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51期-頭城寺廟今昔-建築形制改變

作者 / 陳進傳、楊晉平、陳美暖、游錫財、林雅玲、陳宜伶、黃有卿

-節錄自《人與神共構  頭城的寺廟信仰》一書

《人與神共構 頭城的寺廟信仰》一書封面
《人與神共構 頭城的寺廟信仰》一書封面

前言

綜觀頭城廟宇建築發展,早期多是木、竹為柱,砌石為牆、覆茅為頂,待經濟能力稍具,便易以土埆、磚石及瓦頂,以木結構為主的單殿式建築,經費運用較充裕者,則擴以兩殿式格局,除石雕龍柱外,木架構部分更是雕梁畫棟,展現建築及各項傳統工藝之美。

左:大修宮草茅形制廟貌照片。 / 右:大修宮磚瓦形制廟貌照片。
左:大修宮草茅形制廟貌照片。 / 右:大修宮磚瓦形制廟貌照片。

民國七、八○年代,頭城地區的廟宇紛紛大肆改築,廟宇景觀出現前所未有的大轉變,細究其因,可歸之以下四點:

其一,工業發展所致,早期以磚木為主的建築材料被鋼筋混凝土取代,成為當時建築的主流。

其二,社會經濟蓬勃,信徒所得提高,回想過往艱辛,今日能有所成,歸功神靈所庇,當家鄉廟宇有改築之需,捐款奉獻自是不落人後,一來敬謝神恩、次則榮歸故里,而廟方在財力充裕的情形下,更加樂於擴充廟宇規模。

其三,建築材料改變,使屋頂承重限制大降,裝飾日漸繁複,形貌更形宏偉。

其四,跟風心理作祟,在輸人不輸陣的心理作用下,加上財力無虞,大家爭相模仿,使得廟宇外觀益發華麗壯觀,一改早年簡潔樸實的風貌。

以下試就頭城地區廟宇建築形制之今昔變化概況逐項說明如下。

左:新建里將軍廟舊照(1954) 。(宜蘭縣史館提供) / 右:竹安鎮安宮。(張恆瑞 攝)
左:新建里將軍廟舊照(1954) 。(宜蘭縣史館提供) / 右:竹安鎮安宮。(張恆瑞 攝)

一、廟體、格局日趨恢宏

在漢人的傳統思維中,居所不單只是活動空間,也是個人身分地位的具體表徵,此觀念被具體而微地反映在寺廟建築的表現上,最顯而易見的即是廟宇格局深受主祀神祇階級高低而有所限制。

一般而言,玉皇大帝等帝后級的神明可建五門;開漳聖王等將軍或王爺級者以三門為限;而在神靈系統中,屬地方基層行政神的土地公或無祀孤魂信仰的有應公等則僅可建單門。

調查結果顯示,早年可能囿於財力,頭城地區過去的廟宇大抵皆遵此原則,少有逾越;然而隨著時代觀念轉變,這些傳統禮制思維與形制束縛已逐漸瓦解。茲舉數例以證:

(一) 頭城地區的土地廟多屬單開單殿式形制,有應公、萬善祠等無祀孤魂祠廟,則係無門無戶的三面壁建築。地方信仰中心的下埔
福聖廟及更新里福德廟,分別以高位階神明的五門及三門呈現,不僅打破上述傳統慣例,也充分展現出地方信徒的經濟能力。

(二) 前述以外之其他類相主神則因祀神位階較高,多已由早年的單開式改以三開間為主,氣勢更勝往昔。如合興里的鳳山廟、港口里的董慶寺等。

(三) 帝后級神明方可配享的五開間廟宇,在頭城地區為數不多,計有大里的南勝宮、外澳慶天宮、武營山上的大修宮、市區的開成寺城隍廟、下埔福聖廟及竹安順發宮等,這些廟宇多屬近代改築或新築者,其中,南勝宮與順發宮偏私廟性質,且皆於民國95年以後方始建廟,迄今僅十餘年。

(四) 氣勢恢宏的建築群,如草嶺慶雲宮、外澳接天宮,兩廟正殿皆為單層,後殿則為二、三層樓不等,並配合地形,營造出層層而上的視覺效果,使殿堂更形巍峨壯闊。

左:大修宮五開間。(張恆瑞 攝) / 右:草嶺慶雲宮凌霄寶殿。(張恆瑞 攝)
左:大修宮五開間。(張恆瑞 攝) / 右:草嶺慶雲宮凌霄寶殿。(張恆瑞 攝)

二、石砌小祠日漸消失

廟宇規模的不斷擴大,意味著石砌小祠的日漸消失,本文的小祠,係指約莫一米高,人無法入內參拜的簡易宗教建物。據民國103 年的調查,在頭城地區,此類小祠數量約占廟宇總數的十分之一,計有石城漁港有應公、草嶺埡口福德祠、天鷹有應公、第五公墓萬靈公、黃金嶺福德祠、頂坪溪福德祠、匠寮福德廟、外澳百姓公、上福成田頭土地公、九股山水廠萬善公、石鏡台附近萬善祠、金面山大樹公祠、金面淨水廠福德祠、小金面山福德祠等,由上可發現其祀神皆屬土地公、大樹公及有應公等位階較低的神靈。因其神格較低,廟宇規模有限,形制也不那麼講究,早期更因方便性,常以幾片石塊搭建簡易小祠,即可就地起祀,是早期先民生活、交通往來之歷史見證。

一般而言,位於平地的小祠,大多隨聚落擴張與經濟發展而歷經數次整修改建,原貌已不復存,甚至直接消失於世,無跡可尋;座落山間古道者,因交通不便、人煙罕至等因素,反使其原始樣貌得以被完整保留,存續至今。這些小祠在素材及構築形式上不盡相同,有石砌、磚砌,亦有一體成型、可移動式的水泥預鑄品,總的來說,以數塊石板砌成的石砌式小祠年代最早,最具時代意義與價值,如石城漁港有應公、草嶺埡口福德祠、黃金嶺福德祠、匠寮福德廟、小金面山福德祠等,皆屬此類。它們沒有華麗絢爛的外表,亦稱不上多麼非凡的工藝傑作,然而它所映照的是早年先民的生活態樣與活動軌跡,彰顯的是人們最基本的信仰需求與文化內涵,在城市空間不斷擴展、廟宇競相改築之際,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石砌小祠更顯彌足珍貴。

上1、2、3:石砌有應公祠。(張恆瑞 攝) / 下1、2、3:石砌福德祠。(張恆瑞 攝)
上1、2、3:石砌有應公祠。(張恆瑞 攝) / 下1、2、3:石砌福德祠。(張恆瑞 攝)

三、橫向鋪展轉趨縱向疊加

過去,寺廟建築因建材及結構的關係,皆採單層建築,頭城地區的廟宇在時代推移下,雖在建築材料上有明顯改變,大致仍循中軸線左右對稱的空間配置,即有所增建,亦採平面外擴拓展格局。工業化發展的結果,鋼筋混凝土幾乎取代了早年以磚石為牆與木架構為主的建築形制,建築物在量體與高度的擴張上更顯容易。

復以,近二、三十年來,土地價值提高,城市發展使得原廟地周圍可用空間日趨有限,廟方即使有充裕經費可行擴建,亦造成土地購置不易的窘境。故而使得許多廟宇開始朝垂直空間擴展,形成多層式廟宇建築,如外澳理安宮一樓為主祀三聖尊王,二樓則奉祀同是拾來的開基神尊天上聖母;金面淨根慈惠堂一樓是辦事空間,二樓為正殿,供奉主祀神尊瑤池金母;偏私人性質的順發宮則有三層樓高,分別奉祀各式不同神尊。

左:理安宮全景 。(張恆瑞 攝) / 右:順發宮全景。(張恆瑞 攝)
左:理安宮全景 。(張恆瑞 攝) / 右:順發宮全景。(張恆瑞 攝)
上:頭城開成寺改建前舊貌,從左至右依序為城隍廟、大眾爺廟、開成寺、吳沙祠。(翻拍自開成寺日曆) / 下:頭城開成寺廟群今昔建築格局示意圖:開成寺、吳沙祠、大眾廟、城隍廟原係四廟水平並列,今則轉化 為垂直向上疊加的建築型態。( 張恆瑞 攝)
上:頭城開成寺改建前舊貌,從左至右依序為城隍廟、大眾爺廟、開成寺、吳沙祠。(翻拍自開成寺日曆) / 下:頭城開成寺廟群今昔建築格局示意圖:開成寺、吳沙祠、大眾廟、城隍廟原係四廟水平並列,今則轉化 為垂直向上疊加的建築型態。( 張恆瑞 攝)

此一由橫向鋪展轉趨縱向疊加的建築格局發展,最值得一提的當屬位於新建里的頭城開成寺與城隍廟。早期,開成寺、昭德祠、大眾爺廟、城隍廟四廟比鄰、並列而居、共用廟埕,宜蘭文史研究學者陳進傳教授將此一景觀稱之為「四廟一家的開成寺廟群」,是蘭陽平原唯一的廟群組合。

民國七、八○年代,廟體合併重建,樓高四層,宏偉堂皇,第一層為產權共有的活動中心,空間共享;第二層是城隍廟,第三層主祀
觀音佛祖,龍側奉吳沙公與開蘭先賢祿位,虎側安奉大眾爺,空間配置上誠如初始舊開成寺三廟並列之貌,第四層主祀九尺二寸的白玉大觀世音菩薩,龍虎側神龕分別奉祀送子觀音、救難觀音,體現觀音信仰在傳衍過程中所被賦予的多重身分與功能,形成生命共同體,其今昔建築形制之變化,更足以說明今日廟宇常囿於土地空間使用的有限性,選擇在原有平面基礎上轉而垂直向上疊加的發展型態。

四、屋頂樣式益加繁複

藉由今昔照片之對照,可看出頭城地區廟宇在屋頂樣式上最明顯二項變化,其一,主脊由平直式改為燕尾脊,並強調屋脊上的繁複裝飾;二為覆瓦由原來的紅瓦或黑瓦,改以色調鮮明的黃色琉璃瓦覆頂,如南門福德廟、新建里將軍廟等。

左:南門福德廟舊貌。(宜蘭縣史館提供) / 右:南門福德廟現貌。(張恆瑞 攝)
左:南門福德廟舊貌。(宜蘭縣史館提供) / 右:南門福德廟現貌。(張恆瑞 攝)

一般來說,台灣廟宇建築風格大致可簡易的區分為北方式與南方式,兩者大抵係由建築物屋頂的表現風格來加以判斷。今日雖然因鋼筋水泥等現代建築素材在宗教建築上大量施用,建築營造施作技法的進步與改變,許多寺觀廟宇之建築風格已無法單純地用此兩式來概括分類。然其直觀易辨的建築特色仍不失為民眾認識台灣傳統廟宇建築風格的最佳入門方式。
北方式建築較為簡潔,屋脊多偏向於單純的直線,裝飾較少,以頭城地區為例,常見於佛教寺院及神階較低的土地廟或有應公之類的民間信仰廟宇,如佛光山靈山寺、內大溪明山寺、菩提觀佛修院、二城里城仔田福德廟、西門福德廟、梗枋牛寮仔有應公、港口里萬善祠等。

菩提觀佛修院大雄寶殿為北方式屋頂。 (張恆瑞 攝)
菩提觀佛修院大雄寶殿為北方式屋頂。 (張恆瑞 攝)

南方式廟宇最大的特色在於正脊末端形成分叉,上揚微彎的燕尾脊及屋脊上各式造型裝飾,藝術性較高。宜蘭地區的漢人先民多來自閩粵移民,因此,頭城地區的寺廟建築,尤以三開間以上的地方型公廟,大多不脫此一風格。竹安里打馬煙泰安廟的屋頂剪黏係出自國家重要民族藝術藝師(交趾陶類)林再興手筆,若路經此處,可駐足多加欣賞。

泰安廟為南方式屋頂。(張恆瑞 攝)
泰安廟為南方式屋頂。(張恆瑞 攝)

然而物極必反,調查中亦發現,頭城地區土地廟的屋頂多有翹脊形式,僅係單開間規模的土地廟因廟體不大,屋頂再覆以各類裝飾,雖然形貌氣勢上更形壯觀恢宏,卻常因內容過於繁複,使整座廟宇失去應有的比例,反而給人一種壓迫與雜亂之感,殊為可惜!

小澳福德廟。(張恆瑞攝)
小澳福德廟。(張恆瑞攝)

五、拜亭空間的增建

拜亭,顧名思義,指可讓信眾擺放供品祭拜神祇,無牆有頂的開放空間。頭城地區早年的廟宇幾乎沒有拜亭,近年來,許多廟宇為了增加使用空間,在主建築前方增建一座延伸而出的固定式建物,形成今日頭城地區最普遍可見的廟宇建築形式。對許多內部空間有限的廟宇而言,拜亭不僅是正殿空間的向外延伸,可讓民眾在需要時設供祭神,在某些時候,又兼具廟埕的功能,是社區居民平日聊天、下棋,和好友閒話家常、議論時事之所,可謂是多功能的場域。

金面里協天廟增建的拜亭,提供居民交流、祭祀的空間。(張恆瑞 攝)
金面里協天廟增建的拜亭,提供居民交流、祭祀的空間。(張恆瑞 攝)

另一方面,它也提供了一個緩衝空間,減少風雨對建築立面的直接侵襲,省去廟方不少麻煩。然而,位於主建築前方的拜亭常常擋住廟宇立面,在視覺上給人一種反客為主的感受,無法呈現建築整體所帶來莊嚴及神聖感。二則造成室內空間採光不足,為此,廟方添加多盞日光燈具的補救措施,可能讓廟中彩繪顏料因光線常年反覆照射,形成另一種破壞。總的來看,拜亭確實為廟方及信徒提供了空間使用的實質便利性,也為建築立面阻截了風雨的直接破壞,這對多雨、多颱的頭城地區而言,似乎更有其必要,然其對廟內彩繪藝術的保存及整體視覺的衝擊,亦不容小覷,究竟孰輕孰重,也就見人見智。由於拜亭多係後來私自增建,如果一開始即由建築師納入整體規劃設計之中,也許問題就不會如此棘手了!

左:桶盤堀福德廟。(張恆瑞 攝) / 右:下蕃薯寮福德廟。(張恆瑞 攝)
左:桶盤堀福德廟。(張恆瑞 攝) / 右:下蕃薯寮福德廟。(張恆瑞 攝)

建築是文化的表徵與實踐,其興築除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外,它所映照的是時代發展軌跡。由頭城諸多廟宇的建築歷程與變遷,我們可以瞭解當時建築材料的使用、工藝技術的發展,反映各個時代建築的特色與社會價值形態,最重要的是其背後所蘊含的文化意涵與時代訊息,以及在改變過程中傳達給我們的省思。

蘭地多雨,故在廟前建一拜亭,方便信眾雨天時進行活動,有其客觀機能上的需要。然而,卻也發生擋到 正面和影響正殿採光的副作用。大坑里協天宮將問題納入建築設計中一併解決,除了將拜庭加高以外,並在正殿上方 加開高窗,不失為解決問題的良策。(張恆瑞 攝)
蘭地多雨,故在廟前建一拜亭,方便信眾雨天時進行活動,有其客觀機能上的需要。然而,卻也發生擋到 正面和影響正殿採光的副作用。大坑里協天宮將問題納入建築設計中一併解決,除了將拜庭加高以外,並在正殿上方 加開高窗,不失為解決問題的良策。(張恆瑞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