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53期-叭哩沙喃

文:莊雅惠/圖: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提供

改寫自《舊三星警察分室總機及油印間調查研究及修復設計》

三星最常使用的舊地名「叭哩沙」,其名稱來源尚未有定論,有一個說法是噶瑪蘭族社名pressinowan社之譯音字,其原意為「竹子」,由五結鄉頂清水舊社於道光、咸豐年間遷移至現地(註1),不過廖英杰對於這個說法是持保留的態度(註2、3)。

 

宜蘭於嘉慶15年(1810)納入大清版圖後,在溪南增設叭哩沙喃口、清水溝和鹿埔嶺等三處隘寮,由此可知位於宜蘭平原山腳地帶的叭哩沙喃,於十九世紀初期已形成隘寮形式的點狀據點。

 

至於隘寮的位置,據文獻指出,道光5年(1825)設置叭哩沙喃隘於月眉,在叭哩沙喃入山要隘險要處遣隘丁守禦,番害漸被制止,始有民人入墾成村。道光12年(1832)完成初稿的《噶瑪蘭廳志》記載,「叭哩沙喃」或指山川(小叭哩沙喃山、大叭哩沙喃山)或指隘口(叭哩沙喃隘、叭哩沙喃口),已非指單一確切的地點、山名或聚落社名,仍是一地理區域名稱。

 

蘭陽平原的拓墾事業,自道光以降,即逐漸轉向不適合於水稻耕作的邊際土地,特別是叭哩沙地區和蘭陽溪主支流的沿岸地帶。由於地區的水患與番害,致使土地時墾時荒,村落時興時廢,上述在道光年間叭哩沙喃口曾出現的八個聚落,到光緒12年(1886)只剩下3個堪稱為聚落,即叭哩沙庄(月眉圍)、天送埤庄(簡天送圍)和八王圍庄(蔡八圍)。然而如同黃雯娟所指出的:由於地處邊區,清代叭哩沙喃所指涉的地域,事實上是處於變動的狀態,一直要到日治以後才有明確的空間範圍。

蘭陽八景之六〈沙喃秋水〉之月眉圍(資料出處:《噶瑪蘭廳志》)
蘭陽八景之六〈沙喃秋水〉之月眉圍(資料出處:《噶瑪蘭廳志》)

 

當時叭哩沙平原住民的聚落,以竹圍為防禦工事,而墾殖者聚資興建隘寮,招募隘丁負責防守泰雅人的侵襲。聚落的分佈呈散村型態,當地最主要的農作是種植甘蔗與稻米,而叭哩沙平原因大水氾濫,導致開墾的土地流失,年復一年。

 

叭哩沙平原較為清楚的開發,是在同治初年由陳輝煌招募阿里史、阿束、岸裡、東螺、北投、大甲、吞霄等岸裡社眾,由陳輝煌出資當業主,每甲貸給熟蕃30圓,限3年之內償還,如果到期無法償還,則社眾將開墾未成之土地無條件抵押給陳輝煌,共同前往十九結(今三星鄉行健村)開墾,建立槍櫃圍、阿里史、田心等三個聚落。(註4)

 

除了陳輝煌集團外,1878年阿里史熟蕃陳金盾等人,與漳籍人陳生再次合組拓殖集團70餘人,開墾紅柴林地區,形成聚落定居。(註5)

 

光緒11年(1885)漳籍人陳生再次招募熟蕃進墾叭哩沙地區,當時各社合計約70餘戶,其開墾之法與當初陳輝煌集團相同,先據頂破布烏庄及下破布烏庄兩地,而後再進墾天送埤庄、月眉庄等地區。

叭哩沙(月眉)地區附近聚落分布 (資料出處:台灣堡圖,1/20000,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1904年調製,台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6)
叭哩沙(月眉)地區附近聚落分布 (資料出處:台灣堡圖,1/20000,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1904年調製,台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6)

 

1871年抵台的基督教長老教會傳教士馬偕,傳道足跡遍及北台灣、宜蘭及花蓮, 1880年代馬偕以噶瑪蘭平原為重點宣教地區,他的日記為拓墾初期的叭哩沙平原留下難得的記錄。1890年馬偕與其信徒進行一次東部旅行,巡視噶瑪蘭平原的佈道站,尤其深入叭哩沙平原,停留在破布烏、頂破布烏、天送埤、銃櫃城、紅柴林等地宣傳福音。馬偕寫下當時墾民拓墾荒野的方式,與「平埔番」、「生番」接觸的情形,形容那是個「任何人非帶武器不敢出去工作」的危險地方,在最深入內地的部落天送埤,移民們剛開始拓墾土地,建立小屋(註6)。

 

馬偕一生於北台灣共建立60處佈道點,其中宜蘭地區的據點即有25處。1895年繪製的北台灣佈道點地圖,於噶瑪蘭三角平原的西端,標示出八王城(Poeh-oug-sia)、紅柴林(Ang-chha-na)、頂破布烏(Teng-phoa-po-o),加上未標示於圖上的天送埤(Thian-sang-pi),於三星地區共設置四處教堂,顯見馬偕傳道足跡之深入,亦代表西方基督宗教信仰早在日本殖民統治之前在叭哩沙地方社會產生影響。

台灣北部佈道站分佈地圖 (資料出處:《台灣六記》,馬偕著,周學普譯,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p63)
台灣北部佈道站分佈地圖 (資料出處:《台灣六記》,馬偕著,周學普譯,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p63)

 

叭哩沙官廳之設置,最早源於清代的開山撫番政策。劉銘傳任台灣巡撫後重視撫墾,於光緒12年(1886)設全臺撫墾總局於大嵙崁,並於「蕃界」各要關設撫墾局,局下設分局,推廣於全臺,宜蘭地區設有叭哩沙撫墾局。撫墾者,意指撫生番而墾生番界,由撫墾局進行招撫歸化的工作,並積極招收番童、設立義學或番學。光緒14年(1888)叭哩沙撫墾局設「頂破布烏莊番學」於頂破布烏莊佃仔厝,房屋六屋,招溪頭番各社子弟每社二、三名,共得二十餘名,教以經書習字、臺灣土話,至光緒16年(1890)學堂因水災毀壞而告終。

 

為加強防番設施,劉銘傳廢除有名無實的屯隘,參酌勇營制度,創設隘勇制,實行於中北兩路及宜蘭內山。在宜蘭亦廢隘丁,以隘勇代之,設有「叭哩沙營」之隘勇營,管轄區域自蘇澳經阿里史至天送埤。

 

日治後,明治28年(1895)11月29日宜蘭支廳長河野主一郎在〈宜蘭支廳會見蕃人報告〉指當月16日泰雅族溪頭群應邀前來舊撫墾局所在地頂破烏庄,繪製一份地圖並描繪撫墾局官廳所在。

清代頂破布烏庄撫墾局舊址 (資料出處:公文類纂V00035\A013,引自王學新,2001,p64插圖)
清代頂破布烏庄撫墾局舊址 (資料出處:公文類纂V00035\A013,引自王學新,2001,p64插圖)

 

日據初期殖民政府在叭哩沙平原的治理機構,選擇在月眉設置,實歸結多年治理經驗的結果,關鍵性因素在於「接近蕃社之必要」。官廳設置過程一波數折,先是考慮沿襲清政府的頂破布烏撫墾局舊址,然遭匪亂損毀而作罷;於是採權宜之計,署衙暫設於羅東街;明治30年將衙署移轉並增建於叭哩沙月眉庄帝君廟。明治31年帝君廟的燒燬。

 

明治31年廢叭哩沙撫墾署、叭哩沙辨務支署成立,暫駐紅柴林,至後,始移轉至該地,成為第一個使用本三星分局基地的殖民統治機構。明治34年12月,維持僅一年的叭哩沙出張所,因地方官制改正為開啟警察政治時期的叭哩沙支廳。

 

根據對《台北州理蕃誌》編年史料的解讀,月眉庄舊帝君廟燒毀後,日本政府並未改弦更張,繼續於現地上新築日式官舍,明治32年2月月眉庄帝君廟建築物新建完工,為今三星警察分局所在地。

備註

  • 註1 洪敏鱗,《台灣舊地名之沿革》,1980,p439。
  • 註2 廖英杰,《宜蘭近山地區發展過程之研究》,2001,p154。
  • 註3 洪敏鱗,《台灣舊地名之沿革》,1980,p439。
  • 註4 白長川:《宜蘭先賢陳輝煌協臺評傳》,《台灣文獻》第42卷第3-4期1993年, p217。
  • 註5 台北州警務部:《台北州理蕃誌─舊宜蘭廳上編》(大正12年),台北編者1923年, p82。
  • 註6 G.L.Mackay,周學普譯,《台灣六記》,1960,p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