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24期-「探索鯨奇」──蘭陽博物館環境教育課程大解密

蘭陽博物館

「探索鯨奇」環教課程適合一年級至六年級的學生參加,透過上課與互動式參與解密鯨豚的奧妙。
「探索鯨奇」環教課程適合一年級至六年級的學生參加,透過上課與互動式參與解密鯨豚的奧妙。

多樣化的環境教育課程

蘭陽博物館於102年9月以「蘭陽博物館及溼地」通過行政院環保署之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扮演著認識宜蘭的「窗口」,以「宜蘭是一座博物館」的理念,藉著保存並維護宜蘭的自然與人文環境,與宜蘭博物館家族夥伴,共同整合在地資源,推動地方生態文化與環境永續發展,規劃環境教育相關課程,希冀營造快樂學習、休閒、浸淫在地文化與環境教育的場域。

 

宜蘭縣的地理環境及歷史脈絡孕育出許多在地的知識文化,包括「蘭陽開拓」、「常民生活」、「水綠資源」、「海洋漁業」、「農林產業」、「地域風格」等六項重要文化內涵,蘭博依此進行環境教育課程目標規劃,搭配本環教場域的內外空間,活化原有空間來上課,並配合場域資源系統之濕地生態、文化景觀、地質景觀、鯨豚保育、史前文化、宜蘭環境等設計環境教育相關課程,使課程呈現多樣文化、多種時段、多方場域、多面環境之特色,設計之課程內容包含有《烏石港歷史劇場》、《頭城老街時空尋寶》、《探索鯨奇》、《寫在地底的歷史》、《蘭博蒐查線》、《生命轉圈圈》、《大海小釣手》、《哈囉!魚好嗎?》、《宜蘭鳥樣子》、《水圳與拓墾集團》等。

 

課程設計方針依據環境教育五大目標,配合九年一貫教育課程,做為補充課程資料,課程執行方式也因應各方不同的需求規劃,有館內的「來蘭博玩環教」、館外的「博物館入校園」和戶外體驗學習活動等,藉由推動靠成守護蘭陽的珍貴土地與環境。

海中鯨靈知多少?

緊鄰蘭陽博物館的烏石港是台灣重要的賞鯨基地,每年4至10月吸引大批遊客至此朝聖,然而在進行賞鯨活動的同時,我們是否對生態造成危害?透過課程分站觀察與遊戲,從認識鯨豚的演化、鬚鯨和齒鯨截然不同的攝食行為,以及宜蘭常見的鯨豚種類辨識,最後探討鯨豚目前遭遇的困境,思考可以透過什麼樣的方式幫助牠們。

 

海中「鯨」靈,其實是取精靈的諧音,讓小朋友透過糾舉出錯別字的概念,加深主題印象。

 

「你們有看過鯨魚嗎?」

 

講台上的環教老師拉開嗓門問,旋即一個個舉的筆直的纖細手臂爭相回答「以前和家人搭船看過、在電視上見過……」,小朋友們熱情地分享著與鯨豚的第一印象。鯨豚雖然生活在海裡,但我們卻對牠們並不陌生,雜誌、圖書、卡通、電影等,都不難見到牠們的身影,通常被賦予聰明且和善的象徵。

 

鯨豚的差異點在學界上分為有牙齒的齒鯨和用鯨鬚板過濾食物的鬚鯨,只是一般民眾難以用此特徵區別,於是發展出以體型大小的判別方式,通常大於4公尺的為鯨魚,小於4公尺的則是海豚,只是這樣的分法還是有例外,例如體長介於22.5公尺之間的小虎鯨,事實上若以民眾的觀點牠為海豚,但命稱上卻稱牠為鯨。

透過豐富的圖卡認識不同種類的鯨豚
透過豐富的圖卡認識不同種類的鯨豚

鯨魚不是魚?

為什麼可以坐船賞鯨豚,卻不能賞鮪魚、旗魚、豆腐鯊呢?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的問題,若拋給成年人回答可能會被予以白眼,然而透過引導式的一問一答,帶出鯨豚會出現在海面上原來是為了換氣呼吸,相異於魚類,是因為鯨豚和人類一樣都是用肺呼吸的哺乳類,而躍出海面的動作,一說是其複雜的社交行為,另一說則是為了擺脫身上的寄生蟲。

將齒鯨與鬚鯨的進食方式,轉化成印象深刻的互動遊戲。
將齒鯨與鬚鯨的進食方式,轉化成印象深刻的互動遊戲。

鯨豚有肚臍嗎?

同是胎生的鯨豚不同於人類,生產時會先讓寶寶的尾巴出來,因為剛出生的鯨豚寶寶還沒學會閉氣,有溺斃的可能,海豚媽媽在產下小海豚後,會想辦法將小海豚托至水面呼吸,因而有學者提出海豚救助溺水的人類,很有可能是投射行為,又或者單純只是一場美麗的誤會罷了!

 

和多數哺乳動物一樣,鯨豚也有肚臍,雌雄的差異在於是否多了一道乳腺裂,有趣的是,海豚媽媽哺乳時會從乳腺裂伸出細長的乳首,將半固體狀的乳汁噴射進小海豚的嘴巴。

生動地認識鯨豚遊戲更快使小朋友們投入課程
生動地認識鯨豚遊戲更快使小朋友們投入課程

鯨豚的演化與行為

根據現有的研究顯示,鯨豚的祖先可能是一種叫中爪獸的有蹄類動物,體型似狼,口鼻的構造和原始鯨類極為相似,而發現中爪獸的化石多是在河口等水域附近,科學家透過陸續出土的巴基鯨化石、羅德侯鯨化石、矛齒鯨化石慢慢建構出其從陸域演化成水陸兩棲,最終進化成我們現在看到的模樣。

 

為了讓小朋友更加印象深刻,環教老師藉由鯨魚的頭骨化石和不同時期的鯨魚布偶裝,將鯨豚的演化與行為模式透過觸摸、實際觀察與角色扮演,讓小朋友能夠在遊戲過程中主動地吸收知識。

扮演現代鯨豚與偶蹄類祖先的小朋友玩的不亦樂乎
扮演現代鯨豚與偶蹄類祖先的小朋友玩的不亦樂乎

齒鯨、鬚鯨大不同

全世界的鯨豚種類有80餘種,在台灣附近海域就能看見至少31種,如中華白海豚、露脊鼠海豚等,大型個體如長鬚鯨也有過被發現的紀錄,在蘭陽博物館旁的烏石港更能一睹長吻飛旋海豚的風采,足見台灣海洋生態的豐富性。

透過鯨豚頭部與前肢骨骼標本的實際觀察,可以知道牠們如何演化以適應水中的生存環境。
透過鯨豚頭部與前肢骨骼標本的實際觀察,可以知道牠們如何演化以適應水中的生存環境。

 

鯨豚在演化的過程中分為齒鯨亞目和鬚鯨亞目,齒鯨亞目的鯨豚通常體積較小,口中長有圓錐狀齒,主要以魚類、烏賊等為食物來源,俱備單一氣孔;鬚鯨亞目的鯨豚牙齒則退化成在上頷延伸至口部兩側的鯨鬚板,由角質構成的鯨鬚看起來就像掃把刷毛,用以過濾海水吞食磷蝦、浮游生物等小型魚類。

透過實際觸摸鯨鬚板了解鬚鯨的構造
透過實際觸摸鯨鬚板了解鬚鯨的構造

我們還能為鯨豚做些什麼?

在認識了這些美麗神秘的大海精靈後,我們還能為牠們做些什麼呢?透過《血色海灣》這部紀錄片的揭露,日本、挪威、冰島等國家仍存有歷史悠久的捕鯨文化,不管是基於科學研究、商業行為還是文化傳統,人類活動皆大量壓縮了鯨豚的生存空間,除了從根本上抵制獵殺鯨豚的行為,生活中我們還可以搭乘負責任的賞鯨船,支持友善賞鯨的業者,在適當的距離下欣賞牠們曼妙的水中姿態,或是減少垃圾,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等塑料,不要小看這樣的小小舉動,如果每一個人都能夠身體力行,至少我們要還給這些美麗的海洋生物一個乾淨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