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48期-頭城寺廟知多少-頭城寺廟的地理分布

作者 / 陳進傳、楊晉平、陳美暖、游錫財、林雅玲、陳宜伶、黃有卿

-節錄自《人與神共構  頭城的寺廟信仰》一書

《人與神共構 頭城的寺廟信仰》一書封面
《人與神共構 頭城的寺廟信仰》一書封面

前言

晚近空間概念與知識發展,使人們開始注意到不同地區不同條件下,人類活動方式的差別。而此差別相當程度導源於自然因素,時間愈早愈明顯。於是弄清各個地區之間存在的自然界限,就成為了解與詮釋那些地區的必要條件。為此,劃出地區界限,呈現具體區域實情,成為研究上的前提工作。
茲以城鎮為範圍,試加說明。城鎮是一個區域空間,由自然環境、社會經濟要素等組成的區域有機體。一個城鎮應具備三個條件:即具有一定數量的不同類型之聚落,擁有街肆作為城鎮的中心,且各聚落間必須發生的內在聯繫。
以此觀點框在頭城地區,頭城因地形完整,景觀兼備,故其地理環境可分為山區、平原、街肆、海邊四個區塊,進行相關議題的研究,藉以顯現寺廟的空間意義。換言之,個別看待寺廟,固有其建立背景與信徒狀態,但擴而大之,以寺廟分布現況,就能揭露深層宗教內涵與社會信仰。以下就從山區、平原、街道、海邊四個角度,探討頭城寺廟的地理分布。

一、山區寺廟

頭城鎮面積約100.9 平方公里,等高線20 公尺以上的範圍幾近77.2%,可謂多山地區。這種地形最容易出現二類寺廟,即小廟和寺院,小廟又分土地廟和狹義型陰廟。頭城山區土地廟非常多,茲略述其原因:

其一、祭神所需:傳統漢人崇敬神明,必須奉神,就算住居山裡,無論平日或節慶都要祭拜,以保佑平安,種植豐收。其方式是在家中有神明廳,室外則為土地廟。
其二、建造困難:山路崎嶇不平,高低起伏,缺乏宮廟所需的平面,且運送不方便,不利施工,建造困難,所以早期山上少見大型寺廟。
其三、財力不足:住在山上的農民,種植為生,資源有限,缺乏其他收入,以致沒有多餘的財力支應建廟,但又須神明庇佑,簡單土地廟就是最佳選擇。
其四、信徒無多:信徒是寺廟活動的台柱,山上地廣人稀,除當地少數住民外,難得見到外來善男信女,因而無庸大廟,土地廟已然夠用。
其五、工作護持:山下住民農閒之餘,經常上山劈柴、抽籐、砍竹及其他收成,以增加其他外快。他們工作時,有廟可拜,土地公就在附近,心裡比較踏實安定。
其六、行路守護:頭城山地接壤北台地區,早為兩地間的交通要道,許多迂迴小路穿越其間。為祈行旅安全,心靈慰藉必不可免,路旁土地廟就是守護神。
如此看來,土地廟遍布頭城山區是有跡可循,當然要滿足山區各種宗教信仰的要求。另一類小廟在頭城山區也所在多有,就是陰廟。其與土地廟相較,均是小廟格局和提供祭祀,然彼此神格、屬性、由來等均不盡雷同,在信眾的觀念中,表現差異的信仰心態,甚至有些民眾碰到陰廟因而不願進入祭拜。探究其原因,山地有許多小溪流,落差很大,每逢大雨,水量暴漲,沖毀道路房宅,造成傷亡,或見流屍,須予安置,其後再蓋陰廟祭之,此其一,山上環境惡劣,不利行路,偶有體力不支,半途殤逝,如無人認屍,則由旁人代為掩埋,其後再將遺骨就近移置陰廟,此其二。盜匪常窩在山區,時有搶劫打殺,難免傷亡。另遇原住民出草,性命不保,這些沒有宗族鄉親處理,就由他人代行,陰廟是最好的歸宿。

牛寮仔萬應公「黃結先公祠」。(張恆瑞 攝)
牛寮仔萬應公「黃結先公祠」。(張恆瑞 攝)

山上宗教信仰另一殊勝,就是佛教寺院多。蓋佛教重視修行念佛,戒律嚴格,離塵脫俗,所以出家人常得剃度,長住寺院,茹素持齋,其生活物資,一者靠施主供養,再者自種自食,合乎此項條件其惟山上,故曰「天下名山僧占多」。佛教寺院大多建在山間煙雨中,頭城佛寺大多建於山區,其中吉祥寺允稱典範,山路蜿蜒而上,曲境深幽,寺前悠見龜山島浮出群山海洋之間,置身其間,恍若仙境,清心靜適,靈光塔可供清修,中台山惟覺法師曾駐修於此;且坐擁周邊土地,寺產豐裕,收成無虞,可獨立自足。開山祖師真精和尚,在福州湧泉寺皈依傳芳法師,返台後,建構吉祥寺法脈,引領蘭陽,譽稱北台。15 靈山寺、明山寺、石觀音寺、圓通寺等,亦皆座落群山繚繞間。

吉祥寺座落群山間,是頭城地區馳名遐邇的百年古剎 。(張恆瑞 攝)
吉祥寺座落群山間,是頭城地區馳名遐邇的百年古剎 。(張恆瑞 攝)

二、平地寺廟

頭城平原自外澳以次,向南逐漸開展,以街肆為中心,向外放射直徑約5 公里的周邊範圍,面積約占全境的5 分之1。此區域是頭城重要的農耕地帶,提供頭城及外地的農產所需,甚至遠及部分基隆與台北,所以此區域民家靠天吃飯,從耕種中覓食,與土地無法割離,即使一些手藝人、小商小販,也難以迴避土地的連結。這種農村生活、聚落文化就是民眾宗教意識的基本溫床。進而言之,他們為期良好收穫,敬求上天的寬容與恩賜,減少困難與災害,於是祈雨、獻祭、禳災、廟會等各項行為,定期而虔誠的持續推動,相關的各種寺廟信仰就此建構完成。
伴隨在農墾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寺廟信仰顯現二項指標。其一農墾的神明奉祀:農業生產依賴自然界的變化,所以首先信仰的是自然屬性的神祇,藉自然神之崇拜,試圖認識自然,解釋自然,進而與自然溝通,保護自然物的成長與豐收。接著觀察出自然界的千變萬化中,實有其規律與法則,於是咸信蒼茫空間中有一大神存在,以支配其他諸神,此即玉皇天帝,俗稱的天公。 嘉慶2 年(1797),草嶺慶雲宮率先立足頭城,昭示農墾初期的信仰意義,慶雲宮還有分身,即外澳慶天宮。與此相關的就是「田頭田尾土地公」,所以頭城土地廟雖獨多於山上,但平原農地亦得見廟跡。直接屬於農業諸神也是大地所必備,如拜神農大帝就有更新里紫霄宮和拔雅里神農廟。
至於間接屬性的更不在少數,如保護墾民安全的漳泉粵三籍鄉土神,開漳聖王的威惠廟和福崇寺、廣澤尊王的鳳山廟、三山國王的三山宮、巾山宮等,其他則不列舉。

頭城武營三山宮 。(張恆瑞 攝)
頭城武營三山宮 。(張恆瑞 攝)

其二祈求生活安定:當墾民翻山越嶺,含辛艱困的來到頭城,覓得棲身之處,希望脫離過去苦楚,過著安定生活,只能訴諸神明保佑。於是透過不同管道,將隨身取得的香火神祇,妥善安頓,興建寺廟,雕刻神像,膜拜祭祀,就是祈求生活安定。論者即曰:
頭城的過去,苦難的歲月比安定的日子要來的多,民眾無不渴望救苦難的保護神能夠幫助他們,所以到寺廟膜拜,無非是消災祈福。多不究寺廟神明的來歷、背景以及信奉的意義,只圖「神恩」的降臨,使己或家人快活一點。也因此凡是能夠幫忙他們達到祈福消災目的的神都可以供奉在廟裡,而且各尊神明各有所司。寺廟藉此大量廣招信徒
,政府主管部門從不加以過問,多神色彩的膜拜現象於是產生。
這種為安定的情境下,有廟就拜,眾神庇護,造成平原農村的寺廟相當多元、品類甚夥。除上述農耕鄉土神外,還有其他各種宮廟,同樣可達到更良佳而保障安全的效果。

三、街肆發展

頭城開發初始,就兩路進行,陸路經山徑古道,南下頭圍街;海路則從烏石港進到慶元宮卸貨,雙相交會就在慶元宮附近。因此,頭城街道發展以慶元宮為中心,分南北軸線和東西橫向擴張,前者北到武營界,往南接近福德溪,而橫向則介於大坑與鐵道之間。如以和平街舊街為起點,往西為開蘭路,繼之纘祥路,最後才是東邊的青雲路。大致說來,寺廟的分布與此走向若合符節,即以慶元宮的基點,往周邊分散興建。
據稱建於嘉慶元年(1796) 的慶元宮,主祀天上聖母,神蹟耀眼,惠澤眾生,極得百姓崇奉,周邊店家更爭相祭拜,因而二殿式廟貌寬敞莊嚴。其後是興建於同治2年(1863)的南、北門土地廟,分立於頭城老街兩端的路中央,朝向街心,將整條街堵起來,希冀財富不會外洩,熱鬧繁華的街景得以維護,具有界定空間與鎮守財氣之意涵。

再擴而大之,日治時期北有東嶽廟,南則城隍廟,約為近似南北的軸線上,同屬掌理陰陽兩界,均為頭城的盛大廟會,對頭城商業繁盛有推波助瀾之效,這種鄉鎮城隍具深層意義。開成寺供奉觀音佛祖,雖於嘉慶初年渡台,卻於同治3 年(1864)移至現址以磚木興建,對頭城南邊頗收促進人氣、激勵店鋪,卓有貢獻。
論及橫向部分,東側為同治年間重建的大坑里協天宮,供奉關聖帝君,尚有寺廟數座,其祭祀與廟會,均仰仗老街的商貿互動。清末日初的鸞堂喚醒堂,因位處頭城街,為亦鸞亦商的文人與郊商所倡議建造,與老街關係更是密切。
頭城開發告竣後,烏石港貿易榮盛,萬商雲集,人口增加,商店紛紛開設,街區形成,經濟躍居社會的主導力量。街區的鋪戶商家與挑擔小販已非農民,沒有每年固定的稻作收入,農村的安定生活已不可得,既投身生意買賣,須以營利為基本前提。
至於如何獲益,除靠自己努力經營外,還要祈求上蒼神明的保佑,因而逢年過節固然要上香祈福,遇到千秋廟會,更贊助款項。即使小販也不落人後,熱烈參與。換言之,生意不好時,敬祈神明恩賜,獲利好轉,如營運亨通,亦須祭拜,希望長期賺錢,日進斗金。

頭城街道發展寺廟示意圖 。( 張恆瑞繪製)
頭城街道發展寺廟示意圖 。( 張恆瑞繪製)

寺廟的興築,需要經濟為之後盾,其後的擴大增建,則依賴更深。這種宗教的經濟來源,以信徒的捐贈與布施為大宗,豪農、富商、鄉紳、業主就是重要骨幹中堅,整體營運導向經濟利益,成為社會普遍風向。

再者,在信眾眼裡,神雖然了不起,但終究要靠人來扶,神是因人而存在的,其前提是靈驗聖蹟,加上雄偉壯麗的廟貌,此廟貌是錢財積疊而成,所以寺廟乃蘊含功利性格,推動經濟發展的一大助力。
這些住在街肆的百姓,上香的寺廟優先考慮是就近取便,慶元宮以其位置與格局,最獲青睞。開成寺、城隍廟、東嶽廟、南北門土地廟、喚醒堂、慶安堂等也很吸睛,廟中都有神明會組織。如非街區內的寺廟,生意人比較屬意關聖帝君,以其強調信任義氣,且為武財神所致。

武聖宮與九股山礦泉水公司有關 。 ( 張恆瑞 攝)
武聖宮與九股山礦泉水公司有關 。 ( 張恆瑞 攝)

四、海邊寺廟

頭城鎮海岸線非常長,近30 公里,沿海地區因地形關係,與海為伍,追逐海面,靠海維生,與海搏鬥,然因大海的驚濤駭浪,變幻莫測,捕魚航海者生命難料,使其在驚恐之餘,甚盼行船和順,平安歸帆,宗教信仰就顯得非常迫切,致使所祭拜的神明有其地緣性的功能。
與海洋關係最密切的是媽祖林默娘,因拯救海難而喪命,羽化成神後顯靈,維護航行安全,而有海上女神、天上聖母之敬譽,不僅福建沿海普遍供奉,甚至傳布各地華人世界。頭城地區的4 座媽祖廟,就是駐居河岸與海邊。前者即慶元宮,是郊商船舶從烏石港進來雲集卸貨之處,為海路、水路、陸路的交會點。

龜山島周邊漁產豐富,拱蘭宮坐鎮島上,護持漁民出海安全,後迫於生活不便與軍事用途,隨島民遷至大溪海邊。更新里的北天宮,雖興建較晚,且位山區,同樣保障信徒出海順利,漁產加增。
比較特別的是合興里天后宮,因民國44 年大陳島撤退,根據島民的工作與職業,從事捕魚的就將娘娘廟移置大溪忠孝新村,後村民商議,改建為奉祀媽祖的天后宮。
沿海地區的漁民們,如沒有媽祖廟,就以當地大廟神尊做為守護神,如大里簡天公廟、大溪大安廟王公、合興鳳山廟郭聖王、梗枋紫霄宮神農大帝和鎮海宮五顯大帝、外澳慶天宮天公、港口董慶寺董公真人、大坑罟帝君、竹安泰安廟李將軍和各港邊之土地公婆等。

頭城大溪大安廟 。(張恆瑞 攝)
頭城大溪大安廟 。(張恆瑞 攝)

祭祀對海邊居民更感需要,以維護生命安全,因海水無情,凶浪衝擊,翻船、觸礁、溺斃流屍等海難事故,無法避免,有些命喪於水土不服、族群械鬥、利益糾葛、土匪劫殺、天然災害等,為安頓這些意外亡者,使其入土為安,於是將之收埋,予以祭拜,稱之為有應公廟、萬善祠、萬聖公祠等。頭城沿岸,有多座陰廟與此淵源甚深。
如石城漁港有應公廟、天鷹有應公廟、過溪萬善公、外澳百姓公、外澳金斗公廟、港口里萬善祠、港澳橋萬善祠、烏石港遺址前萬善祠、大坑罟大眾廟、竹安總牌公及金斗公廟等。

頭城港澳橋萬善祠( 進口中國石材組合的新式小祠) 。(張恆瑞 攝)
頭城港澳橋萬善祠( 進口中國石材組合的新式小祠) 。(張恆瑞 攝)

頭城這麼長的海岸線,儘管每個小區段都有祭祀行為,但大規模的海洋祭典因大廟不多、空間不足、經費不夠,無法擴大舉辦,所以海祭就用大坑里協天宮的廟埕進行隆重海祭。

茲以民國90 年農曆慶典為例。早上9 時在協天宮廣場上,排滿圓桌,上面插有書寫姓名、船號的紙旗,爐主、頭家、海腳們則忙著擺置祭品、牲禮、水果、乾料、紙錢等。爐主和頭家的紙牌與祭品則另行安放,以示區隔,且各獻祭一隻豬公。
各色人等與經唱鞭炮呼聲交織相續,場面熱鬧。豬公先用來敬奉廟內海神水仙尊王,接著移到廟外和原已擺好的貢品,一起祭拜老大公,另有多位信眾的「小三牲」及素料、水果等祭品,鋪滿桌面,十分豐盛。約下午一時許,法師開始行儀施法,法會莊
嚴,信徒虔誠,儀式完成後,船主要宴請「海腳」(船員),以完成來年的主雇關係,期限一年,相互信守,行之多年,相安無事,因而建構另類的村落祭祀圈與職業信仰圈。20 這是每年農曆10 月10 日水仙王千秋日的漁村祭祀活動,俗稱「拜海尾」,龜山里亦有類似之風俗。

左 : 大坑里農曆十月初十在協天宮廟埕拜水仙王 (俗稱拜海尾) 之盛況。(張恆瑞 攝) / 右 : 大坑里祭祀用的牲禮魚頭是朝向祭祀者,象 徵「魚源不絕」。(張恆瑞 攝)
左 : 大坑里農曆十月初十在協天宮廟埕拜水仙王 (俗稱拜海尾) 之盛況。(張恆瑞 攝) / 右 : 大坑里祭祀用的牲禮魚頭是朝向祭祀者,象 徵「魚源不絕」。(張恆瑞 攝)

頭城海岸北段,從外澳到石城間,仍有多座土地廟,如大澳福德廟、石城漁港福德廟、桶盤堀漁港福德廟、大里福德廟、蕃薯寮福德廟、天鷹福德廟、北關福德廟、罟寮福德廟、合興橋枋湖福德廟、梗枋福德廟、外澳福德廟、小澳福德廟、港口福德宮、港口福德廟、水尾福德廟。何以有此現象?約有四個理由:

因福德正神神格雖低,卻兼備各種法力,同樣發揮保護漁民的功能。

再者,沿海地區仍有聚落與小規模農作,需要土地公之照顧。復次,這些區域缺乏利基產業,財力不足,簡單的土地廟最稱適
合。

另外,此一地帶山海連接交錯,為早期頭城與北台間唯一的交通要道,基於行路安全與避免遭受侵害,需要土地公的保護。所以,頭城海邊出現土地廟,實不足為奇。

頭城罟寮福德廟(合興路福德廟) 。(張恆瑞 攝)
頭城罟寮福德廟(合興路福德廟) 。(張恆瑞 攝)

五、神諭與寶地

地形環境影響寺廟位置的選擇,自是無庸置疑。但寺廟是神明的殿堂,具有神性與靈性,其廟址的確立,有時超乎常理,而是主神經由託夢、附身、顯靈、諭意等方式昭示相關人員,指定其要在某一地點駐留,就此大興土木,構築寺廟。這種神諭寺廟寶地,看似不受自然環境的約束,但事實上,也都能適應環境,配合景觀,才能彰顯神明的聖裁與奧妙。
道光23 年(1843),金頂接天廟建於外澳石空,後因山上居民紛紛外徙,信徒擲筊請示,需要遷建,適時善信林錫虎夜夢玄天上帝指點,廟應移至外澳現址,乃不可思議之巧合。

民國61 年,新建接天宮,如今廟殿輝煌,香火鼎盛。據當地居民表示,更新里五顯大帝於嘉慶年間,隨移民到頭城,初居尖山湖康家
莊。

民國70 年,有次祭祀活動,大帝發輦至現廟址,指示要在此立基,於是籌組建廟委員會。募建之初,略有進展,直到民國75 年正月動土,兩年餘竣工,神尊晉殿安座,即為鎮海宮。

頭城鎮海宮 。(張恆瑞 攝)
頭城鎮海宮 。(張恆瑞 攝)

另有風水寶地也值得一說。漢人社會的居處,向來講究風水,這種神秘力量至今仍影響生活上的凶吉禍福。如就寺廟而言,所謂風水,就是為了使人和神靈,可以在良好的自然環境情境下,得以安寧,並教導人們如何營造寺廟的實踐體系。

再者,風水包括「風」和「水」,其意涵除土地外,還有氣候及其所帶來的雨勢。因此,風水可謂在地理上大氣與環境的總稱,對人們命運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寺廟的興建也是人為製作,亦不能脫離風水的羈絆。關於頭城寺廟的風水問題,盧胡彬有很好的闡述,外澳里理安廟得螃蟹地、金斗公廟的金獅地,武營里大修宮為鐘鼓地、烏石港遺址前萬善祠是白鵝地,城東里慶元宮則坐鎮蟾蜍等的地理風水傳說,令人嘖嘖驚奇。民間傳說慶元宮立基蟾蜍地,鎮上蚊蠅甚少,即與此相關;而且蟾蜍招寶,更激發早期的商業繁榮。萬善祠的白鵝,原為活鵝,每日清理烏石港的浮沙,航運藉此開通,後因民眾汲取飲用水,意外殺死白鵝,從此烏石港便淤積。當地民眾還盛傳,白鵝雖死,靈氣還在,因此種在白鵝身上的果蔬,公認是最甜美的。金斗公廟後方有兩座山,活像獅形,北邊的像雄獅,南邊像母獅,風水術語稱為「落水金獅」。廟地在兩山獅間正前方小崖四周,原先金斗放在小山崖下,恰是靈氣集結的龍穴地。

左 : 相傳烏石港遺址前萬善祠(有應媽廟) 位於白鵝地,早年烏石港航運與其有關。(張恆瑞 攝) / 右 : 外澳金斗公廟舊貌(1954)。(宜蘭縣史館提供)
左 : 相傳烏石港遺址前萬善祠(有應媽廟) 位於白鵝地,早年烏石港航運與其有關。(張恆瑞 攝) / 右 : 外澳金斗公廟舊貌(1954)。(宜蘭縣史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