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64期-大坑罟的聚落分布

文:陳進傳/圖:蘭陽博物館 提供

烏石港空拍圖(1982)
烏石港空拍圖(1982)

大坑罟區域大致是個狹長的海岸平原,其地面標高皆未超過十公尺,平原東側有起伏低緩的海岸沙丘,高度約在三至六公尺左右,往南至竹安河口北岸一帶,則成平緩的沙地,沙地內側則是濕地(張智欽等人,2001),過去大坑罟的溼地沼澤常遭水患,因而影響早期的聚落分布。

似無平埔族聚落

宜蘭平埔族分佈簡圖
宜蘭平埔族分佈簡圖

宜蘭平埔族絕大多數居住在鐵路以東的沿海近河地帶,其過著農耕為主,漁獵為輔的生活,且因採粗牧方式,須有廣大土地以資維生。

 

據史料所示,平埔族通稱三十六社,西勢為二十社,其最北的社名是打馬煙,今竹安附近,即平埔族社分布在竹安以南的沿海地帶,而北鄰的大坑罟則沒有平埔族的聚落。再者,現竹安與大坑罟間受到得子口溪的阻隔,但當時西勢大溪尚未改道時,兩地相連並無界河,往來通行方便。在此情形下,平埔人何以不到大坑罟落腳,居住環境似可解開部分迷霧,除大坑罟較竹安更偏北,遠離平埔人的主要生活空間外。

協天宮目前正在整建中,預計今年底完工(莊雅惠 攝)
協天宮目前正在整建中,預計今年底完工(莊雅惠 攝)

但大坑罟屬南北狹長的海岸平原,最寬不過一公里,非常不利耕地的拓展,而且緊接沙丘之後,飽受海風退潮鹽度的傷害;加上地勢低漥沼澤,難以種植,沙丘後方可收成花生、甘藷等,卻難以餬口,捕魚倒頗為理想,不論出海或河溝均可,但打獵則場域受限,獲益不足,如越過寬逾二十公尺的西勢大溪,似略有所不便。總之,以生態環境和謀生方式而言,竹安以南的海岸平原逐漸開闊,生存保障愈為有利,聚落分布就有較佳的選擇機會。因此,相形之餘,大坑罟缺乏良好的聚落環境,平埔人視為畏途,而裹足不前。

協天宮臨時處(莊雅惠 攝)
協天宮臨時處(莊雅惠 攝)
協天宮過火舊照
協天宮過火舊照

至於《台北州理蕃誌》說到,「現在分佈於烏石港南邊的『海烏瑪修』蕃社,就被證實為曾有過食人的習俗。這個『海烏瑪修』蕃族,據傳是蛤仔難三十六社以外的蕃社。」兩者可能不是同一種族。再進一步推測,如「烏石港南邊」與吳沙進墾「烏石港南」指涉相同位置,則較偏西南;如確為正南,亦以協天宮為界,何況清代史書未見提及大坑罟有蕃社的記載。因此,大坑罟應無蕃社,如有亦屬更早時期,且活動範圍不超過協天宮以南的低窪地區。

漢人聚落的遷移

左:威靈廟(莊雅惠 攝) / 右:中興宮(莊雅惠 攝)
左:威靈廟(莊雅惠 攝) / 右:中興宮(莊雅惠 攝)

雖然大坑罟幾乎是一片低地但根據耆老口述與實地探查的結果,當初仍有三處高地,可供居住,範圍較大的是目前協天宮周圍,早期陳姓家族就遷移在此,長期以來,聚落型態未有重大改變,至今陳氏還是這裡的第一大姓。現海水浴場附近的武靈庄和下寮過去也有漢人聚居,後因經常受到水位暴漲,洪患不斷,造成土地流失,威脅住家安全,於是武靈庄百姓部分向南搬至竹安,另有些居民不願離開大坑罟,又找不到適當地點,只好轉遷到協天宮北端邊的汕尾,其庄民的信仰神明李將軍也跟著過來,經多次興修而成現在的威靈廟。而下寮一帶百姓同樣因嚴重水患,苦不堪言,在無可選擇的情況下,只有往協天宮南邊移動,仍保有其信仰,建立中興宮。

因地勢低窪,農民發揮智慧,利用鴨母船割稻
因地勢低窪,農民發揮智慧,利用鴨母船割稻

除協天宮附近外,住在沙成路的耆老林垚豐亦提到其住家一帶以前叫「浮州仔」,即週邊都是低地,有如浮在水中的陸洲。從其房舍向東延伸,都有房屋,也是常會淹水,鬧水災,在頭圍港崩港時一起被沖毀,陸續向外遷移,當時唯獨林家尚堅持家業,現也荒廢,只是尚能看出格局。由此說來,早期大坑罟雖遍地低漥,但仍有三處漢人聚落,依然經不起水患的侵害,兩處則逐漸崩塌陷落,隨後大都群集在協天宮一帶,致使此地成為西勢大溪未淤積前,大坑罟最重要的聚落。

 

從漢人開墾宜蘭的過程,刻意迴避路經大坑罟,亦能佐證早期大坑罟真的不適農墾與定居。照理說,大坑罟位居烏石港南邊,從烏石港上岸的移民應就近取便,首先就在大坑罟留住,進行農作,後由此再往南進墾,結果不此之圖,反而向西邊沿山發展。

 

慶元宮外觀
慶元宮外觀

《噶瑪蘭廳志》曰:「自烏石港至頭圍、二圍,路皆沿山西行,漸折而南至三圍。頭圍居海口,北倚山南為烏石港,西渡荒埔,過金面山之南至二圍,二圍之地有山,名曰擴仔山,西南過白石圍、湯圍,而至於三圍。」(陳淑均,1968)。 這段話意謂西行靠近山區,雖然易受原住民傷害,但地勢較高免受水災,荒地亦多,謀生容易,權衡之餘,寧願捨近求遠。

 

因此,頭圍境內西勢大溪西岸以慶元宮為中心,形成南北繁華的商業街道,再往內則是農業區。反之,河岸以東的大坑罟,協天宮附近有明顯的聚落,其他地區則鮮有人居,亦不見稻田。換言之,從頭圍西行至二圍乃至西南行達三圍,沿途從事農墾,殆無疑義,至於大坑罟的住民受水患影響,無法稻作,更難以渡河種田,到底他們做何行業、如何維生?好在烏石港的船運榮景和貿易盛況,提供很多勞動性的工作。大坑罟人在此定居,因就近取便,大都從事相關的船員、伙夫、搬運、送貨、雜役、修船等相關行業,經濟條件好的就購買船隻,轉運各地。

古早的頭圍街圖
古早的頭圍街圖

參考文獻

  • 陳淑均,1968,《噶瑪蘭廳志》,宜蘭縣文獻委員會。
  • 張智欽主持,2001,〈宜蘭縣蘭陽博物館預定地公園暨周邊區域整體綜合研究調查計畫期中報告書〉,宜蘭縣政府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