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35期-第九屆宜蘭縣文化紀念獎得主-李榮春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提供

第九屆宜蘭縣文化紀念獎得主-李榮春。
第九屆宜蘭縣文化紀念獎得主-李榮春。

「每一個人的一生到底有多少的一天,每一天幾乎都是一樣,什麼一點痕跡都沒有地,一眨眼似的過去了,不會再回來,也無法再追尋。」——《八十大壽》

 

他以生命與文學共舞,將生活歷練淬鑄成文學創作,無論如何艱蹇困頓,都未曾放棄追求文學的熱忱,始終以文學為自己生命尋找定位。

宜蘭文學守護者  蘭陽文壇獨孤俠

與侄兒李鏡明攝於頭城國小。李鏡明是榮春的文學知己,亦是李榮春身後推廣其文學的重要推手,時李榮春約60多歲
與侄兒李鏡明攝於頭城國小。李鏡明是榮春的文學知己,亦是李榮春身後推廣其文學的重要推手,時李榮春約60多歲

李榮春先生(民國3年-83年),宜蘭頭城人,一生以文學為志業,寫作歲月橫跨半個世紀。他以生命與文學共舞,將生活歷練淬鑄成文學創作,無論如何艱蹇困頓,都未曾放棄追求文學的熱忱,始終以文學為自己生命尋找定位。循著他的文學軌跡,就是生命的完成與光輝,無以名之,即生命文學。共留近三百萬字的手稿,編為《李榮春全集》,其中長篇小說《祖國與同胞》,於民國42年獲得中華文藝委員會獎助的榮崇,殊屬可貴。

 

李榮春以「文藝是心靈的千秋大業」,自勵自勉。其生命中只有文學,沒有其他,「若為文學故,萬物皆可拋」,就是最佳的註解。每天清晨,獨自到海灘跑步運動,鍛鍊體魄,就為了創作。為求餬口,平日雖在腳踏車站負責維修,但縈繫懸念的還是文學,又為避免牽掛干擾,摒除雜務,投注創作,竟抱守獨身,無意成家,長輩雖多所勸導敦促,依然故我。

戰後初期,政權交替,時空變異,亟需調適,特別是從日文轉到中文,更是語言障礙,徒增書寫困難。再者,傳遞日治文學運動香火,過渡到臺灣現代文學,是件神聖任務,此乃戰後臺灣第一代作家的使命。李榮春以不屈不撓的毅力和文學生命的執著,完成轉型,順利承傳,而為臺灣文學的先驅,在臺灣文學史上當有一定的地位與評價。李榮春小說深蘊自傳性質,其作品如實紀錄,從一個作家為原點出發,背景涵蓋從中國大陸,到頭城小鎮,以時代動盪為經,友情、親情、鄉情為緯,交光互影出寫實文學風貌,呈現個人史,家族史、鄉土史的場景實情。

 

特別是頭城老街的繁華落盡、烏石港的物換星移、十三行的古樸建築等,透過他的眼光,經由他的訴說,頭城的故事便這樣綿細寧靜如潛藏在地底的伏流開展。一一浮現眼前,令人懷念不已,而為璀璨光芒的傳記饗宴,更是歷史文學的典範。誠如臺灣文學網所評:「整座頭城都是他的文學館」,在他的作品裡,關於文學、關於歷史、關於創意,我們或許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

與摯友陳有仁於1991頭城搶孤攝影留念。李榮春筆下的短篇小說「看搶孤」有精彩萬分的描寫搶孤情景。
與摯友陳有仁於1991頭城搶孤攝影留念。李榮春筆下的短篇小說「看搶孤」有精彩萬分的描寫搶孤情景。

令人不捨的是,如此堅苦卓絕,優異傑出的文學作家,有生之日,僻居頭城小鎮,幾乎默默無聞,宛如人間蒸發,實為憾事。有鑑於此,評選小組一致建議頒贈「宜蘭縣文化紀念獎」,用為還其公道,喚回正義。

左圖:1957《文友通訊》成員聚會合影, 前右一為李榮春,前右二為鍾肇政。/ 中圖:右握牛角者為李榮春,民國26年加入台北農業義勇團, 攝於南京。/右圖:李榮春母親黃針,後方躺於床上者為榮春,時母親年約 80歲。有段時間榮春負責夜間照顧母親的任務。
左圖:1957《文友通訊》成員聚會合影, 前右一為李榮春,前右二為鍾肇政。/ 中圖:右握牛角者為李榮春,民國26年加入台北農業義勇團, 攝於南京。/右圖:李榮春母親黃針,後方躺於床上者為榮春,時母親年約 80歲。有段時間榮春負責夜間照顧母親的任務。

大事記

  • 1914年 出生於頭城,排行老四,父名李雲,業木匠,世居頭城和平街;母名黃針,世居四結瑪璘社。有一雙胞胎姊姊。
  • 1921年 父親去世
  • 1922年 就讀頭城公學校,1928年畢業
  • 1929年 入私塾學漢文,繼之自修英、日、中文
  • 1933年 致力文藝
  • 1936年 五十六歲的母親中風,半身不遂
  • 1938年 盧溝橋事變發生的第二年,隨一千多個台灣青年,以台灣農業義勇團(鍬之勇士)名義受台灣總督徵召,在江灣與大場交界,為開闢軍農場,墾種蔬菜,供應日本皇軍,以一年為限。九月,派往南京拓墾分農場。離開台灣前與童養媳形式上結婚。
  • 1948年 秋,執筆《祖國與同胞》
  • 1949年 完成《海角歸人》
  • 1951年 離開頭城,到台北姊姊家住。(此時是著作《洋樓芳夢》的描寫時間)
  • 1952年 秋,完成《祖國與同胞》初稿六十萬字。曾在張道藩家中修改寫作。
  • 1953年 夏,《祖國與同胞》獲得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的稿費獎勵一萬六千元,五千元給王萬春。(後於頭城和平街以二年【一九五四∼一九五五】時間修改,並先將其中三分之一,廿二萬字付印)此段時間認識生命中的摯友陳有仁。
  • 1955年 十二月廿日於台北寫《祖國與同胞》作者後記。
李榮春為臺灣文學的先驅,在臺灣文學史上當有一定的地位與評價。
李榮春為臺灣文學的先驅,在臺灣文學史上當有一定的地位與評價。
  • 1939年 春,遷徙紫金山農業實驗部。秋,除役。回到台灣,只住幾天,便覺坐臥不安,搭蓬萊丸到東京。住過梅田吃音矯正院,矯正輕度口吃。
  • 1940年 於東京住到五月,轉往上海住半年。
  • 1941年 原計劃委身祖國,覺悟到要為不幸的祖國奮鬥,壯烈地投入抗戰的行列。但人海茫茫,找不到一條可實踐的道路,心中感到離迷淒楚。無奈轉往南京,找好友林朝枝,並隨他轉往安徽壽縣和王萬春會合。
  • 1942年 春,到蚌埠。偶然至上海,遇一女子張芝香(《祖國與同胞》中之陳路明),隨其返回離紹興不遠的王壇鄉下同居二年餘。《祖國與同胞》書中,以極大篇幅描述此中生活背景,並反映出抗戰中,鄉村老百姓所受的苦難與蹂躪。
  • 1946年 五月自大陸返台,僅攜帶兩箱寫作資料及書籍,此外別無長物。立下宏願,忠實紀錄親身經歷、見聞的故事。初始在山上開墾,逃避童養媳身份的妻子和領養的女兒。
  • 1947年 於《新生報》發表懷古散文〈遙望烏石港〉,筆名「雨亭」。(一九四六年夏至一九四七年中元是《海角歸人》書中描寫的時間)
  • 1956年 一月,《祖國與同胞》第一冊(前三分之一)出版,發行一千冊。
  • 1957年 執筆《洋樓芳夢》(十八萬字稿)。四月卅日,首度寫信給鍾肇政,鍾閱信後非常感動,下決心辦理《文友通訊》,李榮春亦加入。《文友通訊》文友於八月卅一日首度聚會。
  • 1958年 鍾肇政以李榮春為主角寫了一部四萬字中篇小說《大巖鎮》。李應陳有仁邀請同往台北見姚朋(及彭歌)並訪鍾肇政、施翠峰、陳火泉。在陳有仁與林居萬奔走下,於四月二日拜會《公論報》社長李萬居,應要試譯《英文時報》(是日,李萬居接到鍾肇政的李榮春推薦信)。四月上旬開始於該報資料室服務。往後三個月期間,撰寫四個短篇,其中〈友愛〉一文寫到與陳有仁至鍾肇政家做客的經過。
  • 1959年 《海角歸人》於《公論報》連載:〈龍山寺〉、〈中興橋〉、〈開光點眼〉三短篇亦於《公論報》刊載。四月十六日《公論報》罷工,停刊半月。此間,又有十四萬字稿。
1986年2月,與鍾肇政合影,於鍾肇政家中。
1986年2月,與鍾肇政合影,於鍾肇政家中。
  • 1960年 文心於台北舉辦婚宴(三月十九日),陳火泉、林鍾隆、鄭清文、鄭清茂、鄭煥、李榮春、鍾肇政、林海音與何凡夫婦等均參加。
  • 1961年 《公論報》被迫改組,後辭去職務,在廢鐵壓擠場做搬運工人約三個月,後返鄉。
  • 1962年 文友二月四日聚餐於陳火泉家,此次有警察在外偵查,文心發覺未入,施翠峰直走進去(據陳有仁口述,警察進來聲稱查戶口,此時施翠峰已經不見了)。而屋內還有鍾肇政、廖清秀、李榮春、陳有仁。
  • 1964年 於深澳火力發電廠工作期間,遭警總約談,二天後釋回。避居頭城募善堂。
  • 1967年 母親於中風廿八年後逝世。開始構思以母親八十大壽為背景的長篇小說《八十大壽》。
李榮春去世前三週攝於和平街。
李榮春去世前三週攝於和平街。
  • 1975年 於《蘭陽會刊》發表〈頭城仙公廟公呂炎嶽〉、〈教子〉、〈婆媳之間〉等短篇小說。
  • 1977年 完成中篇小說《懷母》(六萬字),並於《蘭陽會刊》連載。
  • 1979年 於《蘭陽會刊》發表〈生離死別〉、〈看搶孤〉、〈歸寧〉等短篇小說。
  • 1980年 於《蘭陽會刊》發表〈中秋夜〉、〈中秋節〉、〈和平街〉、〈生蕃、土匪、日本人〉等短篇小說。
  • 1981年 於《蘭陽會刊》發表〈分家〉、〈祖厝〉、〈日本人到底幹過哪一樁好事〉等短篇小說。
  • 1982年 於《蘭陽會刊》發表〈祝福佩芸小寶寶〉、〈決戰〉、〈上天貼了告示了〉等短文。
  • 1983年 完成長篇小說《八十大壽》(四十五萬字)
  • 1985年 鍾肇政與呂昱拜訪李榮春於宜蘭頭城。
  • 1986年 七月廿六日,《文友通訊》文友們重新聚於台北,參加者有許山木、鄭清文、李榮春、陳火泉、廖清秀、鍾肇政、陳嘉欣、文心等人。
李榮春寫作的背影。1985年6月, 陳有仁攝於頭城開蘭東路。
李榮春寫作的背影。1985年6月, 陳有仁攝於頭城開蘭東路。
  • 1994年 元月卅一日中風謝世。
  • 1995年 李鏡明自印《懷母》
  • 1996年 《文學台灣》廿∼廿三期連載〈魏神父〉
  • 1998年 《宜蘭文獻雜誌》 第31期製作李榮春專輯
  • 2002年 十二月卅日,晨星出版社出版《李榮春全集》
  • 2009年 「李榮春文學館」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