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02期-蘭博周邊建物的動物生態

文/圖:徐景彥

 

本文介紹棲息於蘭陽博物館周邊建物的常見鳥種及爬行動物。這邊將所有人工的設施很廣義的設定為建物,並將蘭博周邊建物棲地類型分成兩個部份:

(1)建築物:此類型棲地主要是蘭博、烏石港都市計畫區、停車場、道路、烏石港周邊建築物與堤防,以及武營橋附近的住家。(2)路燈、電線桿、電線、交通號誌及道路交通標誌等:此類型棲地主要是在烏石港都市計畫區、武營橋附近的道路與二號省道邊。

 

估算建物棲地類型佔整個觀察區域的比例約16%(圖1,黑灰色色塊的區域),主要集中在烏石港區,另外,隨烏石港都市計畫區的逐漸開發,此建物棲地類型比例將逐漸增高。由於此棲地類型無法提供食物資源,且缺乏隱蔽的作用,並沒有動物能完全依賴建物生活,通常只能當做短暫的棲息點,但也因有些建物特有的結構空間(如住家外牆的縫隙、住家的騎樓、道路交通標誌桿的鐵管洞等),而可提供部分鳥種利用此空間繁殖。當建物所佔比例低,有增加棲地類型多樣性的效果,但當建物所佔比例高時,則造成生態環境的隔離、隱蔽性降低、食物減少,而使物種明顯減少。筆者希望藉由精簡的介紹,讓大家對蘭博有更深刻的認識,了解蘭博除了建物結構優美特殊、館內設展內容豐富精采外,館外亦有很多值得欣賞與尋訪的生態之美。

圖1 蘭博周邊建物棲地類型(黑灰色色塊的區域)與主要區域的分布位置。修改自GOOGLE地圖
圖1 蘭博周邊建物棲地類型(黑灰色色塊的區域)與主要區域的分布位置。修改自GOOGLE地圖

活潑生動的鳥類

在四至七月鳥類繁殖期間,夏候鳥的家燕及屬留鳥的洋燕均會利用武營橋周邊住家的騎樓築巢育雛,常可見牠們穿梭在天空中捕食飛蟲或停棲於附近電線上。麻雀、白尾八哥或家八哥會利用住家外牆縫隙築巢(冷氣邊或排氣管)。蘭博為聳立在開闊濕地邊最突出的建築物,常可見到大卷尾、白頭翁、麻雀、鴿子等停歇其建築本體上,麻雀、鴿子會至蘭博入口的水泥地或木製平台覓食。烏石港口內常有一些丟棄的魚蝦殘體,吸引了鷗科或鷺科的鳥來此覓食,因此,可近距離觀察到這些水鳥及其覓食行為,蒼鷺、大白鷺覓食空檔會停棲於堤防或船頭上,直盯著水面的獵物出現,而小白鷺較常至船甲板上搜尋。白頭翁與麻雀則偶會停在船桅或建築物上。白尾八哥、家八哥為適應性強的引進種鳥類,常將巢築在交通號誌或道路交通標誌桿的鐵管洞內,甚至自在地在馬路邊覓食。路燈、電線桿似乎是個很好的停棲點,因為很普遍,且站在上面時視野寬闊,白尾八哥、家八哥、大卷尾、紅鳩、鴿子、珠頸斑鳩、樹鵲、白頭翁、麻雀、紅嘴黑鵯,甚至大白鷺(圖2)等均會去利用這些位置。

 

由於篇幅有限,筆者僅選擇數種常見鳥類及鉛山壁虎簡要介紹。

圖2 大白鷺偶會停棲於路燈
圖2 大白鷺偶會停棲於路燈

燕科在台灣有7種,蘭博常見的有家燕、洋燕及棕沙燕。

 

家燕(圖3)

全長約17公分,普遍的夏候鳥,背羽黑色,胸腹白色,喉紅褐色、下方有黑帶,多在空曠農田及河床等環境覓食。飛行力佳,覓食時常在同一區域不停的反轉飛翔,並捕食農田裡或飛行中的昆蟲。於住家騎樓築巢繁殖,遷移時會大量聚集。

 

圖3 家燕
圖3 家燕

洋燕(圖4)

全長為13公分,普遍的留鳥。胸、腹部污白色,額、頰、喉至上胸為鏽紅色。尾短、尾叉不明顯。出現在平地至低海拔山區。捕捉飛行中昆蟲為食,三到六月是繁殖期,沒有群體大量聚集的現象,偏好築巢於住家騎樓及橋樑下。

 

棕沙燕

全長約10公分,為常見的燕子中體型最小者,普遍的留鳥。背羽灰褐色、胸腹羽灰白色。分布於平地與低海拔平原,常成小群或大群活動於河床、魚塭及池塘上空,或寬闊河床、溪邊,成群來回穿梭於空中覓食。繁殖期於二、三月開始,選擇河邊鬆軟砂質的土堤,以挖掘其巢洞。

圖4 洋燕
圖4 洋燕

八哥科在台灣有14種,蘭博常見的有家八哥、白尾八哥。

 

家八哥(圖5)

全長約26公分,為普遍的引進種,又稱眼鏡八哥,台語稱牠為「加翎」。嘴、腳及眼睛黃色,眼睛周圍為黃色裸膚,飛行時,可見翼上大塊白斑。平原、丘陵、農耕地、建物附近、公園等幾乎都可見到其蹤影。屬雜食性,喜歡站在突出處或樹上鳴叫,聲音響亮多變化,會模仿其他鳥類叫聲或人語。

 

白尾八哥(圖6)

全長約22公分,為普遍的引進種,又稱爪哇八哥,台語稱牠為「加翎」。身體灰黑色,嘴、眼、腳皆黃色,展翅時可見到翼上白斑。棲息於平原及丘陵,經常出現於道路兩旁及電線上。雜食性,常至地上覓食,夜棲前會大量聚集。聲音響亮多變化,會模仿其他鳥類叫聲或人語。

左:圖5 家八哥 / 右:圖6 白尾八哥
左:圖5 家八哥 / 右:圖6 白尾八哥

鳩鴿科在台灣有15種,蘭博常見的有3種—珠頸斑鳩、紅鳩及鴿子。前兩種較偏好樹林棲地,已於五月份介紹過,有興趣者可另行參閱。

 

鴿子(圖7)

全長約34公分,為普遍的引進種。羽色多樣,一般為頭深灰色,體羽灰色,頸及上胸有紫及綠色光澤,喙黑色,且具白色臘膜。在台灣各地廣泛分布,多在建築物的縫隙中築巢,食性以穀物為主。當民眾餵食,造成大量群聚時,其羽毛及糞便易傳佈病菌及造成過敏的問題。

圖7 鴿子
圖7 鴿子

麻雀科在台灣有3種,蘭博常見的只有麻雀。

 

麻雀(圖8)

全長約14公分,普遍的留鳥,台語稱牠們「厝鳥」。頭至後頸紅褐色,臉頰有一大黑斑,背栗赤色,胸腹灰白色。為台灣最能適應人類棲地的鳥種。由於會集群去吃食稻穀,早期農業社會將牠們視為害鳥,常被毒害,但事實上,牠們在繁殖期時會大量捕捉農田裡的昆蟲育雛。

圖8 麻雀
圖8 麻雀

多采多姿的昆蟲

白天會棲息在蘭博周邊建物的昆蟲並不多,也可能是因為沒有特地在建築物四周及路燈底下搜尋,所以觀察記錄較少,幾次的發現,以蛾及金龜子較為常見。至於夜間的昆蟲種類則應會較精采,只是未安排夜間至路燈下觀察蘭博周邊建物會出現的昆蟲,所以目前這部份的資料是缺乏的,不然,種類應該會超過大家所能預期的,筆者應於近期盡快進行調查才是。

害羞的爬行動物

棲息在蘭博周邊建物的爬行動物很少,調查期間只發現鉛山壁虎(圖9),牠全長可達13公分,體背多為褐色,有淺褐色及深褐色斑塊規則分布於頸、背至尾部,是台灣最常見到的壁虎。屬於夜行性,但偶於白天出現,多出現於低海拔地區的郊區住家附近或樹林,身體會隨環境而改變顏色深淺,尾巴極易自割。若有機會發現牠們時,不要干擾牠們,仔細觀察牠的大眼睛、靈活的舌頭及高超的爬牆技術,你一定會驚訝於牠們的特別之處。

圖9 鉛山壁虎
圖9 鉛山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