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18期-埤亞南鞍部物語-登山者的足跡

伍元和

 

 

「霧雨」和「物語」是埤亞南鞍部的兩面,既迷人又寫實;同樣地,有兩樣事物始終依存於此:一是自然(界),二是泰雅(人)。但今天筆者的立場暫時無涉於二者;而希冀透過簡潔篇幅,描述不同時期,不同行程的登山者足跡,並傳達腳底的細微觸感!

史前期與開拓期

埤亞南鞍部的登山史和風景美學史始自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於1913年發行的公學校課文首次列入〈臺灣的風景〉一文;第一段便發出「重疊連綿的山」的讚嘆語!文末第四段,再度強調出台灣風景特色是「積雪的高山」!於是一股「山岳熱」流行開來。

 

登山家沼井鐵太郎在《台灣登山小史》說明了這社會現象。「1915年7月,財津久平一行由埤亞南社越過埤亞南鞍部(當時命名),從七家灣溪循東山稜線首次登頂次高山(雪山,3884公尺)。」

 

我們走入略微早於此段文字記錄之前的情境,卻發現泰雅族群曾漫遊此地;過去路過的泰雅人常在此地休息並炊飯而食,「賽考列克語」中稱炊食為「ピヤナン」;埤亞南鞍部和稍下方的埤亞南社【註1】皆由此得來。紀錄登山者或為山命名者,在當地獵人的幫助下抵達絕頂的事實,我們要如何看待呢?

學術登山期

如果我們尋找的是科學觀察與高山紀行文學,在高山漫遊的人往往成為故事的一部分。

 

1930年夏天,植物學家正宗嚴敬從事第一次的台灣蕃地旅行,他銳利的目光驗證了原住民千年來的用火舊慣。「值得注意的是以埤亞南鞍部為境界,其南北兩端的植物相完全不同,也就是說北邊的照葉樹林【註2】發達,南邊的高地則是松林很發達。此地的森林有被野火破壞的遺跡,松林乃次第地往照葉樹林地帶推移。」

 

1935年,有位動物學家專程溯源來尋找某種冷水魚類【註3】,大島正滿的《タイヤルは招く》寫道:「剛剛向中央山脈西側踏出第一步,哇,突然景觀急遽變化了。眼前的大展望是迎賓似地大峽谷和羊腸小徑嗎?不是,不是。

 

那是一望無盡的翠綠高原,緩緩地起伏著。…把牛羊放牧在這兒,一定好玩吧。冬日來臨時,從積雪坡滑下去更寫意吧…,想著,想著,不覺已走到埤亞南鞍部駐在所近前。

 

駐在所後方是稍微昏暗的小谷地。我用雙手撥開高大的芒草探視,看到小溪流了。嚮導在我耳旁說:『這就是台灣最大激流大甲溪的水源。』我默然,無法傾吐心中的感慨。

近代登山期

如果山川能塑造她的行走者,那麼使這些山旅別具風味的,當是平常經驗。1956年台中農學院園藝系主任程兆熊在《高山族中-台灣宜蘭山地紀行》中寫著:「鞍部入口處,一回頭,就可俯視著埤南,又可遠望著四季,更像隱隱看見了留茂安。濁水溪在深山大谷中轉來轉去,總像轉不出去,因而焦急的不堪,那左邊的一岸,斜出著十一個山坡,那右邊的一岸,更斜出了山坡十二。馬羅亞的大平台,看得尤為清楚。濁水盡頭是高山,而高山之外,自然還是濁水,由此更向雲端,無疑的,那會是太平洋的所在。」

 

但樹林正在消失,芒草開始入侵,最慘的是土地淪陷在柏油路與高麗菜園覆蓋下。民生困乏與官方入山管制使埤亞南某種層面沉寂了,戰後攀登高山已經不是易舉了。

1970年代初,登山風氣蔚然又近往昔。彼時攀登台灣百岳是神聖的,也是一大樂事。
1970年代初,登山風氣蔚然又近往昔。彼時攀登台灣百岳是神聖的,也是一大樂事。

 

所幸1970年代初,登山風氣蔚然又近往昔。彼時攀登台灣百岳是神聖的,也是一大樂事。畫家呂基正曾提到:「二千公尺以上的高山,屹立著枯木,它的氣勢使人覺得雖死猶生。」南湖大山是山脈崇拜中的一塊磁石,埤亞南再度成為揹伕的故鄉;詩人鄭愁予出版《五嶽記》,一首題為〈秋祭〉的短詩更如是勾勒:

 

夜靜,山谷便合攏了

不聞婦女的杵聲,因獵人已賦歸

月昇後,獵人便醉了

結語

人們想像、體驗山間生活的方式已經歷大幅轉變。我在一本1927年《台灣山岳》上發現一段日治時期登山規劃與費用的奇妙文字。我要事先聲明:當年大學助教月薪75圓。

 

  • 登山者:秋永肇等3名
  • 日期:7.9-7.19(1926)
  • 行程:台北(汽車)-宜蘭(台車)-太平山-埤亞南駐在所-埤亞南鞍部-平岩山-露營地-次高山-松嶺─霧社(台車)-埔里(汽車)-台北
  • 費用:42圓42錢(宿泊10晚約20圓/汽車資約5圓77錢/台車資約4圓50錢/人夫工錢約5圓/雜費10圓)+另計2日【註3】旅費13圓(陪同:巡查2名6圓/警手1名2圓/原住民挑夫5圓【註4】

 

重新回到鞍部,歷史仍未結束,它的未來仍繫於是否有人繼續這場漫遊。但為什麼漫遊?1933年,地理學家田中薰的《台灣の山と蕃人》告訴我們:「哎,只剩我一個人單獨下山嗎?秋天的氣息已近的宜蘭濁水溪兩岸,飽滿的粟穗迎風翻滾著金黃色穗波。已經是很親密的蕃社友人,把我送到埤亞南社河階盡頭。親切地握手道別,不停地向我揮揮手到看不見我背影的時候。」因此在某種意義上:旅程結束等於另一段開始,不是嗎?

參考資料

  • 註1.1959年,中橫宜蘭支線工事期間,蔣經國途經;「埤亞南鞍部」改稱「思源埡口」,取義:飲水思源;「埤亞南社」改稱「南山」,取義:壽比南山。
  • 註2.照葉樹林為日語用法,即常綠闊葉林。
  • 註3.此即如今赫赫有名的「櫻花鉤吻鮭」,但當時仍未被分類與命名。
  • 註4.日本人於1920-1921年間修築埤亞南警備道路。但因原住民反抗,山區旅行登山仍有危險性;除申請入蕃許可證,有時尚需僱用警察持槍護衛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