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博電子報

文:邱彥貴/圖:王珩
(改寫自中興紙廠調查報告書)

大二結社區地圖(蘭陽博物館提供)
大二結社區地圖(蘭陽博物館提供)
宜蘭縣五結鄉村里分布圖 資料來源:施添福,《臺灣地名辭書》卷一宜蘭縣,台灣省文獻會編印,2000年12月,頁258。
宜蘭縣五結鄉村里分布圖 資料來源:施添福,《臺灣地名辭書》卷一宜蘭縣,台灣省文獻會編印,2000年12月,頁258。

 

漢人入墾以前,五結鄉二結地區是噶瑪蘭人狩獵、游耕、鏢魚三者兼宜的活動空間。漢人入蘭始於何時,雖無可考,然最遲到康熙末葉,漢人即與噶瑪蘭人有互市、贌社的行為。

 

二結與四結地區之拓墾,以其位居溪南,有計畫之入墾,據文獻記載,係經始於嘉慶16年(1811)。時奉命入蘭查核開蘭事宜的楊廷理,將溪南漢人可以開墾之埔地,於該年2月分給漳、泉、粵三籍墾耕;又將溪南16社外界未耕埔地,准給漢人開墾。二結係漳籍所分墾之埔地,至嘉慶末年時,已出現頂二結、二結圍、頂三結、四結份頭、頂四結、四結份尾等聚落。

二結庄與四結庄。底圖:《臺灣堡圖》,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測繪,1904年
二結庄與四結庄。底圖:《臺灣堡圖》,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測繪,1904年

萬長春圳

二結地區之拓墾,依賴萬長春圳之開鑿。嘉慶16年(1811) 3月,東勢庄一結至五結等眾佃戶自行開築水圳,議請「長慶源號」(簡懷苑、陳奠邦、陳陽、王臘等合股)充當埤圳主。同年4月,又有東勢結首,請「萬泰興」開圳,由邱德賢出資買地築圳;嘉慶17年(1812)3月,邱德賢另招舖戶吳國珍合夥,設立圳戶「邱吳成」:是為「邱吳成圳」。嘉慶18年(1813)12月,以長慶源、邱吳成兩圳水源相同,為免水旱之際有爭競之虞,兩圳戶乃妥議合一,換立圳號為「萬長春」。

 

萬長春圳從東勢鹿埔溪墘開濬,截引清水溪之溪水與附近之湧泉為水源,道光年間,所築之圳長3,000餘丈,灌田達900餘甲。

 

道光年間,濁水溪二結段南岸,已築有堤岸;宜蘭城往羅東之「大路」,亦經二結、四結,而有二結官渡、二結舖、二結橋、四結橋。當時東勢二結牛欄後之渡船,提撥為天后宮(廟)之香燈銀。而二結王公廟、福德廟,最遲亦於此一時期建廟,成為二結墾民的信仰中心。

 

此一時期,二結以稻作為大宗;沿濁水溪岸一帶溪底地,可能種蔗,據傳:當時因播種與收穫需要大量人力,有遠從中國內地渡臺的臨時工,自東港(加禮遠港)溯蘭陽溪而上,至二結上岸,聚集於王公廟埕榕樹下,以候雇用;農忙時來,忙完而去,一如候鳥。

工業時期(1917~1969)

日本據臺中期以後,二結與四結地區產業風貌與人文景觀為之一變。交通方面,1919年3月,宜蘭至羅東間的鐵道開通(1924年北宜線全線通車),二結設有車站,取代輕便鐵道,又築歪仔歪至天送埤段的運蔗鐵道;1930年代,宜蘭殖產自動車株式會社、蘭陽自動車株式會社之客運自動車行駛宜蘭、羅東間,四結、二結各設有停靠站;1922年3月,由二結,經下三結、下五結、頂五結、大埔,至鼎橄社,寬9公尺全長5.8公里的道路完工;1934年,渡濁水溪的新蘭陽大橋完成通車。至此,二結、四結的聯外交通,可謂四通八達,較之現代更為便捷。

 

1919年5月,臺南製糖會社二結廠所附設的蔗渣製紙廠開始營運,未幾以成績不如理想而暫停。迨1927年9月,鈴木梅四郎個人買下該廠,成立「三亞製紙會社」,經營二年,失敗。1931年2月,臺灣總督府輔助淺野物產與日本石油兩會社,成立蔗渣工業試驗所,製造蔗板。1933年,大川平三郎於二結設立「臺灣紙業株式會社」,製紙成功;1935年,大川平三郎又集資於四結設立「臺灣興業株式會社」。1936年12月1日,二結臺灣紙業會社併入臺灣興業會社,該廠為當時東南亞最大之製紙工廠。至是四結與二結成為全臺製紙工業之重鎮。

左圖:昭和年間二結紙廠正門原貌 資料來源:《羅東郡大觀》,宜蘭縣史館提供。 / 右圖:昭和年間二結紙廠正門原貌。資料來源:《羅東郡大觀》,宜蘭縣史館提供
左圖:昭和年間二結紙廠正門原貌 資料來源:《羅東郡大觀》,宜蘭縣史館提供。 / 右圖:昭和年間二結紙廠正門原貌。資料來源:《羅東郡大觀》,宜蘭縣史館提供

 

自1917年二結始設糖廠,1935年四結始設紙廠,二結與四結先後由農業村落轉型為工業村落。1933~1941年間,二結糖、紙二工廠並立,兩隻大煙窗成為二結的地標,當時男女相褒歌的<丟丟銅仔>,有二句歌詞唱道:「火車行(駛)到二結埔,二支煙窗平大庫(一樣粗)」正是其寫照。1942年,二結糖廠拆遷結束,戰後的民營糖廠(羅東製糖公司)維持到民國1969年,且其盛況不再,但四結與二結的紙廠規模,仍屬全臺最大者,其工業地位,仍持續維持到1960年代。

昭和年間的四結紙廠。資料來源:《宜蘭耆老談日治下的產業》,頁63
昭和年間的四結紙廠。資料來源:《宜蘭耆老談日治下的產業》,頁63

 

而二結王公廟於1929年開始重建,戰後有蘭陽三大香火鼎盛廟宇之一之稱,蔚為二結人的精神象徵;四結福德廟,不僅為四結地區的信仰中心,其聲名亦漸遠播。

 

民國50年代以來,臺灣邁入工業化社會,中小企業蓬勃發展,二結地區於紙廠後方新增了薛長興塑膠工廠、伊勤製衣工廠,四結與二結紙廠也維持既有的規模,但已不足吸納本地區自然成長的就業人口,更難吸引境外的就業人口,反使本地區原住戶人口的外移。

 

民國75年,二結王公廟決議重建,引發了二結社區居民對這座二結人信仰標幟改建的省思,宜蘭地方文化界人士的獻議,宜蘭縣政府公部門的引導,社區居民的覺醒與行動,一場「還我歷史空間」的呼聲與實踐,在二結社區展開。王公舊廟的遷移保存與再生、二結圳的美化、二結農業倉庫的古蹟指定、二結街的再造,一系列「返璞歸真」的社區意識覺醒與踐行表現,成為二結地區近20年間的發展實況,正引導大二結居民進行社區自我營造的大行動。

1960-1970年代二結與四結地區。地圖來源:五結地區都市計畫(1977年),宜蘭縣政府
1960-1970年代二結與四結地區。地圖來源:五結地區都市計畫(1977年),宜蘭縣政府