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64期-大坑罟的地理環境

文:陳進傳/圖:蘭陽博物館提供

河海環繞的地理決定大坑罟的命運,因此,大坑罟之職業變遷,就是此自然環境與人文發展的交互影響所致,其結果造成職業上先前既非以耕作起家,後來也不是農業為主,迥異宜蘭地區的開發,而且工作上亦數易其變,放眼宜蘭,還找不出類似情形,即便是台灣,亦屬罕見。

 

大坑罟雖位處平原,但早期開發之所以有別蘭陽平原漢人的農墾模式,地理環境實有決定性的作用。

 

目前大坑罟區域大致北與烏石港相鄰,南迄竹安河口,南北長約三千餘公尺,西以省二號公路(現青雲路)為界,東止於海岸線為止,從青雲路至海岸最狹窄僅二百餘公尺,最寬亦不到一公里,是個狹長的海岸平原,其地面標高皆未超過十公尺,平原東側有起伏低緩的海岸沙丘,高度約在三至六公尺左右,往南至竹安河口北岸一帶,則成平緩的沙地,缺乏明顯的脊線,內側則是低濕的沼地,為沙丘地形阻擋河流排水而成的後背溼地(張智欽等人,2001)。

大坑罟區域之地圖
大坑罟區域之地圖

這塊溼地現雖有水田種植,如時間往前推一百五十年,則深受西勢大溪的影響,地景變異很大,可謂滄海桑田。

 

《噶瑪蘭廳志》敘述這條河流曰:「出大叭哩沙喃口,至內崩山,與東勢之濁水分支,由圳頭、大三鬮、湖鰍斗、金包股、六、七結、繞過三結,東轉至下渡頭淺澳東成港道,北匯烏石港入海。」(陳淑均,1968)。從地形上可做進一步的解釋,即蘭陽平原發源於山地的大小河川,通過斷層,破山而出,在山麓地帶形成系列大小不一的沖積扇,當溪水出山流到扇頂時,往往向下滲透而成伏流,至扇頂才又湧出地表而成許多湧泉。

 

就溪北地區來說,自湧泉帶流出的泉水,逐漸在平原上匯集成大大小小河流,繼續東流。但因受到數條南北平行的沙丘帶之阻礙,這些河流無法直接入海,而在沙丘西側,向北蜿蜒曲折流動,後逐漸在海拔高度二、三公尺以下的地區,形成面積相當廣大的低漥地帶和沼澤地帶,最後才經烏石港沙丘地帶的缺口處,注入海洋(施添福,1996)。

 

由於這條北向的西勢大溪下游正流經大坑罟,加上濱臨海岸,因而決定大坑罟的早期命運,不適耕作。

溪北的溪流均往東匯,因受沙丘阻擋無法出海,形成面積廣大的低濕、沼澤地帶
溪北的溪流均往東匯,因受沙丘阻擋無法出海,形成面積廣大的低濕、沼澤地帶
因水患嚴重,無法栽種
因水患嚴重,無法栽種

溪北的大礁溪、小礁溪、五十溪、大湖溪、得子口溪、金面溪、福德坑溪等均往東匯往西勢大溪,因受沙丘阻擋無法出海,使得水量十分豐沛,聚集在大坑罟一帶,形成面積廣大的低濕、沼澤地帶,如遇下雨情況更加嚴重,長年淹積,飽受水患,無法從事稻米栽種。

儘管早期大坑罟移民不以農耕維生,但沙丘地帶都有數公尺之高,可種甘藷(莊雅惠 攝)
儘管早期大坑罟移民不以農耕維生,但沙丘地帶都有數公尺之高,可種甘藷(莊雅惠 攝)

沙丘不但不適合耕作,且在強烈盛行風的吹拂下,海岸沙丘帶往往為漫天沙霧所遮掩,風害、沙害、鹽害常為岸上農地、房舍帶來重大威脅,影響海岸地區的發展甚鉅,先前未有效栽種防風林時,情況更是嚴重,大坑罟的處境就是如此(張政亮,1992)。

 

儘管早期大坑罟移民不以農耕維生,但沙丘地帶都有數公尺之高,寬度數十公尺,據耆老回憶在背風面經常種花生、甘藷等作物;同時,因溪水充沛,捕捉河魚,對艱困的生活,提供些許的助益。

參考文獻

  • 施添福,1996,《蘭陽平原的傳統聚落―理論架構與基本資料(上冊)》,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 陳淑均,1968,《噶瑪蘭廳志》,宜蘭縣文獻委員會。
  • 張政亮,1992,〈蘭陽平原海岸沙丘之地形學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 張智欽主持,2001,〈宜蘭縣蘭陽博物館預定地公園暨周邊區域整體綜合研究調查計畫期中報告書〉,宜蘭縣政府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