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70期-一首詩的邀請

文:林正芳/圖:莊雅惠

 

有一粒種子叫蘭博

 

你可曾知道
曾在太平山上的每一棵千年老樹
它巨大的軀幹和龐雜的枝椏
它盤居交錯在地底的根基
它奧秘的生命與對大自然的承諾
卻都是從一粒種子展開
它展開了豐厚的生命
它展開了艱苦成長的歷史

 

那你又可曾知道
在蘭陽平原的太平洋之濱
有一粒種子叫蘭博
它把蘭陽奧秘豐厚的生命
它把蘭陽艱苦奮鬥的成長歷史
全都以逆向濃縮折疊在
時光隧道的殼子裡 等待
等待你來見証蘭陽的存在

 

為了使蘭博物館開館的訊息廣為周知,我們籌劃了兩場記者說明會,一場在台北舉辦,一場在本館舉辦。

 

這是宜蘭文化界的大事,自然要邀請縣籍的文化人共襄盛舉,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黃春明先生,他對宜蘭的文化有著深切的期待,也參與甚多,甚至同意讓我們將他的作品放在博物館展場,如果有他的贊聲,會是蘭博開館最大的祝福!

 

工作同仁於是電話邀請黃先生,他自是一口答應,同仁又開口請他寫一首詩在記者會上朗頌,沒想到黃老師卻以「我又不是詩人!」回拒。其實,詩人的身份又不須要註冊登記,也沒有警察臨檢,只要詩心一念,下筆立就,人人皆可為之!

 

夜半時分,黃老師想想,居然寫了一首詩:「有一粒種籽叫蘭博」,第二天就把手稿傳真給我們,而且聯絡好聯合副刊,要在10月12日發表。

黃老師於開館前記者會中吟詩「有一粒種籽叫蘭博」
黃老師於開館前記者會中吟詩「有一粒種籽叫蘭博」

蘭博這一粒種籽就順著詩的思緒發芽了,我們把這首詩印在陶版上,作為永久紀念,我們又想到怎麼讓更多人分享它的意境?

 

經過商量,我們決定把黃老師的手稿,配上水墨畫,作成明信片和L夾,沒想到這又折騰了他老人家一夜,為了完美呈現,黃老師寫了一個晚上的字,第二天拿了一疊手稿,把我們叫到吉祥巷工作室討論詩與畫的構圖,事先已經排了一個初稿,我們想大約是請他過目一下,就可以送到印刷廠製版了。

 

哪裡知道,那一個上午我們與黃老師研究:標題與正文間距要多一點,落款要下一點,名字究竟是在前還是在後好?最好終於排好了,他又感到黑白之間少了點顏色,不如在落款上蓋個紅泥印章吧!

L夾(蘭陽博物館 提供)
L夾(蘭陽博物館 提供)
明信片 (蘭陽博物館 提供)
明信片 (蘭陽博物館 提供)

 

 

幸好浩倫老師是美編高手,又有一台Notebook在手,黃老師的想法經浩倫老師挪移一番立見真章,總算在下午二時左右讓黃老師同意了,完稿的檔案由曉婷送到印刷廠去。

 

就這樣,蘭博這一粒種籽順著詩的枝椏,開枝散葉,衍生了幾樣精緻的紀念品。日前黃老師來博物館接受媒體訪問,看到L夾,又說啦,太平洋之濱少了龜山島…

成品
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