談了五年才終於開花結果,汀足感謝美如不怕艱苦,願意嫁給他為妻,而且岳父母也很好,都沒有收聘金,當然也就沒有嫁妝,只做了些喜餅讓大家同慶這段姻緣。婚後,美如就不再在美髮業工作,有時會做些剝蝦的工作。

【自己的厝】

結婚後,大哥大嫂搬出去外面自住,母親與汀足同住,還有二弟一妹也是由汀足負責,因此他們兩夫妻肩上的擔頭相當的重。住在南方澳時一直都是不停的換地方租房子,從最早的租房間,而後換一整戶的房子,直到汀足五十歲時才真正擁有自己的房子。

現住的房子,土地是國有財產局的,原本是老師的宿舍,後來由漁會再改建房子,原屋主要換到對面的房子,所以將這間房子賣給汀足,買價四十八萬,但整修到可以居住時共花了一佰廿十萬,當時自備款只有四十萬,其他的八十萬是向人借貸的,此時弟、妹均已獨立,搬進來新家是汀足夫妻再加上一個小孩。

【子孫】

汀足和美如婚後共育有一男林文源,已成家十年了,媳婦是高雄人,兒子在臺東師範學院的學妹,兩人均為羅東公正國小老師,兒子是體育老師,媳婦是特教老師,兒子與媳婦生有一男一女,現定居在羅東。

林汀足與妻子陳美如
林汀足與妻子陳美如

討海歷程

【船員】

小學的導師黃老師一直鼓勵汀足再繼續升學,但是因為家境不好的關係,連下一餐在哪裡都不知道了,怎麼還有辦法顧及到讀書,因此汀足十五歲小學畢業後就開始討海,但其實父親是相當捨不得的。

第一艘作業的漁船是一位葉姓澎湖人的,船名「海雄」,「現流仔」作業,因為是小船並沒有煮飯,所以汀足是做「海跤」(船員)。汀足算是乖巧,而老闆又是父親澎湖同鄉,因此很願意教導汀足討海的技巧。剛開始是在母船釣「青飛」,有二個人在此作業,釣得的漁獲和老闆對半分,後來就下竹筏作業。

【煮飯】

「海雄」作業二年後,就換到澎湖船「魁源」去基隆掠鯊魚,是為「貼底」(到底、貼近底層)延繩釣作業,大約在農曆三月後,「青飛」季節過了,就回澎湖換「掠大緄」的漁具,接著到基隆掠鯊,航程二天的時間,一次出海作業要十五天。

「魁源」漁船上要煮飯,所以汀足要煮給八個人吃,因為他已經有討海的經驗,所以薪水可以分到一份。「魁源」掠鯊的魚餌是自釣自做,在這艘漁船工作很艱苦,一天廿四小時睡不到二個小時,鯊魚的魚翅比較值錢,魚肉的部分一斤才一、二塊錢而已,漁獲在八尺門漁港販售,漁船則是泊靠在和平島的「窟仔底」。

鯊魚季過後,接著就是去「無人島」(釣魚臺)釣「青飛」,這時就有下竹筏作業,「魁源」大約農曆四月到八月都是泊靠在基隆。一年多後,曾歷經過一次攸關性命的颱風,撿回一條命後,父親要汀足回南方澳討海,才能夠就近照看得到,於是就離開「魁源」。

【自家漁船】

  回到南方澳時,汀足父親買了一艘六匹馬力的小漁船,船名「進福漁」是由父親命名的,不過資金是由汀足二姐幫忙的,當時二姐和二姐夫都是在美國大使館中當廚師,因此在收入上比較安穩一點,所以就資助八、九仟元給娘家買漁船。

  「進福漁」是由父親、大哥及汀足三個人一起作業,是近海的「現流仔」作業,主要是在釣「青飛」。因為漁船實在是過小,有些漁場也到不了,因此漁獲狀況並不太理想,大約一年後就將漁船賣出。

【延繩釣】

  自家漁船賣掉後,父子三人各自到不同的漁船工作,汀足和住在內埤的澎湖人漁船「新滿榮」討海,是為「海跤」,採「釣分的」(釣到的漁獲,扣除應付的成本外,餘均歸釣到的人)方式。

  討海並不是一整年都是同一種漁法或魚種,自家沒有漁船後,不同的魚季,汀足就會換不同的漁船工作,也曾經在「新德發」這艘「塑膠船仔」(玻璃纖維船體的漁船)掠「大緄」,是近海的「現流仔」作業。

  在「新德發」工作的時期是汀足累積欠債最多的時候,曾經借過最高的金額是四、五萬,這在當時的幣值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啊!

  「釣艚仔」作業曾經在「金吉隆」、「言滿昇」等漁船工作,一直到當兵。退伍後,汀足到「順喜」漁船,漁場在「無人島」,這是採用「釣分的」,不同的漁船大約都有工作一、二年的時間。

【拖網】

  離開「順喜」後,汀足換到「卡越仔」(拖網)的鐵船(鋼殼漁船)工作,船名是「新凌波」,汀足在這艘漁船擔任二手,所以還可以額外多分到「1給」,因此收入算是還不錯,好的話一個月可以有二萬多的收入,在「新凌波」工作時期,汀足完成婚姻大事。

  「新凌波」大約工作一、二年的時間後,汀足就再轉換漁船作業。

【總舖】

  汀足離開「新凌波」後,就換到南方澳人的「塑膠船仔」掠「大緄」,船名「新德益」,漁場在赤尾嶼,一次出海的作業期大約十幾天,魚餌是用「青飛」,在港內就先購買再帶出海使用。

  在「新德益」時期,汀足還兼任「總舖」(廚師),「小功仔錢」(正式薪資外的分紅)就可以多分一份,因為這時汀足已經有打算想要買房子,所以能夠有多賺錢的機會,他都不會錯過。

  因為「新德益」船主是汀足的鄰居,就像是兄弟一般的相處,而且在這艘漁船讓汀足有賺到錢,所以他在這艘漁船工作了蠻多年的,直到自己買船。

【買木造漁船】

  汀足四十幾歲時,本來在他人「卡越仔」漁船上「現流仔」作業的弟弟,找他一起合夥買漁船,合算了一下後,覺得是可行的,於是弟弟七股、汀足三股合夥買了一艘十九噸的木造漁船「新建益66號」。

  「新建益66號」是艘「卡越仔」漁船,「現流仔」作業,弟弟擔任船長,汀足任「海跤」,漁獲成績算是普通,汀足的收入比起在他人漁船的「海跤」來說是比較好了一些,而且也不用受人管理,相對來說自由多了,只是妯娌之間相處得不是很好,因此大約三、四年後,兄弟拆夥、賣掉漁船,汀足就拿了這筆錢買了生平的第一間房子,這年他剛好五十歲。

【放籠仔】

  賣掉自家漁船後,汀足到妻姐夫的漁船「金永勝」任船員,是為「放籠仔」(誘導性陷阱籠具類)作業,漁場在無人島,漁船一次出海是一週的期間,船上共有五人作業。

  「金永勝」是艘三百匹馬力的漁船,約莫三十多噸,因為漁船實在是比較小,不太經得起風浪,所以好天氣才有出海,若是不好的天候就不敢出海,在這艘漁船作業三年多的時間,汀足覺得有賺到錢。

【買塑膠船仔】

  與弟弟拆夥後三年多,兩人再次合夥買漁船,此時汀足大約五十幾歲,漁船名「新建益168號」,因為原船主的漁獲都還不錯,於是汀足兄弟就沿用原來的船名,這是艘四十幾噸的「塑膠船仔」,一樣是弟弟七股、汀足三股,「卡越仔」的「現流仔」作業,漁船上共有三人,弟弟任船長,汀足是「海跤」,另再聘請一位臺灣籍的「海跤」,漁獲收入是平分,股東分紅就按照股數分配。

  「新建益168號」作業時間大約是清晨三點多到下午一點多,下三個網次,每個網次二個小時,漁場在蘭陽溪口、「雞仔瀨」、「烏石仔」,一般不會完全沒有捕到魚的情形發生。

  「新建益168號」作業到汀足七十歲退休為止,大約十幾年的時間,後來因為汀足兄弟身體健康狀況都不太好,因此兒子不讓他再出海作業,汀足和弟弟一起退休,漁船賣出,賣價約四、五佰萬。

海上印記

【波蜜拉颱風】

民國五十年波蜜拉颱風襲臺,對南方澳造成不小的傷害。這年,汀足在「魁源」漁船上工作,在無人島「放倒緄」釣「青飛」,從基隆八尺門到無人島大約要二十幾小時的航程。

當時的氣象預報準確度尚不足,除非懂得收聽日本的氣象,但是「魁源」的船長不會收日本氣象。農曆八月十一日(國曆九月初),臺灣的氣象預報並沒有顯示異象,早上「魁源」從基隆八尺門出港時風平浪靜,到近午時分,漁船已到了彭佳嶼東,此時收到颱風警報,「魁源」因為是木造漁船,因此不敢與颱風對決,所以就趕緊掉頭返航。

「魁源」的船速慢,返航途中遇上二層樓高的海浪襲擊,同時海面上霧茫茫一片,肉眼根本就看不清,也不知道是否還有其他的漁船,幸好在「魁源」入港後報關好了基隆港才停電,不過此時風雨交加,景況甚是嚇人。

波蜜拉颱風登陸宜蘭,因此很多的南方澳漁船都泊靠在基隆,汀足印象深刻的是有艘單拖漁船撞上和平島的暗礁而翻覆,有一艘「集滿」漁船要返回南方澳,在鼻頭時整艘漁船翻覆,也有些漁船在臨進漁港時翻覆,造成多人傷亡。

父親聽說有很多基隆的漁船因為波蜜拉颱風而失事,心中甚是擔憂,因為那時又沒有電話通訊,所以根本不知道汀足是生是死,於是父親趕緊搭火車到基隆尋找汀足,後來在和平島的「窟仔底」看到汀足作業的那艘漁船,心中吊著的心才放下一半,想:這孩子應該還活著,後來父親找到汀足,他還拿了三仟元給父親,問到家裡的情形,父親說:租屋處的屋頂都掀翻了。

遇上波蜜拉颱風後不久,汀足父親就要他回南方澳討海,才不致相隔兩地而照顧不到。

【滿載】

在「金吉隆」漁船「釣艚仔」時,曾經有滿載的情形,那時在竹筏上有一籠具及二個網袋可放漁獲,滿載釣到的漁獲合計有四百五十公斤,這可就是令人心喜的大豐收哇!

【風浪】

往返無人島作業時,偶遇「駁頭」(大風浪)或是壞天氣時,就要「拋宕」(下錨固定船身)或是將「風帆」丟下海對抗風浪,漁船大約會停駐一晚躲過風浪後再行駛,這是幾乎每艘出海作業的漁船都會碰到的情形,所以也就如同家常便飯般的習以為常。在「金永勝」這艘漁船作業時,有一次遇到的風浪就相當大,甚至人員都差點落海,算是其中一次較驚險的經歷。

感觸寄語

漁業也有一番進化論,釣「青飛」的遇到「牽網」(巾著網)就被淘汰;「牽網」遇到日本的「大組」(大型圍網)就被淘汰;「大組」遇到「三腳虎仔」(扒網)就被淘汰。現在有很多是「三腳虎仔」作業,是財團經營方式,漁船上有三個臺灣籍幹部,其他都是外籍漁工,漁獲量相當的大,自是其他漁法所抵擋不住的。

以前釣「青飛」時,可以養很多的家庭,而現在船員已經是外籍漁工的就業市場,五十歲以上的臺灣籍船員,大多已不在被聘請的考量內。若只是單論討海的時機,汀足覺得現在還是不錯,而且「海飼百多人」:相關的各行各業因此也林立,是相輔相成的產業鏈。

林汀足與採訪團隊三人合影
林汀足與採訪團隊三人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