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95期-孤棚構築技術調查~以漳州龍海隆教大社為主

文/圖:姚伯勳(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博士生)

壹、前言

孤棚構築技術的保存,對於「搶孤」民俗保存具有相當的重要性!然而,構 築是技術而非學術,調查有助於釐清製作工藝中的材料、工具、工序與工法並提 供政府與主辦單位推動技術保存的建議,但熟讀本文卻無法對孤棚構築技術的保 存有任何實質的幫助!

 

本文的描述與論述可能會引起個案例間“不必要”的“比較”,甚至影響此一構築技術後續的真實傳承,由衷希望各地的民眾以自己家鄉原有、特有的孤棚構築技術為榮、以堅持自己的特色為榮!

貳、2011大社孤棚的構築紀實

會首集體向廟前跪拜
會首集體向廟前跪拜

12/07下午,於朱姓太祖祠堂 ( 醮壇 ) 前廣場上設香案,由會首集體向廟前 跪拜;香案擺設的位置就在孤棚的預定位置上。

 

12/09上午7-8點,孤棚的構件陸續由祠堂虎邊搬至廣場上並分類排妥,孤柱排列在廣場側邊,可清晰看到6根柱上的紅字,表1為各柱上的字樣與尺寸。祠堂門口的工作人員將「紅油麻仔」整理成束,再綑成繩圈,每綑約220-240公分,直徑約3公分。這種「紅油麻仔」是天然的植物,從龍海石馬買來,紅色的表面曬乾後易脆,因此,買來之後要先去皮再曬乾。

 

表一,請查看附件。

構件由祠堂搬出
構件由祠堂搬出

廣場上來了一台挖土機(500元人民幣含路費不含油資),先行挖了4個柱位洞,挖土機駕駛說希望挖下的深度130-140公分,而實際以雷射測距儀量測深度的數據長約140-150公分、寬約95-110公分、深約90-170公分(廣場旁是池塘,柱位洞下挖後隨即露出地下水位約10公分)。根據訪談,往年都是人工挖柱位洞,只有這次改用挖土機協助。

 

繩圈製作完成後,先將繩圈與小木棍假固定於孤柱上,並在幾支孤柱上綁上滑輪,再穿過兩根長繩;綁妥後由眾人扛孤柱,將柱底端放置於柱位洞上方,並將一木板斜置於柱位洞中以利孤柱滑入柱位洞正中央;由眾人將孤柱頂端抬起至頭頂,再以木梯將孤柱頂起,並由眾人拉動長繩(每根長繩兩端各約5-8人),將第一根柱立起,立起後將土回填。

 

第一根柱立起後,拆下其中一條長繩,並將第一根柱頂滾輪上長繩的一端繫在第二根柱上,借由第一根柱頂的滾輪將第二根柱立起,並再以相同方法立起第三與第四柱。

 

前四根孤柱立妥後,再挖第五與第六洞,再將其餘兩柱以上述方法立妥。此時約莫中午,據說比其往年的速度,今年特別慢,主要原因是因為挖土機挖的洞太大太深,立柱之前要先回填部分的土,以免地面上的柱高不足,且立柱後回填並夯實又花了很多的時間,因此進度落後許多。

立第二根柱
立第二根柱

此時主要的構築技術人員回到祠堂前,於腰間綁上紅布條作為腰帶,再將紅油麻整理成束(而非繩綑)掛寄在紅布腰帶上;東側三柱旁各放上了一個木梯,三位技術人員各爬上一個木梯,並以紅油麻束將木梯頂與孤柱綁緊;隨後由眾人透過長繩與柱頂滾輪將一支竹竿升起,三人分別將竹竿以紅油麻束綁縛於孤柱上;三人皆綁妥第一支竹竿後,爬上第一支竹竿,眾人再將第二支竹竿升起,綁妥後再依次升起第三、四支竹竿。

 

四支竹竿皆綁縛於東側三孤柱上後,技術人員站上第四支竹竿,並鬆下最初假固定於柱上的紅油麻繩圈與小木棍後,眾人升起橫柱一支,直徑約16公分、長約710公分,由技術人員以繩圈與小木棍固定。橫柱綁妥後,技術人員逐層拆下竹竿,由眾人以繩索緩降至地面,最後再將木梯鬆綁。

依次升起第三、四支竹竿的情景
依次升起第三、四支竹竿的情景

東側部分完成第一階段後,將木梯移至西側三柱上,以同樣的方法完成西側橫柱的綑綁。在此同時,大半的人力轉移到空地的角落,挖了四個小柱洞,深約75公分,洞距約為320公分,立起四根柱,柱的長約400公分,直徑約20公分;立柱完成後,離地約250公分高度,搭設橫柱東西面各一支,橫柱上放置棚板,以雷射測距儀實測搭設完成後的飯棚高約267公分;特別的是,這個小的棚子,直柱與橫柱之間是用棉繩綁縛,而非紅油麻繩圈;而這個棚子是今年才初登場的,被稱作「飯棚」,是主辦單位受到宜蘭頭城搶孤影響而作出的改變。

左:繩圈捆法 / 右:放置出挑部分的棚板
左:繩圈捆法 / 右:放置出挑部分的棚板

孤棚的兩根橫柱都固定後,技術人員調整東西兩面橫柱的距離(整個孤棚的角度與體態),確定後再由眾人將柱腳回填的土夯實,至此,立柱的程序完成。緊接著以繩索將棚板升起,棚板共16片,長540-600公分、寬22-40公分,厚度4-6公分,棚面尺寸的期望總寬約520公分;為求施作上安全,先將兩柱間的棚板排妥,再排出挑的部分。棚板的排列力求緊密無縫隙,因此,若將板以繩綁於橫柱上,則會造成板與板之間的縫隙,但不綁縛,則棚板出挑處可能因承受重物而翻落,於是,待棚板排列緊密後,於棚板面上橫柱的正上方放置與橫柱等長的竹竿,將竹竿與橫柱綁緊,藉此夾住棚板。此則孤棚的主要結構全數完成。

棚板放置完成
棚板放置完成

進行至此,大約下午五點,後續還有一些細節要完成,但天色漸暗,今日無法工作進度,於是主事者決定次日早晨再接續完成;但醮壇科儀預定要舉行孤棚搭設完成的祭拜儀式,儀式照預定進行,道士團則於孤棚下進行儀式,會首與會副於醮壇前面向孤棚跪拜。

道士團則於孤棚下進行儀式
道士團則於孤棚下進行儀式

12/10早晨,眾人趕緊將若干薄桌板(厚度約1.8公分)陸續升上棚面,填補棚面空缺,再將一短柱升至棚頂,頂端裝設滾輪後斜綁,作為將供品運送至棚頂的升降裝置,孤棚構築至此已完備;之後將大士爺請至棚頂,並開始將供品陸續升上棚面。以往各式供品都運至棚頂,今年多了飯棚,於是改將白飯放置於飯棚上;而虔誠的民眾則在孤棚的柱腳旁插香祭拜。

左:白飯放置於飯棚上 / 右:虔誠民眾在孤棚柱腳旁祭拜
左:白飯放置於飯棚上 / 右:虔誠民眾在孤棚柱腳旁祭拜
煙火施放、參觀的人群湧入
煙火施放、參觀的人群湧入
人員拆下竹竿、木梯
人員拆下竹竿、木梯

 

12/11王醮接近尾聲,但也是人群湧入的時後,待供品全數放置後,技術人員從棚面上爬下,依序拆下4支竹竿,並鬆開木梯,準備工作全部完成。入夜之後,搶孤競賽即將開始,選手依序使出全力,但棚板排列緊密,且出挑約180公分,較一般人身高略高,因此,就算柱上沒有抹油,爬到棚底要翻上去才是真正困難的地方。

選手準備翻上棚面
選手準備翻上棚面

 

12/12早晨,不管昨晚奮戰的幾點,天一亮,拆卸的工作就緊接著要動工了,飯棚尺度小,三兩下就拆完了;孤棚的部分,技術人員腰間再次綁上紅布腰帶,並帶著紅油麻束上了木梯,依序再綁起四支竹竿,登上了棚頂;先用竹籃將供具與剩餘供品運下,再將棚板依序運下。接著拆下橫柱後依序拆下竹竿到東側再將木梯與竹竿逐層綁上,拆下另一支橫柱後再逐層拆下竹竿與木梯。

拆除橫柱
拆除橫柱
於祠堂內依序堆放
於祠堂內依序堆放

 

而後,地面的眾人將西面三柱柱腳的土挖開,並以長繩將孤柱一直左右搖晃,使之鬆動於柱洞,再緩緩降下,先將西面三柱放倒,再放倒西側兩柱,最後,將最後一柱的柱洞挖開較大,使之緩緩傾倒。各構件拆卸後隨即被搬運到祠堂內的存放處依序堆放,而廣場的柱洞隨即也回填完成,時間恰好正午。

各構件拆卸後搬運到祠堂
各構件拆卸後搬運到祠堂

參、構築的人力分配與技術的傳承

大社孤棚的構築在人力上可分為三種:一種是主導整個工事的技術保存者,目前僅剩一位;另一種是青壯的、受過訓練的專業技術人員,約5-6位,其中僅三位動作較為純熟;而其他的則是普通的人力,由全村分攤人力。前兩者於複雜的構築程序進行時,會繫上紅布腰帶,不僅是便於攜帶紅麻束的實用因素,在視覺效果上也可是為一種身分、榮譽的象徵,甚至可以詮釋為爬上孤棚的識別證、許可證。

 

以本次筆者的觀察,技術保存者與專業技術人員之間的傳承關係良好,但不是每位學習專業技術的人員都積極投入構築工事;對此,技術保存者表示雖然給予學習者的補助金額有限,但仍應該堅持榮譽,事後會加強考核以避免同樣的事情發生。

 

此外,目前人力動員情況良好,未經過妥善規畫的經費挹注或機具參與反而會減緩施工速度,也破壞了原本珍貴的傳統性質;經過這次的經驗,技術保存者表示下次會致力恢復純手工構築孤棚。

肆、大社孤棚空間意涵的探究

本章節探討關於大社孤棚的幾個向度的性質,包含「儀式性質」、「競賽場地性質」與「地標性質」。「儀式性質」方面,大社的王醮為四年一科,普度是醮事科儀表的一部分,而大社的搶孤只是普度科儀的一部分;普度供品的擺設方面,可分成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境內家家戶戶要獻給「孤棚人客」的供品,是不收回的,在廣場桌上拜完就送上孤棚(今年增設飯棚,白飯改放在飯棚上);另一種是信徒於普度結束後會各自帶回的供品,陳列在東祖祠堂的廣場上,陳列之前,家家戶戶會將自家的大桌搬至廣場,因此形成壯觀的整片桌海(註1);桌上的供品會在普度道士科儀一結束就火速被各家收走,連厚實的方桌也飛快的撤回。從供品的陳列與處理方式觀察,孤棚的區域與祠堂前廣場之間,有某種程度的性質認知差異存在。

 

孤棚下的空間在整個祭拜過程都是可以自由穿越的,信眾會到各孤柱腳邊插香祭拜,直至搶孤進行前才清空。孤柱的數量為6支,有一說是「六道輪迴」之意,但又有一說以前只有4支孤柱;然而,孤柱的數量對信眾的普度活動參與不會造成太大差異;此外,大社搶孤是一人一組,今年開放西北向的孤柱供競賽者攀爬(以前可能同時開放東北與西北兩支孤柱供競賽),孤柱的數量對於競賽也沒有造成影響。

 

搶孤競賽的結束時程不定,可能會早早收場,也可能會到天快亮;但競賽結束後的清晨,孤棚便被盡速拆除,甚至在道士團「謝壇」之前便已拆除完成,並將全數構件歸位回宗祠內的原收納處,是否是認為孤棚的豎立會繼續招來新客人?則需要更進一步的觀察與訪談。

 

「競賽場地性質」方面,僅開放一支孤柱供競賽者攀爬,則使用的空間、設備一模一樣,這部分是公平的,但不是採計時制度,有人先爬上孤棚則表是競賽結束,因此,先後順序相當重要,然而,在第一輪順序抽籤之前,欲參加競賽者需先在保生大帝與眾神前擲筊,經神明同意方得參加比賽,這樣的神示也降低的爭議。而參與競賽者是否有禁忌?應當是不需齋戒,但參加者皆為男性;也有人表示本村朱姓不能參加搶孤競賽,有的說常常是外地人獲勝。競賽的規則並非逐條明文規定,只要徒手爬上孤棚即是獲勝者,沒有聽聞過申訴不公平的,但曾發生過摔下受傷的例子。

 

而「地標性質」的部分,整個大社自然村的聚落大多都是傳統建築,尤其在以太祖、東祖、西祖三座祠堂為中心的區域,孤棚的高度是相當顯眼的,對於整個王醮的舉行,形成了一個高大的地標;不論是因應搶孤競賽的需求而將孤棚蓋高,或是希望成為一個活動標的物,將普度供品放置於遠高於壇上神明的高度是否符合民間信仰中的位序就不是最重要的考量了。活動結束後,孤棚隔日上午隨即拆除,不只充分顯現人力動員的能力,也隨著的標的消失,迅速宣告活動的結束。或許,快速構築、迅速拆除,這樣的孤棚,每四年只出現不到四天,也增添了驚奇感與神秘感!

大社孤棚空間意涵的探究
大社孤棚空間意涵的探究

伍、小結

大社的孤棚構築技術堪稱相當原始,彰顯先民在物資匱乏的限制下對材料的獨到認知與善用、構築工法與工序的巧妙安排,而孤棚構件的日常保存方式也相當恰當。 如此精湛、節奏緊湊的構築工事相當值得建築領域的人士專程前往參觀,而整個王醮的古樸、村民的虔誠、傳統聚落的優美……都讓行程充滿感動!期待同好們下次一同前往大社參觀這個精彩的醮典,也期盼大社能更努力維持傳統聚落的優美景觀,並引導年輕的一代了解自己身處的珍貴無形文化資產,甚至希望有更多年輕人勇於承襲傳統。

 

每四年只出現不到四天的孤棚,構築技術的保存更顯珍貴,但更重要的是技術保存者與習藝者要對自己特有、卓越的構築技術具有高度的文化自明與自信,並以身為傳承人並堅持大社的傳統為榮!

備註

  • 註1 關於「門口普度」、「集合普度」、「孤棚普度」三者的進程關係推演與意義剖析, 請參考《頭城搶孤─歷史、祭典與工藝》〈孤棚篇〉。

參考資料

  • 姚伯勳,2008,〈孤棚篇〉,《頭城搶孤民俗保存與文化創意產業結合之研究》頁9-59。宜蘭,國立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
  • 姚伯勳,2009,〈頭城搶孤孤棚木作初探〉,「頭城搶孤學術研討會」論文(宜蘭: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 姚伯勳,2010,〈孤棚指定為「民俗有關文物」的價值核心與技術保存要項之探究─以頭城搶孤、安平靈濟殿祭孤棚與恆春搶孤為例〉,發表於國家圖書館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主辦之「2010年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史地學術研討會」。
  • 姚伯勳,2011,〈孤棚篇〉,《頭城搶孤─歷史、祭典與工藝》頁152-191。蘭陽博物館發行(蘭陽研究01、ISBN978-986-02-8829-9)。

檔案下載

jpg 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