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20期-響徹三代的銅鑼聲─林午鐵工廠

 陳宜伶、黃有卿、曾昶尊撰寫,蘭陽博物館改編

林午鐵工廠現況空間,2019年攝。
林午鐵工廠現況空間,2019年攝。

編按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經典蘭陽─宜蘭縣國家文化記憶庫」,為蒐集、整理宜蘭博物館家族在地知識建置計畫,透過關注在地人群長時間與自然互動累積的智慧,發掘、調查、研究與書寫,將宜蘭在地知識予以紀錄,並將調查資料上傳至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網站,蘭陽博物館特此將該計畫作系列電子報,延綿知識的積累,廣宣宜蘭在地人文風情。

林午銅鑼,名揚天下

隱身於宜蘭市中山路上的「林午鐵工廠」,是響亮全台的銅鑼老字號製造廠,店門口和一般的小鐵工廠一樣,有些不起眼,容易被人略過,卻在進入大門後發現別有洞天。林午鐵工廠是在林午31歲時(1947年),於宜蘭市十六崁陳外科旁(原中山路新生綜合醫院旁)掛起字號開始營業,但研究製鑼時發出的聲響會干擾到醫院,遂購地搬遷到宜蘭市北門口尾的現址,同時擴大廠房規模。

 

全台灣有八成以上銅鑼都出自鐵工廠,銅鑼產品除行銷宜蘭、台北及臺灣各縣市,甚至遠達東南亞及其他國家,也都深受歡迎愛用。

 

林午鐵工廠得獎無數,林午先生1987年獲得教育部頒發的民族藝術薪傳獎(工藝類),緊接著,第二代林烈旗先生,在1995年以銅鑼作品獲頒第三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2007年獲得臺灣工藝研究所頒發的「工藝之家」獎。正是這個「工藝之家」獎,大大改變了原本的工廠面貌,林烈旗先生得了「工藝之家」獎後,覺得鐵工廠空間應該善加整理,方能讓大家好好參觀並了解這項傳統技藝,於是,在不影響製鑼工作的前提下逐步調整,設置展板與體驗樂器,開放民眾走進過去不大有機會接觸的銅鑼工廠。

 

2019年,林浩賢先生更以「林午薪傳工業社」之名,執行中小企業處補助的「感動服務與感質商品──林午銅鑼創新服務設計計畫」,主要目標是設計規劃工廠中庭,整理出更舒適的空間,提供益發優質的銅鑼體驗與相關服務。

 

從1947年第一代「林午鐵工廠」設立,到2017年第三代的「林午薪傳工業社」登記,70多年來,林午銅鑼始終以家為本,勇於承擔工藝傳承與教育推廣的服務工作,身體力行傳遞工藝知識。

工廠內出品字樣的噴漆鐵板,2019年攝。
工廠內出品字樣的噴漆鐵板,2019年攝。

鐵工廠的傳奇人物─林午

林午,1916(大正5)年出生於羅東鎮,自幼家境貧窮,就讀羅東公小學校時多利用課餘時間賣雜貨貼補家用。公學校六年畢業後曾在羅東麵店擔任夥計,因舅舅游浩然的一句「萬貫家財,不如一技在身」,便開始到羅東街上專修農機、碾米機的鐵工廠當學徒,當時大哥林錦水亦在宜蘭市羅東同鄉處的鐵工廠,兩人手藝學成後,正好該同鄉想將鐵工廠移回羅東,兄弟倆合力頂下店面與機械,共同經營;一年後,公學校畢業的弟弟林平埔也加入行列,三兄弟的鐵工廠就此展開。

 

在一次因緣際會下,當地北管樂師拿著破鑼請林午焊接修復,不料焊接後鐵鑼卻走音,協助調音之際,林午漸漸對這項樂器產生興趣。當時日本在台推皇民化運動,禁止台灣人的舊習俗與宗教活動,許多戲班及北管社團面臨停演或解散,林午便在戲班拋售的行頭裡,買了兩面中國製小鐵鑼,一方面從事機械維修,一方面研究並嘗試製造鐵鑼,終於在一次次的試做研發中,摸索出鐵鑼製作技巧。

 

戰後,林午仍舊從事著鐵工廠工作,也在此時成功製作出第一面鐵鑼。1947年,因家族龐大、人口數過多,31歲的林午與兄弟分家,自行創業,「林午鐵工廠」招牌正式掛起。

左圖:1980年代林午與其所製作之大銅鑼。林浩賢提供 / 右圖:1980年代林午與其所製作之5尺銅鑼。林浩賢提供
左圖:1980年代林午與其所製作之大銅鑼。林浩賢提供 / 右圖:1980年代林午與其所製作之5尺銅鑼。林浩賢提供

 

1985年林午與兒孫協力為北港朝天宮鑄做,重達160公斤、直徑182公分的開路大銅鑼,更加打響了林午銅鑼的名號

 

1987年榮獲教育部「民族藝術薪傳獎」。

 

1980-1990年代,已是半退休狀態,盆栽與石藝是他當時的主要興趣,亦曾參加樹石比賽得獎。

 

1989年4月23日因膽管阻塞導致病變過世,後安葬員山鄉刺仔崙公墓。如今林午銅鑼,繼第二代林烈旗,至今到第三代由林浩賢傳承家業,接續為林午銅鑼打開新的生命。

1987年林午先生製作鑼槌的槌頭(左手持鐵框,右手持橡膠內胎,反覆纏繞至適當大小後,穿入木柄,自製槌鑼工具)。林浩賢提供
1987年林午先生製作鑼槌的槌頭(左手持鐵框,右手持橡膠內胎,反覆纏繞至適當大小後,穿入木柄,自製槌鑼工具)。林浩賢提供

 

工廠內僅存,這面1950年代由林午自製的鐵鑼,直徑約73.5公分與74.3公分,深度約13.3公分,是林家的傳家之寶,它見證了林午鐵工廠從起步製鑼、材料研究到成為銅鑼第一的傳奇歷史,以及隨時提醒後代子孫回到製鑼初心的象徵意義。

左圖:林午先生製作之鐵鑼外觀,2018年攝。林浩賢提供 / 右圖:林午先生製作之鐵鑼內面,2018年攝。林浩賢提供
左圖:林午先生製作之鐵鑼外觀,2018年攝。林浩賢提供 / 右圖:林午先生製作之鐵鑼內面,2018年攝。林浩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