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116期-剖析丸山遺址的聚落與文化

林正芳  /  蘭陽博物館研究典藏組組長

改寫自劉益昌 、江芝華、邱水金、李貞瑩,2017,《宜蘭縣丸山遺址1998年發掘整理報告》,蘭陽博物館

丸山遺址搶救計畫趕工的工作人員。摘自《丸山遺址》,蘭陽博物館2012年7月份電子報。
丸山遺址搶救計畫趕工的工作人員。摘自《丸山遺址》,蘭陽博物館2012年7月份電子報。

 

1963年丸山遺址第一次出現在文獻紀錄上,在近四十餘年間經歷過數次的調查及發掘,尤其是1993年起的考古探坑試掘更逐步提供我們對此文化各層面的認識,然而在1998年大規模發掘進行後,我們對於此一文化的認識才較為全面。

 

1998年為因應「丸山寶塔」而展開的搶救發掘雖然出土大量的考古遺物及明確的現象,顯示此發掘區域為人群居住及埋葬親人的場所,但是藉由早期的調查可知史前人類的活動絕對並未侷限於此,而是遍佈整個丸山小丘,因此即使提供了大量的考古證據,我們對此一史前文化的認知仍是相當程度的不完整。

 

在時間及經費有限的壓力下,雖然團隊盡力搶救考古資料,但是仍不可避免地有所遺漏,例如發掘期間並未系統性的採取土壤樣本,僅針對特定現象採取土壤,另外亦未有系統的進行篩洗(screening and floatation)以獲得生態遺留及小型標本,相當程度地侷限我們對該史前文化的認識。

 

此一報告便是在這些侷限下所完成,在這些有限的條件下,針對此次發掘所出土的遺物及現象進行分析,期望對生活在距今3700年至2700年間的丸山聚落有更清楚的認識。

丸山聚落

根據碳十四年代測定法其出土的四十六件文物,可以推測丸山聚落最早形成於距今約3700餘年前,甚至能夠回溯至3900年前,這群來到小山丘建立聚落的人們攜帶著一套複雜的陶、石器製作技術,逐步在此地定居。

 

這群人在與當地環境的互動中建立密切關係,從柱洞、各種石牆現象甚至是對於地形的修整可以推測出他們有意識的築構其與自然環境間的連結,近70餘座的墓葬更進一步的顯示:史前丸山人和土地間的連結隨著將其死去的親人埋置於家屋附近而更形緊密,其不同形制及特殊陪葬品的出土,當時埋葬應伴隨一定的儀式活動,而這些儀式的場域則是環繞著家屋而進行(江芝華、劉益昌 2013,Chiang 2015)。

 

在遺址可以發現兩種形制的墓葬形式,分別為石板棺及甕棺,這兩種形制並存於同一聚落內的現象在台灣史前並非特例,同時期的花岡山文化便是一個例子(葉美珍 2001)。雖然在丸山的墓葬結構中並未發現人骨遺骸,但是依據花岡山文化、卑南文化等同時期出土墓葬的形制可以間接推測出:丸山的石板及大型陶甕結構應為墓葬現象,因其除了石板棺、甕棺並存的現象特殊外,8件伴隨墓葬出土的人獸形玉玦更顯得丸山聚落的特殊性。

 

史前丸山人廣泛利用當地的資源,例如來自於蘭陽平原的陶土、山腳下河邊及鄰近山區的石材製做出多樣及大量的陶、石器,同時,外地來的器物亦構成丸山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份。由於大量砥礪石器及疑似石器製作區的發現,而石器製作區及柱洞分布的相近性又以家戶為單位,換言之,每一個家戶可能都從事相當程度的石器製作,但是源自石材的限制,並未發現製作玉器的證據,借此推測玉器是以成品的形式進入丸山地區。

 

除了少數的繩紋陶外,素面陶為此一地區的主流,在陶把及少量陶罐口緣上施以捺點紋則為另一種較常見的紋飾。當時主要陶器由當地的陶土所製(橙褐色灰胎夾砂陶),但有近三成是外來陶土,形制上較為侷限,顯示這些陶容器可能經由交換來至丸山地區,雖然數量不多,仍有其特殊性。

左圖:39號墓葬,甕棺形制。 / 右圖:11號墓葬,石板棺形制。
左圖:39號墓葬,甕棺形制。 / 右圖:11號墓葬,石板棺形制。

 

在近千年的發展後,即距今約2400年,史前丸山人的後裔忽然離開了這塊埋有先人的山丘,一直到1600年前宜蘭地區才有人類活動的證據再次出現,雖然對於這段空白期有學者以環境的變化提出解釋(林淑芬,2004),但是,族群的遷徙牽涉到廣泛社會層面的因素,若是因為氣候造成一個聚落的遷移,那我們應該可以在考古證據上看到另一個由相似物質文化所組成的丸山聚落在其他地區出現才是。

 

若氣候因素的影響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那史前丸山人的遷移策略為何?這和其社會組織有什麼樣的關係?在這長達數百年的過程中,人類社會亦經歷相當的變遷,這樣的變遷和人群的移動又有什麼樣的關聯?這些疑問雖未在《宜蘭縣丸山遺址1998年發掘整理報告》裡解決,但透過其所呈現的資料希望可以提供一個未來研究思索的方向。

丸山文化的對外關係

史前丸山人生計活動的多樣性顯示其可能在某種程度上為一個在經濟活動上獨立的聚落單位,由出土的各式陶、石器及墓葬現象能夠得知和同時期其他地區存在著一定程度的互動關係(劉益昌,1995)。

 

以玉器為例,史前丸山人使用大量的玉製工具及裝飾品,例如玉錛、鑿、鏃頭及玦形器等,而大量玉製品在台灣各地出現則證明此時應為台灣史前文化玉器使用的巔峰期,北從圓山文化、花岡山文化、麒麟文化、卑南文化及大馬璘文化分布範圍內皆可見到玉器的使用,尤其是在卑南文化,玉器作為主要的裝飾及陪葬品,顯示其在當時社會受到相當的重視。

左圖:丸山遺址出土的玉製人獸形器。(正面) / 右圖:丸山遺址出土的玉製環形器。
左圖:丸山遺址出土的玉製人獸形器。(正面) / 右圖:丸山遺址出土的玉製環形器。

 

劉益昌在以玉器分布討論交換及交通體系時即曾提出,「兩地或更多區域之間所形成的交通動線,當然不單只有玉器輸出,必然有相關的交換物質,這些物質為何?(劉益昌,2003)。」由丸山遺址陶器的研究中可以得知,這中間至少應該還伴隨著陶容器的交換,在同文中,劉益昌亦以卑南出土無頭墓葬推測當時可能已有小型戰爭行為,似乎反映出當時為資源的取得而形成爭奪或控制的現象(劉益昌,2003)。

 

丸山遺址出土的陶容器形制,暗示史前丸山人已有製作各式陶器形制的技術,不同於玉器,陶土是當地可以取得的材料,然而有意識的迴避使用當地陶土製做特定形制的陶容器則顯示這期間的交換活動並非單純,其可能涉及如早期的爭奪或控制關係,亦可能是史前丸山人刻意藉由這樣的形式維持與某些聚落間的特殊社會關係,至於是何種社會關係,又這樣的關係如何影響丸山本身內部的社會關係等問題則需要更多的考古脈絡資料(context)及合適的社會理論來討論。

發掘團隊於土坑中工作和時間賽跑著。摘自《丸山遺址》,蘭陽博物館2012年7月份電子報。
發掘團隊於土坑中工作和時間賽跑著。摘自《丸山遺址》,蘭陽博物館2012年7月份電子報。

書目資訊

《宜蘭縣丸山遺址1998年發掘整理報告》可於蘭陽博物館購得。
《宜蘭縣丸山遺址1998年發掘整理報告》可於蘭陽博物館購得。

書名:宜蘭縣丸山遺址1998年發掘整理報告

作者:劉益昌、江芝華、邱水金、李貞瑩

價錢:350元

販售地點:石尚自然探索屋─蘭陽店(蘭陽博物館)

地址:宜蘭縣頭城鎮青雲路三段750號

洽詢電話:(03)978-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