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026期-大湖底聚落「姓仔底」傳奇

張智欽  /  宜蘭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蔡文婷改寫,卜華志提供圖片)

在宜蘭河上游有一個「大湖底聚落群」,聚落的居民順著宜蘭河,從大湖底船仔頭渡口載著貨,至宜蘭舊城邊西門碼頭卸貨,有的船隊企圖更大,換大船、轉海運,北上基隆、淡水,南下蘇澳…

 

在這裡,至今上有19個「姓仔底」的存在,每一個「姓仔底」住著血緣相親的同姓宗親,依著家族的特長,與宜蘭河交織出獨特的家族歷史。

 

「九芎林的姓黃仔底」擅於製作捕抓溪魚的漁具而聞名,「菁仔腳陳氏家族」是該區桶柑種植的始祖,「湖東村的姓周仔底」與宜蘭河上游的發展關係密不可。

 

初春三月,沿著宜蘭河往上走,拜訪大湖底聚落群,聽聽耆老唱唸歌謠,而大湖底的鳳梨正是飽滿,楊桃正香呢!

一、開拓歷史

圖一:如「毛蟹吐泡」的湧泉如今已開發為親水公園。
圖一:如「毛蟹吐泡」的湧泉如今已開發為親水公園。

 

在湖北村「菁仔腳陳氏家族」所保存的一份古契約書中,記載著嘉慶年間,大湖底聚落群開拓歷史的最早資料:

 

仝立合約字人大湖圍總結首江日高、坡長張興等,高同眾佃窃思蘭境地方,高下田園必須水圳而後成田,無圳何以取水,無水何以灌田……大湖水勢須要當地築埤堅固萬年,眾思未有鼎力之人前來築成此埤,因鳩集眾佃立約,僱工人古玉振等出頭理辦,開鑿成圳,不虞雨注池塘,水汜南橋沖壞徹底無存,徒勞罔功……是以眾佃叩蒙員主,秉公判斷,取回約字,准佃等另行僉(同簽)舉正直之人,惟張興、徐番、林致等,為人正直無私能為圳首,自俻(同備)伙食、工資、器椇,仍照舊基開挖埤圳以道灌溉……仝立合約字貳紙壹樣,各執壹紙為照……嘉慶拾柒年參月

圖二:所謂「毛蟹吐泡」是位於湖北村一處湧泉,由於湧泉水自地面下源源不斷的向上冒出,猶如毛蟹吐泡泡般而有如此傳神的稱呼。
圖二:所謂「毛蟹吐泡」是位於湖北村一處湧泉,由於湧泉水自地面下源源不斷的向上冒出,猶如毛蟹吐泡泡般而有如此傳神的稱呼。

 

以上記載大湖圍在總結首江日高和眾佃開發後引金大安埤水灌溉,而後所築之埤因水患受損全毀,而欲重修埤堤所立之契約;另外在《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宜蘭廳埤圳調查書》(上卷)中有關<金大安埤圳>的調查內容的「股夥」一項提及「嘉慶十七年時,針對大湖庄總結首江日高和眾佃,與圳首張興、徐番、林致等人的11份股權之分配狀況」,因此,可想見金大埤最早的築埤年代當在嘉慶十七年(1812)之前,而江日高結首率眾佃來開發的時間應可推及更早的嘉慶初年(1800年前後),嘉慶年間吳沙開蘭時的移民潮應為同一時期,迄今約二百年。

 

當年率眾佃來大湖底開發的總結首江日高,在大湖當地耆老的口中俗稱為「江結頭」或「江仔頭」,大湖的開發與「江仔頭」率眾佃來拓墾的這一段歷史緊密相連。

 

根據湖北村老村長李朝枝先生口述,大湖底的開發以環大埤(金大安埤)四周,即現在大湖風景區附近為生活中心點,俗稱「舊城仔」;再者,緊鄰金大安圳而發展的「八十佃」的由來,也因應於「八十眾佃,齊力開拓」的事蹟,堪稱是最能展現早期移民開拓史的地名。

圖三:大湖,是指金大安埤,在地人俗稱為「大埤」,又稱為「西勢大湖」,在此所指稱的「大湖底」係採廣義的涵蓋範圍,狹義的說法指的是現今大湖風景遊樂區一帶。
圖三:大湖,是指金大安埤,在地人俗稱為「大埤」,又稱為「西勢大湖」,在此所指稱的「大湖底」係採廣義的涵蓋範圍,狹義的說法指的是現今大湖風景遊樂區一帶。

二、聚落組成

(一)姓仔底傳奇

在大湖底聚落裡,有同姓宗族形成的「姓仔底」聚落。當地提到「姓鄭仔」,都知道指的是「茄苳林姓鄭仔」,提到「姓藍仔」,就是「湖西的姓藍仔」,彷彿是當地的某種地標;除此之外,相當難能可貴的是,除了早年深具影響力的「周氏」因祖厝遭洪患全數外移,此區的「姓仔底」依舊住在當地,仍可稱得上是「名存實存」,極具特色。

 

整個「大湖底聚落群」的姓氏,陳姓以171戶佔第一大姓,其次為李姓131戶,林姓94戶,黃姓92戶,張姓82戶和游姓81戶為前6大姓氏;在這6大姓氏中陳姓形成了3處「姓仔底」,李姓有1處,林姓有2處,黃姓有兩處,張姓有1處,游姓有3處。由此看來「姓仔底」的形成與姓氏人口的多寡未必成絕對正比,有些比例少的姓氏也能自成一個聚落點,例如,「姓藍仔底」便是特殊姓氏形成姓仔底的例子。

 

(二)家族

在「大湖底聚落群」中目前仍有19個「姓仔底」存在,以下將從中挑選具代表性的3個家族──湖北村「菁仔腳陳氏家族」、逸仙村「坔仔底呂氏家族」、湖西村「九芎林仔黃氏家族」,以及目前雖然沒有以「姓仔底」存在於當地,但對整個聚落群實具影響力的湖東村蜊仔埤「周舉人家族」等四個家族:

 

1.蜊仔埤周舉人家族
(1)15世祖來台,獵鹿致富
周氏原籍福建省漳州府平和縣下寨社霞山人氏,來台祖先為周氏第15世祖周頂,其來台時先居於三貂堡溪尾寮庄(今台北縣雙溪鄉泰平村),後因聽聞蘭陽有大片平野尚待墾荒,因此跟著一些同樣移民至溪尾寮的人來到員山鄉頂大三鬮 (音鳩)(現員山鄉蓁巷村水源地一帶)開墾荒地,約19世紀初,員山堤防尚未築建,頂大三鬮、深溝和粗坑一帶,滿是菅蓁、鹿草(禾本科的五節芒,甜根子草和象草等)和「水柯仔」(即台灣赤楊),吸引成群的水鹿聚集。

 

周頂因在唐山年少時曾習得狩獵之術,因此便設陷阱捕鹿為生,當時鹿茸、鹿鞭昂貴,在周頂時代,獵鹿一隻販售可獲利「20兩」,約可買地一甲,一天平均可獵鹿2、3隻,再將鹿茸、鹿鞭利用宜蘭河船運載至出海口換「垵邊仔」出口到廈門販賣,加上當時來墾荒者或因水土不服,或感染俗稱「麻拉哩呀」的瘧疾而亟欲將開墾好的田地轉讓他人,所以周氏來台祖,就這樣獵鹿經營鹿茸、鹿鞭生意,同時買田買地,至晚年成為「擁有良田七百多公頃,年收租榖一萬五千多石」的鉅富,宜蘭有一首民謠:「周頂、練阿慶、玉堂、臭哺燈」流傳,形容幾位蘭陽地區富甲一方的人物,其中周頂名列首位,其富有之程度不難想像。

 

有趣的是,周頂雖身擁鉅富,但其日常起居卻棄綾羅華服而喜舊衫布衣,因此常被譏為:「周頂不知富」或「周頂唐山憨」,有時自家佃農往往認不出眼前衣著素樸者就是周頂本人。

 

(2)周振東高中武舉,移居大湖蜊仔埤
周頂生有四子,其中長子周振猷善於經商,曾在宜蘭市舊稱「三結街十六崁」經營周振記錢莊、玉振布莊和染房等,由於染布所用的「草藍仔布」的品質和染工技術皆佳,因此在當時還贏得「玉振好染底」的美譽;次子早夭,三子事蹟不詳,四子即現在大湖地區人稱「周舉人」─周振東。

 

周振東在中武舉人之後,聽一風水地理師之言,在員山大湖蜊仔埤中有一塊「獅咬球」吉地,後依山(狀似獅頭,山中的桂竹在風吹竹葉時,猶如獅毛飄動),前傍水(五十溪),非常適合居住,因此周家從周舉人便遷至大湖蜊仔埤定居。

 

(3)產業和生計
周家早年憑著15世祖留下來的財富和土地,再加上周振東中武舉之勢,可謂集權富於一身,因此在大湖落腳後,儼然是當地最大的地主。主要營生是贌田給佃農的田租,其次也經營米行、錢莊、布行和油舖等;另外周家在光緒年間逐步從張家和呂氏手中收購金大安埤和金大安圳的產權,因此圳租也成了另一項收入來源。據當地耆老表示,金大安埤隸屬周家名下後,連帶的原本金大安埤的水中物,如魚、蝦、貝類也由人皆有份的公產,逐漸變成僅限局部區域對外開放,到後來甚至禁止他人隨意捕捉,這樣的影響在當時讓在地人非常深刻的感受到周家的財大權大,正如吳萬成耆老所言:「彼當時,周舉人是大人物,周家若說不行做的事,無人敢反背」!

 

(4)榮景隨水而去
隨著田地和產業的代代轉移,周家的榮景隨著台灣光復後國民政府推行「三七五減租」和「耕者有其田」政策,土地被放領,地主的優勢不再,再加上後代子孫對產業的管理和經營不善,大家族的輝煌終究慢慢成為歷史。

 

原本如此諾大的家族和傳統大宅第,總能留予後人一些「眼見為憑」,以及對歷史的想像空間,但是靠近五十溪畔的周家宅院,每每在歷經一次水患後便因建築物受到損壞或流失,迫使一些家族人口外移,最後在民國51年的波密拉颱風重創下,所有地上建築物無一倖免的被大水沖毀,僅留下曾為銃櫃的一面斷垣殘壁,從此周家後代子孫告別祖厝舊宅全數外移。

 

現在行經湖東村,要從層層樹蔭遮蔽中找到荒置已久的周家舊宅座落處並非易事,當地的耆老多半從一個山勢突出的轉彎處找到周舉人舊宅,因為那個小山頭就是流傳已久的「獅咬球」風水地。誠如大湖地區耆老所言,武舉人堂皇的宅第真得「乎大水流了了」,僅剩後院裡稀稀落落的幾面殘牆,,若非「周舉人爾爾」的口述歷史言猶在耳,誰能相信百年前此處曾有的風光?

 

(5)周家軼事二則
之一~鹿蹄的故事~
周家開蘭祖「周頂」以獵鹿起家為大湖地區眾所皆知,有一則關於周家獵鹿起源的故事在當地流傳甚廣,故事是這樣的:早年有一些在雙連埤山上獵鹿的人,一天獵鹿完經過周家菜園,心生捉弄之意,便故意印下鹿之腳印在周家菜園內,然後不動聲色的跑去跟周家人說:「真奇怪,你們家菜園裡有鹿仔印」,周家人半信半疑跑去菜園一看,果真有鹿蹄印,便信以為真,歡歡喜喜的設了「簦吊仔」的陷阱準備獵鹿,獵人看周家的人被自己開了個大玩笑卻不自知,也滿心竊喜的離去。

 

隔了幾天,獵人在山上獵鹿時,追著鹿一直跑,不知不覺的竟被帶到周家菜園內,結果自己原先追逐的鹿竟被周家設下的陷阱所捕獲,獵人找周家理論道:「這隻鹿仔是我一直追趕到這,若不你們家菜園哪會無緣無故出現鹿仔,所以鹿仔要算我的」,周家人回說:「誰講阮菜園不會出現鹿仔,前天就真有鹿仔經過,不然我們怎會設『簦吊仔』,所以鹿仔當然是阮的」,就這樣爭執不休,最後請大家來評理,結果公論鹿應歸周家所得。

 

之二 ~周有藤吃鴉片煙敗家伙~
周家早年在大湖地區是赫赫有名的家族,其中除了周振東─「周舉人」無人不知曉外,另外一位常被提及的人物就是周舉人的「屘子」(三子)─周家儒,人稱「周有藤」。

 

他的名氣除了從在當地耳熟能詳的一句順口溜:「第一富周有藤,第二富呂青雲」中可了解一二,另外周有藤最有名的應該是他「吃鴉片煙敗家伙」的事蹟,據周木全老先生口述:「周有藤是我的屘叔公祖,在我小時候看到的他就是瘦瘦的,整天躺在鴉片煙床上吃鴉片,身旁都有『查某嫺仔』專門幫他換鴉片煙膏,他抽過的『二清』,常常賞給『下手的人』去吃,彼時陣不只查甫吃,有的少爺娘也吃」。

 

「不過,周家的財產不是直接因為吃鴉片煙吃空去,而是乎下手的人挖空」,陳石釜陳老言及他曾因為好奇而問他父親周家的過去,父親告訴他,周有藤是個待身邊的人寬厚的人,但因染上抽鴉片的習慣後,對家中的事業便無心經營。當時他手上掌有一間大米行,後來幾乎都放手讓親信去掌管,結果身邊親信就常藉故欺騙他,譬如說明明豪雨過後米行沒淹水,人家就騙他「唉呀,頭家,我們米行的米泡了水要趕快賤價賣出,否則就血本無歸了」,周有藤信以為真,滿口答應,於是身邊的人就這樣一點一滴將產業虧空,所以才會流傳「周有藤吃鴉片煙敗家伙」。

2.菁仔腳陳氏家族
(1)「活姓陳,死姓蔡」的由來
「大湖底菁仔腳陳氏」雖名為陳氏家族,但族人對外皆稱自己為「陳蔡」、「活陳死蔡」或是「陳皮蔡骨」,立意在彰顯自己雖為陳姓,但骨子裡的血緣卻為蔡姓,這段歷史在經過第16代子孫回鄉探源後,有比較深入的了解。(註1)

 

「陳蔡」的源由可追溯至─在福建省雲霄縣下河蔡氏第4世有一龍田公號天文,娶詔安縣官陂人曹五娘為妻,當時因朝代變革(註2)民不聊生,龍田公舉家遷至曹五娘之娘家官陂暫為投靠;龍田公志在科考,但屢試不第,頗為苦惱,一日睡夢間得「九鯉湖」仙公託夢,告知其必先拋妻別子後,子孫至第九代方可成就,龍田公深覺「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於是不告而別隻身返回下河,至死音訊全無。

 

其妻攜三子未有戶籍,當時幸得陳啟泰家族相助使龍田公三子有所依,後來一方面為了感陳氏家族之恩,一方面後代長大成人欲赴科考,需有清白之家世,便隨陳氏之姓。洪武三年(1370),蔡氏後代正式入戶陳啟泰家族,分列三房子孫,數代過後,子孫只知曹氏五娘,而不知有龍田公,直至康熙廿三年(1684),龍田公靈託付下河族親至官陂報知後代,其墳葬下河,並提及神仙預言「九代有成」之事。其後果然在九代後,子孫赴科考分中貢生、舉人、進士、狀元等文武人才。

 

此後,至12世祖渡海來台,「陳蔡」一族在姓氏上仍以「陳」為宗,但為追本清源,其每每在自報家門時不忘加上附註:「我們雖姓『陳』,其實是『陳皮蔡骨』。」

 

(2)陳軸公─大湖底陳氏開基祖
大湖底陳氏,當地人稱為「菁仔腳姓陳的」,其世居地則稱為「姓陳仔底」,以員山鄉湖北村大湖路32號公厝為最早的立足地。

 

陳氏祖厝人稱「菁仔腳」,早年為防番害和盜匪在祖厝外圍有密實的三層屏障──最外圍是俗稱「菁仔」的檳榔,第二層是刺竹圍,第三層是長枝竹圍,故在地人稱陳氏祖厝「菁仔腳姓陳仔底」。除了植物形成的屏障外,在屋內也設有多處「銃孔」以禦外,只是這些銃孔在老房子翻修時已拆除,而「菁仔腳」的地標-菁仔樹也在民國4、50年時拜幾次風災之賜,而漸次傾倒,到後來剩下稀稀疏疏幾欉有礙觀瞻,也就被砍掉了,因此現在的「菁仔腳」除了公廳後面有一小規模後來栽種的菁仔樹外,從門面上看來已不復當年「菁仔腳」之名。

 

陳氏先祖來到員山鄉大湖開墾過程的說法有二,一說是早在江日高之前,12世祖陳軸(號信善)已先至大湖地區有田地者家中當長工,後來頭家因付不出工資以土地抵換,於是漸漸地陳氏有了自己的土地和家業,再擴展成大家族的規模。另一種說法是,在嘉慶十一年(1806)左右,陳軸公帶著11世祖士貝的香火,跟著江日高和其他壯丁一同渡海來到蘭陽平原,進入員山鄉大湖底地區拓墾,陳軸公也因開墾有功而獲土地一筆,此為陳家在大湖底落地生根的第一步。正因為祖先是「夯鋤頭,揮汗水」辛苦建造陳氏家園,因此陳氏有一句名言:「看土面,毋通看人面」,勉勵子孫打拼靠自己。

 

(3)大湖底桶柑種植之鼻祖
員山鄉大湖底的居民從開墾以來,若能引水灌溉之處,絕大多數以種稻為生,除此之外,較乾旱之地則多半闢園種菜,種果樹,其中種植果樹聞名者,以「菁仔腳姓陳的」為大湖底之冠。

 

陳氏從光緒十三年(第13世)分鬮時,財產中已有「果園」項目名列,可以推測大規模的種植應該為14世時;最以椪柑、鳳梨為主。

 

在民國40年代,陳氏大房從台北大春農場引進桶柑苗木(又稱大春種)回來種植,經過幾年接枝改良為「無子桶柑」,民國50、60年代初大出,「無子桶柑」成了大湖底的「橙金」(註3)。尤其是民國50年代,光是陳氏一族種植面積即超過300公頃,「桶柑」外銷至琉球、香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國家,價格最好時100斤800元,當時100公斤的水稻百來元。當時從大湖底到宜蘭市的運輸工具以「犁仔卡」(人力拖車)為主,種柑者先將桶柑運到「宜蘭青果產銷合作社」,再由合作社轉賣出口,那10多年的榮景不僅替陳氏和大湖地區的果農賺進大把銀子,也讓原本在宜蘭市火車站前簡陋的合作社因果農的收益而有足夠的資金買地遷址。

 

這段榮景直到民國60年初期,桶柑的外銷市場受到琉球回歸日本,日本禁止台灣農產品進口琉球的影響,開始一路下滑後漸漸走入尾聲,如今那些柑園有些已荒廢了,有些則改種麻竹筍或綠竹筍等經濟價值高的作物。

 

(4)果樹傳家
大湖底有一個俗稱「柑宅仔」的小地名,它指稱的也是陳氏家族的住居處,其原由是因種植「桶柑」聞名的那段黃金歲月而起,只不過當時所指的「柑宅仔」有兩處,一處是指現今陳氏祖厝所在地一帶,另一處是指第三房所移居的湖東村10鄰一帶,為了有所區別,靠近湖西村、地勢較高的「柑宅仔」(第三房)稱為頂宅仔」,而地勢較低的祖厝稱為「下宅仔」。後來因為「下宅仔」大房漸漸將果樹的種植重心移到崩山湖一帶,而「頂宅仔」仍持續以種果樹為主,故演變至今日,一般大湖底居民口中所稱及地圖上所標示的「柑宅仔」指的都是「頂宅仔」而言。

 

若從「菁仔腳陳氏」近200年的開墾歷史來看,以「果樹傳家」一語來形容極為貼切,而陳氏家族栽種果樹的過程,就是大湖底水果產業種植的一頁變遷史。其中陳氏長房和三房因投入的人力和土地最甚,在家族中更具代表性。時至今日,這兩房不但是陳氏家族中仍在大湖底居住者最眾(每一房都有20來戶),也是保留祖先果樹種植傳統最力者──長房現今在崩山湖,三房在「柑宅仔」(頂宅仔)皆以楊桃生產和製楊桃酒、楊桃露為主要生計。

3.坔仔底呂氏家族
(1)開蘭先祖呂媽生
坔(音地)仔底呂氏家族的先祖「約11世紀中葉遷至福建省漳州府詔安縣,後散為八房,本派為石街下房,呂十六公為開基祖。11世祖始遷居臺灣苗栗后龍,其中第四房遷至淡水,至13世呂玉燕(媽生)遷至宜蘭大湖」。依呂氏後代子孫口述,其先祖為來自福建詔安的客家裔,傳來台祖為11世中的君總公,後至13世的「呂媽生」始遷居蘭地員山大湖庄。

 

「坔仔底」呂氏祖厝這塊地的開墾者,呂氏後代的推測有可能為「媽生公」或之後的14世代,當時的「坔仔底」顧名思義就是一片泥濘之地,後來以俗稱「毛枝」的芒萁和大批耐水木材先打地基,然後再慢慢整地蓋房子,早期房子的外牆為一塊塊的「土埆」和「土埆磚」(後者以火燒製過較為耐用,現在仍清晰可見),光復後有些地方(如右一護龍)改為紅磚牆,至今仍保有原貌,因此也有人俗稱呂氏祖厝為「紅瓦厝」。

 

(2)「三沿水」好風水
呂氏祖厝的座落地可說與「水」密切相關──除了「坔仔底」的沼澤環境本身所俱足的含水層,使得呂氏祖厝現在大房所居住的屋外即有天然湧泉,再加上其屋埕外「三沿水」(水池、水溝和圳溝)的圍繞,使得早期呂氏家族在用水上特別的無虞,甚至還能充分的利用水文條件的優勢,將自家「土礱間」所生產的米利用「駁仔」船,順著金大安埤水接船仔頭溪、五十溪過員山大橋,一路到宜蘭西門去銷售。據呂氏後代呂茂東先生口述,呂家的「土礱間」就設在現在左一護龍大房居住處,而生意的鼎盛期是在15世祖呂青雲的時代,所以大湖底有句俗諺說:「第一富周有藤,第二富呂青雲」,用來形容呂家當年為地方上數一數二富賈的盛況。

 

(3)獨資鼻仔頭圳
鼻仔頭圳的水源來自大湖溪水,此圳路的開設為呂氏第14世五大房兄弟,以三房「呂宗翰」及四房「呂有恒」為首於光緒年間為了灌溉其所承掌的大湖庄田園,向李春坡地內鑿圳道一條,引水灌溉田園。此條圳路的開設,算是清代埤圳設施中少數以自有圳地和獨資的方式開鑿的圳路。

4.九芎林黃氏家族
(1)原鄉的技藝
靠近五十溪上游(俗稱隘寮溪)有一稱為「九芎林仔」的地方,其名稱的由來,顧名思義早年為九芎樹遍生之地,為山腳下居民上山樵採之地;最早可追溯為黃氏家族的黃阿房和黃新勇兩兄弟在昭和5年(1930)時,到當地搭建簡單的草寮墾荒,比大湖底的中心區域(金大安埤附近)的開發約晚了120年。

 

黃阿房和黃新勇原為桃園大溪人,自小就習得許多靠山吃飯的技藝─舉凡抽藤、焗腦、製作一些農具粗胚如犁黃,和民生用具如棕木屐、木杓(俗稱肥木獻(註4))、鋤頭和鐮刀等工具柄等。據黃子良老先生口述,當初他的父親和叔父從桃園大溪一路北上到台北縣的坪林尾、金瓜寮等地的腦寮焗腦和做山活,後來到了大湖底一帶時仍往適合做山活的地方移動,於是找到了「隘寮溪仔」上游的九芎林一帶,認為當地林產頗豐,又有五十溪豐沛的水資源,覺得適合落腳便開始搭草寮種蕃薯和抽藤維生。原本黃家並無長期居住的打算,但因人丁漸繁,加上在山上抽藤、挖「薯蓈」(薯蕷科植物)和製作肥木獻(俗稱刣肥木獻)販售的工資尚能糊口,因此兄弟倆人便在九芎林仔長居下來。

 

黃家世代倚山為生,人稱「阿勤仔」的黃阿房,算是山中奇人一位;除了其製作器物的手藝至今仍為大湖底居民所憶,有一些住在圳頭附近的耆老甚至表示:「阿勤仔不只會做東西,也很會種蕃薯,有時候山腳人家沒得吃,他會拿一大袋讓人帶回去吃」,除此之外他因常年生活在山上,對能治病強身的植物也十分精通,因此他生前常常幫人掘樹頭,採草藥治病。在那個醫藥不靈的年代,相當受到敬重。

 

(2)消失中的家傳手藝
現在仍住在九芎林仔的黃子良和黃賜國為黃阿房的二子與五子,兩人承襲了父親大部分的手藝,其中較年長的黃子良為縣內極少數仍會製作傳統木杓(即「刣肥木獻」)者(註5),另外還有一種專門用於捕捉溪裡魚蝦動物的竹製「魚笱」(註6)的製作技巧,兩兄弟也都完整的傳承下來,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們都還存有古早製作時的「傢伺」(即工具),可做出成品。

 

(3)獵鹿馴鹿山林間
黃氏家族長年生活於山林裏,除了直接取用山林資源外,對於間接資源─獵山豬和鹿仔也是箇中好手,其中尤以獵鹿到後來養鹿聞名這一段最常被提及;原先常常在山裏獵鹿的黃家第二代(註7),有一次在獵鹿後看見受傷的鹿,便心想「如能不傷其性命並將鹿帶回去飼養,便不用如此辛苦的獵鹿,也不怕鹿會被獵光」,從此便開始試著養鹿,當時約為民國50年代,所飼養的為體型比梅花鹿更大的台灣原生水鹿,飼養後以一年一度取公鹿的鹿茸為販售的主力。到了民國60年代鹿群已繁衍至7、80頭,但由於水鹿以天然鹿草飼養成本高,不敵日本進口的鹿茸,故而漸漸將過多的鹿隻野放回山林。

 

一開始野放時,已馴化的鹿隻常有回來「探望」老主人的現象,黃家人為了徹底野放政策還得絞盡腦汁將之驅離,經過1、2年後,回歸山林的鹿隻便鮮少再回到人類身邊了。如今黃家的水鹿飼養仍有近20隻的規模。

 

(4)豐富的五十溪水資源
黃氏家族自黃阿房和黃新勇到九芎林仔落腳至今約70年歷史,數十年至今來黃家大大小小無不喝著比鄰的五十溪水長大,從前溪裡最多的魚是鱸鰻和苦花(即鯝魚),也有抓不完的蝦仔和毛蟹,只要將魚笱放在溪裡沒一會就有滿滿一簍的漁獲可下鍋。

 

據黃賜國口述,在民國4、50年代在溪裡所抓之魚蝦多半都是自己食用,吃多少抓多少,後來慢慢的有外地人以俗稱「蘆藤」(魚藤)的汁液來毒魚─這種可讓魚群神經性中毒的毒液一倒至溪裡,水色立刻變得乳濁,魚碰到後就會昏迷導致反應遲鈍,此時毒魚者只要輕輕一撈就有不少斬獲可販售;猶有甚者為求更快速便有「電魚」的方法出現,這種方法比毒魚的捕獲量更快更多,所以到後來溪裡的苦花和鱸鰻幾乎快消失了。

 

有鑑於此,黃家從民國70年末開始,導引清淨的五十溪水從事苦花的復育和養殖工作,80年代加入香魚和鱒魚的養殖,至今已小有成果。一如五十溪溪水潺潺不息,依水而生的故事也還在不斷鋪寫之中。

備註

  • 註1 民國84年,陳軸公派下第16世子孫陳長庚、陳重疊、陳榮忠三人至大陸福建省詔安縣官陂(陳氏祖祠)及雲霄縣下河(蔡氏祖祠─永思堂)探索「活姓陳,死姓蔡」身世的根源,返台後由陳重疊依據此行探源的結果,手書成陳氏家族的手稿資料一份。
  • 註2 龍田公的年代不詳,只知其生於朝代更迭之時,依其子的年代推算起來,其舉家遷移之時約為宋、元之交。
  • 註3 當時員山鄉桶柑的產量以枕山村居冠,大湖底其次,而在大湖底又以陳氏後代的栽植面積最廣,時間也最早。
  • 註4 肥木獻,為早年舀水、湯、肥料、豬菜等的容器,木獻音hia(1)。
  • 註5 根據筆者在民國85年針對《宜蘭縣傳統藝術資源調查計劃》的「傳統工藝」部分進行田野調查時,發現宜蘭市另一位會製作木杓的耆老黃振(生於1912),早年即跟著黃阿房學藝,並一起在山上工作。黃振老先生現已仙逝。
  • 註6 笱音ko(5)。
  • 註7 以在九芎林仔的開發祖─黃阿房和黃新勇為第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