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48期-歡迎來丸-109年度在地導覽培力-(一)

指導單位 / 文化部、宜蘭縣政府

發行單位 / 宜蘭縣國定丸山考古遺址發展促進會

主編 / 簡建明

丸山社區空拍圖
丸山社區空拍圖

前言

丸山村隸屬於冬山鄉,腹地雖不大,但卻是內涵豐富的村莊。村內各團體會務運作朝氣蓬勃,和諧的工作推動、凝聚村民共識、培育出社團人才,打造丸山成為一個活化村莊,讓村內居民生活品質提升,成為冬山鄉共同典範。

村內有三千多年前的史前文化丸山遺址,及二百餘年的廟宇保安宮與靈醫會天主堂。獨立的小山丘是我們的地標,丸山的開發在史載上已有兩百多年,然而實際上在三千多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生活並留下遺跡,也因為有了丸山遺址,丸山居民對土地的認知與開發有了不一樣的看法,對土地的感情也更為深厚。

丸山需要發展與改變,這是絕大多受居民的共同想法,我們期盼透過各項培力根力計畫讓丸山更為生動迷人,生活環境更加舒適,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和諧。

社區簡介

丸山社區位於蘭陽平原南側丸山小丘的北麓、冬山鄉的幾何中心,地處冬山河流域上源之新、舊寮溪的分界點,為冬山鄉中心村落—丸山村,北鄰順安村,東側為永美村,西接鹿埔村與得安村,南以丸山、新寮溪為界接鄰中山村、八寶村。聚落集中於丸山腳下與義成路,面積約2.06平方公里。本社區全區皆不在都市計畫區內,西北區小部分湧泉香魚養殖區位於梅花湖休閒農業區內,西南區則畫設在中山休閒農業區。

丸山社區開發極早,史料記載於清嘉慶年間由福建省漳州府詔安縣人官華鳳、李華漢率先民來拓墾。本社區於清代噶瑪蘭廳誌紅水溝堡圖內屬當時之八寶庄所轄,日據時期改名為員山,後因與員山鄉員山村同名再更名為丸山。

丸山社區地理位置示意圖
丸山社區地理位置示意圖

丸山老街

日據時期的丸山街是附近居民採購日常用品的市集,1961年的波密拉颱風摧毀了整條街,整個社區滿目瘡痍,後來經政府補助,老街得以再造,但已失其原味,原本的是茅草頂,後改瓦頂磚造。但這裡畢竟是丸山居住最密集的地方,圓柱騎樓廊道是丸山街現有的特色,街上有中藥店、診所與小販店,以前中山與八寶村民出入都要經過丸山街,加上舊寮溪蜿蜒經過的「丸山港」以鴨母船來往冬山各地,是當時的生活重心。

波密拉颱風摧毀前的丸山街景
波密拉颱風摧毀前的丸山街景
重建後的丸山街景
重建後的丸山街景

丸山印象

游博良先生分享:

療養院剛要建的時後說是要蓋醫院,當時大家都很支持,沒有蓋什麼同意書就開路,路一開始是從廟旁邊開上去,但太陡,建設物資無法上去,才額外探勘現在的那條路,才半個月就開好,神父發奶粉/麵粉/奶油給來幫忙開路的人來代替工資,所以那條路又稱麵粉路.路修好後先修建療養院那棟,我15歲時有參與到,一開始做時有發現很多石棺,有些石頭不好搬,長輩說石頭怕癢,要從旁邊撬。

補充:土地公廟旁也有一條路,是掃墓人走上去的。


張文斌先生分享:

廟旁的路人能上較快,但不能走車,是我小時候玩耍之處路旁長滿芒花,偶在僻角處有鮮紅野莓(台語:刺波),不畏尖刺刺傷仍吃的很開心。

民國54年呂若瑟神父(當時20多歲)在新竹語言訓練中心學習中文與台語,當時我在看牛,走石頭路上,一手拿鋤頭一手牽牛,牛要大便腳會張開,要撿回去當肥料,牛糞其實不會臭,我記得小時候脖子燙到,在夏天怕爛掉,以前人知識不足傷口傳言敷牛糞可以好,有天媽媽早上用姑婆芋葉乘最新鮮的牛糞,在我四五點睡眼惺忪下敷好溫熱的牛糞,天亮後出去玩,小朋友不知道那是什麼, 大人也不好意思說,結果10點有大人說出實情,我把那包拋出剛好糊到另一位小朋友的臉上。

小時候我與其他放牛的小朋友會在路邊等送菜的人,10點多天氣熱牛要牛浴,賣菜的載一籃菜後面四個小孩幫忙推到山上,酬金每個小孩5角,大家搶著要,每個人都很認真推,留很多汗,下山後換冰水喝,其實還沒汗水多。

屏東萬金是重要的天主教據點,從屏東到丸山這裡接受訓練,當時我平時要務農,但修道生平時只要修聖經不用工作,還有車送去上學,山腳下的人都稱他們懶惰小孩,其實是種誤解。

丸山邊有很多山洞,很深,是日本兵挖的,裡面現在應該有很多蛇,相傳丸山本來是要前後貫穿做為防禦工事,但因日本投降所以才作罷,所以才有這麼多山洞,我有一位同學(李老師)很優秀,小學畢業後就受訓當神風特攻隊的飛行員,他訓練好後出發要為祖國日本光榮犧牲,在機場要起飛時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所以沒有執行自殺任務而生還,所有人都痛哭流涕,身為台灣人返台後還要面對中國人從原本的敵人轉變為國人的心理落差。


黃忠燦先生分享:

我念師專時母親身體不好,去聖母醫院看病,當時看病是要交保證金的,我們沒錢交,但聖母醫院先醫再說,范鳳龍醫師甚至沒血時還要自己捐血,或是自掏腰包買牛奶給病人補充營養,所以我母親感念入教,成為虔誠的天主教徒,以前傳教叫聽道理,神父每周來傳教一次,會送麵粉,所以被叫麵粉教,基督教不能拿香,但天主教可以拿香。

新舊寮溪是伏流溪,小時候"做大水"時站在橋上看舊寮水,因無排水四處漫流,房子/家畜都流走,颱風來時只能躲在桌子下或竹林下,山上的柴也會流下,很多人都為了撿柴被沖走,房子屋頂是茅草,牆壁是用土攪牛糞,矮矮的其實沒颱風很結實,要蓋時都是用換工,包括割稻也是,獎狀有A3那麼大,都當壁紙用,以前國中畢業就可以當老師,但要家境好才能讀,家窮者六七歲就要去顧鴨母寮。

以前有錢人就是開米店,一個竹圍就是一個姓,我記得以前的路高低坎,從”下湖阿”要去碾米都要2~3人扶車,還要繞路,家裡沒有米到隔壁借米,就借一罐鳳梨罐大小的米,等收成時再還,但這樣的量怎麼夠一家吃?其實飯裡多數是番薯,青菜是吃家裡自己種的,肉很少吃,頂多賣完菜後買豬皮,平時若吃三碗,有皮吃的時候可以吃5碗,雖然沒什麼肉吃,但魚蝦多,家裡就算有養雞,也是請客或過年過節才吃,多數等雞販來收換現金。

以前上學都走田路,路寬只有”犁阿卡”能走,多數是赤腳,穿鞋踩到鐵釘會說好在鞋沒壞,到學校要走路,有時遲到就決定不上學,去野薑花處玩耍,下午回家家人也不過問,曾短暫讀托兒所,當時最滿足有戰備口糧跟牛奶可以吃,念國中時丸山上的神父會教英文與聖經的故事,學得好會有獎勵,夏天時常見修道生到梅花湖游泳,很有趣。

使用漏梗仔捕撈小草蝦
使用漏梗仔捕撈小草蝦
丸山托兒所
丸山托兒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