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65期-宜蘭城,放水燈

文/圖:宜蘭縣宜蘭市中元民俗文化推展協進會 提供

宜蘭城水燈會
宜蘭城水燈會

在宜蘭地區中元祭典中最具規模者雖是頭城搶孤,但是在宜蘭市的放水燈其實也是中元祭典中很重要的一項活動。

 

「宜蘭市」雖然在交通上佔有樞紐地利之便的優勢,但卻缺乏大型活動展演場地及特殊旅遊景點,近年在縣府提倡觀光立縣、文化提升的政策下,發覺市內最大的地方文化活動,無疑是每年一度的「中元祭典活動」,於是於民國89年成立-「宜蘭縣宜蘭市中元民俗文化推展協進會」,旨在推動此一延續百餘年歷史的文化傳承,自此開始年年舉辦「宜蘭城水燈會」,且於民國98年1月21日經行政院文建會公告為縣府文化資產,為第5個縣定民俗活動。

舞獅踩街 (2009年)
舞獅踩街 (2009年)

清代歷史文獻記錄

提及農曆7月放水燈,國人經常會聯想到基隆放水燈中元祭,但其實在宜蘭現存方志之中,亦可發現其蹤跡:

 

七月超度,自初一至月終,各里社僉舉首鳩金,延僧禮讖,普施盂蘭法食,家供牲醴時羞果實,結綵張燈,焚化楮鏹,不計其數。先一夕,各首事子弟皆捧一座紙燈,上書姓名、舖號,結隊連群,金鼓喧闐,送至溪頭,名曰「放水燈」,謂將引餒鬼以就食也。三日事竣,演劇一日,名曰「壓醮」。(註1)

宜蘭河畔普度 (2009年)
宜蘭河畔普度 (2009年)

其中提及其普度儀式,盛備供品,並請僧侶誦經禮懺,似乎是佛教儀式;但又摻雜道教禮儀焚金紙,並以放水燈引「餒鬼」就食祭祀。最後以演戲酬謝總結中元祭典。傳統普度活動由開鬼門開啟,然後豎燈篙與放水燈招致水陸孤魂,而主體則在搭建普度壇,架設孤棚,穿插搶孤等,最後以關鬼門結束。這天也是地藏王菩薩的神誕日,也是祂所管的地獄大門關閉之日。所以民間俗稱「關鬼門」,在最後一天祭拜中,讓孤魂飽餐一頓後,就要回地獄去了,也結束7月一整個月的祭典。

宜蘭河畔地獄門 (莊雅惠 攝,2002年)
宜蘭河畔地獄門 (莊雅惠 攝,2002年)

日治時期的報章雜誌

日治時期,中元普度奢華的排場依舊,在日人佐倉孫三所著的《臺風雜記》(註2)中就有對當時台灣中元普度鋪張的紀錄。另根據《台灣日日新報》記載,宜蘭地區「水燈會」的發展,是由宜蘭市各大廟宇、商人以及地方仕紳組織主導。自農曆7月1日開鬼門始,至7月30日關鬼門止,普度的期間長達一月,分為7個角頭,輪番舉行為期3天的普度,並放水燈。

 

日治時期的城隍廟」已不再具有「官祀」的身分,「厲祭」這項官方的普度活動,隨著清政府將台灣政權轉移至日方手中,也伴同著負責主祭的官祀廟宇「城隍廟」步入民間。

 

城隍為兼管陰陽兩界的神祗,在陽間執懲兇罰惡,導正社會風氣之職,在陰間則專管人間善惡的記錄、通報、審判、移送等等。因此每年的普度皆從城隍廟展開序幕,並由各市場、各商會的商人負責城隍廟的「廟普」。另在各市場內也都會設置普壇,今日「宜蘭城水燈會」即是沿襲此一傳統而來。

城隍廟中元祭典 (莊雅惠 攝,2002年)
城隍廟中元祭典 (莊雅惠 攝,2002年)

以《台灣日日新報》記載的大正10年(1 9 2 1年) 的「普度」統計 (註3),宜蘭市當時每年花費於「中元祭」的祭典費用太高,過於浪費,又屢次勸導無效,日本政府即以非法集會及過於鋪張為由查禁辦理「水燈會」。

 

然民間習俗甚難阻止,經過地方仕紳與日方政府斡旋後,昭和10年(1 9 3 2年) 起,水燈會的次數由7次改為3次 (註4),即於7月初一、7月14日、7月29日3天進行遊行及「放水燈」儀式。以《台灣日日新報》記載的昭和11年 (1 9 3 3年) 3回「普度」為例:除7月初一的城隍廟「廟普」仍由各市場負責之外,7月14日、7月29日的遊行及「放水燈」儀式則由各角頭輪流主辦。

左:市場內中元普壇 (2009年) / 右:城隍廟中元祭典 (2009年)
左:市場內中元普壇 (2009年) / 右:城隍廟中元祭典 (2009年)

大正8年(1 9 1 9)該年適逢「閏七月」,15日晚,宜蘭各市街的兒童還聯合舉辦了「兒童水燈會」。如「新港街」、「合成興街」、「上、下四結街」的3、4百位兒童皆自備火把、燈籠,並組成三隊「兒童音樂隊」,並自糊紙製藝閣,參加遊行。16日,亦有普度、演戲,但使用的祭品並非牲禮,而是零食、糖果……等物。另在「十六坎街」、「聖王后街」亦聯合附近各庄舉辦「放水燈」活動,參加兒童人數高達400餘人,是十分特殊且熱鬧的活動(註5)。

踩街遊行 (2009年)
踩街遊行 (2009年)

現代的報導與研究

布馬陣「尫揹婆」踩街遊行 (2009年)
布馬陣「尫揹婆」踩街遊行 (2009年)

宜蘭放水燈比較完整的紀錄為藍懷生的〈漫談故鄉昔日的中元普度及放水燈〉(註6),本文詳考中元來歷,明載宜蘭市普度與放水燈共分8個地區舉辦(推估約為民國35~37年間),日期從6月29日起至7月30日止,主廟有城隍廟、慈安寺、照應宮、五谷廟(神農廟)、慶和廟、新民堂、靈惠廟、慈雲宮等8間廟宇,將各首事單位名號皆紀錄詳細,為難得的紀錄。

 

宜蘭河畔普度 (2009年)
宜蘭河畔普度 (2009年)

至今對此民俗活動做過研究的還有游煜彬《宜蘭城水燈會參訪者動機需求與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論文,2004),不過其研究並非以慶典活動為主要研究對象,而是以「宜蘭城水燈會」參訪者為研究對象,並未無對祭典進行討論。

結論

綜觀以上所述,目前對於宜蘭放水燈的研究文獻仍少,除了日治時期《台灣日日新報》之詳實記載外,無論對於祭典之探討或儀式之討論,皆無研究。近來,因為政府大力提倡地區性文化觀光和各大學廣設研究所,投入宗教研究也日益增加,但可能源自中元祭典本身充滿許多禁忌,其儀式之進行又有許多非「局內人」所能參與或明瞭,因此除基隆市因文化局之籌畫與出版,得以結合文化與觀光,為其中元祭典留下深刻與詳實之記錄,並無其它相關出版品,因此宜蘭在此方面之研究與記錄仍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

中元祭典本身充滿許多禁忌
中元祭典本身充滿許多禁忌

備註

  • 註1 柯培元,《噶瑪蘭志略》卷十一〈風俗志‧民風〉113頁。
  • 註2 《臺風雜記》,〈城隍廟〉。《臺灣日日新報》大正10 年 (1921) 8月8日。
  • 註3 《臺灣日日新報》大正10 年 (1921) 8月8日。
  • 註4 《臺灣日日新報》昭和11 年 (1933) 9月5日。
  • 註5 《台灣日日新報》,大正八年九月二十七日,6927,第六版。
  • 註6 藍懷生,〈漫談故鄉昔日的中元普度及放水燈〉,《蘭陽》第十期,民國六十六年六月廿九日出版,頁10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