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60期-文學館之旅

文/圖: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提供

台灣文學館展場看板
台灣文學館展場看板

 

1991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提出設立「現代文學資料館」計畫,經行政院通過,但1994年調整政策,將「現代文學資料館」併入「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計劃」,設「文學史料組」,後經各界關切台灣文學發展人士奔走,多次協商、溝通,行政院於1998年復將「文學史料組」提升為「國家文學館」,歷經「國立臺灣文學館」等名稱討論,於2003年定名為「國家臺灣文學館」。

 

國家臺灣文學館館舍是一座擁有百年歷史的國定古蹟,前身為日治時期台南州廳,落成於1916年,戰後曾為空戰供應司令部、台南市政府所用。因經歷不同單位與不同時期使用,致使本建築許多構造因戰爭或年久失修而毀損。在歷任文建會主委的擘畫與支持下,迭經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兩任主任及同仁之努力,自1997年開始進行修復整建工程,至2003年修築成為地上二層、地下三層之建築,面貌煥然一新。20031017日,遙念台灣史重要文化啟蒙團體「台灣文化協會」之成立精神,「國家臺灣文學館」選定此日正式開館營運。

左圖:台灣文學館展場巨型書籍 / 右圖:台灣文學館展場
左圖:台灣文學館展場巨型書籍 / 右圖:台灣文學館展場

其特色乃為我國第一座國家級的文學博物館,除蒐藏、保存、研究的功能外,更將透過展覽、活動、推廣教育等方式,使文學親近民眾,帶動文化發展。在文學館裡分為三大區域,一為舊建築新生命及台灣文學發展的主題展;二為台灣作家文物展;三為圖書區,提供多元服務。

 

其展出特色,更是結合聲光、美學,其中,印象最深的是「賴和書房」,除基本對於賴和先生之簡介外,更完整保留了賴先生的遺物-當婦產科醫生時的工具、櫥櫃、衣服、文具、印章等,且更特別的是製作了虛擬影像,讓人能窺知賴先生創作時的環境及情境。

賴和書房空間佈置一隅
賴和書房空間佈置一隅
賴和虛擬影像。讓人窺知賴先生創作時的環境及情境
賴和虛擬影像。讓人窺知賴先生創作時的環境及情境

柏楊文物館

柏楊文物館外觀
柏楊文物館外觀

 

柏楊的文物兩岸學術、文化機構都有興趣,並已有近千件手稿文物落腳對岸,而柏楊與台南有一段淵源,曾經在成大教過書,也有摯交好友,但文物之所以歸到台南大學,如其夫人張香華女士所稱「不是我們選了南大,而是緣份造成的。」這個館舍之特色,是大量呈現柏楊先生的手稿、照片,而其除在文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外,終其一生,其在綠島坐牢的這段時間也是重要經歷,故也呈現了監獄的情景,和友人的通信及曾慶瑜唱片等亦是重要紀錄。

柏楊文物館展場
柏楊文物館展場

台灣現代文學之父 —鍾理和文學紀念館

鍾理和文學館展場
鍾理和文學館展場

 

民國4年,鍾理和先生18歲,隨父移居美濃尖山,從小愛好文學,因沈溺於小說而未考上中學,在兄弟的鼓舞下,無師自通地從事文學創作,無論生活如何艱難坎坷,一生執著於文學的漫長路程中,作家張良澤稱之為「倒在血泊的筆耕者」。

 

19歲時愛上比他年長的同姓女子鍾台妹,因不容於家族而出走中國東北,其堅忍不拔的性格,與豐沛的情感,寫成《笠山農場》、《奔逃》等作品。31歲歸台,戰後故鄉民生凋零,卻又罹患肺疾,次子夭折,長子摔成駝背等等打擊,幾乎痛不欲生,幸得識林海音女士及鍾肇政先生,受其鼓舞,參加《文友通訊》,常發表作品於《聯合副刊》,如〈野茫茫〉、〈復活〉、〈菸樓〉等系列作品,均是隱居鄉村期間的親身體驗,故充份表露出農民心聲,展現鄉野情趣。

鍾台妹女士
鍾台妹女士

民國49年,鍾理和先生於病床上修訂小說《雨》時,舊疾復發,嗑血而死,享年45歲,這位台灣鄉土文學的先驅,於彌留之際召其家人告曰:「吾死後,務將所存遺稿付之一炬,吾家後人不得再有從事文學者,《笠山農場》不見問世,死而有憾......」云云。

 

民國68年文學界林海音、李喬等六人發起籌建「鍾理和文學紀念館」,土地由鍾理和家人無條件提供,鍾先生晚年生活、寫作的尖山山麓,館內除了收藏鍾理和個人手稿及作品外,台灣地區作家的手稿也在收藏之列,期能達成「台灣現代文學史料館」之目標。這裡是由民間合力所建第一座平民文學家紀念館,非常值得珍惜、紀念。另外,其亦大量介紹家人的資料,在館外之文學步道,以石碑方式呈現和其往來密切之文人嘉言短句,頗具特色。

李榮春嘉言名句之石碑
李榮春嘉言名句之石碑
鍾理和文學紀念館內部展示
鍾理和文學紀念館內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