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33期-我思我繪東港村

文:曾繁琦

前言

「東港」,這個舊稱「廍後」的小聚落,因為大河的匯流造就了它今日的面貌;大河的資源讓居住在這裡的人一起打拚工作、辛勤生活;也因為大河的難以馴服讓一起對抗大水成為他們的共同記憶。「千山萬水三五步,千軍萬馬三五人。」廟宇記載了他們來到這裡共同的辛酸,飽受磨難的村民在顯靈的過程中感受到那黑水溝和風浪搏鬥的祖先,除了緬懷先人恩澤,還多了分敬畏與感恩,感恩於風調雨順、五榖豐收、六畜興旺及滿載而歸的生活;先人的庇蔭則給了心地良善的村民在祭拜「金斗公」之後有求必應的豐收。

 

雖然大河帶來的漁產資源因為環境、人為受到破壞而日漸減少;曾經是受到「白金」般稱譽的「鰻魚仔」在經濟掛帥的觀念下被濫捕而產量大不如前。沒有離開這裡的年輕人,在漁村裡想起了小時候伴隨自己成長記憶的大河、海洋美景,讓這裡回歸「自然」。然而「自然就是任真,何謂真?《莊子》〈漁父篇〉說:『真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易也。』真就是自然的本性。」

 

「東港」漁村這樣的故事並不陌生,「對於平民百姓來說,阿Q式的精神勝利法更有千奇百怪的表現。對於命運多舛、世道艱難、人事紛擾、貧富懸殊等等,他們總能找到理由來自我安慰。」而對漁村來說自然、簡單的形式那就是美,而滄浪之水的清濁又怎會讓人煩惱呢?歷史上描繪漁家生活的圖畫,或許更可以看出漁家「天人合一」的快樂吧!

漁網.希望

紅色在這裡有著象徵希望的意涵,彷彿太陽升起一切的希望再現,作品以硃砂紅為基調。因此,在畫面的上端隱約有著太陽升起的弧線,與圖下角的人物遙遙相對。左下抱著孩子的媽媽,視線望向前方補著漁網的一群老人,補魚網的一群老人面帶微笑,神情姿態各有不同,有的在整理網線、有的穿著梭子將網給補牢、有的則若是在檢視著破洞的地方,雖然年事已高但依舊認真專注,彷彿很快樂的正享受著工作。

 

視覺動線再往上移,村裡虔誠的老者對著神轎撚香膜拜,祈求風調雨順、漁獲滿艙,神轎上的神明不但左右搖晃還得穿過正在燃燒的紙錢山,象徵神明也是渡過千辛萬苦來拯救百性於水火,這樣的儀式在台灣的大小廟宇都可以看見,而這般的儀式最終的目的也是希望,與畫面下端的母親與象徵希望的嬰孩,母親艱辛的對未來懷抱著希望,是漁村、也是當下所有「做事人」(閩南語中形容從事辛苦工作的人)的寫照吧!

 

在構圖上,以弧線製造畫面動勢,並且以前大後小及前面清楚後面模糊的透視方法來推陳出畫面事件的先後秩序。雖然畫面上採用傳統的透視方式及近乎合理的空間安排來表現,但畫面中以漸層而神秘的硃砂紅呈現出來的空間仍帶著一種超現實的感受,引導讀者去體會達到「希望」的艱辛過程。

033期-我思我繪東港村

林投.希望

長年鎮守海邊的第一線不是戍守海岸的軍人、不是岸際追逐浪花的遊人、不是在沙灘上偶一見到的寄居蟹,而是木麻黃下有著扎人小刺和似披頭亂髮般葉子的「林投」。林投樹總在惡劣的地理環境下生存,海岸的風沙大、鹽分高、日照強、水分蒸散快,林投樹卻在這樣的氣候下茂密的生長著,隨著地勢的蜿蜒崎嶇,林投樹也長得彎彎曲曲而且互相交錯將地面緊緊保護,強壯的根莖將沙土牢牢的抓住不讓狂風捲走,而且吸取那少有的水分。

 

由於它是海岸上最佳的屏障,岸巡的官兵總在冬季將林投樹修剪一番,期待春季來臨時它會長得更加茂盛。在艱苦中等待希望,在海邊無論是林投樹或是漁人都是一樣的。母親手抱著嗷嗷待哺的嬰兒,母以子貴,因為這是她將來倚靠的希望,希望他將來長大成人有個不錯的將來時能夠孝順將他養大的父母。辛勤工作的漁人,在神明的面前尋求希望,希望來日風調雨順、漁獲滿艙,出船的漁人都能平安。望向海邊的老人希望大海能恩賜這個村子希望,賜給居住在這個村子裡的居民都有一個美好的希望。這時守護著海岸林投樹,在老幹上的新芽也慢慢的展露出它的希望。

 

用林投樹這個具有頑強生命力的象徵來隱喻海邊的村民,而具有頑強生命力後面支持的力量則是對未來的希望。在構圖上採相互穿插的方式,將視覺焦點先置於林投樹的新芽上,接著在擴張到抱著孩子的母親、抱著神像的漁民及望向大海的老者,在林投樹張牙舞爪的外表下,有著這樣一個溫暖保護的功能。同時紅色象徵著人們的希望,襯托出林投樹新芽嫩綠的顏色,使其更突顯畫面的幾個重點。

林投.希望圖
林投.希望圖

嘿喲

漁人把網繩向著岸上拉回,網中的漁獲不知是多是少,依舊用盡全身的氣力向岸上拉,就像在拔河一般。大海擁有無窮的寶藏、無盡的資源,但是想要從大海裡得到這些寶藏卻不容易,除了要擁有豐富的海洋常識,漁夫們強健的體魄、漁撈的技巧也是不可以少的。

 

現在他們光是靠捕魚是無法養活一家人的,所以平常他們的工作多半是做泥水、裝潢等需要耗費大量體力的工作,但是由於平日的鍛鍊他們大多擁有強壯的體格,並且在烈日下一個個被曬得黝黑的男兒。等到捕鰻魚苗的季節到的時候,他們幾乎都會回來,而包裹在防水雨衣下的身軀,總是才能抵擋的了大海無情的打擊。

 

畫面中筆者用了一些膠水在厚宣紙上先灑點,等膠水乾後再畫上墨色,由於膠水阻斷墨水的滲透,因此呈現反白的情形,適合用在畫面中水花飛濺的效果,使得畫面中除了筆法上的粗野外還用墨色上的斑剝襯托出漁人力量的呈現。此外在下半部拓印出網子反白的線條,由一層一層的墨色拓印上去形成層次前後密集的網子,以漁網符號表現出漁民對收穫深切的等待及盼望。

嘿喲畫作
嘿喲畫作

挑鰻仔

網子拖上岸後蒙古包裡的人就開始忙了,在昏黃的燈光下挑鰻仔的人要仔細的揀選出那一條一條粗細、透明如冬粉般的鰻仔,鰻仔通常藏身在網子底端的雜草、垃圾中間,長約兩、三公分長的鰻仔在挑選上並不容易,加上網底通常還有一些樣子跟鰻仔很像的流氓仔(閩南語音譯,也是鰻魚的一種,但是由於日本人對這種鰻魚不感興趣所以也沒人養殖,多半若是撈捕到這般的魚苗多半都是丟棄)、幼蟳、小蝦、下雜魚等等的沒有經濟價值的東西,所以揀選起來特別費工夫。

 

但有趣的是近幾年來由於媒體的報導,對於捕鰻苗活動有興趣的遊客也多了起來,往往一個棚子旁就擠上了好些個湊熱鬧的人;筆者也是其中之一,待網子收回來之後,跟著在旁邊尋找鰻仔。看到鰻仔的時候,往往湊熱鬧的人比實際捕鰻苗的漁人更興奮,尤其是可以拾些他們不要的蝦兵蟹將來玩,也是一項有趣的事。

 

表現上筆者採用了大逆光的方式來呈現,但是在人物的身上以白色的顏料勾畫強烈反光的效果,使得不僅表現出人物背對光源的情形,還可以呈現出光現在人物身上形成如同光形成的輪廓形狀。在意象上讓觀眾將畫面中人物描述成有著被聖光照耀的感受,將勞動者的工作昇華至如神職一般重要。

挑鰻仔畫作
挑鰻仔畫作

漁閒圖

漁閒的時候村子裡的人往往聚在一起談天說地,一瓶維士比往往是他們一下午的飲料,村裡的人往往都趁著午後的時光出來曬曬太陽。

 

談天的內容從當年打魚的事蹟到昨晚鰻苗仔的價格;從國家大事的政策看法到村子裡要做醮點名協助的人手;從最近天氣的變化到今年的瓢瓜種得漂亮可以分一些給大家…。一開話匣子總要說到家人騎腳踏車來叫回去吃晚飯,一旁勸酒的人好像深怕別人喝得少,總是記得上一杯你杯裡酒的位置,三杯黃湯下肚,話也多了起來,喝得多的往往當場就睡了起來。婦人們總是不得閒,一邊閒談,一邊還動手剝個花生殼,準備待會兒下鍋炒成香噴噴的下酒菜。

 

怕真正閒得下來的是一旁晾著的漁具,在忙碌了許久之後蝦籠、蟹籠和漁網也都有機會休息休息跟著曬曬午後的陽光,好好享受一下休閒的時光。

 

筆墨上單純採用黑色加上赭石的褐色調,以速寫的方式描繪出村中人物群聚的種種姿態,構圖上採傳統長卷移動視點的手法,加上降低透視的方式逼近到觀眾的視線前,企圖使觀眾也能融入畫面當中。

 

在構圖方面筆者採用了電腦繪圖的結合。首先,將筆者對漁村的人物速寫稿用數位相機攝影之後,再將每一個檔案在電腦畫面中去作結合,除了能更精確的將人物結構抓住外,同時也更可以在未完成前以電腦模擬出完成後的影像,藉此可以減少製作草稿花費的時間,在製作出成品前也有更多種構圖供筆者選擇,此後大幅群像的製作筆者多採用這樣的方式處理。

漁閒圖
漁閒圖

榕樹公園

榕樹公園是東港村的重要休閒場所之一。在這裡,一大早有早起的民眾到這裡來敬拜神明同時打掃公園並且運動筋骨。大致上午十點過後,這裡便開始熱鬧了起來,有流動卡拉OK在此處讓遊客引吭高歌,有各式美味小攤、清涼冷飲供遊客解饞,這些提供了村子裡一部分人的就業機會,也讓他們不至於忘情於方城之戰。若是您不喜歡喧鬧,榕樹公園前方的小碼頭是垂釣、觀賞蘭陽溪出海口的絕佳去處,三、五釣友往往一個下午總能收穫不少。

 

榕樹公園原來的樣貌也不是如此的,村裡的人經過村長跟鄉公所裡面要經費,在簡易碼頭的上方,大眾爺廟前的廣場整頓起來,榕樹經過了十幾年的成長,已經是濃蔭蔽日了,村裡的人把廢棄的捕魚漁網加上了水管作成了搖床,原本只做了幾個,遊玩的人多了往往一「床」難求,在夏日的午後躺在榕樹下的搖床裡,風從海邊經過河面慢慢的吹送過來,總能讓人不小心就在此睡著,直到日暮,倦鳥歸巢,樹上麻雀嘰喳的聲音才擾人清夢。

 

整幅作品以塑膠布襯於宣紙下,再以濃淡深淺不一的墨水倒在紙上,使得紙張自然漬染出有塑膠布的水痕,之後待紙張乾透再於紙張上面添加人物。人物的呼應結構不以緊湊而改以鬆散為表現方式,企圖表現漁家他們生活上輕鬆的一面。

榕樹公園畫作
榕樹公園畫作

結論

藝術家在生活中尋找感動,在生活中尋找題材。藝術家藉著在生活中找尋到的材料經過抽象的過程抽取出其中的符號,以其中符號間的相關性作連結處理,以藝術表現作為呈現的手法,或許古典寫實、或許超現實、或許變形、或許切割再融接,而讀者經由觀賞藝術家經由詮釋自己所感動的創作,已非實物或實景的原貌,但由這些創作中,讀者佐以文史資料後可以探知當時的社會背景、生活習慣、人文風俗等資訊對藝術家的影響,致使藝術家會有這樣深刻的創作表現。

 

從歷代對勞動人物的描寫來看,藝術家描寫勞動人物的最終目的是在傳達出勞動人物對生活富足、衣食溫飽無虞的希望,這些小人物單純的滿足看在藝術家的眼中是多麼的羨慕;漁父詞中漁父「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與言。」的灑脫,桃花源記裡「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這般寒盡不知年的快樂,對君王、政事沒有任何的貪戀,也不期待眷顧的眼神;天高皇帝遠,這般的生活何等逍遙、何等自在。

 

藝術的範疇也是何等的無拘無束?倪雲林說得好「聊以寫胸中逸氣」,創作的東西就是把心中的想法表現出來,而心中嚮往桃花源,盍不以桃花源為對象呢?許多藝術家把這樣的理念實踐到生活上面去,於是乎他們親近山野、寄情澤畔,以蟲魚鳥獸為鄰、以松間白雲為鄉,這等的藝術感動到後來成了生活實踐,由觀察變成了體會,深入的親近了解所要描繪的對象,這樣子作品才真實、動人。筆者因為在漁村的小學任教,與當地的民眾相處,了解他們的工作情形,於是最先對張路《漁父圖》這幅作品有所感動,雖然與張路的創作時間、空間不同,角色的衣著、樣貌也迥異,但是由這幅作品中,筆者彷彿又看到了身旁好朋友如同《漁父圖》般在黃昏的宜蘭河上撒網,筆者想這就是真正藝術的共鳴吧!

 

何其幸甚,筆者來到人人稱羨的桃花源─宜蘭任教,在生活上俯拾皆是創作的題材;常常騎乘機車徜徉於北宜公路,享受那山谷煙嵐、清流樹影的美麗,也常馳騁在濱海公路上,去體會那種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的雄姿,在山與海之間,筆者也留連在山村農舍,品嘗那汗滴禾下土的甘甜。而今筆者在這裡漁村執教,由於這裡歷史背景、地理環境造成這個特殊的人文景觀,這特殊的生活美感也激發了這個研究創作。

 

而從這個「滄浪之水」主題的研究當中發現,漁村的居民由於受到環境的乖舛多變,故而其性格上展現出內斂的性格;面對著地震、風災、大雨、洪氾等等的自然災變,他們有著勝於都市人的求生本能與韌性。為著生活他們團結一起捕魚,讓「牽罟」的精神成為漁村團結合作的象徵,無論收穫是多是少,只要是有付出一份力量的就可以獲得一份收成;為著生活他們忍受在刮著寒冷東北季風的海浪裡,一次又一次拖著網子收捕海潮帶給他們的恩賜─鰻仔,他們小心翼翼將鰻仔用毛筆輕輕的撥到磁碗裡計算數量,在每一次挑鰻仔的時候仔細挑選,深怕錯過了任何一隻鰻仔的機會;為著生活他們想到了另外的出路,利用人們喜歡與大自然親近,他們發展出屬於這裡特有的休閒娛樂事業,讓好些人的生活頓時有了重心,村子也熱鬧了許多。而這份求生本能與韌性來自於他們有著這份希望,過去大河雖然帶來災難,卻在大河裡漁夫們撒下了漁網,充滿著對漁獲的希望,於是在每一次的虔誠默禱中,對上蒼神明的眷顧心中充滿了感謝;現在和未來他們寄望在孩子身上,他們不求他們成龍成鳳,但求他們有著和先祖一樣有著生命的韌性去面對著生活磨難。

 

速寫、觀察之後筆者用自己的筆墨、站在客觀的角度畫出他們之生命韌性,在不斷揣摩、試驗中推敲、建構出對他們生命韌性的認識。在這次的研究展中找尋他們和「滄浪之水」間的關係,尋找表達滄浪、環境、磨難、對抗之間最佳的詮釋符號,於是用枯澀的筆調表現出生命韌性的可貴與崇高,表達筆者認為這生命中最單純的感動。「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面對逆境生命該是如此的瀟灑自在、如此的隨遇而安;跌倒了,拍一拍,流血了,塗個口水繼續再來。相較於歡樂、嬉戲、物慾、富貴這類「甜美」的作品,此次的研究展作品無疑的是一種反諷,對於現代社會因著物質享樂主義、金錢功利思想對青年人所產生對生活、生命在價值觀上的扭曲,我用漁家生活的刻苦、樂天以及頑強生命力來作對比,希望在被物質文明淹沒的現代社會,這裡還能提供一塊跟大自然學習的淨土。

 

兩年的研究所學習,筆者把自己放在一個文化人類學者的位置上去發現東港村,把自己所見、所想,不經過鏡頭的轉換,直接心追手摹的去追求感動。站在一個外人的角度,從各方面來了解他們,漸漸的我融入了他們的生活,一起上船學習收網、寒流夜晚學習挑鰻仔、廟會活動幫忙些他們認為讀冊人才做得好的事情…,回到畫室,腦中迴盪著村裡的點點滴滴,那些令人感動的鄉野村夫,筆底下不由得自然描繪出他們那充滿生命韌性的容顏。

 

還記得與高業榮教授在一次與其共遊屏東山地門部落時,曾告訴筆者說「離開台北去發現美吧!」他一生致力於屏東排灣族的調查,無論是研究過程中因著文化習慣上的不同、言語及飲食的重新學習,而努力去克服自己的障礙,最後他成為研究排灣族最重要的一位學者,而且在他研究工作及藝術創作上都有著非常大的成就。

 

台灣的前輩畫家劉其偉、西方的藝術家一如高更、畢卡索都曾醉心於少數民族的藝術,這樣的例子也成為筆者的動力,對宜蘭這個有著泰雅、噶瑪蘭、漢民族等等民族融合的區域作更深刻的研究,發掘出這裡原始動人且樸實敦厚的美。

 

藝術作品要能展現出它動人的美,是觀賞者對作品有著和作者同樣的感動。筆者希望在這次的展覽當中,也能藉由這此的研究展作品帶給讀著對這個村子裡發生的故事、對當下生活的努力、對生活的期盼有著相同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