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宜蘭的日本時代-自治與對立(二)

蘭陽博物館

-節錄自《宜蘭的日本時代》一書

第168期-2024年9月

圖1:宜蘭的日本時代一書封面。
圖1:宜蘭的日本時代一書封面。

第一次地方自治選舉

昭和 10 年(1935)4 月 1 日,總督府公佈改正台灣州、市、街、庄制,當年 10月 1 日施行。1 新制規定州設州會、市設市會、街庄設協議會,為地方首長之諮詢機關。州會、市會議員與街庄協議會員,規定其中半數為官派、半數為民選。

以宜蘭街的街協議員選舉為例,依據當年 10 月 20 日至 26 日公告閱覽的選舉人名簿,有投票權人 1,653 人,其中本島人 1,183 人,占 71.6%,內地人 470 人,占28.4%。2

用爭取一般民眾的選票多寡,來決定何人取得政治職務,對台灣人來說是個很新鮮的經驗,清代的科舉及日治時期的仕紳、街庄長、官選議員,比較的是個人的成就、實力,以及官方的支持度。但選舉是要向選民爭取最大的支持,個人過去的出身、聲望、成就、人脈很重要,但如能掌握特定族群亦可當選。

日人部份只占不到三成選票,卻有椎原國知、砂田鄰太郎、中山文男、吉岡信亮、大津留次郎等 5 人出馬角逐,從結果來看,前 4 人當選,得票也十分平均,可能是經過配票的結果,大津是突然登記,並不在原規劃中,敗北並不令人意外。3

反觀台人出馬角逐者計有前壯圍庄庄長張振茂、保正謝清海、區總代林阿知、農林學校囑託蘇耀邦、太平醫院主人陳金波、宜蘭信組監事范阿成、林煥、保甲聯合會長連碧榕,北星會會長邱有才、時計店主林屋、前街保正吳番薯、醬油會社專務林以士等 12 人登記。4投票結果,陳金波、張振茂、連碧榕、林煥、范阿成、邱有才等 6人當選。台人選票超過 7 成,卻只當選 6 席,可見是群雄並起、各自為政的結果。

這次選舉,大體上曾任街庄協議員者仍然占優勢,宜蘭街的當選人中,陳金波、張振茂、連碧榕都是擔任 4 屆街協議員以上的議壇老將。以張、連 2 人的資歷,尋求成為官選協議員,並非不可能,但他們選擇接受民意的考驗。無獨有偶,頭圍街的選舉,盧纘祥與林才添 2 人也是辭去官選議員,參加民選並且當選,5 可見在他們心目中,民選議員的地位高於官選。

另一個重大的意義是,這次的選舉可以視為對蔣渭水及民眾黨的社會運動家的檢驗,他們活動最頻繁的宜蘭街,陳金波以最高票當選,次年,陳金波仍以最高票當選民選州會議員,他長期從事社會運動,推動政治改革,引起民心的普遍共鳴,有此一成果並不意外。

這次選舉是複數選舉,即一個選區有數個當選名額,所以不用爭取絕對多數的支持,邱有才的當選值得觀察。邱氏為士林人,大正 5 年(1916)國語學校師範部畢業後任教,大正 14 年(1925)離開教職經營共榮商社,昭和 8 年(1933)移居宜蘭街,昭和 9 年(1934)成立北星俱樂部,作為外地人移居宜蘭的聯誼團體,被推為會長,6 在宜蘭這種重視血緣和人際關係的傳統社會中,邱氏移居宜蘭不過 2 年,票源想必多是所謂的「在住外來者」,他的脫穎而出,顯示宜蘭在選舉政治上的開放性。

政壇的新面孔范阿成首度出馬即告當選,而且得票排名第 7,顯然實力不弱,而且只任這一屆,日後也沒有再任公職。范氏的資料很少,只能從《會社銀行商工業者名鑑》這資料中得知,他擔任宜蘭信用組合監事,7 同時在宜蘭街經營金飾店、布莊和裁縫店,8 推測,他是在宜蘭信用組合的支持下出馬角逐的。

這提醒我們注意當選人的產業背景,民選及官選 20 席議員中信用組資歷者,宜蘭建築信用購買利用組合 3 人、宜蘭信用組合 4 人,合計 7 人,占 35%,這說明了產業組合在選舉中,擁有金源和地緣的優勢,已經有人加以利用,形成一股政治上的力量。

圖2:新聞報導關於此次的選舉投票結果。取自《台灣日日新報》,1935 年 11 月 24 日。
圖2:新聞報導關於此次的選舉投票結果。取自《台灣日日新報》,1935 年 11 月 24 日。

參考資料與註釋

[1] 宜蘭縣文獻委員會,《宜蘭縣志 ‧ 卷三政事志.自治篇》,1969,頁 16;吳堯峰等,《重修台灣省通志.政治志 行政篇》,1991,頁 22-23。

[2]台北州知事官房文書課,《昭和十年台北州統計書》( 台北,該課,1937),頁 12-13。

[3]《台灣日日新報》,1935 年 11 月 21 日。

[4]《台灣日日新報》,1935 年 11 月 16 日、11 月 17 日、11 月 18 日、11 月 21 日。

[5]林才添,1986,頁 8-9。

[6]台灣新民報編,《台灣人士鑑》日刊一週年紀念版,1937,頁 74。

[7] 千草默仙,《會社銀行工業者名鑑》( 台北,圖南協會,1940),頁 560。

[8]范麗卿,《天送埤之春》( 台北,自立晚報社,1993)。

書籍資訊

書名:宜蘭的日本時代

作者:林正芳

出版單位: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

出版日期: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