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26期-大湖底傳唱的歌—口傳文學

張智欽  /  宜蘭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蔡文婷改寫,卜華志提供圖片)

經過綿長歲月的而逐漸創造發展出來的民間口傳文學,包含了在地人們的智慧、情感、想像和意志。一首首口耳相傳的文學歌謠,不僅深具地域特色,也在傳唱之中,深入地區居民的生活記憶之中。

一、如水之歌

圖一:指著五十溪水不遠處,大湖底居民依然記得過去船仔頭渡口所在。豐沛的湖水,加上條條水路相連,使得位居大湖底中心的船仔頭渡口,成為早期宜蘭河上遊船運起始站和貨物輸出站,也留下許多行船的歌謠。
圖一:指著五十溪水不遠處,大湖底居民依然記得過去船仔頭渡口所在。豐沛的湖水,加上條條水路相連,使得位居大湖底中心的船仔頭渡口,成為早期宜蘭河上遊船運起始站和貨物輸出站,也留下許多行船的歌謠。

 

〈一隻船仔頭紅紅〉

一隻船仔頭紅紅(註1)
載米載粟落基隆
阿娘仔吩咐十數項
大船若破揣無儂
〜《員山相褒歌》,頁75

 

〈有頭無尾稍〉

溪水落流白拋拋
溪魚仔綴水無越頭
想卜同君好到老
無疑有頭無尾稍
〜《員山相褒歌》,頁69

 

上列二首歌謠採集自宜蘭河上游五十溪、大湖溪流域,亦即員山鄉大湖底範圍。豐沛的湖水,加上金大安圳和五十溪支流船仔頭溪的水路相連,使得位居大湖底中心的船仔頭渡口,成為早期宜蘭河上遊船運起始站和貨物輸出站。(註2)

 

「大埤」是當地居民對金大安埤(即今日大湖風景區)的俗稱。如同人們對熟悉事物總呼以親暱小名,大埤與其西南側的貢仔崙山,是當地人眼中的日日風景,自然成為歌者藉用來烘托、映照自己對年輕姑娘親狎想望的場景。

 

在河運暢順的年代,來自大湖底四方村落生產的各類農林產原料,一向仰賴當地貨船載運至宜蘭市西門渡口銷售。

 

船隻從大湖底船仔頭渡口載貨後,沿船仔頭溪匯入宜蘭河,至舊城邊西門碼頭卸貨,銷售完便可準備回程了。但也曾有少數船隊企圖更大,它們彎過西門後直奔下游,到壯圍鄉東港村廍後,再換成大型載貨帆船垵邊仔轉成海運,北上基隆、淡水,南下蘇澳…。

 

關於宜蘭河早年的長程運輸方式,耆老們亦只是幼時聽聞,於歌謠中清晰傳唱:「船頭漆得紅燦燦的船隻,載著豐厚米糧向基隆航去了!心裡牢記著姑娘叮嚀要帶回的種種東西,(但我只擔心啊!)大船在海上一旦出了事,恐怕連人影都找不回…」歌謠唱述著出船景象與航者情思,憂情綿綿。

 

據說,昔年大湖首富周有藤以開設「土壟間」(碾米廠)為業,風光一時,後來卻因載運米糧出海時橫遭海難,導致生意一夕敗落(註3)。因此,歌謠末句「大船若破揣無儂」,淺詞深唱中顯露的憂心悲想,或許由此而來。

 

至於同樣採自大湖底船仔頭溪一帶的第二首歌謠,以民謠詩歌常用的比興手法(比喻、聯想、象徵),表達心中抽象情意。水邊成長兒女藉由溪水游魚之流逝,比擬自身一往無悔的深情;明知期待的結果將有頭無尾,又能如何?溪河成為寄託苦情的對象,流露出民歌的素樸美感。而宜蘭河具象之身,於此悄然化為情感之河。

圖二:「大埤」是當地居民對大湖的俗稱。大埤是當地人眼中的日日風景,自然成為歌者藉用來烘托、映照自己心情的場景。
圖二:「大埤」是當地居民對大湖的俗稱。大埤是當地人眼中的日日風景,自然成為歌者藉用來烘托、映照自己心情的場景。

 

〈火金姑〉

火金姑,下落土,
坐我船,打我鼓,
食我清水飯,
配我鹹魚仔脯,
過我門口埕,
予我掠來做某。
〜《宜蘭縣口傳文學》(註4)下冊,頁607

 

〈笨惰仙〉

笨惰仙,
一天過了又一天,
身軀無洗全全癬,
走去溪仔邊,洗三遍,
毒死烏仔魚,千萬千。
〜《宜蘭縣口傳文學》下冊,頁617

 

接著兩首遊戲唸唱,亦採集自宜蘭河上游大湖底。水邊孩兒以生活中的溪流舟船,溪岸邊的鮮活自然生態,串成嬉樂之謠。

 

在員山鄉耆老的追憶中,童年的船仔頭溪溪水清澈豐沛,春夏間被大人召喚下水幫忙推動載貨舟船時,常有大螃蟹大鯉魚從褲襠間穿來穿去。溪岸人家想吃魚時,隨便網子一撒或入溪一摸就有鮮魚活蜆下鍋;甚至還曾捉到粗如人腿會上岸偷雞吃的大鱸鰻(註5)…。美好時光的回音,遊蕩在追憶和童謠語句間。

二、大路之歌

〈隘丁城查某〉

新城無橋行溪底
去哩隘界輾死雞
隘丁城查某儂通會詈
車掌叫伊去揣源頭提
〜《員山相褒歌》,頁258

 

此歌謠刻劃初有公車通行的年代裡,鄉村路上的生活景象。當時道路顛簸難行,橋樑設施尚未完善,路上行人最大,農舍養的雞鴨隨處覓食。正因車輛少,雞鴨又屬農家重要物資,被車子撞死就不是小事了,請看這首歌謠所描述景象:

 

早年宜蘭市梅洲里到員山鄉新城間的橋樑還沒建造,有路無橋大家只好沿著溪床便道通行。客運公車開到隘界時卻壓死了一隻雞!隘丁城那兒的婦人最會罵人了,嚷著要司機賠;車掌無奈下只能請她找汽車公司算這筆帳了。這一首歌謠也同時留下了一幅渡口與橋樑交替的時代畫面。

三、人情世故

〈冤家相打〉(四句聯(註6)兩首)

李阿炎:
十月二十是天穿
冤家相打大坵園
阿梅仔潑賤你毋轉
雙人相招見衙門

 

邱阿梅:
阿炎額頭摃一孔
倒在大路喝救人
血流遍身堅血凍
就罵姓李仔無賢人(註7)

 

〈俗語〉
巴仔賢管埤
老照賢刺魚
穿山龍萬世窮(註8)

 

上錄俗諺亦由林榮春先生提供。句中所言之「埤」即金大安埤,「巴仔」、「老照」皆為人之俗名,「穿山龍」指的則是「山老鼠」--特別是那種在山裡行走,無所不取,貪得無饜者。林先生特別說明這三句話乃早年住在金大安埤旁一位精通漢學和草藥的「先生公」李長清所言(註9),意指人若過度殺生,濫用資源,絕沒有好下場。

 

〈順口溜〉

呂仙、清火、江欉、芋粿(註10)

 

順口溜「呂仙、清火、江欉、芋粿」由陳石釜先生提供。分指大湖四村於日治初期擁有相當財富的四人:呂青雲、田清火、江椪欉和林芋粿。其中尤以代表逸仙村湳仔底呂氏家族的「呂青雲」最常被提及,其人生於咸豐十一年,卒於大正六年(1861-1917)。

 

〈順口溜〉

周頂、練阿慶、玉堂、臭哺燈(註11)

 

此則順口溜由周木全先生口述,所提到的人名皆為當時富甲一方的人物:周頂為大湖地區「周舉人」周氏的來台祖,生於清乾隆四十三年,卒於清咸豐四年(1778-1854)(註12);據說當年周家一年年收一萬五千多租。練阿慶為利澤簡人,年收九千多租。玉堂為宜蘭市人,擅於招會標會,藉以累積財富。臭哺燈則為壯圍廍後的有錢人。

四、開山墾地

〈一坵田仔在山邊〉

一坵田仔在山邊
青番所在唔值錢
一冬割無一石八鬥滿
跟儂相爭是卜呢
一坵田仔在溪埔
大水淹了半沙塗
阿娘罵兄無照顧
明年卜起佃要升租
〜《員山相褒歌》,頁77

 

〈親兄在帶塊圳頭〉

親兄在帶塊圳頭
阿娘在帶槍櫃後
親兄遮久並無踏跤到
敢有日本仔截路頭
〜《員山相褒歌》,頁74

 

〈挑擔歌〉

笨箕沙爬著愛夯出去
去到壩跤爬沙子
石頭擔上壩頂去
擔得枵飢飢
一擔三厘錢
三厘嘛買有粉圓
〜《員山相褒歌》,頁278

 

上錄三首歌謠來自宜蘭河另一上源支流:大湖溪流域的內城與尚德。

 

內城一帶早年深受蘭陽溪和宜蘭河兩大水系影響。員山堤防尚未築成前,宜蘭河上游和蘭陽溪的關係若即若離:每逢暴雨、風颱,當地居民總得承受兩河漫成一氣的狂肆洪暴。

 

漢人入墾員山開始於嘉慶道光年間,數十年裡隨著墾地擴大,與原住民的生存爭鬥益發激烈;同時因農耕與尋求落土安居的習性,使得漢人從入墾之初便設想要馴服不羈之水,雙重困境由清朝持續至日治時期,歌謠正唱著當時漢人的難題。

 

〈一坵田仔在山邊〉首段描述山邊田地因「青番」出入,收成菲薄不值幾錢;二段復唱著溪邊田地又遭大水淹過,沙土淤漫耕種全廢。毫無回收外尚需承受責備,這生活的苦惱藉由旋律的重章疊唱反覆盤旋。(註13)

 

至於〈親兄在帶塊圳頭〉所言之「圳頭」,位在今尚德村較上游處。歌謠中的「鎗櫃」即「銃櫃」是類於瞭望亭兼碉堡的設施,清代、日治時用以防衛蕃害,由聚落中的壯丁隘勇居其內日夜巡守。尚德的鄰村蓁巷曾設有「銃櫃」,只是今日已不見遺址。由於圳頭與蓁巷相距不遠,歌中女子才會對久未來會的情郎,心生疑惑與擔憂。

 

歌謠標明情郎所居位置「圳頭」,表示當時大湖溪水已被初步馴服。因為現今的尚德堤防完工於1924年,堤防完工後,尚德一帶的溪水才有固定的流向,圳頭之名也才有確切的位置。這首情歌乃唱起於大湖溪水初馴之後。

 

〈挑擔歌〉則進一步直指日治後期,關於蘭陽溪與宜蘭河的一項重大水利工程。某個角度來說,這項工程縫補了平原上長時以來的心腹之患。

 

昭和3年(1928),日人開始興建員山堤防,這項攸關無數身家性命與平原未來發展的工程,費時多年,當時築堤工人眾多,無數人力揮汗挑石挖沙,來回搬運輕便車上壩下堤是固定景象,看看〈挑擔歌〉中所吟唱的:

 

「畚箕沙耙都要帶出去啊!有的下到水壩底下耙沙子;有的將纍纍石頭挑上壩頂去。肚腹餓得空空響了,一擔工才給3個錢!3個錢呀,剛夠買碗粉圓吃。」這裡面的辛苦賣命難以忘懷。

 

費時8年,總共動員約300萬次人工,建成堤防42,788公尺。昭和11年(1936)員山堤防治水工程終於完成。親水恐水,依水營生,又因水患而田園覆沒,當圖上拉起了長的堤線,平息了兩河成汪洋的洪水傷口,似乎也漸拉遠了人與水之間的緊密關連,卻留下了一首首充滿喜怒哀樂的民間歌謠。

左圖圖三:親水恐水,依水營生,又因水患而田園覆沒,當圖上拉起了長長的河堤,水患不再,卻似乎也漸拉遠了人與水之間的緊密關連。 / 右圖圖四:依山傍水、墾地種植,在辛勤的工作間,相褒對唱,記錄下了常民過去的生活寫照。
左圖圖三:親水恐水,依水營生,又因水患而田園覆沒,當圖上拉起了長長的河堤,水患不再,卻似乎也漸拉遠了人與水之間的緊密關連。 / 右圖圖四:依山傍水、墾地種植,在辛勤的工作間,相褒對唱,記錄下了常民過去的生活寫照。

備註

  • 註1 《民俗台灣》中,日本學者國分直一對淡水河民船的調查裡曾描述:「紅頭船」是一種大型載貨用的帆船,其長11.95米,寬3.97米,深1.92米,可載重12.42噸。
  • 註2 關於大湖底船運、產業與聚落等詳細探討,請參見本書〈宜蘭河流域早期航運〉、〈大湖底聚落群〉等單元。
  • 註3 詳見《話說員山》,宜蘭縣員山鄉公所編印。
  • 註4 《宜蘭縣口傳文學》上、下冊:宜蘭縣政府出版(2002年5月),邱坤良、施如芳等採編。蒐集具宜蘭地域色彩、漢族耆老傳述的各式口傳文學。可惜其中述及宜蘭河者甚少,總共檢閱出五則,將陸續引錄,但不再加註。關於講述者與採錄時間地點等詳細資料,請參看原書。
  • 註5 此段關於船仔頭耆老們的回憶,詳見1988年6月25日聯合報宜蘭版〈船仔橋頭美好回憶〉,吳敏顯報導。因為本身為散文作家,吳敏顯於聯合報的專題報導一向具有鮮明的人文特質與文學性;關於宜蘭河的深刻情與思,屢見於他的散文書章與報導中,本單元白話書面文學部分將進一步介紹。
  • 註6 「四句聯」顧名思義為四句為一首,每句以七字為單位,間可依情境需要插字,每句的句尾押韻為其特色。
  • 註7 〈冤家相打〉報導人:林榮春;採錄者:蔡欣茹;時間:2002年6月26日;地點:員山鄉湖東村。
  • 註8 報導人:林榮春;採錄者:蔡欣茹;時間:2002年6月26日;地點:員山鄉湖東村。
  • 註9 李長清老先生曾擔任大埤旁「水仙王廟」的廟公近20年,詳細事蹟見報告書內「水仙王廟」一文。
  • 註10 報導人:陳石釜;採錄者:蔡欣茹;時間:2002年5月26日;地點:員山鄉逸仙村。
    在員山鄉公所出版的《話說員山》頁171,耆老李朝枝也曾提到「呂仙、清火、椪欉、芋粿」,其中「椪欉」即「江欉」,此段順口溜在當地老一輩人口中常被提及。
  • 註11 報導人:周木全;採錄者:蔡欣茹;時間:2002年8月13日;地點:員山鄉。
  • 註12 見「霞山周氏祖譜」。
  • 註13 關於〈一坵田仔在山邊〉歌謠之意涵,《員山相褒歌》的編採者提到另一種解讀方式:「這首歌謠另一層隱喻仍不脫一個「性」字,在此「青番」暗指野男人,讀者請想,這位姑娘家身旁有一堆男人纏著,有如蒼蠅一樣趕不跑,那還有什麼好期待的?但從女人角度看來卻非如此,她責怪情郎沒能好好照顧她,這般冷落,難保不去另結新歡,到時候可就讓他悔之晚矣!」見《員山相褒歌》,頁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