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74期-濕地復育之路

文/圖:賴擁憲(頭城國小教師)

 

從2001年算起至2011年為止,蘭陽濕地生態研究社在社區大學開課已滿十年,雖然是屬於社區關懷性「社團」,但也算是另類利用假日到戶外自然環境休閒的「生態旅遊」課程,更可以說是一種「工作型的生態旅遊」,上課時間安排在周休假期,且學員選修該堂課需繳交學分費,而工作旅遊的地點多是宜蘭地區的原始湖泊及埤塘,學員的上課內容就是勞動課程,透過課程安排來從事各種生態保育的勞動服務工作,開課目的就是為了保存和復育長期以來在人為開發壓力下逐漸消失的濕地環境及依存其中的生物。

邱老師說明如何栽種鹵蕨
邱老師說明如何栽種鹵蕨

 

指導老師邱錦和一直是這個社團的核心人物,隨著他的年紀漸增,未來將會面臨到傳承的問題,屆時濕地復育的行動該怎麼堅持,濕地工班的未來又將會是如何?筆者整理了培養行動力、拋磚引玉以及環境信託的未來三個方向如下:

培養行動力的未來

如果這些經驗能夠在台灣各處「多點開花」,就可以形成更龐大的力量。首先,會鼓勵學員帶著自己的孩子一同來工作中遊戲,不僅擁有親子戶外旅遊的時間,還能培養具感染力的自然關懷態度。其次,近年來開始透過荒野保護協會,與大學生的「服務學習」課程結合,設計兩天一夜的課程,讓多數尚未有野外生活經驗的學生,可利用假日到各濕地做一些勞動服務工作,不但可開擴人生視野,更能學習到教室裡所學不到的生態服務經驗。因此,為了能延續關懷環境的行動,我們必須先拯救「瀕臨消失的指標物種:在自然中的孩子。」

於羅東林管處教導學員及學員孩子使用翻土機
於羅東林管處教導學員及學員孩子使用翻土機

拋磚引玉的未來

有些參加濕地工班的學員,發現濕地消失的情形嚴重,若認同這種勞動型的濕地復育工作,也會試著提供自己的土地營造一塊人工濕地。像位於冬山鄉的生態池就是一例,學員原本是一個典型的老農夫,早年視雜草如毒瘤,參加這個班後,他看到了濕地生態保育的價值,完全改變了他以往的觀念,為了改變慣行農業的作法,改採用水生植物淨化的水質後注入有機農業,現在,他的生態池已經是宜蘭社區大學的教育農園,更是他的驕傲。在濕地環境正因為土地開發而快速消失的現代,他不會是唯一,我們期待台灣這塊寶島的未來,需要更多的人,拿出自己的「那塊磚」,引出更多人手上的「那塊玉」。

學員林昆陵家位於冬山鄉的生態池,該班學員協助營造及管理
學員林昆陵家位於冬山鄉的生態池,該班學員協助營造及管理

環境信託的未來

理查.洛夫(Richard Louv)在《失去山林的孩子--拯教大自然缺失症兒童》一書中提到:「無論開發者怎樣大談生態復育,一旦一塊土地被夷平,那麼所有生態結構和土壤基礎將被徹底毀壞。」由此可知,維持土地及自然生態的完整是談生態復育時最重要的基礎,而利用環境信託的方式去保存每塊值得保留的土地,或許可以引起更多人的對濕地復育的關注。

 

國民環境信託是指:「由國民發起,藉由成立公益信託或公益法人,以購買、接受捐贈或簽訂契約之方式,進行土地之取得,以保存土地以及依存土地之自然或人為環境,或者藉由資金之給付獎勵自然或人為環境研究調查與維護工作,而達到自然與人為環境保育之目的者,稱為國民環境信託。」(李靜秋,1997)。國民環境信託的組織在國外已行之有年,但國內卻尚未形成風潮,直到去年,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打算透過環境信託基金向國人募資認股,買下濁水溪出海口的2000公頃泥灘地,共同為後代子孫及白海豚守護保存原有的樣貌的事件之後,國民環境信託的未來又再次廣泛討論。

 

工班的師生們也認為像這樣的濕地生態工作假期未來應該要跟國民環境信託結合,本社團可以團體名稱加入台灣濕地保護聯盟的團體會員,透過該聯盟向國人所募集而得的資金,認購宜蘭縣內或其他縣內的濕地,再結合生態工作假期的方式,帶領更多的民眾到各濕地進行生態體驗與復育的工作。例如:為保育雙連埤的自然濕地,可以推動「雙連埤濕地公民信託募款計畫」。

雙連埤(邱錦和 攝),雙連埤為台灣國寶級溼地,孕育豐富、多樣化的動植物資源。湖內著生許多珍貴的水生植物,如水社柳(又名金柳),是水陸雙棲的木本植物;野菱,果實像鬼面具;華克拉莎,是台灣最大型的水生莎草;三儉草,是台灣最大型的刺子莞屬植物;眼子菜、黃花狸藻、馬來刺子莞等都是特有的植物。水域中另有一片台灣獨特的浮島生態環境,是水鳥、動植物與大自然共同經營的特殊生態棲地
雙連埤(邱錦和 攝),雙連埤為台灣國寶級溼地,孕育豐富、多樣化的動植物資源。湖內著生許多珍貴的水生植物,如水社柳(又名金柳),是水陸雙棲的木本植物;野菱,果實像鬼面具;華克拉莎,是台灣最大型的水生莎草;三儉草,是台灣最大型的刺子莞屬植物;眼子菜、黃花狸藻、馬來刺子莞等都是特有的植物。水域中另有一片台灣獨特的浮島生態環境,是水鳥、動植物與大自然共同經營的特殊生態棲地
眼子菜(邱錦和 攝)
眼子菜(邱錦和 攝)

期待更多

當教育和文化幾乎已經和土地脫節時,我們如何讓人們和土地和諧共處?(莊雅惠 攝)
當教育和文化幾乎已經和土地脫節時,我們如何讓人們和土地和諧共處?(莊雅惠 攝)

阿爾多.李奧帕德(Aldo Leopold)在《沙郡年記》一書中提到:

 

當某個經驗使我們想起我們對泥土→植物→動物這個食物鏈的依賴,或者讓我們想起生物群系的基本組織時,這個經驗就有價值;……,文明以許多精密器械和媒介混淆了人和土地的關係,讓我們以為是工業養活了我們,卻忘了是什麼在養活工業;過去教育曾讓人們接近泥土,而非遠離泥土,當教育和文化幾乎已經和土地脫節時,我們如何讓人們和土地和諧共處?我們可以在那些使我們與野生事物接觸的戶外休閒、習俗和經驗中,找到文化的價值。

搶救二城風箱樹(邱錦和 攝)
搶救二城風箱樹(邱錦和 攝)

蘭陽濕地生態社的工作假期歷程,正是為了突顯這個文化的價值。

 

濕地生態工作假期活動之宗旨,是以勞動服務為方法,以濕地復育為理念,以生態環境為對象,以擴大參與為目的,為維護宜蘭鄉土環境盡一份心力。這是一個人與濕地培養感情的歷程,這群師生們正在尋找出一個個在地的濕地與人們和諧共處的模式,期待生態工作假期與擴大社區居民參與維護的保育策略,在各地不同的個案中激盪出保育濕地永續經營的方法。並且藉由濕地復育勞動的過程,瞭解人們的土地與自然的故事,真正為地方、為抗暖化做出有意義的貢獻。

搶救二城風箱樹(邱錦和 攝)
搶救二城風箱樹(邱錦和 攝)

參考文獻

  • 吳美真譯(1998)。沙郡年記:李奧帕德的自然沉思(原著:Aldo Leopold(1949)A Sand County Almamac,Oxford University Press)。台北市:天下遠見。
  • 李靜秋(1997)。以國民信託進行自然保育之制度探討。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
  • 郝冰、王西敏譯(2009)。失去山林的孩子—拯救「大自然缺失症」兒童(原著:Richard Louv(2006) Last Child in the Woods: Saving Our Children from Nature-Deficit Disorder)。台北縣:野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