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93期-從「天涯一扁舟」到「釣艚仔」

文/圖:施麗娜(蘭陽博物館研究典藏組約聘規劃師)

 

釣艚仔是約1950年代南方澳漁民使用的一種捕魚方式,由南部來的漁民參考屏東東港「一支釣」的漁法改良而來,一般是由一艘母船(動力船,通常由近海漁船擔任),在船上攜帶十餘隻竹筏,船行到適當的漁場後,母船將竹筏一艘艘投放到大海中,由一位漁夫負責一艘竹筏,利用繩釣方式釣取鯖、鰹等洄游性魚類,因此又有漁業學者稱之為「蘇澳鯖手釣」。

 

這種漁法的基本的配備除了母船之外,每一組小單元就是「竹筏」(竹排仔)一隻、槳或櫓仔、魚籠(裝魚貨用的)、魚笞仔(裝魚索仔用)、索仔及魚鈎仔(延繩)、漁夫坐的矮凳子、簡易照明設備等組成。竹筏入海後完全依賴人力以划槳或搖櫓的方式在汪洋大海中前進,而竹筏上的漁夫與母船之間,僅有漁夫手中的手電筒打出的訊號作為定位及聯繫依據,是一項風險極高的漁法。1970年代之後規模龐大、漁獲量較大的「大型圍網」、「扒網」(三腳虎仔)逐漸取代釣艚仔這種機動船+竹筏的組合。

位在蘭博二樓「海層」展示廳鏢魚船邊的「釣艚仔」
位在蘭博二樓「海層」展示廳鏢魚船邊的「釣艚仔」

2002年蘭博進行展示規劃設計時候,這種漁法在南方澳幾乎停用了,竹製的筏也早被塑膠筏取代。就連後期的膠筏都還是透過當地文史工作者賴榮興先生協助,才在2004年取得難得完整堪展的三艘備用作為展品,而筏體以外的細節復原,則幾乎依賴訪談,從口述過去經驗中去推敲作想像式的轉譯了。

 

2009年蘭博常設展進入展品製作與佈展階段,同時間由一群關心在地文化的南方澳人組成的「討海文化保育協會」,他們請出當地20多年前以製作竹筏為業的師父,以一批保留20年的孟宗竹材料,利用文建會地方文化館「磐石計畫」補助專款,進行「釣組仔」傳統漁法的影音紀錄。老師傅最後做了7艘竹筏,由資深漁民數名搭乘母船出海到達漁場作業,7個人歷經3小時,總共獲得27.5公斤的漁獲,並完成實地操演的影像紀錄。館內獲得這個訊息,很快和協會洽商,獲得協會捐贈1艘竹筏,取代了原本徵集的膠筏佈展。

左:「討海文化保育協會」請老師傅做的7艘竹筏 / 右:協會捐贈的竹筏取代了原本徵集的膠筏佈展
左:「討海文化保育協會」請老師傅做的7艘竹筏 / 右:協會捐贈的竹筏取代了原本徵集的膠筏佈展

不過,直到試營運開館之前,這個展項都還是被稱為「一支釣」。2010年4月開放試營運前夕,館方再次邀請南方澳資深漁民陳武夫及文史工作者賴榮興等人來到展廳現場會勘確認,第一次看到展示設計落實為具體空間,他們對於忠實呈現竹製船筏的造景表示讚許,但是當看見展示燈箱上的插畫,是長型且前後翹起的南部型竹筏,文字標題寫著「一支釣」時,直說南方澳的漁法是手釣,並沒有釣竿,不能稱為一支釣。

 

他們馬上在現場再娓娓道說由東港一支釣改良為南方澳手釣的緣由、釣具改變的演進過程。經過館方研究人員現場討論比對,發現與討海文化保育協會紀錄的傳統漁法一樣,當地稱呼相似,不過文字名稱有「釣組仔」、「釣艚仔」二種,館方最後採「釣艚仔」一詞,同時捨棄原先繪製的插圖,改採由南方澳當地漁民素人畫家劉生根所繪的彩畫,重新製作展場的圖版文案與插畫。於是位在蘭博二樓「海層」展示廳鏢魚船邊的筏釣模型造景從浪漫的「天涯一扁舟~一支釣」改稱為具有南方澳氣味的「釣艚仔」。博物館的再現展出終於是與地方在地知識對話後的詮釋,而非他者的想像,或是專家威權的複製了。

描述母船帶竹筏出海作業的彩畫,由南方澳當地漁民素人畫家劉生根所繪
描述母船帶竹筏出海作業的彩畫,由南方澳當地漁民素人畫家劉生根所繪

*釣艚仔竹筏基本資料

尺 寸:25*350*130公分

材 質:孟宗竹、刺竹、鐵線

捐 贈 者:宜蘭縣討海文化保育協會

說 明:竹筏以存放超過20年的竹材製成,又經歷大海實際操演捕魚,浸泡海水上岸後輾轉搬入博物館。因屬有機材質,入館前首先進行蟲菌檢疫,之後又實施殺菌及蟲洞投藥的防疫措施及清潔工作,最後才移入展場進行安裝佈展。

殺菌
殺菌
蟲洞投藥
蟲洞投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